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历史试卷(教师版)_第1页
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历史试卷(教师版)_第2页
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历史试卷(教师版)_第3页
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历史试卷(教师版)_第4页
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历史试卷(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2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历史一、单选题1.如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中国朝代更迭示意图”的片段。其中“?”处应为A.西晋 B.隋朝 C.宋朝 D.元朝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功效的赞誉()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郑国渠3.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诗中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繁荣景象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5.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公元626年公元630元公元641年公元649年即皇帝位征突厥,俘颉利可汗,后被尊为“天可汗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崩,葬昭陵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6.唐代社会各阶层包括女性都爱好体育。唐高祖爱下围棋,唐太宗是射箭好手,唐玄宗不仅是马球能手,还爱好围棋、斗鸡、打猎等,很多皇帝都爱好马球。大诗人杜甫曾是足球爱好者。这反映了唐朝()A.君主专制加强 B.崇尚重武轻文 C.社会经济繁荣 D.社会风气开放7.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当时的人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8.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无家别》中“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的描述反映出()A.开元末年以来朝政日趋腐败 B.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打击C.藩镇割据造成中央权力衰微 D.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时局9.以下史实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公元907年公元923年公元938年公元947年公元951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刘知远建立后汉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A.南北朝时期B.唐朝后期C.五代十国D.宋、金对峙10.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其中阶段④的特征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1.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示意图是小明同学学习《北宋的政治》一课笔记的部分内容,其中①处应填写A.重文轻武 B.杯酒释兵权 C.分化事权 D.闭关锁国12.宋太宗时期,有宰相九人,但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参与这个宰相群体。该举措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削弱相权,强化皇权C.形成了三权分立 D.导致政权动荡局面13.“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这种现象出现于A.隋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北宋时期 D.元朝时期14.如图是某位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取得郾城大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辽与北宋的和战 D.金灭北宋1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陈桥兵变,宋太祖结束五代十国 B.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C.宋金达成和议,宋高宗偏安于江南 D.宋与西夏议和,宋给西夏岁币16.瓷器英语为“china”,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北宋时期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制瓷中心是()A.杭州 B.泉州 C.广州 D.景德镇17.如下图是藏于故宫博物院宋代定窑孩儿枕。作品设计独具匠心,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这件文物最能说明()A.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 B.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C.宋代中外交流兼容并包 D.宋代民族文化交融加深18.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C.精巧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19.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开辟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丝绸之路 B.出现新的灌溉工具——筒车C.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占城稻20.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党项族③金—女真族④北宋—蒙古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1.“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这是电视剧《成吉思汗》的主题歌。下列史实中与“一代天骄”有关的是()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开凿运河 D.灭亡南宋22.下图是宋元时期政治形势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A.辽、金、元 B.金、元、辽C.元、辽、金 D.辽、元、金23.邓小平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A.元朝时设北庭都元帅府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C.元朝时设宣政院 D.西汉时设西域都户24.如图为首都博物馆所藏元代景德镇生产的白釉多穆壶。“多穆”为藏语音译,意为盛酥油的桶。多穆壶则是在酥油桶造型之上,于口沿加僧帽状边,又添把手和壶嘴而成的壶形。此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元朝时期()A.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B.瓷器设计吸收多元文化C.市民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D.边疆地区得到有效治理25.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哪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期史实西汉归属会稽郡,称夷洲三国时期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隋朝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A.新疆B.南海C.台湾D.西藏二.材料解析题26.制度的创新为一个政权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制度保障,历朝历代在制度的鼎革方面都有独到之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然此一制度,究竟自唐以下一千年来……消融社会阶级。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考试内容单纯,可不受私家经济限制。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按年开科,不断新陈代谢。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摘自《宋史职官志》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史学集刊》(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然此一制度”的制度名称,概括此制度的特点和作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制度创新。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27.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材料一①隋文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均田制,授田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惩罚掠夺民田的官吏和贵族;②唐朝时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③贞观年间,唐太宗“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大力推行均田制;④宋朝时越南传入的占城稻,经过传播与选育水稻产量得到很大提高;⑤宋朝长江中下游地区使用一种拔秧工具——秧马,提高劳动效率;⑥宋朝的棉花种植从广州福建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1)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________农具改进推动农业发展:________农作物引进与推广助力农业进步:________材料二葵口三足狮子纹鎏金银盘,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银盘作葵瓣形,下面附有浇铸的卷叶形三足,盘中饰一回头嘶吼的狮子,宽边沿,盘缘饰牡丹花纹,正是盛唐时期金花银盘所具有的特征。中国本土不产狮子,它主要产于非洲和西亚。隋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安宁,西域商人往来不绝,西域国家向唐代皇家进贡狮子的也更多了。其他一些进贡的狮子来自吐火罗、米国、波斯以及大食国等。工匠们融会贯通,汲取外来文化的长处,将外域纹样与传统纹样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器物。(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代手工业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唐朝手工业所体现的时代特征。材料三《东京梦华录》里说“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说的就是,商贩人家不在家做饭,都在食品店买吃的,也可以打包的那种。“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3)依据材料三,概括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材料四(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4)依据材料四概括南方经济状况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8.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充满互动与交融、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藏族民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五千五百种,使吐蕃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蕃和亲对吐蕃发展带来的影响。材料二辽政权地域内并不产茶,饮用的茶全部来自于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辽代具有茶叶图像元素的墓室壁画出现于澶渊之盟后,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多。结合壁画和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当时辽人的茶事活动,涉及礼仪、人际交往、音乐、舞蹈等各个方面。——摘编自张景明《辽代壁画中的茶饮及相关问题》(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辽人饮茶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材料三材料四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蒙古族横扫欧亚的同时自草原入主中原,跟随蒙古族而来的还有来自西域和中亚、西亚的众多民族,他们涌入内地与汉族交错杂居,汉族也迁居到周边民族地区。各民族长期比邻而居,互相影响,民族融合再现高潮。……回族、土族等新的民族共同体雏形在元代形成,蒙古族和汉族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成分。——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元代形成民族大交融高潮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五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4)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华民族是一个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的原因。2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以下是他们的研究过程。第一步:了解唐朝对外交往的现象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1)材料一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选择其一,写出该事件的影响。第二步:搜集唐朝对外交往的史料材料二陶黄釉大食(古代阿拉伯)人俑,出土于唐朝墓葬,现藏于故宫博物馆。A《桂苑笔耕集》,唐朝末年新罗文人崔致远的个人诗集,对韩国文学界影响深远。B东罗马金币,其上刻有东罗马国王像和女神像,出土于陕西咸阳一处唐朝墓葬。C《新唐书》,北宋欧阳修等人合著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D(2)以上四则史料分别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写出字母即可)若要深入研究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历史,你会优先选择哪一类史料并说明理由。实物史料:________文献史料:________推荐:________理由:________第三步:总结唐朝对外交往的特征材料三序号史实①主要外国使团入唐次数:阿拉伯帝国37次、越南24次、新罗26次、波斯26次、日本13次、天竺25次、东罗马7次、粟特的安国17次、粟特的石国21次、粟特的曹国8次、高丽7次、斯里兰卡5次。②日本政府任命曾长期居留中国并熟知中国典章制度的高向玄理等人为国博士,于646年至718年,基本完成了政治改革,建立了古代天皇制国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③唐太宗时增订完成了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句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些乐舞融合了域外音乐和乐器,在长安有着压倒传统乐舞的优势。(3)依据材料三,归纳唐朝时中外交流的特点。并任选其中一个特点,运用材料三中的相关史实(至少选择一项史实),进行说明。说明示例:根据史实①中阿拉伯帝国、新罗、波斯、天竺、东罗马等国派使团入唐,可以说明唐朝时与之交往的国家多。材料四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有学者估计,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选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促进唐朝中外交流繁盛的主要因素。(至少两点)第四步:交流共享,谈唐朝对外交往的启示(5)唐朝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弘的气度。你认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对当今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如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中国朝代更迭示意图”的片段。其中“?”处应为A.西晋 B.隋朝 C.宋朝 D.元朝【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杨坚灭掉了陈,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581年、589年”是解题的关键,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杨坚灭掉了陈,成功地统一全国。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功效的赞誉()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郑国渠【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大运河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北通涿郡,南运江都。因为从605年开始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通了一条“北通涿郡,南运江都”,贯穿南北的大运河,目的就是要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3.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这种制度是三省六部制,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中央设立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C项正确;秦朝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材料说的是中央官制而不是说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诗中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繁荣景象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称为“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D项正确;唐高祖是唐朝开国皇帝,排除A项;唐太宗开启贞观之治,排除B项;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排除C项。故选D项。5.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公元626年公元630元公元641年公元649年即皇帝位征突厥,俘颉利可汗,后被尊为“天可汗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崩,葬昭陵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可得出,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626年即皇帝位,公元630元征突厥,俘颉利可汗,后被尊为“天可汗”,公元641年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公元649年葬昭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时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C项正确;隋文帝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排除A项;隋炀帝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排除B项;唐玄宗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6.唐代社会各阶层包括女性都爱好体育。唐高祖爱下围棋,唐太宗是射箭好手,唐玄宗不仅是马球能手,还爱好围棋、斗鸡、打猎等,很多皇帝都爱好马球。大诗人杜甫曾是足球爱好者。这反映了唐朝()A.君主专制加强 B.崇尚重武轻文 C.社会经济繁荣 D.社会风气开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唐代社会各阶层包括女性都爱好体育”可知,对体育的爱好表明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故选D;爱好体育不能说明是君主专制加强和社会经济繁荣,排除AC;崇尚重文轻武是宋代,排除B。7.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当时人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长安是国际大都市,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唐朝时期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表现是,生产工具的发明,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的生产工具有曲辕犁和筒车。因此,可以看到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①②④正确,D项正确;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③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8.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无家别》中“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的描述反映出()A.开元末年以来朝政日趋腐败 B.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打击C.藩镇割据造成中央权力衰微 D.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时局【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可知意思是天宝以后,农村寂寞荒凉,家园里只剩下蒿草蒺藜。我的乡里百余户人家,因世道乱离都各奔东西……在村里走了很久只见空巷,日色无光,一片萧条凄惨的景象。只能面对着一只只竖起毛来向我怒号的野鼠狐狸。表明安史之乱后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对唐王朝的打击非常大,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开元年间的朝政,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藩镇割据,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唐朝中后期,不是五代十国时期,D错误。9.以下史实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公元907年公元923年公元938年公元947年公元951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刘知远建立后汉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A.南北朝时期B.唐朝后期C.五代十国D.宋、金对峙【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唐朝灭亡,开启了五代十国时期,因此C正确。南北朝在420年—589年,时间不符,排除A。唐朝907年就已经灭亡了,907-951不属于唐朝后期,因此B错误。金朝1115年建立,南宋1127年建立,时间不符合,因此D错误。综上,故选C。10.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其中阶段④的特征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这是宋元时期,这一时期,西夏、辽、北宋政权并立,民族交融不断增强,最终元朝完成统一,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同时,宋代商业大发展,出现了纸币,这些体现出,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项正确;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夏商周时期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隋唐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1.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示意图是小明同学学习《北宋的政治》一课笔记的部分内容,其中①处应填写A.重文轻武 B.杯酒释兵权 C.分化事权 D.闭关锁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土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这些体现出重文轻武,A项正确。杯酒释兵权是一件事而不是政策,分化事权是加强集权的方式之一,清朝后期闭关锁国,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2.宋太宗时期,有宰相九人,但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参与这个宰相群体。该举措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削弱相权,强化皇权C.形成了三权分立 D.导致政权动荡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宋太宗时期,有宰相九人,但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参与这个宰相群体”可知,通过分割相权,实行群相制,最终加强了皇权,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行政效率的提高,而是强调通过群相制,分割相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三权(立法、行政、司法),排除C项;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也无法得出该举措导致宋朝政局动荡,排除D项。故选B项。13.“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这种现象出现于A.隋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北宋时期 D.元朝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为防止唐朝末年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北宋有意重任文臣掌管军政大权,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武将带兵打仗也要按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主要是因为北宋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C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4.如图是某位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取得郾城大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辽与北宋的和战 D.金灭北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宋金战争中,岳飞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金兵“撼岳家军难”,B项正确;卫青是西汉军事家,材料说的是金而不是辽,岳家军是南宋劲旅而不是北宋军队,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陈桥兵变,宋太祖结束五代十国 B.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C.宋金达成和议,宋高宗偏安于江南 D.宋与西夏议和,宋给西夏岁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直把杭州作汴州”,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的都城在汴州,北宋灭亡后建立南宋,南宋的都城在杭州,金不断进攻南宋,1141年宋金议和,即南宋向金称臣,双方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界,形成南北对峙,南宋皇帝忘了国恨家仇,把杭州当成了汴州,苟且偷安,故选C;AD是北宋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都城是长安,不符合题意,B错误。16.瓷器英语为“china”,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北宋时期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制瓷中心是()A.杭州 B.泉州 C.广州 D.景德镇【答案】D【解析】【详解】北宋时,江西景德镇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故D符合题意;杭州不是制瓷中心,排除A;泉州和广州属于对外贸易城市,排除B和C。故选D。17.如下图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孩儿枕。作品设计独具匠心,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这件文物最能说明()A.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 B.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C.宋代中外交流兼容并包 D.宋代民族文化交融加深【答案】A【解析】【详解】宋代定窑孩儿枕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这件文物最能说明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宋朝农业方面的信息,B排除;题干没有涉及中外交流,C排除;题干没有体现民族文化交融加深,D排除。故选择A。18.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反映了南方农业的发展,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反映了南方的手工业发达,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反映了南方造船业和海外贸易的发达,南宋纸币铜版拓片反映了南方商业的发达,因此都反映了繁荣的南方经济,B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B。19.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开辟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丝绸之路 B.出现新的灌溉工具——筒车C.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占城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币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化,它促进了商业的大发展,C项正确;丝绸之路开辟是西汉,筒车是唐朝发明的,占城稻属于农作物品种,与商业无关,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20.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党项族③金—女真族④北宋—蒙古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①搭配正确。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②搭配正确。1115年,女真族的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③搭配正确。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1271年,蒙古族的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北宋的建立者是汉族人赵匡胤。④搭配错误,排除含有④的BCD项。故选A项。21.“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这是电视剧《成吉思汗》的主题歌。下列史实中与“一代天骄”有关的是()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开凿运河 D.灭亡南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统一蒙古。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A项正确;忽必烈建立元朝,排除B项;元朝统一后,开凿运河,排除C项;忽必烈灭南宋,统一全国,排除D项。故选A项。22.下图是宋元时期政治形势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A.辽、金、元 B.金、元、辽C.元、辽、金 D.辽、元、金【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宋元时期政治形势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与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形成并立局面,此后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崛起,先后灭亡辽与北宋,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南宋后期,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蒙古崛起后,先后灭亡西夏与金等政权,后来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位后改国号为元,元军灭亡南宋,完成全国统一,结束了辽宋以来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因此①②③分别代表辽、金、元。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3.邓小平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A.元朝时设北庭都元帅府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C元朝时设宣政院 D.西汉时设西域都户【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C符合题意;元朝时设北庭都元帅府、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西汉时设西域都护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解题的关键,元代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24.如图为首都博物馆所藏元代景德镇生产的白釉多穆壶。“多穆”为藏语音译,意为盛酥油的桶。多穆壶则是在酥油桶造型之上,于口沿加僧帽状边,又添把手和壶嘴而成的壶形。此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元朝时期()A.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B.瓷器设计吸收多元文化C.市民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D.边疆地区得到有效治理【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元代景德镇生产的白釉多穆壶的描述说明瓷器设计吸收多元文化,B项正确;元代景德镇生产的白釉多穆壶不能体现农业生产,市民都市生活,边疆地区的治理,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25.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哪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期史实西汉归属会稽郡,称夷洲三国时期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隋朝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A.新疆B.南海C.台湾D.西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夷洲”、“琉球”指的是今天的台湾,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表格反映的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二.材料解析题26.制度的创新为一个政权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制度保障,历朝历代在制度的鼎革方面都有独到之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然此一制度,究竟自唐以下一千年来……消融社会阶级。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考试内容单纯,可不受私家经济限制。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按年开科,不断新陈代谢。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摘自《宋史职官志》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史学集刊》(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然此一制度”的制度名称,概括此制度的特点和作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元朝在地方管理上的制度创新。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答案】(1)制度:科举制度。特点:自由报考,按照成绩由高到低录取。作用:打破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提供了一种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使得社会的阶级流动性增加;有利于社会思想的统一和文化的互相交融;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把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2)职权:涉及地方一切行政与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行为实行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3)在地方上设立行省,由中央派官吏管理。影响: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4)制度创新应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制度创新应符合国情,国家不断发展需要制度不断创新改革等。【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然此一制度,究竟自唐以下一千年来……消融社会阶级。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可知,这就是科举制度,它的特点是自由报考,按照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考试内容单纯,可不受私家经济限制。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按年开科,不断新陈代谢。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可知,这体现的作用是,打破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提供了一种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使得社会的阶级流动性增加;有利于社会思想的统一和文化的互相交融;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把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可知,这体现的职权是,涉及地方一切行政与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这样,就分散了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行为实行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可知,在地方上设立行省,由中央派官吏管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小问4详解】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制度创新应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制度创新应符合国情,国家不断发展需要制度不断创新改革等。27.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材料一①隋文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均田制,授田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惩罚掠夺民田的官吏和贵族;②唐朝时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③贞观年间,唐太宗“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大力推行均田制;④宋朝时越南传入的占城稻,经过传播与选育水稻产量得到很大提高;⑤宋朝长江中下游地区使用一种拔秧工具——秧马,提高劳动效率;⑥宋朝的棉花种植从广州福建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1)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________农具改进推动农业发展:________农作物引进与推广助力农业进步:________材料二葵口三足狮子纹鎏金银盘,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银盘作葵瓣形,下面附有浇铸的卷叶形三足,盘中饰一回头嘶吼的狮子,宽边沿,盘缘饰牡丹花纹,正是盛唐时期金花银盘所具有的特征。中国本土不产狮子,它主要产于非洲和西亚。隋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安宁,西域商人往来不绝,西域国家向唐代皇家进贡狮子的也更多了。其他一些进贡的狮子来自吐火罗、米国、波斯以及大食国等。工匠们融会贯通,汲取外来文化的长处,将外域纹样与传统纹样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器物。(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代手工业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唐朝手工业所体现的时代特征。材料三《东京梦华录》里说“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说的就是,商贩人家不在家做饭,都在食品店买吃的,也可以打包的那种。“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3)依据材料三,概括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材料四(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4)依据材料四概括南方经济状况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①③;农具改进推动农业发展:②⑤;农作物引进与推广助力农业进步:④⑥。(2)融会贯通,汲取外来文化的长处;繁荣与开发。(3)包括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等,出现了纸币,商品种类繁多。(4)由汉朝时的人口稀少、物资贫乏,生产和生活落后到南朝时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物资富足;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5)统治者重视;政府的政策;发达的交通;社会安定;人口增加等。【解析】【小问1详解】(1)反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有①③;反映农具改进推动农业发展的有②⑤;反映农作物引进与推广助力农业进步的有④⑥。【小问2详解】依据材料二可知,唐代手工业的特点是融会贯通,汲取外来文化的长处。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手工业所体现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发。【小问3详解】依据材料三可知,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包括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等,出现了纸币,商品种类繁多。【小问4详解】依据材料四可知,南方经济状况的变化是由汉朝时的人口稀少、物资贫乏,生产和生活落后到南朝时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物资富足。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小问5详解】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统治者重视;政府的政策;发达的交通;社会安定;人口增加等。28.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充满互动与交融、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藏族民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五千五百种,使吐蕃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蕃和亲对吐蕃发展带来的影响。材料二辽政权地域内并不产茶,饮用的茶全部来自于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辽代具有茶叶图像元素的墓室壁画出现于澶渊之盟后,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多。结合壁画和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当时辽人的茶事活动,涉及礼仪、人际交往、音乐、舞蹈等各个方面。——摘编自张景明《辽代壁画中的茶饮及相关问题》(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辽人饮茶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材料三材料四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蒙古族横扫欧亚的同时自草原入主中原,跟随蒙古族而来的还有来自西域和中亚、西亚的众多民族,他们涌入内地与汉族交错杂居,汉族也迁居到周边民族地区。各民族长期比邻而居,互相影响,民族融合再现高潮。……回族、土族等新的民族共同体雏形在元代形成,蒙古族和汉族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成分。——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元代形成民族大交融高潮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五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4)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华民族是一个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的原因。【答案】(1)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趋势:辽人饮茶逐渐普及;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原因: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保持长期和平局面;辽宋之间贸易往来频繁;各族人民生活习惯相互影响。(3)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4)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解析】【小问1详解】由材料“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使吐蕃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可得出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小问2详解】材料“辽代具有茶叶图象元素的墓室壁画出现于澶渊之盟后,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多。结合壁画和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当时辽人的茶事活动,涉及到各种礼仪、人际交往、音乐舞蹈等方面。”可知,辽人饮茶的发展趋势是辽人饮茶逐渐普及,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材料“辽代具有茶叶图象元素的墓室壁画出现于澶渊之盟后,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多。主要原因是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保持长期和平局面,辽宋之间贸易往来频繁,南方的饮茶习惯逐渐传播到北方。【小问3详解】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民族大交融出现的原因有: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小问4详解】由材料“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