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是《孟子·梁惠王下》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紧缩,是孟子对统治者的告诫,希望他们记得天下万民的忧与乐,并且以天下万民的忧乐为忧乐。孟子的“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主要是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其政治目的是推动封建王朝向前发展,但是,它也表现了孟子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今天,我们有必要把它的精神发扬光大,要一心为民。第一则记叙了孟子和齐宣王论乐的一次谈话,孟子乘机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去施行他的主张“仁政”。孟子认为,国君能“与民同乐”,便能施行“仁政”,最后形成“王天下”的局面。第二则通过把周文王和夏桀对比,指出不与民同乐的危害。第三则通过陈述晏婴劝齐景公不要只图自己享乐、要施行仁政与民同忧同乐的故事,提出“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观点。1.积累常见的文言知识,重点是特殊句式,能翻译课文。2.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并体会这一思想在现实社会中的积极意义。3.学习孟子的辩论技巧。1.字音字形①庶几(shùjī)②管籥(yuè)③疾首蹙⑤麋鹿(mí)⑥灵囿(yòu)⑦麀鹿(yōu)⑧濯濯(zhuó)⑨於牣(wūrèn)⑩朝儛(wǔ)⑪睊睊(juàn)⑫放于琅邪(fǎnɡlánɡyá)⑬慝(tè)⑭角招(juésháo)⑮徵招(zhǐsháo)2.通假举要①今之乐由古之乐也:“由”通“犹”,如同②可得闻与:“与”通“欤”,语气词③直好世俗之乐耳:“直”通“只”,只、仅仅④时日害丧:“害”通“曷”,何日、何时⑤予及女偕亡:“女”通“汝”,你⑥畜君何尤:“畜”通“慉”,喜欢、喜爱⑦景公说:“说”通“悦”,高兴⑧徵招:“招”同“韶”,古乐章名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①王语暴以好乐:告诉②今王鼓乐于此:如果③贤者亦乐此乎:意动用法,以……为乐,享受④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经、营:测量,度量⑤庶民攻之:制造⑥人不得,则非其上矣:非难,责怪⑦乐以天下:同,和⑧遵海而南:沿着⑨一游一豫,为诸侯度:法度,标准⑩景公说,大戒于国:准备(2)一词多义①疾eq\b\lc\{\rc\(\a\vs4\al\co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疾首蹙:痛,疾风知劲草:猛烈的,声非加疾:强))②直eq\b\lc\{\rc\(\a\vs4\al\co1(直好世俗之乐耳:通“只”,只是,木直中绳:与“曲”相对,而直为此廪廪也:竟然,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格))③举eq\b\lc\{\rc\(\a\vs4\al\co1(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全,都,举头望明月:抬起,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推荐,选用,举大计亦死:发动,戍卒叫,函谷举:攻下,占领))④夫eq\b\lc\{\rc\(\a\vs4\al\co1(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句首发语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丈夫))⑤适eq\b\lc\{\rc\(\a\vs4\al\co1(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到……去,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适合))⑥修eq\b\lc\{\rc\(\a\vs4\al\co1(乃重修岳阳楼:修建,修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治理,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修养,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从事某种活动,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3)词类活用①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名词活用为动词,娱乐②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少数人、多数人③今王鼓乐于此:名词活用为动词,演奏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疾病⑤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⑥庶民攻之,不日成之:使动用法,使……建成⑦庶民子来:名词作状语,像儿子一样⑧而民欢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欢乐⑨乐其有麋鹿鱼鳖:意动用法,以……为乐⑩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以……为忧⑪出舍于郊:名词活用为动词,居住⑫遵海而南:名词活用为动词,南行(4)古今异义①直好世俗之乐耳古义:只,仅仅。今义:与“曲”相对。②兄弟妻子离散古义:妻子和子女。今义:男子的配偶。③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古义:在那里。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4.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②此无他,与民同乐也。③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④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⑤巡狩者,巡所守也。⑥述职者,述所职也。⑦畜君者,好君也。(2)宾语前置句①好乐何如?②何以能鼓乐也?③何以能田猎也?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⑤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⑥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3)介宾短语后置句①王语暴以好乐。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③今王鼓乐于此。④今王田猎于此。⑤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⑦吾欲观于转附、朝儛。(4)主谓倒置句善哉问也!(5)被动句①暴见于王。②他日,见于王曰。(6)省略句①不若与人。②不若与众。5.名言名句(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1.选文主旨本课所录3则选文从不同方面共同阐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第一则选文,孟子与齐宣王论乐,乘机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施行“仁政”。孟子认为,国君能“与民同乐”,便能施行“仁政”,最后形成“王天下”的局面。第二则选文,孟子拿周文王和商汤进行对比,说明与民同乐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戴,不与民同乐,老百姓就会恨之入骨,这样,国君即使拥有再多也不会感到快乐。第三则选文,孟子通过陈述晏婴劝齐景公不要只图自己享乐,要施行仁政与民同忧乐的故事,证明了自己“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观点。2.句段赏析(1)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赏析此句说明了百姓的重要性,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也就是说,只有以民为本,乐百姓之乐,忧百姓之忧,才能够称王天下。(2)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赏析对于梁惠王的提问“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先直接回答,“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然后列举了正反两个事例作对比。正面的例子是周文王,他贤明,深得百姓爱戴,在经营灵台的时候,他并不着急,可是百姓就像儿子为父母做事一样赶来劳动,不到一天就把灵台建好了。反面的例子是夏桀,他暴虐害民,百姓把他比做太阳,恨不得和他一起灭亡。一正一反,有力地揭示了君主贤明才能拥有池沼苑囿之乐的主旨。3.精读深思(1)“庄暴见孟子”一则为什么一开始要先写庄暴与孟子的谈话?答案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宣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齐宣王好乐与齐国大治的关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但这一部分的对话没有论述为什么齐宣王好乐齐国就能大治,也许是孟子根本没有与庄暴详谈,更大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宣王谈话时再写出,更恰当有力。在下文中孟子面对齐宣王展开论述“与民同乐”的观点前,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悬念;以庄暴无言以对齐宣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以对话形式切入论题,也是孟子散文的常见手法。(2)请以本课后两则选文为例,说一说孟子是如何把握机会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答案在“孟子见梁惠王”一则中,孟子从惠王一句“贤者亦乐此乎”的问话引申出去,谈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并引用古代故事来说服梁惠王,让其在何去何从中同意孟子的观点,时机抓得准确,论证有力、得当。“齐宣王见孟子”一则,孟子也是在回答了齐宣王“贤者亦有此乐乎”的问话后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然后借齐景公问晏子出游一事来阐明应“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借古讽今,很有说服力。(3)孟子善用故事说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在节选的第二、三则中,孟子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记载和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二则中引用了《诗经》中记载的周文王贤明而受百姓拥戴的故事和《尚书》中《汤誓》一篇记载的百姓痛恨夏桀的事例;第三则中引用了过去齐景公问晏子的故事,说明该如何出游。这样,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这些前朝先例,统治者更应该幡然醒悟,否则,就会重蹈覆辙。(4)本文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说一说对比手法的好处。答案“庄暴见孟子”一节以欣赏音乐和狩猎为例,先说国君不与民同乐就会遭百姓厌弃,再说国君与民同乐就会受百姓拥戴。正反对照,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孟子见梁惠王”一节,先说文王爱惜民力,百姓服役欢欣雀跃,文王也深受百姓爱戴;夏桀残暴害民,百姓欲与之同归于尽,自然受到民众唾弃。一正一反,有力地揭示了君主贤明才能拥有池沼苑囿之乐的主旨。“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一节,孟子引用故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齐景公想出去游山玩水,晏子劝谏,先说古之天子出游、诸侯述职是为了急民之所急,因此,百姓盼望国君出游;眼下国君出游是“流连荒亡”,兴师动众而又靡费民财,为百姓添乱增忧。如此正反对比,使“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主旨更加鲜明突出。1.eq\f(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齐国的臣子庄暴谒见孟子说:“我被君王召见,君王把他)eq\f(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爱好音乐的癖好告诉了我,我却没有什么话来回答他。”又说:)eq\f(“好乐何如?”,“爱好音乐又怎么样呢?”)eq\f(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孟子回答说:“如果君王非常爱好音乐,那么齐国也许就差)eq\f(几乎!”,不多了!”)eq\f(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有一天,孟子拜见齐宣王问:“君王曾把爱好音乐的事告诉)eq\f(子以好乐,有诸?”,了庄先生,有这回事吗?”)eq\f(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齐宣王一听变了脸色,说:“我不能喜欢古代圣帝明王的音)eq\f(也,直好世俗之乐耳。”,乐,只不过喜欢世俗的音乐罢了。”)eq\f(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孟子说:“君王您如果很爱好音乐,那么齐国就会很不错了!)eq\f(今之乐由古之乐也。”,现在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eq\f(曰:“可得闻与?”,齐宣王问:“能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吗?”)eq\f(曰:“独乐乐,与人乐,孟子说:“独自欣赏音乐的快乐,跟人家一起欣赏音乐的快)eq\f(乐,孰乐?”,乐,哪一种更快乐呢?”)eq\f(曰:“不若与人。”,齐宣王说:“独自欣赏音乐不如跟人家一起欣赏音乐快乐。”)eq\f(曰:“与少乐乐,与众,孟子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跟多数人一起)eq\f(乐乐,孰乐?”,欣赏音乐的快乐,那么哪一种更快乐呢?”)eq\f(曰:“不若与,齐宣王说:“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不如跟多数人一)eq\f(众。”,起欣赏音乐快乐。”)eq\f(“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孟子说:“请允许我给大王谈谈娱乐:如果大王在这儿奏)eq\f(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乐,老百姓听到君王的鸣钟击鼓的声音、吹箫奏笛的声音,全都)eq\f(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觉得头痛并皱起眉头,并且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既然如此爱)eq\f(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好音乐,却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最痛苦的地步呢?父子不能)eq\f(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相见,兄弟妻儿流离失所。’如果君王您在这儿打猎,百姓听到)eq\f(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君王车骑马队的喧嚣声,看到大王军旗仪仗的美丽,全都觉得)eq\f(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头痛并皱起眉头,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既然这样爱好打猎,)eq\f(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却为什么让我们到了这种最痛苦的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见,兄)eq\f(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弟妻儿流离失所。’这没有别的原因,就在于君王不跟老百姓)eq\f(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同乐啊。如果君王在这儿奏乐,老百姓听到君王的鸣钟击鼓的)eq\f(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声音、吹箫奏笛的声音,都兴高采烈、面露喜色,互相议论说:)eq\f(‘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我们君王大概没有生病吧?不然怎么能够奏乐呢?’如果大王)eq\f(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在这儿打猎,老百姓听到君王车骑马队的喧嚣声,看到大王军)eq\f(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旗仪仗的美丽,都兴高采烈,面露喜色,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eq\f(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大概没有生病吧,不然怎么能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就在)eq\f(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于君王跟百姓同乐啊。如果君王跟百姓同乐,就能统治天下、)eq\f(王矣。”,成就王业了。”)(《孟子·梁惠王下》)2.eq\f(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孟子去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曲池边上,环视鸿雁麋)eq\f(鹿,曰:“贤者亦乐此乎?”,鹿,说:“贤能的人也对这感兴趣吗?”)eq\f(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孟子回答说:“只有贤者才能以此为乐,无才无德的人)eq\f(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即便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快乐。《诗经》说:‘开始营建灵)eq\f(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台,于是反复地度量。百姓筑作,不到一天就把它筑成了。开)eq\f(始勿亟,庶民,始营建的时候文王说不要着急,可是百姓十分踊跃,就好像儿)eq\f(子来。王在灵囿,,子跑来为父亲做事一样。文王在那饲养禽兽的灵囿当中,看到)eq\f(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母鹿趴在那里;看到母鹿长得胖嘟嘟的并且有光泽,鸟儿则长)eq\f(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着洁白的羽毛。文王在那灵沼旁边,满池子的鱼儿在欢跃。’)eq\f(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周文王用民力筑台筑沼,而老百姓对此非常高兴,把他的台子)eq\f(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叫作‘灵台’,把他的池子叫作‘灵沼’,对他的灵台和池子里有)eq\f(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麋鹿鱼鳖感到高兴。古代贤君和老百姓一同欢乐,所以他自己)eq\f(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也快乐。《汤誓》说:‘这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们宁愿跟你一)eq\f(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起灭亡!’老百姓想要和他一块灭亡,即使有台池鸟兽,难道能)eq\f(独乐哉?”,独自快乐吗?”)(《孟子·梁惠王上》)3.eq\f(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齐宣王说:“贤能的人也有这种)eq\f(乐乎?”,乐趣吗?”)eq\f(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孟子回答说:“有。百姓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责怪、非难)eq\f(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他们的君王。得不到这种快乐而责怪他们的君王,是不对的。)eq\f(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作为老百姓的君王却不跟老百姓同乐,也是不对的。以老百姓)eq\f(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的快乐为快乐的君王,老百姓也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老百姓)eq\f(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的忧虑为忧虑的,老百姓也以他的忧虑为忧虑。把天下人的快)eq\f(忧以天下,然而,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虑作为自己的忧虑,这样却)eq\f(不王者,未之有也。,不能成就王业的,从来没有过。)eq\f(“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从前齐景公问晏子说:‘我想到转附山、朝儛山一带)eq\f(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去游览,沿着海岸往南走,到达琅邪。我做点什么才可以比)eq\f(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得上先王的游览呢?’晏子回答说:‘你问得好!天子到诸侯国)eq\f(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去叫作巡狩;巡狩就是巡查诸侯驻守、掌管的疆土。诸侯到天)eq\f(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子那里朝拜叫作述职;述职就是向天子陈述自己履行职守的情)eq\f(也。无非事者。春省耕,况。这些活动没有不是国家大事的。春天视察耕种的情况,见)eq\f(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百姓缺粮就补助他们;秋天视察收获的情况,见百姓歉收就救)eq\f(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济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临汾市古县素养测评2025届小升初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中考化学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29)含解析
- 2025年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数据库管理专业考题及答案
- 2025年市场营销专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漯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一诊模拟”考试(二)物理试题含解析
- 外贸知识课题课件
- 体育明星代言赛事活动赞助合同
- 演艺经纪公司商业演出票务代理合作协议
- 珠海住建局质量问题防治脱落和开裂防治篇
- 【初中历史】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检测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演练
- 2024年秋江苏开放大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参考范文一:行政管理专业
- DB11T 1493-2017 城镇道路雨水口技术规范
- 2024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全文解读课件
- 《民法典》2024年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高中化学新课标知识考试题库大全(新版)
- 2024年江苏南京金陵中学特长生选拔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 农艺工教学计划及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