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训练概述-陈凯(讲座)_第1页
青少年体育训练概述-陈凯(讲座)_第2页
青少年体育训练概述-陈凯(讲座)_第3页
青少年体育训练概述-陈凯(讲座)_第4页
青少年体育训练概述-陈凯(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体育训练概述主讲人:陈凯主要内容一、教练员执教理念变化二、青少年训练体系的回顾与展望三、青少年训练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一、教练员执教理念——从《师说》谈起“传道”“授业”“解惑”“传”——训练方法、比赛方法;竞技能力培养“授”——一般和专项训练知识及能力“解”——攻克难关、突破训练瓶颈、夺取比赛最佳成绩新魅力、新理念“传”——育人功能→管理育人、训练育人“授”——情感传递→人格魅力、榜样力量“解”——能力培养→体育技能、全面发展背景:1984年曾提出过“体育强国”战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提出,大国向强国迈进;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亮点: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把文化和对外交流单独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提出。问题:体育部门痕迹明显;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没有在重大工程中列出;落地不足。二、青少年训练体系的回顾与展望《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三级训练网”是以“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为指导方针,以体育传统学校和中小学运动队为代表的初级训练形式,以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运动体校为代表的中级训练形式,以国家集训队和各省专业队为代表的高级训练形式,建立的一种层层衔接的运动员培养体制。三是以全运会、青运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各级各类国内竞技体育竞赛系统,这是协调和调动各级政府办竞技体育积极性有效手段和政策杠杆,也是竞技体育的特有魅力所在四是各级政府稳定的财政投入,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经费来源的主渠道。特别是对于一些市场化、职业化程度不高的“冷门”项目(举重、柔道、摔跤等),这部分投入更加不可或缺。①举国体制是培养运动员最高效的方式之一;②在新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历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做出重要贡献;③但针对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现实条件,不同的运动项目,举国体制发挥的作用出现差异。除了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以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相继推出的各具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政策保障。训练体系的演进(1)第一支“专业队”的成立1950年,为了响应中央政府发展体育事业的总体规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提出“要大力开展部队体育活动。”1951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工作大队成立,随后各大军区相继成立各自的体工队,全军总编制为3000人。(2)“第一支国家队”的成立1951年5月4日,第一届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开幕,6个大区和解放军、铁路系统共8支队伍参加角逐,17日比赛结束,当时产生了国家男、女篮、排球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支国家队;男篮名单:卢鼎厚、乐嘉洲、黄柏龄、徐仲巳(以上华东)、李汉亭、唐振声、王元棋、张长禄(以上华北)、王琦、蓝文治、余邦基、赵学元(以上解放军)、么世忠、程世春(以上铁路)、杨福鹿(中南)、后补刘建华(东北)。(3)“第一支地方专业队”的成立为准备第一届全国篮排球比赛,主持西南区工作的邓小平、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落实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地选拔优秀大学生代表西南区参赛;1951年10月,在邓小平、贺龙元帅的关心支持下,西南区体育会篮排球队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支地方的专业运动队。(4)“体训班”的成立1952年2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了培训干部,加强训练,迅速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决定成立“中央体训班”,即现在国家队的前身;在1951年组建国家篮、排球队的基础上,1953年组建了国家田径队,1954年组建了国家乒乓球队、游泳队和羽毛球队,1955年组建了国家体操队等。随后,各大行政区也相继成立了“体训班”,即后来的省体工队前身;(5)“青训体系”的演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