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汽车铸造工人职业性健康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研究_第1页
某汽车铸造工人职业性健康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研究_第2页
某汽车铸造工人职业性健康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汽车铸造工人职业性健康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通过将金属或同金元材料和材料混合在制备的模型中,冷却和硬化并获得毛样或零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矽尘)、有毒气体[酚、一氧化碳(CO)、甲醛等]、物理性有害因素(噪声、高温、振动等)。冠心病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防治已成为目前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铸造工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是否与铸造环境中存在的噪声、粉尘、CO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尚无定论,但有很大关系。我们旨在通过分析铸造工人个人的生活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冠心病发生的联系,特别是职业因素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探讨铸造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否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的确定选择某汽车铸造厂1980年1月1日~2004年6月30日期间注册在岗的、工龄≥1a的铸造工人(包括制芯、配砂、造型、熔化、浇注、清理、维修以及其他辅助工等工种)为调查对象,共2174人。1.2方法1.2.1人口统计学及职业历史从该厂健康档案资料或管理档案资料中获取研究队列的基本情况作为基线资料。包括:(1)人口统计学资料;(2)既往病史及现病史,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的发病情况;(3)家族史,包括家人冠心病史、高血压史等;(4)个人生活嗜好,如每日烟酒摄入量;(5)职业史;(6)进入队列时的初次体检结果。1.2.2有害因素累计暴露量监测收集该铸造厂建厂以来历年(1979~2004年)铸造车间环境中粉尘、噪声、甲醛、高温等有害因素的定期监测资料,用自编程序算出铸造工人有害因素的累计暴露剂量(累计暴露剂量=每年监测平均浓度×接触年限)或暴露情况。1.2.3随访调查表1本研究为回顾性调查,调查员由该公司职业病防治所经过培训的职业卫生医师承担,填写统一制作的随访调查表。2004年7~8月,对所调查的在岗铸工及队列内已退休的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未参加健康检查的、调出或退休后去外地的队列成员,采用上门、信函、电话等方式来了解其冠心病发病情况。1.2.4改变以及酶学改变依据WHO1979年制订的诊断标准,包括典型的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以及酶学改变等资料。主要包括以下5种类型:(1)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冠心病;(2)心绞痛;(3)心肌梗塞;(4)心肌纤维化;(5)猝死。研究队列冠心病病例均为在观察期内的新发病例。1.3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库ss用EpiData3.0版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制作Check文件进行逻辑限制,调查资料经仔细核对、编码,实行双数据录入存储。数据库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的条件下,对冠心病发病的每一个危险因素进行筛选,估计相对危险度和风险比。2结果2.1病例选择及年龄分布进入本研究队列的调查对象共2174人,有配砂、制芯、造型、熔化、浇注、清理以及修理电、钳工和其他辅助工等。其中,男性1641人,女性533人。失访87人,失访率为3.8%。随访队列基线时平均年龄为(24.6±8.3)岁。共计随访41801人年,平均随访19.23人年。随访期间共发生冠心病病例152人,发病年龄最小为30岁,最大为76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1.4±8.7)岁。冠心病的发病率为363.63/105人年,其中确诊冠心病死亡8人。2.2冠心病危险因素作用强度的建立及变量筛选将年龄、体重指数、文化程度、是否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工种、粉尘、甲醛、高温、CO等因素引入COX回归模型,考虑到收缩压、舒张压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如果将二者同时作为自变量引入模型进行分析,可能造成结果出现误差,因而将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引入模型建立收缩压、舒张压方程模型。表1、表2分别以收缩压、舒张压建立方程模型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作用强度的分析。变量筛选方法采用基于偏最大似然估计的后退法(BackwardLR法),剔除标准为P>0.10,进入方程的变量有粉尘累计接触剂量、CO暴露、甲醛暴露、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年龄。高温、工种、噪声等因素未进入回归模型,可能原因是工种与高温、噪声、粉尘、CO等因素存在共线性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消除共线性关系及研究因素之间的混杂后,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各因素对冠心病的作用。从偏回归系数来看,在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论是收缩压方程还是舒张压方程,血压、年龄、吸烟、高血脂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家族史是对冠心病发病有影响的非职业因素,CO和粉尘暴露是对冠心病发病有影响的职业因素。如果把P≤0.05作为显著性水准,则当多因素共同作用时,除舒张压模型中高血脂外,上述因素与冠心病发病均有相关关系。3铸造工人冠心病的变对铸造生产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在机械工业中,是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之一。工作环境中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工种和工作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也不尽相同,如型砂硬化阶段可接触甲醛、苯酚、糖醇等,浇注熔化阶段可接触高温、CO、多环芳烃、H2S、噪声、粉尘等。本研究结果表明,粉尘、CO暴露等是铸造工人冠心病发病的职业危险因素。粉尘(主要是游离SiO2尘)是铸造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这种环境,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机制可能包括肺部和其他系统的应激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心脏自主功能等。Basaran等人研究发现,暴露于含二氧化硅粉尘的铸造工人其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高(P<0.05)。也有研究报道,随机选择年龄在64~84岁之间的老年男性,白细胞总数每升高1.0×109/L,其调整后的初发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是32%。这或许是接触SiO2粉尘的铸造工人冠心病发病增高的另外一个原因。另外,在铸造环境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金属烟尘及其他烟尘,成分比较复杂,是否对工人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我们将铸造工人粉尘暴露情况按暴露水平进行量化,分析暴露水平和冠心病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接触铸造粉尘可引起铸造工人冠心病发病率增加,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随着接触粉尘剂量的增加,冠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表明铸造粉尘(矽尘)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CO是铸造车间最常见的有毒气体,当CO浓度超过35~50ppm时,就可引起冠心病患者死亡。Koskela等人的研究发现,CO暴露可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许多研究中,已经证实铸造作业可增加熔化工和浇注工的冠心病死亡率。接触CO工人的血压值(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比不接触CO工人的偏高。在铸造工人心电图的表现中,Q或QS波,ST-J或ST波的改变和心室期外收缩有统计学意义。心绞痛的发病率与CO职业暴露和(或)吸烟有明显的剂量-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