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醉花阴-李清照_第1页
s醉花阴-李清照_第2页
s醉花阴-李清照_第3页
s醉花阴-李清照_第4页
s醉花阴-李清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清照词《醉花阴》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走近李清照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以靖康之乱为界前期的词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与闺阁生活,也抒写了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词风清新自然,明快恬适。后期的词主要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愁苦之情,这些作品或触景生情,或托物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发她的故土之恋、家国之恨。词调沉郁凄怆、悲凉哀惋。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旷世才女

词坛--旷世才女

她论词强调协律、典雅、情致,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严分词与诗的区别,重视词自身的艺术特点,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现存七十多首。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李清照词《醉花阴》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醉花阴》写作背景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情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翻译

听朗读,初步感知

1.朗读,说说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怎样?寂寞,忧郁,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2、结合课文注释,梳通文意。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男人之“愁”直接写自己愁,究竟到了何种程度,表达直接明朗。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情愁愁?相思(思念丈夫)南渡前寂寞无聊之感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思夫寂寞无聊之感

情景关系理论运用情景关系理论解读诗歌鉴赏现状

因为我们对古人的诗歌创作理论缺少最基本的了解,所以:第一,我们根本不知道怎样去读;第二,也不知道怎样才算读懂了。诗歌理论介绍:古人认为:“诗言志。”志,是指思想感情。也就是说所有的诗词都是用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没有纯写景的诗词。好诗文的标准:思想感情怎样表达才是好文章?古人说“诗贵隐”。隐,委婉含蓄的意思。也就是说,思想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委婉委含蓄地表达的原因:为什么思想感情非得委婉委含蓄地表达呢?

“空本难图,神无可绘!”

意思是,像思想感情这类抽象的东西画也画不出来,写也写不出来,那只好写与它有关的东西来间接地、委婉地展示它们。

委婉含蓄的方法“山之高大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生机写不出,以草树写之。”用烟笼雾锁、云蒸霞蔚来体现山的高大,用草木发芽,万卉争荣来体现春的生机。于是“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把烟霞、草树描绘得越清晰、越逼真,山的高大与春的生机就会体现得越充分。窍门指津既然诗中的风景或场景是为了传达人的思想感情的。所以,诗人一定会在风景或场景中设计一些情景结合的点。这些点要么象征或暗示了人的身份、地位、处境或居住环境,要么暗示了人的样貌、神态、表情、动作和心理。我们将通过寻找情景结合点来解读这两首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词人是从哪些方面写愁情的?首先要注意季节:重阳节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外出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其次要注意:时间:永昼,半夜,黄昏后细节:愁永昼,销金兽,把酒意象:人比黄花瘦情境:一个人的秋夜————难以排遣的“闺愁”(孤独,寂寞,渴望爱情)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来表现情感的?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酒概括意境特点:凄凉萧索品读诗歌品味意象品读诗歌品味意象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倾向的意象,通过想像连缀形成完整的意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

李清照是运用语言的大师,清代的陈廷焯曾评论此词“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闷,元人往往宗之。”上片开篇即用一“愁”字点明心情。除此外,还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凉”“凉”一语双关。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B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心感觉孤独凄凉。品味语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时令时间景物行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时令时间景物行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景物行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景物行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景物行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景物行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景物行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景物行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意象“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酒”来烘托心情行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来烘托心情行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来烘托心情行动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心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可是香雾迷朦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永昼”多用以形容夏日,而时下已是昼短夜长的深秋季节,可知“永昼”当是一种对时间的心理错觉,作者借此点出了她独守空闺时的度日如年之感。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这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半夜凉初透”,分明暗示了她的辗转反侧,难以成眠。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暗香”还有一个典故,所以它不仅仅指菊花的香气,还暗含了如此良辰美景却无人能共的哀怨之情

“有暗香盈袖”,则既烘染了雅淡如菊的情怀,也隐含了“声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古诗·庭中有奇树》)的夫妇睽离之感。有关黄花、西风的诗词能背几句吗?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因此,西风、黄花这两个意象一般都与凄凉萧索的意境相关。总结:分析诗词时,只有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倾向的意象,通过想像连缀形成完整的意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瘦”字并且是词眼。词眼犹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带动宕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警句来。人物到最后才出现。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象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这首词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首词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这点精神,因而它确实称得上是“词眼”。很明显,此句采用了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将抽象的愁绪借助“黄花瘦”表现得具体可感。李清照论词鄙薄柳永“词语尘下”,这三句采取自我反观的笔法,用西风吹卷帘幕,露现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其意实同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但表达时屏绝浮花浪蕊,而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确乎无“词语尘下”之嫌。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鉴赏探讨有人说:“《醉花阴》是一个人的”,“一个人”,是谁?李清照根据我们刚才了解的作品情况,我们知道————那是一个独守空房的女人,一个人的相思,一个人的闲愁,一个人的爱情。可见,“一个人”是本课最重要的,也是我们对《醉花阴》最初的感悟。《醉花阴》里的李清照是怎样一个人?(把握词的主要内容,紧扣一个“愁”字分析)(从那些语句中感受到这种“愁”)愁永昼半夜凉初透把酒黄昏后人比黄花瘦——真是个说不得的“愁”啊!可见,李清照是一个满怀思念愁绪的人。瘦——是全词的词眼

人比黄花瘦A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B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C内容上,“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品读诗歌品味语言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词眼现在,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词的情感价值。“愁”是全词的感情基调。那么,李清照有怎样的”愁“?李清照的”愁“为什么要如此”“说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看:1.李清照的“愁”没有说明白,那“愁”是什么呢?一个人的孤独思念思念她的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哦,“愁”的原来是爱情!能直接说李清照思念丈夫吗?那就俗啦。如何才雅?这需要文学的手法,需要修辞(比喻,烘托)。因为当时社会封建礼教盛行,这样敏感的话题是直露不得的,所以李清照在本词中很含蓄的表达。1、比喻。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的《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等等。但比较起来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的十分紧密,极贴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含而不露。2、烘托。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阕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咏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可见这是一首“闺怨词”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在那样一个时代堪称“勇敢”。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十分真实地表达了女词人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独的愁绪。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一桌、一椅、一花、一酒、一人、一斜阳,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