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开展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目前,兴旺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比照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人民教育的奠基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1)接管旧教育,创立人民教育事业(2)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2.制定教育方针①毛泽东提出三育〔德智体〕②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3.成就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教育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开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大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开展的坚决根底,为国民经济的开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2.制定教育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全面开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成就〔1〕大力开展全日制学校教育〔2〕建立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3〕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意义: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大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开展的比较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在校生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学校数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什么成就?为什么?答: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较大开展主要表现在: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新中国教育获得了怎样的开展?为什么?〔学思之窗〕田头识字学习偏远贫因地区的小学世界扫盲游行大会落后地区的教育建国初北京师范大学的开学典礼动乱中的教育1、表现:
〔1〕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2〕66年,废止高考制度。〔3〕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例子:张铁生被称为“白卷英雄〞]2、影响:1.破坏中国教育事业,导致人才缺乏2.民族文化素质下降3、拉大了与兴旺国家的差距二动乱中的教育文革冲击教育革命危害4.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高考制度被废除1.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少培养100多万大专毕业生和200多万中专毕业生,各行各业人才缺乏,整个中华民族素质下降,拉大了中国与兴旺国家的差距2.根底教育受害十分沉重,出现人才断层3.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1.文革开始后,师生卷入扫“四旧〞活动2.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组织,批“走资派〞,3.全国大中小学校招生根本停止1.学校领导体制变化:工宣队进校,贫下中农管理学校2.教育体制上“开门办学〞,缩短学制3.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方法,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学员,而不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办“七二一〞工人大学4.原有的教师,被认为世界观根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下放农村劳动“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在军垦农场锻炼的北京大学生
广州知青去海南农村落户
海南知青武装训练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通行证
清华大学在批斗反动学术权威example“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北京大学红卫兵在批斗北大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人民欢送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情景70年代招收不需要文化课考试的“工农兵学员〞。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文革期间,文盲人数没有减少,说明在此期间教育处于停滞状态。
1962年1982年1999年2000年教育的复兴1、重归正轨:肯定、整顿、恢复、组织、倡导2、蓬勃开展:科教兴国;“三个面向〞⑴指导方针⑵具体措施加快教育改革“211工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开展的力度⑶成就1977年8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有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西藏拉萨大学培养的硕士生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2002年9月8日〕李岚清作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报告〔1998年6月〕高等教育开展情况安徽省金寨希望小学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希望小学。1991年10月,广西百色市平果县仕仁村小学成为我国第一批、广西第一所希望小学。次年6月,邓小平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两次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而该校那么成为这笔捐款的接受点,25名失学儿童得到了小平同志的捐助,得以重返校园。如今,这25名受益儿童已有4人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另有11人正在读大学。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2005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点燃西部教育的星星之火点燃西部教育的星星之火希望工程实施后,适龄儿童能上学读书民办教育新闻:明年全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当前的高考考场步入考场望子成龙的父母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气出现;2、读书能改变命运——自己的、国家的。考生家长们为什么这么重视高考呢?阅读《1957-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展对照表》④对我国高等教育所经历的曲折开展,你有何感想?答复:①1957-1960年高校数量显著增多,原因是什么?②1960-1971年高校数量大幅度减少,原因又是什么?③1971-1997年高校数量又大幅度增加,原因何在?“教育大跃进〞造成。“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开展教育事业。必须重视教育和按教育规律办事。1966年1976年1949年趋势年份奠基挫折蓬勃开展课堂小结稳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属实的是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文化教育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工农业者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育〔3〕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开展,主要表现为
①“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提出②“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创办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④完善教育立法⑤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⑤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开展的地位,提出的战略是A.科教兴国B.教育革命C.三个面向D.信息高速公路(D)(A)〔B〕〔二〕问答题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答案提示: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②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开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③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巩固练习〔1〕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属实的是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文化教育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工农业者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育D〔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开展的地位,提出的战略是A.科教兴国B.教育革命C.三个面向D.信息高速公路A3〕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开展,主要表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地理试题浅析及答案
- 宗教学纲要 试题及答案
- 建筑工人安全习惯试题及答案
- 探索数字关联性与形状认知的兴趣题试题及答案
- 小羊趣味测试题及答案
- 大学化学课程复习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与改进策略的外部支持系统试题及答案
- 医疗健康管理平台的安全保障措施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2025年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设计研究与应用报告
- 安全工程师岗位职责及技能清单试题及答案
- 天津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1
- 数学与人工智能
- 消防廉政建设教育课件
- 2023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库
- 煤矿供电系统及供电安全讲座(ppt课件)
- GB/T 4927-2008啤酒
-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 西班牙文化概况
- 桩侧摩阻力ppt(图文丰富共28)
- 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2
-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鼓号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