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提升学案_第1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提升学案_第2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提升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提升(七)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特点及意义史料一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顷刻之间,南市一律罢闭……(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上海交通银行1919年6月5日、10日电函解读史料一信息“沪埠自青岛问题”表明五四运动是由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引发的。由学生罢课引发“南市一律罢闭”“罢工之事”体现了群众性、联合性。“人心大慌”反映了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出巨大力量。史料二解读史料二信息体现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性、爱国性与彻底性。史料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中共党史资料选编》解读史料三信息“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则反映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开始同工人运动相结合。这种先进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和阶级基础。2.多角度认识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史料一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国民革命歌歌词解读史料一信息“工农学兵”说明国民革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打倒帝国主义”是指北伐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及其支持的封建军阀势力。史料二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解读史料二信息“革命的火焰”是指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史料三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中国现代化史纲》解读史料三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统一纲领、统一政权,是党内合作;体现了追求独立、自主、统一的合作斗争目标。3.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史料一192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解读史料一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由“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上的重大分歧。史料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解读史料二毛泽东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由“朱德毛泽东式”→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史料三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解读史料三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现状,由“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明确指出革命道路的选择取决于国情。主题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历史调查1.查找文献以及上网收集资料,找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哪些民族及社会危机,分析这些危机形成的原因,最后形成一份历史调查报告。2.查找文献以及上网收集资料,以及走访社会各个阶层人士,整理出近代以来,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为解决危机而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重点整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史实,形成调查报告。3.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整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革命的史实,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4.座谈走访70岁以上的老共产党员,请他们回忆自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历,写一份调查走访实录。二、课堂讨论1.分成四组,讨论历史为什么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