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_第1页
2023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_第2页
2023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_第3页
2023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_第4页
2023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日制义务教化

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

修订稿(2023年2月19日)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项目工作组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科学发觉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正对社会和经

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

深层次上相识并合理利用自然供应了可能,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旺盛,促进

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正深刻变更着社会,而社会

的发展又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驱

动力,也代表着一种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看法,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

本素养之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活方式转变和思维方

式变革的同时,对每一位当代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学问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

方法,相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确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

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实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加参与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

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教化担当着培育小学生基础性科学素养,为他们的接着学

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责任。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育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

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化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培育小学生科

学素养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

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学问和科学方法;培育学生初

步的科学探究实力、思维实力、创新实力、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行表达和沟通

的实力;使学生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对科学与探究的新奇心,具有创新意识、

爱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

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课程。在活动与实践中学习科学,既符合儿童

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也是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活动性表现在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

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通过学生亲身经验动手动脑活动,学习科学学

问,了解科学探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能,提高科学实力,发展科学看法。实践性强调从

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动身,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联系,尝试解决简洁的生活实际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从学生的生活与周边自然现象动

身,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多个学科领域学问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留意自然世

界的整体性和科学各领域共同的教化功能、思维方式以及探讨方法;留意学习内容与已

有阅历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科学学问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亲密联系的课程。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已经

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学科学课程与并行

开设的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相互渗透,科学学习能丰富其他学

科的内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影响科学学习。小学科学课程不仅对小学阶段其他课程

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也为初中理科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对全体学生

小学科学课程致力于实现小学阶段的培育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小

学科学课程要面对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特性发展的须要,使每位学生获得良好的科学教

化。无论学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或者性别、特性

等个体条件的不同,小学科学课程都应为全体学生供应适合的、公允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2.提倡探究式学习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探究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学问的主要方法。以证据为基础,运

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探讨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化,是

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

小学科学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

式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主动体验,经

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得科学学问、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的学习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为学生供应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强调做中学,

逐步培育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实力、获得新学问的实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实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实力等,形成敬重事实、擅长质疑的科学看法,突出学习实力、

创新精神、实践实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建性思维实力的培育。

3.爱护学生的新奇心

小学生对四周世界具有猛烈的新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新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学

习的内在动力,对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教学要创设一种开心的教学氛围,

爱护学生的新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爱好,敬重他们的阅历差异和学习特

点,引导他们主动主动地开展探究活动。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老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小学科学教

学中,老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

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等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

生主动探究,启发学生主动思维;要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对所学学问和

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使学生渐渐学会调整自身的学习,能够独立和合作学习,克服学

习过程中的困难,成为一个具有终身学习实力的学习者。

三、课程设计思路

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遵循国家的教化方针,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

律,反映国际科学教化的最新成果,兼顾我国小学科学教化的实际状况。

小学科学学科周期比较长,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本标准把小学六年学

习时间划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育学生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具体分解成科学学问,科学探究,科

学看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的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

与工程学中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爱好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载体,把重心放在培育小

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爱好与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的养成上。本标准在物质科学领域

选择了6个主要概念,生命科学领域选择了6个主要概念,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选择了

3个主要概念,技术与工程领域选择了3个主要概念,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构成了

全部学习内容,并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内容融入其中。这四大领域的18个主

要概念被分解成75个学习内容,在课程内容部分将其按三个学段进行支配。

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形式是探究活动。因此,课程内容部分还针对每个主要概念设

计了活动建议,供教材编写者和老师参考。

其次部分课程目标

小学科学的课程目标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应为他们接着学习、成为合格公民

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新奇心和

探究热忱;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的科学学问;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

科学探究实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实力、思维实力、实践实力和创新实力,以及用科学语

言与他人沟通和沟通的实力;形成敬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人合作、关爱生命与自然的

科学看法;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爱护环境的意识和社

会责任感。

分别从“科学学问”“科学探究”“科学看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

面阐述具体目标。

一、科学学问目标

(-)总目标

1.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相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

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2.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相识人体和健康,

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了解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环境,知道太阳系的基本概况;了解地球的运动及地球

的圈层结构;相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珍惜的家园。

4.了解技术是人类实力的延长,技术是变更世界的物质力气,技术推动着人类社

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学段目标

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领域描述科学学问的学

段目标。

科学学问学段目标

领域

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

视察、描述常见物体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

的基本特征和身边材料材料的性能;描述物体的运和变更;了解力的作用与物体

物质科学

的基本性能:视察物体动,相识力的作用;了解不运动的变更;知道不同能量的

的运动,知道常见的力。同形式的能量。转换。

初步了解植物体和动物初步相识人体的主要生命

相识周边常见的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植活动和人体健康;初步了解动

生命科学和植物,能简洁描述其物体的生命周期;能依据有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

外部基本特征。关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初世代相传;了解生物的生存条

步了解动物与植物之间的件。

科学学问学段目标

领域

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

相互关系。

知道太阳、地球、月球的

描述地球自转产生的基本特征,描述地球公转产知道太阳系的基本概况;相

地球与宇宙

自然现象,了解各种天生的自然现象,了解地球具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知道地

科学

气现象。有大气、水、生物、土壤、球是人类应珍惜的家园。

岩石等圈层。

了解技术是人类实力的延

长,工程是依据科学原理设计

知道设计包括一系列步

相识身边的常见材和制造物品、解决技术应用的

骤,完成一项工程设计须要

料,知道简洁工具的作难题,创建丰富多彩的人工世

技术与工程分工与合作,须要考虑很多

用与运用,动手完成简界的一系列活动;了解科学技

因素,任何设计都受到确定

洁的任务。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

的条件制约。

文明进程。(这里阐述的是目

的而不是目标)

二、科学探究目标

(一)总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得科学学问的主要途径,是科学家通过多种方法找寻证据、

运用创建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沟通等方式形成共识的过程。

2.理解科学探究须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探讨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

息获得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别人沟通自己的探究结果与想法。

能应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洁的日常生活问题。

3.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

习实力、思维实力、实践实力和创新实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沟通和沟通的实力。

4.了解通过科学探究形成共识的科学学问在确定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新证据

的增加,会不断完善、深化和发展。

5.理解探究不是模式化的线性过程,而是循环往复、相互交叉的过程。能将科学

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应用于力所能及的探究活动。

(二)学段目标

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支配、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沟通、

迁移应用、反思评价这9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科学探究学段目标

要:素

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

在老师指导下,能从具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视能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

提出体现象与事物的视察、比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更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适合

问题较中提出感爱好的科学问学问题。自己探究的科学问题。

题。

在老师指导下,能依据能基于已有阅历和所学学能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

作出己有的阅历,对问题作出问,从现象和事务发生的条件、更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

假设简洁的假设。过程、缘由等方面提出假设。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

依据。

在老师指导下,能制订在老师引导下,能制订完整能依据已有的阅历和学问,

制订简洁的探究支配。的探究支配,初步具备试验设针对假设设计合理的探究方

支配计的实力和限制变量的思想。案,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试验

方案。

在老师指导下,能依据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能够通过视察、试验、查资

确定的依次、利用多种感具、仪器,或者通过查资料、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

收集官或者简洁的工具,视察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得事物的结构、功能、变更及

证据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相互关系等方面的信息,驾驭

征及现象。依次视察、对比视察和分步视

察的方法。

在老师指导下,能借助简能用科学词汇、图示符号、统能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

处理

洁的图形、文字和表格,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

信息

记录、描述并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述探究结果。

在老师指导下,能利用分在老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能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

得出

析、比较与分类等方法,用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

结论

得出结论。果,得出结论。论。

在老师指导下,能照实讲在老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解并能采纳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

表达解并描述探究过程与结描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

沟通论,并与同学探讨、沟通。能倾听别人的看法,并与之沟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

通。人的探究报告。

在老师指导下,具有将科在老师引导下,能将学到的学在具体情境中,能比较敏捷地

学探究中学到的学问与方问与方法迁移应用到其他学习将所学学问和方法迁移应用到

迁移

法迁移应用到其他学习领领域和日常生活中,解决简洁其他学习领域和日常生活中,

应用

域和日常生活中,解决实的实际问题。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际问题的意识。

反思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

评价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思,刚好调整,并对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学段目标

要素

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

进的意识。与调整。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

告。

三、科学看法目标

(-)总目标

1.对自然现象保持新奇心和探究热忱,乐于参与视察、试验、制作、调查等科学

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2.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别人的

想法,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3.在科学学习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擅长从不同角度思索问题,追求创新。

4.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主动参与沟通和探讨,敬重他人的情感和

看法。

5.酷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爱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段目标

从探究爱好,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共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个维度描述

科学看法的学段目标。

科学看法学段目标

维度

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

能在新奇心的驱使下,能在新奇心的驱使下,表能对有爱好的自然现象制

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现出对现象和事务发生的订可实施的探究方案,表现

探究爱好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条件、过程、缘由等方面的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

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爱好,体会到运用科学更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

探究爱好。探究解决问题的乐趣。的爱好。

能照实讲解并描述事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在敬重证据的前提下,坚

实,当发觉事实与自己原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信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视察、

有的想法不同时,能敬重任权威与书本;面对有劝服试验结果出现不一样时,不

实事求是

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力的证据,能变更自己的观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缘由,

意识。点。再次视察、试验,以事实为

依据作出推断。

在老师指导下,能围绕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

一个主题作出大胆的想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提出探讨思路,采纳多种方

追求创新

象与推想,尝试多角度、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法、利用多种材料,完成探

多方式相识事物。究、设计与制作,培育创新

科学看法学段目标

维度

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

精神。

情愿倾听、共享他人的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能接受别人的指责看法,

信息;乐于表达、讲解并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

描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进行多人合作的长周期探进行多人合作时,情愿沟通

合作、共享

求进行两人合作探究学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沟通,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

习。动,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力的看法,形成集体的观点。

气。

体会到身边动植物的酷爱自然,相识到人类驾相识到人类、动植物、环

可爱和漂亮,酷爱生命,驭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合理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

人与自然和爱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然环系;自觉实行行动爱护环境;

谐相处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境,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相识到人类可以利用科技改

务;情愿实行行动爱护环善生活,但不能过分地向自

境,节约资源.然界索取,关注节约资源。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总目标

1.能将学到的科学学问和日常生活相联系;识别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活条件以及社会变迁的影响;了解社会需求是推

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气。

3.了解在科学技术的探讨与应用中,须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取向;相识到自己在

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责任。

(二)学段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段目标

关系

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削减自

科学技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了解并意识到人们对产品然灾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

术和日

技产品及其给人们生活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解在科学探讨与技术应用中

常生活

带来的便利。加的需求。必需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

的联系

取向•

科学技了解人类的新奇和社会的

了解人们可以利用科

术对社了解人类的关注是影响科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

会发展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

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的推动会发展。

人类活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

动对自产须要从自然界获得资

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形成的,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

然环境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

参与环境爱护活动的意识。面和负面的影响。

的影响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反映

了人类活动的主要领域。从这四个领域中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概念,学习这

些内容,可以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共包括四个领域18个主要概念,其中,物质科学领域有6个,生命科学

领域的有6个,地球与宇宙领域有3个,技术与工程领域有3个。

一、物质科学领域

人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物质,感受自然界和人类生

活中所发生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的运动和变更。物质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都有着

内在的规律性。物质科学就是探讨物质及其运动和变更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本事域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增加学生探究物质世界奇妙的新奇心,形成“世界是物

质的”的观点,使他们感受到物质科学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帮助他们初步养成乐于视察、留意事实、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在教学中,老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以下主要概念:

1.物体具有确定的特征,材料具有确定的性能;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始终描述;

5.力作用于物体会变更物体的运动;

6.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主要形式。

本事域学习内容的学问结构图如下:

声能光能热能电能

包括

|项|

都具有

存在力

形式为的

|U本|作

水和空气机械运动改

学问结构图中涉及的学习内容,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具体的要求和学习目标,如下表

所”

1.物体具有确定的特征,材料具有确定的性能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

•通过视察描述•能够运用简洁的仪器

物体的特征,如测量物体的常见特

轻重、厚薄、颜征,如长度、重量、

1.1物体具有重量、体积色、表面粗糙程体积、温度等,并运

等特征。度、形态、气味、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

软硬等。行记录。

•对物体进行简洁分

类,说出分类依据。

•描述某些材料•描述常用材料的性

的性能,如磁能,如漂移实力、导

1.2材料具有导电、导热

性、透亮程度电性、导热性等,说

等性能。

等,说出它们的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

态、体积和质量;液

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

1.3物质一般有三种状量,液体的表面在静

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止时一般会保持水

平;气体有确定的质

量,但没有确定的形

态和体积。

•依据物体的特征或材

1.4利用物体的特征或

料的性能分别两种混

材料的性能,把混合在

合物质,如分别沙和

一起的物体分别。

糖,铁屑和木屑等。

•知道有些物体的形态•知道有些物体发

或大小发生了变更,生了变更,如烧掉

1.5物体在变更时,构成

如被切成小块、被挤的纸、生锈的铁

物体的物质可能变更,

压、被拉伸,纸撕成等,构成物体的物

也可能不变更。

小片等,构成物体的质也发生了变更。

物质没有变更。

【活动建议】

老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视察描述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能和物质的存在状态,通过试

验学习简洁测量工具的运用和一些量的特征的测量和记录方法,能依据性能对物体或材

料进行简洁地分类。

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1)搜集身边常见的物体,如石块、铁钉、橡皮、玻璃和大米粒等,视察和描述它

们的特征,尝试从颜色、轻重、软硬等方面对它们进行分类。(学习内容1.1)

(2)说一说你家中都有哪些用塑料制成的物品,如塑料袋、塑料杯、塑料积木和

塑料吸管等,比较一下它们的透亮程度,谈一谈这些用塑料制成的物品给人们的生活带

来了哪些便利。(学习内容1.2)

(3)视察水、油、醋和牛奶等液体,尝试归纳总结出它们的一些共同特征,如都

可以倾倒,具有流淌性;有固定的质量和体积;形态可以变更等。(学习内容1.3)

(4)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些变更,如易拉罐被压扁了,水结冰了,铅

笔尖折了。尝试分析一下这些变更的特征,如水结冰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更,由液态变

成了固态,无论是液态的水还是固态的冰都是由同一种物质构成的,因此,这种变更属

于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更。(学习内容1.5)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

•知道冰、水和水蒸•视察冰溶化和水

气在形态、质量和结冰的过程,知道

体积等方面的区温度是影响这些

分。过程的主要因素。

•视察并描述一般•列举日常生活中

状况下,当温度上水的蒸发和水蒸

2.1水在自然状态下有

升到100C或降低气凝聚成水的实

三种存在状态。

到0℃时,水会沸例,如晒衣服、雾、

腾或结冰。玻璃窗上的水珠

•知道冰、水和水蒸等,知道温度等影

气虽然状态不同,响这些过程的主

但都是同一种物要因素。

质。

•知道有些物质能•通过视察描述确

够溶解在水里,如定量的不同物质

2.2有些物质在水里能食盐和白糖等;有在确定量水中的

够溶解;而有些物质在些物质很难溶解溶解状况。

水里则很难溶解。在水里,如沙和食•通过试验知道搅

用油等。拌和温度是影响

物质在水中溶解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

快慢的常见因素。

【活动建议】

老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视察活动相识水的三种状态,通过简洁的试验活动视察常见物

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探究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1)取一个烧杯,向其中加入一些冰块,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让冰

块自行溶化,视察冰块的溶化过程,并每隔1min测量并记录温度;当冰块完全溶化成

水时,视察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学习内容2.1)

(2)取相同的食盐两份,同时倒入两个盛有30mL水的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

中一个烧杯,视察两个烧杯中食盐的溶解快慢;取相同的食盐两份,同时倒入两个盛有

30mL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视察两个烧杯中食盐的溶解快慢。(学习内容2.2)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

3.1空气具有质量并占•知道空气具有质

•视察并描述空气

有确定的空间,形态随量并占有确定的

的特征,如颜色、

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

状态、气味等。

体积。溢各处。

•知道空气是一种

3.2氮气和氧气是组成混合物质,氮气和

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气是空气的主

要成分。

•通过视察,描述热

空气上升的现象。

•知道空气的流淌•设计简洁试验证

3.3空气的流淌是风形

是风形成的缘由。明风具有使物体

成的缘由。

•列举生活中常见运动的实力。

的形成风的一些

方法。

【活动建议】

老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视察活动相识空气的特征和热、冷空气的流淌现象,通过简洁

的试验活动证明空气的存在,通过查阅的方法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通过小组探讨列举

风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与危害。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1)取一个塑料杯,在杯底紧塞一团纸,将其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视察纸是

否会被浸湿,通过该试验可以证明空气占有空间;将两只充有空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

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气球,视察小棍是否平衡,通过该试验可以证明空气

是有质量的。(学习内容3.1)

(2)取两个一样大小的玻璃瓶,分别放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水盆中,在热瓶中放

入点燃的香,待瓶内充溢烟后,移走香,马上用毛玻璃片将瓶子盖好,将冷瓶倒扣在有

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通过视察烟,了解空气的流淌;重复前面的操作,只是将冷

瓶和热瓶的上下位置对调,通过视察烟,了解空气是如何流淌的。(学习内容3.3)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始终描述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

•描述运动物体在

•运用前后左右、东

某一时刻的位置。

4.1可以用某个物体相南西北、远近等名

•知道可以用相对

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处位

于另一个物体的

和距离来描述该物体在置和方向。

方向和距离来描

某个时刻的位置。•知道测量距离和时

述物体在某个时

间的常用方法。

刻的位置。

•说明推断物体运

动快慢的理由,知

道用速度的大小

4.2通常用速度大小描•描述并区分物体运来描述物体运动

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动的快慢。的快慢;知道自行

车、火车、飞机等

常用交通工具的

速度范围。

•列举并描述生活中

•比较不同的运动,

4.3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常见物体的运动状

举例说明各种运

不同的形式。况,如直线运动、

动的形式和特征。

圆周运动。

【活动建议】

老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视察,了解运动是物体的基本特征,运动具有多种方式,可用

速度描述运动和比较其快慢。

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1)用线绳、直尺等工具测量物体的位置,学习长度的表示方法。(学习内容4.1)

(2)尝试乘坐自行车、公共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等,体验和比较不同交通工具

的速度,尝试说明推断运动速度快慢的依据。(学习内容4.2)

(3)尝试让各种物体运动起来,视察物体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振动、

绕圈等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描述其特点,用图、文字等方式描述物体运动的状态与过

程。(学习内容4.3)

5.力作用于物体会变更物体的运动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

•描述磁力可以间隔•知道地球不须要接

一段距离对物体产触物体就可以对物

5.1有的力干脆施加在生作用。体施加引力。

物体上;有的力可以通•知道日常生活中常

过看不见的物质施加在见的推力、拉力、

物体上。摩擦力、弹力、浮

力等都是干脆施加

在物体上的力。

•举例说明给物体

施加不同大小的

5.2物体运动的变更和

推力或拉力,可以

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有

变更物体运动的

关。

快慢,也可以使物

体启动或停止。

【活动建议】

老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视察和试验,感知各种常见的力,了解力对物体运动的变更。

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1)视察磁铁吸引回形针,了解磁力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产生作用。(学习内容5.1)

(2)通过试验视察常见的推力、拉力、摩擦力、弹力、浮力和重力,了解这些力对

物体的作用,以及对物体体积和形态的变更,如弯曲拉伸。(学习内容5.1)

(3)尝试用推、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