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2023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工场手工业最完善的产物之一,是生产劳动工具本身特别是生产当时已经采用的复杂的机械装置的工场。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材料旨在说明()A.工场手工业的实质是机器大生产B.工场手工业孕育出了机器大生产C.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生产的产物D.机器大生产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2.(2023河南信阳月考)1760年,伦敦的杜鲁门、汉伯里和巴克斯顿等几家酿酒厂总资产高达13万镑,但其中设备、厂房等方面所占资本仅为3万镑,约占总投资的四分之一。而1786年曼斯菲尔德的奥德诺与库伯联合工厂建厂时总资产4200镑,厂房的建设、机器的引入等方面所占资本为3789镑,占总资产的90%。这一变化说明()A.生产效率提升激发了工人生产的热情B.机器生产对劳动力需求增加C.工业革命提高了工厂固定资本的投入D.劳动分工得到了进一步增强3.(2023浙江温州期末)下表内容是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一个工厂规章制度的摘录(部分)。据此推测,工厂制定规章制度的根本意图是()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第十六条……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A.强化纪律意识 B.追求经济效益C.保障流水作业 D.提升管理水平4.(2022河北石家庄月考)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举例说,在一个小扣针厂,十个工人要协作承担十八种操作工序,他们虽然很穷,必要的机械也很简陋,有人还要兼任不同操作,但只要勤勉工作,这十个人每日可生产多达48000个扣针。据此可知()A.手工工场技艺严重落后B.生产分工促进产业进步C.机器生产成为普遍现象D.工业革命催生自由主义5.(2023广东广州期末)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需要早起上班的人,会雇用“敲窗人”来叫醒自己,每周只需付约6便士。从事这份工作的人会按约定好的时间,在早上拿着长竹竿、软锤等工具敲打客户的窗户。这反映出()A.工作时间过长使矛盾激化B.人们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C.发明钟表增强了时间观念D.工厂中有严格的规章纪律6.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最早的一批技术力量是原英商旗记铁厂的工人,后来陆续从香港、宁波、广州等地外商企业中用较高的工资招募工人。这说明洋务企业()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7.(2022安徽六安新安中学月考)1882年,永昌机器厂在上海成立。该厂仿造意大利的缫丝机及丝厂用的小马力蒸汽机,产品畅销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最高年产量近千台。材料可用来说明()A.洋务运动深入学习西方的技术B.洋务运动的对外抵制作用C.近代企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D.近代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8.(2022陕西西安期末)张謇在江苏通州(今南通市)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与多所学校。胡适评价他“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张謇此举()A.使当地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C.彰显了企业家的社会担当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题组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9.(2022天津南开区期末)1790年美国拥有8000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5个,其人口不到13万人,182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到1870年美国城市数目增至66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A.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掠夺B.打破了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C.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D.工业化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10.(2022河北衡水期中)19世纪中后期,博尔顿是英国重要的纺织业城镇,布莱克浦是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1865年,只有两趟列车往返于两地,到了1870年是4趟,1875年是12趟,1880年是13趟,1885年是14趟,而到1890年则达到23趟。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大量农业人口流向城市B.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显著C.集中资源抢夺世界市场D.城镇化带动第三产业发展11.(2023天津武清开学考试)1750年英国的手表年产量大致是12.7万只,50年后这个数字翻了一倍多,达到26.4万只。到19世纪初期,手表年产量从26.4万只增加到了66.5万只。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A.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B.手工工场规模扩大C.社会贫富差距缩小 D.“电气时代”的到来12.(2023山东青岛开学考试)传统的英国社会,只有贵族、高级僧侣以及上层社会家庭的子女才普遍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陆续出现由教会设立的慈善学校、应工厂需求而开设的工厂学校以及由私人经营的私立学校等。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资本主义民主影响教育发展B.政府职能演变助推教育转型C.工业革命促进教育发展D.科学进步引发教育转型13.(2022山西太原期末)1835年6月,英国纽卡斯尔附近的一座煤矿突然发生瓦斯爆炸,101名矿工死亡,其中包括75名童工。1838年,英格兰北部一座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1名8~16岁的女孩死亡,15名9~12岁的男孩死亡。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经济发展中社会问题凸显B.少年儿童毫无政治权利C.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技术提升降低就业门槛14.(2022四川成都期末)19世纪中期,欧美工人组织纷纷建立。1851年,英国成立了“机械工人混合工会”;1863年,法国成立了“全法工人联合会”;同年,德国成立了“全德工人联合会”;1864年,在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等组织。这些组织的成立说明()A.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B.工人运动日益走向联合C.英国成为国际工运中心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能力提升练题组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2022安徽宣城联考)马克思指出,“自18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大工业出现以来,就开始了一个像雪崩一样猛烈的、突破一切界限的冲击”“旧法规中按农民的习惯规定的关于昼夜的简单概念,也变得如此模糊不清”。这反映出()A.圈地运动对农民生活习惯的冲击B.手工工场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时间C.工厂制度的实行突破了自然界限D.行业组织的发展规范了社会生活2.(2022河南洛阳期末)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一种可以同时纺织许多根线的装置,最初靠水力运转,后又采用蒸汽作为动力,这样就需要安装重型设备。于是,有人就将发动机、纺纱机连同工人都集中在一起,搬进大房子里。这种大房子,就是后来通常所说的工厂。由此可知,工厂制度的创立()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扩展B.使生产彻底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C.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D.导致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垄断产生3.(2023河南周口期中)手工作坊时代,陶器制作的所有工序几乎全由一名制陶工来完成。而在近代英国的制陶工厂中,制作工序被分割开来,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如拌土车间、制坯车间、上釉车间、烧窑车间等,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所指定的一道生产工序。由此可见,工厂制度下()A.生产关系有所调整 B.劳动强度增大C.生产资本高度集中 D.劳动分工增强4.(2023吉林辽源期末)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又相继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总局等。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航运、采矿和通信事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B.近代工业体系已逐步建立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5.(2023浙江嘉兴月考)范旭东是民国时期的“化工大王”。他认为:“做首领的人,不着重运用头脑,促进全局,而运用手脚,料理日常公事,效能必不会提高。”他在天津永利碱厂中注重财务管理和建立分科层制度,并实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提高了企业效益。据此可知,范旭东()A.推动了工厂制度在中国的确立B.是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代表人物C.以挽救民族危亡为主要出发点D.借鉴了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题组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6.(2023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表反映了1781—1831年英国人口、粮食进口和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情况。这说明该时期英国()人口(百万)粮食净进口(%)粮食总产量(指数)1781年7.0401361791年7.7421471801年8.6651591831年13.2812226注:粮食总产量以1700年为100。A.对世界粮食市场依赖性的增强B.工业革命大大推动城市化发展C.农业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工业D.出现外国移民大规模流入现象7.(2023吉林永吉期末)钱乘旦、许洁明在其合著的《英国通史》中写道:“……过去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重在说明()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C.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D.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8.(2023河北石家庄期末)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已婚女工在工厂工作,往往无法过多地关心家庭,许多男人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喜欢在小酒馆里喝得酩酊大醉,而妻子对此却无可奈何。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一百年里,英国只有不到10例离婚案例。这表明,工业革命()A.冲击了普通家庭的基本结构B.没有明显提升女性社会地位C.导致女工的劳动强度过高D.未能提高女性的文化素养9.(2022湖南怀化检测)德国在统一之前的普鲁士时代,就规定实行义务教育,1860年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5%,1864—1865年度的文盲率仅5.52%。其他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通过政策使自由劳动力在数量上大量增加,而且使劳动者在素质上有了本质的提高。据此可知()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推动教育的发展B.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C.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D.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劳动者素质提高10.(2023山东济宁期末)下表为1781—1820年英国生产一匹优质绒面呢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变化表。据下表可知,工厂制度的实行()1781—1796年1796—1805年1805—1820年成年男性1004136成年女性1002525儿童1003030A.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B.缩小了贫富差距的程度C.推动了社保体系的建立D.隐含着严重的社会问题题组三思维训练11.创新思维(2022陕西铜川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约翰·尤·内夫认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有着迅速地运动和不平稳的退却;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提炼材料的观点并加以评述。(要求:提炼准确,评述有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基础过关练1.B2.C3.B4.B5.D6.B7.D8.C9.D10.D11.A12.C13.A14.B1.B材料“是生产劳动工具本身特别是生产当时已经采用的复杂的机械装置的工场。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说明手工工场对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即工场手工业孕育出了机器大生产,故B项符合题意。2.C根据材料可知,1760年伦敦几家酿酒厂的固定资本约占总投资的四分之一,比重较小,1786年曼斯菲尔德的奥德诺与库伯联合工厂的固定资本占总资产的90%,比重很大,说明工业革命促使工厂主购买昂贵的机器,这提高了工厂固定资本的投入,故选C项。3.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厂制定规章制度是为了保证生产效率,根本意图是追求经济效益,故选B项。其他选项均不是根本意图,故排除。4.B据材料可知,小扣针厂的生产分工细化,效率很高,这说明生产分工促进产业进步,故选B项。5.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需要早起上班的人,之所以要雇用“敲窗人”来叫醒自己,是因为工厂中有严格的规章纪律,故选D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矛盾的激化,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人们文化素质的变化,排除B项;钟表发明于工业革命之前,排除C项。6.B据材料可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主要技术力量是从外商企业中招募的工人,这说明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外商企业的工人手中,体现了洋务企业过度依赖西方技术,故选B项。材料中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引进的是先进生产技术而不是管理体系,排除A项。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官办军用企业,招募外商企业的工人不会使其成为外资企业,排除C项。D项表述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7.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82年成立于上海的永昌机器厂属于民族企业,它通过借鉴国外技术制造纺织机器,其产品畅销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这体现了近代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永昌机器厂是近代民族企业,而不是洋务企业,材料与洋务运动无关,故A、B两项错误;材料未反映近代企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故C项错误。8.C根据材料“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可以看出张謇的行为彰显了企业家的社会担当,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小农经济,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排除B项;张謇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D项。9.D依据材料可知,到1870年美国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的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10.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提到往返于两地的列车趟数的增加,并没有提到农业人口的流动,排除A项。B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提到的地点都在英国,并不是世界市场,排除C项。知识拓展中国第三产业的层次划分(1)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3)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4)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11.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生产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工厂制的广泛推行,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使英国手表的产量大大增加。从需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以来,工厂制兴起,要求人们必须有严格的时间观念,社会对手表的需求量大增,从而刺激了手表制造业的发展,故选A项。工业革命使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排除B项;材料所述现象与社会贫富差距变化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9世纪中后期,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项。12.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教育事业得到发展,普通民众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没有提及民主制度对教育发展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涉及慈善学校、工厂学校、私立学校等,与政府的关联较小,排除B项;材料中推动教育变革的主要因素是工业革命,而不是科技进步,排除D项。13.A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英国煤矿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安全事故频发,二是大量雇用童工,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严重,故选A项;材料所述与少年儿童的政治权利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无关,排除C项;技术提升会提高就业门槛,排除D项。14.B根据材料中众多工人组织的建立可知,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行业内联合到全国联合再到国际联合,体现的是工人运动日益走向联合,故B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工人运动日益走向联合的问题,并没有表明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排除A;“国际工人协会”在英国的成立并不能说明英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排除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D。能力提升练1.C2.C3.D4.A5.D6.A7.A8.B9.C10.D1.C由材料“18世纪最后三十多年”“旧法规中按农民的习惯规定的关于昼夜的简单概念,也变得如此模糊不清”可知,工业革命促使机器大生产出现,打破了劳动的时间限制,故选C项;结合所学可知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了土地,与材料中“关于昼夜的简单概念,也变得如此模糊不清”无关,故排除A项;工厂制度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时间,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工业革命的影响而非行业组织的发展,故排除D项。2.C根据材料“将发动机、纺纱机连同工人都集中在一起,搬进大房子里”并结合所学可知,工厂将人力和设备集中起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工业革命由英国向其他地区扩展,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将发动机、纺纱机、工人集中到一起,提高生产效率,B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导致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垄断产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3.D据材料可知,与手工作坊时代相比,工厂制度下陶器制作的分工更为细化,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劳动分工,而不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A项;劳动强度主要是指工作时长以及劳动的密度,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生产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4.A根据材料可知,洋务派在中国相继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航运、采矿和通信事业,说明当时中国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故选A项;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数量是十分有限的,没有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的发展,不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项;“共识”的说法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5.D范旭东强调从全局出发,注重财务管理,建立分科层制度,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这些做法借鉴了西方工厂先进的管理经验,故选D项;工厂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在晚清时期,排除A项;民族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范旭东创办工厂的出发点,排除C项。6.A根据表格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人口逐渐增多,虽然粮食总产量有所增加,但是粮食进口量也逐渐加大,说明英国对世界粮食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故选A项;材料体现不出英国城市化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英国的粮食总产量一直在增长,但没有涉及英国工业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由材料无法得出英国出现外国移民大规模流入的现象,排除D项。7.A根据“火车”“时间概念”等信息可知,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D项错误。8.B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已婚女性不仅要参加工作,还要承担家庭责任,而且离婚还比较困难,说明工业革命没有明显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故选B项;英国离婚案数量少,说明普通家庭的基本结构并未受到冲击,排除A项;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桂林信息科技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翻译(俄语)岗位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航空制造和材料专用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聚烯烃类线缆项目建议书
- 2024年杭州市委党校萧山区分校招聘真题
- 2025年吉安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人员招聘笔试考试试题【答案】
- 消费偏好变迁下的产品创新
-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牵牛花当喇叭教案
- 2025年装订活动及印刷用附件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电动护理床合作协议书
- 美国FDA对PVC中DEHP的安全性评价
- 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表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整套课件全书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程教程整本书电子讲义
- 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 农发行考试题库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大班)
- 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
- 绿来自我们的手
-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共10页)
- 废旧电路板回收处理项目建议书范文
- 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