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_第1页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_第2页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_第3页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_第4页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为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应急力量,供应精确、准时信息,减轻或者消退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的危害,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相关信息报告治理工作标准(试行)》、《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应急条例》和XX省《突发公共卫生大事预防与应急方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治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

医院设立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技术小组,制定应急预案,以随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的发生。

二、突发公共卫生大事报告范围

(一)传染病1、鼠疫:发觉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觉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觉1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觉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炭疽: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6、甲肝/戊肝: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消失2例及以上死亡。

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消失2例及以上死亡。

9、麻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10、风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12、登革热: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觉病例。

13、流行性出血热: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4、钩端螺旋体病: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5、流行性乙型脑炎: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6、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觉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觉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1个月内发觉2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消失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

17、血吸虫病:在未掌握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0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

性血吸虫病病例5例及以上;在传播掌握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5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3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觉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

18、流感: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病症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19、流行性腮腺炎: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20、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21、猩红热: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22、水痘: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23、输血性乙肝、丙肝、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

24、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觉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毁灭的传染病。

25、不明缘由肺炎:发觉不明缘由肺炎病例。

(二)食物中毒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2、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3、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

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三)职业中毒: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及以上或者死亡1人及以上的。

(四)其他中毒:消失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例及以上的大事。

(五)环境因素大事:发生环境因素转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例及以上。

(六)意外辐射照耀大事:消失意外辐射照耀人员1例及以上。

(七)传染病菌、毒种丧失:发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丧失大事。

(八)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响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响: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消失群体性疑似特别反响;或发生死亡。

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响: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消失不良反响(或心因性反响)1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

(九)医源性感染大事:医源性、试验室和医院感染爆发。

(十)群体性不明缘由疾病:2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一样临床病症的不明缘由疾病3例及以上。

(十一)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大事。

三、报告内容

必需报告的信息:大事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涉及人群或潜在的威逼和影响、报告联系单位人员及通迅方式。

尽可能报告的信息:大事的性质、范围、严峻程度、可能缘由、已实行的措施,病例发生和死亡的分布,可能进展的趋势。

四、报告时限与方式

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医务人员发觉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应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医务部和防保科,并填写《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相关信息报告卡》,医院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五、报告程序

医务部

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技术小组接诊医务人员

防保科

应急领导小组

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六、应急处理

接到报告后的应急领导小组,应依据大事的性质、等级马上启动相应的突发大事应急预案,组织力气实行各项应急措施。

七、惩罚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院部责令改正、通报批判、赐予警告处分;情节严峻的,撤消医生执业证书;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赐予降级或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安康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