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广东的非遗项目中涉及的主要物质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A.粤绣B.西关打铜C.石湾陶塑D.潮州木雕A.A B.B C.C D.D2.2023年5月10日,最强太空“快递小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体现了我国强大科技力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舟六号”为空间站送去电推进氙气瓶,与互为同位素B.“天舟六号”配有半刚性太阳电池阵“翅膀”,电池板主要成分是C.“长征七号”采用液氧、煤油等作为推进剂,液氧、煤油是纯净物D.“长征七号”使用碳纤维材料减轻火箭质量,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3.化学造福人类,提升生活品质,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速干衣常用材料之一聚酯纤维为混合物B.均衡膳食助健康,蛋白质在体内可水解产生氨基酸C.发展新能源汽车,汽车锂电池将化学能转为电能D.铝合金广泛用于建筑装饰材料,因为铝与空气不反应4.下列装置按制备、收集、验证漂白性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表示气流方向),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C. D.5.一种新型离子液体溶剂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B.离子液体中存在离子键C.的空间构型为平面四边形D.该离子液体中的所有元素都分布在区6.2022年我国十大科技突破——海水直接电解制,其工作原理如图,防水透气膜只能水分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电解池阴极B.b的电极反应方程式:C.去除透气膜,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变D.电解池工作时,海水侧的离子浓度理论上逐渐减小7.“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原理A家务劳动:用食盐腌制蔬菜以便长期储存有咸味B学农活动:使用草木灰对蔬菜施肥草木灰富含钾元素C学工活动: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铁屑油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D实践活动:用糯米酿制米酒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转变为乙醇A.A B.B C.C D.D8.MMA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可用于合成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关MMA说法正确的是A.是PMMA的链节B.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C.能发生加成、水解和消去反应D.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9.探究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变为黑色,说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B.品红和酸性溶液褪色原理相同C.石蕊变红,说明气体产物溶于水有酸性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产物一定含10.苯甲酸是一种弱酸,用于制备防腐剂苯甲酸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苯甲酸钠溶液,溶液的减小B.苯甲酸钠的溶液中:C.常温下,的苯甲酸溶液中,水电离的为D.用溶液滴定苯甲酸溶液测浓度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11.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关于实验室制乙炔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所含电子数均为B.乙炔分子中含有的键数目为C.和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相同D.常温下,的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12.陈述I和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是选项陈述I陈述IIA金属钠在点燃产生可在潜水艇中作为的来源B碳酸钠受热分解产生用碳酸钠作膨松剂制作面包C浓硫酸与不反应可用钢瓶运输浓硫酸D的金属性比强船身焊接锌块可减缓船体腐蚀A.A B.B C.C D.D13.用如图装置分别进行两个实验:①先注入,再打开止水夹;②先打开止水夹,再将中水注入烧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可以加热直接制取B.实验②观察到烧瓶中产生红色的“喷泉”C.实验①先产生白雾,然后观察到喷泉现象D.实验①后烧瓶中一定存在14.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其中,W、Z位于同一主族,X为同周期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Y元素基态原子最高能层中轨道和轨道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Z>Y B.简单氢化物稳定性:W<ZC.简单氢化物键角:Y>Z D.W、X可构成含键的化合物15.生物质X()与Y()同时反应如下:反应Ⅰ:()反应Ⅱ:(),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相同条件下,反应Ⅰ更快达到平衡C.降低温度,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增大D.升高温度,反应Ⅰ、Ⅱ的反应速率都增大16.某低成本储能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质量逐渐减小B.放电时,电路中通过,则有被氧化C.储能过程中,左池溶液浓度增大D充电时总反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17.漂白液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含氯消毒剂,工业上采用与过量溶液制备。实验室采用图8所示装置模拟制备漂白液。(1)实验开始,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试剂a为_____。(3)用移液管吸取漂白液,稀释成的试样。再量取试样置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液和过量的KI溶液,摇匀后在暗处静止。然后用的标准溶液滴至淡黄色,加几滴淀粉溶液做指示剂,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读取滴定体积。已知:①上述滴定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碘量瓶、胶头滴管、_____。②该漂白液中的浓度为_____。(4)某合作学习小组研究温度对漂白液的影响:①同学甲认为温度升高,漂白液将变大,理由是溶液中存在平衡i: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温度升高促进平衡正向移动。②同学乙采用传感器测定不同温度漂白液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123温度(℃)253040漂白液数据发现,同学乙分析,认为结果出现异常受到水电离平衡的影响,请结合该角度及平衡移动原理进行解释_____。③同学乙通过查阅纯水在不同温度的变化,与实验漂白液对比如下表:实验123温度(℃)253040漂白液纯水为证明同学甲理由中平衡随温度升高向正反应移动,则_____(填“<”“=”或“>”)。④同学丙猜想温度升高还可能发生。已知:为强酸。请设计实验证明同学丙的猜想_____。18.稀土抛光粉有优良抛光性能。某抛光后产生的抛光渣(含、、、、、等的化合物)进行提纯的工艺如下:已知:25℃时,,,。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如下表: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的2.33.56.47.26.2完全沉淀的3.24.69.09.18.2(1)“酸溶”时,需控制80℃水浴加热,若温度过高浸出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2)“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3)“除杂1”中,加入氨水控制范围为_____,溶液中_____(填“>”“=”或“<”)。“除杂2”中,主要除去的金属元素为_____。(4)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参数为,原子处于形成的四面体间隙中。则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晶胞密度为_____。(列出计算式,的式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5)纳米分散液用于光学玻璃抛光时,值对抛光效果(材料抛光去除速率及抛光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如图所示,已知抛光液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了负电荷相互排斥而稳定。从图2中可看出,最佳值为_____,在较低值,抛光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为_____。
19.银及其化合物在催化、工农业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1)受热分解生成单质,同时按物质的量比为产生2种气体。①是第五周期、ⅠB族元素,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②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③氧化成的反应机理如下,请补充完整方程式完善反应机理:反应1:反应2:_____已知:反应1为总反应的决速步,则正反应的活化能_____(填“<”“=”或“>”)。(2)向饱和溶液(有足量的)中滴加氨水,本题只考虑以下平衡:(i)(ii)(iii)①对上述平衡体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A.加入少量固体,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B.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减小C.通入少量氨气,平衡时比值增大D.加入少量固体,反应(ii)的平衡逆向移动②滴加氨水过程中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或),其中代表的曲线是_____(填Ⅰ、Ⅱ、Ⅲ、Ⅳ);反应(ii)的平衡常数为_____。③溶液中,加入的氨水(以氨分子计),计算平衡后溶液中水中_____(写出计算过程,近似只转化为)20.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味的赋香剂,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试剂、反应条件略):(1)化合物iv的分子式为_____。化合物为iii的同分异构体,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一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其名称为_____。(2)反应③中,化合物与无色无味气体反应,生成化合物vi,原子利用率为,为_____。(3)根据化合物vi()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序号反应试剂、条件反应形成的新结构反应类型__________取代反应__________消去反应(4)关于反应⑤的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_。A.反应过程中,有键的断裂和形成B.化合物viii中,碳原子只有杂化方式C.化合物vii中键电子云成镜面对称D.另一种无机生成物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5)以甲醇、环戊二烯和丙酮为含碳原料,利用反应①、②和③的原理,合成化合物甲()。(a)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从甲醇出发,第一步中反应条件为_____。(c)写出利用③的原理转化的方程式_____。
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广东的非遗项目中涉及的主要物质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A.粤绣B.西关打铜C.石湾陶塑D.潮州木雕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粤绣用到的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错误;B.铜是金属单质,B错误;C.陶塑的主要成分含有硅酸盐,C正确;D.木雕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D错误;故选C。2.2023年5月10日,最强太空“快递小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体现了我国强大科技力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舟六号”为空间站送去电推进氙气瓶,与互为同位素B.“天舟六号”配有半刚性太阳电池阵“翅膀”,电池板主要成分是C.“长征七号”采用液氧、煤油等作为推进剂,液氧、煤油是纯净物D.“长征七号”使用碳纤维材料减轻火箭质量,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A【解析】【详解】A.与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电池板主要成分是,故B错误;C.煤油是混合物,故C错误;D.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故选:A。3.化学造福人类,提升生活品质,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速干衣常用材料之一聚酯纤维为混合物B.均衡膳食助健康,蛋白质在体内可水解产生氨基酸C.发展新能源汽车,汽车锂电池将化学能转为电能D.铝合金广泛用于建筑装饰材料,因为铝与空气不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聚合物的聚合度不同,所以为混合物,即聚酯纤维为混合物,A正确;B.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故蛋白质在体内可水解产生氨基酸,B正确;C.原电池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D.铝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于空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从而起到保护作用,D错误;故选D。4.下列装置按制备、收集、验证漂白性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表示气流方向),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详解】A.铜与浓硫酸需加热才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A不选;B.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该采用长进短出的方法进行收集,故B不选;C.具有漂白性,但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故C不选;D.二氧化硫与NaOH能发生反应,可以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且要防倒吸,故D选;故选D。5.一种新型离子液体溶剂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B.离子液体中存在离子键C.的空间构型为平面四边形D.该离子液体中的所有元素都分布在区【答案】B【解析】【详解】A.C、N、O为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电负性增强,则电负性:,故A错误;B.该化合物为离子液体,是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故B正确;C.中心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无孤电子对,为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故C错误;D.该化合物中C、B、N和F分布在p区,而H为s区元素,故D错误;故选:B。6.2022年我国十大科技突破——海水直接电解制,其工作原理如图,防水透气膜只能水分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电解池的阴极B.b的电极反应方程式:C.去除透气膜,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变D.电解池工作时,海水侧的离子浓度理论上逐渐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示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阴离子氢氧根向a极移动,故a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b作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详解】A.阴离子氢氧根向a极移动,故a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A错误;B.b的电极反应方程式:,B正确;C.去除透气膜,海水中氯离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发生变化,C错误;D.电解池工作时,溶剂水不断通过透气膜进入a、b两极发生反应,海水侧的离子浓度理论上逐渐增大,D错误;故选B。7.“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原理A家务劳动:用食盐腌制蔬菜以便长期储存有咸味B学农活动:使用草木灰对蔬菜施肥草木灰富含钾元素C学工活动: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铁屑油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D实践活动:用糯米酿制米酒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转变为乙醇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氯化钠能抑制细菌滋生,具有防腐作用,可用于腌制蔬菜以便长期储存,与氯化钠有咸味无关,故A错误;
B.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B正确;
C.纯碱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所以居民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厨房里的油污,故C正确;
D.糯米中含有大量淀粉,在酒曲的作用下可以被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又可以被氧化为乙醇,生产米酒,故D正确;
故选:A。8.MMA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可用于合成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关MMA说法正确的是A.是PMMA的链节B.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C.能发生加成、水解和消去反应D.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详解】A.MMA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故A错误;B.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酯基碳氧双键也为平面结构,但-OCH3通过单键与酯基中C原子相连,单键可以旋转,则该甲基碳原子不一定在酯基平面上,故B错误;C.由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中不含卤素原子或醇羟基等可发生消去反应的官能团,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D.该物质含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两者褪色,故D正确;故选:D9.探究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变为黑色,说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B.品红和酸性溶液褪色原理相同C.石蕊变红,说明气体产物溶于水有酸性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产物一定含【答案】C【解析】【分析】浓硫酸与润湿的蔗糖作用时;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将蔗糖中的H、O按水的组成比脱去使蔗糖变黑;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硫酸与C受热时反应生成CO2、SO2和H2O。【详解】A.蔗糖变为黑色,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A项错误;B.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发生反应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原理不相同,B项错误;C.气体产物CO2、SO2的水溶液都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C项正确;D.气体产物中的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项错误;答案选C。10.苯甲酸是一种弱酸,用于制备防腐剂苯甲酸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苯甲酸钠溶液,溶液的减小B.苯甲酸钠的溶液中:C.常温下,的苯甲酸溶液中,水电离的为D.用溶液滴定苯甲酸溶液测浓度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答案】A【解析】【详解】A.苯甲酸是一种弱酸,苯甲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苯甲酸钠溶液由于PhCOO-的水解而呈碱性:PhCOO-+H2OPhCOOH+OH-,稀释苯甲酸钠溶液,促进PhCOO-的水解,溶液中c(OH-),溶液的pH减小,A项正确;B.苯甲酸钠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PhCOO-)+c(OH-)=c(H+)+c(Na+),由于PhCOO-的水解是微弱的,c(PhCOO-)>c(PhCOOH),则c(PhCOOH)+c(OH-)<c(H+)+c(Na+),B项错误;C.苯甲酸溶液中苯甲酸电离的H+抑制水的电离,常温下,1LpH=4.00的苯甲酸溶液中水电离的c(H+)=1×10-10mol/L,C项错误;D.NaOH与苯甲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苯甲酸钠溶液呈碱性,用NaOH溶液滴定苯甲酸溶液测浓度时应选择碱性范围内发生颜色变化的指示剂,不能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D项错误;答案选A。11.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关于实验室制乙炔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所含电子数均为B.乙炔分子中含有键数目为C.和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相同D.常温下,的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答案】C【解析】【详解】A.和都含有10个电子,则与所含电子数均为,故A正确;B.乙炔的物质的量为=1mol,HCCH中含有3个键,则乙炔分子中含有的键数目为,故B正确;C.1molCaC2含有1mol钙离子,1molC,中含有1molCa2+、2molOH-,阴离子数目不相同,故C错误;D.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故1L溶液中含阴离子数目为0.01NA,故D正确;故选C。12.陈述I和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I陈述IIA金属钠在点燃产生可在潜水艇中作为的来源B碳酸钠受热分解产生用碳酸钠作膨松剂制作面包C浓硫酸与不反应可用钢瓶运输浓硫酸D的金属性比强船身焊接锌块可减缓船体腐蚀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过氧化钠与H2O、二氧化碳反应都能放出氧气,所以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氧气来源,故A不选;
B.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因此常用NaHCO3作膨松剂制作面包,故B不选;
C.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则可用铁槽车密封运送浓硫酸,故C不选;
D.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能形成原电池,在原电池中锌做负极,对轮船起到保护的作用,即牺牲阳极的阴极防护法,故D选;
故选:D。13.用如图装置分别进行两个实验:①先注入,再打开止水夹;②先打开止水夹,再将中水注入烧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可以加热直接制取B.实验②观察到烧瓶中产生红色的“喷泉”C.实验①先产生白雾,然后观察到喷泉现象D.实验①后烧瓶中一定存在【答案】B【解析】【分析】①氨气和氯化氢生成氯化铵固体,造成圆底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大,将烧杯中水压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②氨气极易溶于水,挤压滴管并打开止水夹后,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造成圆底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大,将烧杯中水压入圆底烧瓶,形成红色喷泉。【详解】A.氯化铵加热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两者遇冷又生成氯化铵固体,不适合加热直接制取,A错误;B.由分析可知,实验②观察到烧瓶中产生红色“喷泉”,B正确;C.实验①先产生白烟,然后观察到喷泉现象,C错误;D.实验①中不确定初始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量的关系,不确定反应后烧瓶中是否存在,D错误;故选B。14.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其中,W、Z位于同一主族,X为同周期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Y元素基态原子最高能层中轨道和轨道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Z>Y B.简单氢化物稳定性:W<ZC.简单氢化物键角:Y>Z D.W、X可构成含键的化合物【答案】B【解析】【分析】Y元素基态原子最高能层中轨道和轨道电子数相同,即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或1s22s22p63s23p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Y为Si元素,X为同周期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即为IA族元素,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为Na,W、Z位于同一主族,则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设为x,因此2x+1+4=17,解得x=6,则W为O,Z为S元素,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Y为Si、Z为S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趋势,第ⅡA、ⅤA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第一电离能:S>Si,故A正确;B.W、Z位于同一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S,稳定性:H2O>H2S,故B错误;C.SiH4中存在四对成键电子对,H2S中存在2对成键电子对和1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之间斥力>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所以键角SiH4>H2S,故C正确;D.Na和O元素能形成化合物过氧化钠Na2O2,过氧根内O与O原子形成键,故D正确;故选:B。15.生物质X()与Y()同时反应如下:反应Ⅰ:()反应Ⅱ:(),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相同条件下,反应Ⅰ更快达到平衡C.降低温度,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增大D.升高温度,反应Ⅰ、Ⅱ的反应速率都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Ⅱ为放热反应,,A错误;B.过渡态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的差值为活化能,即图中峰值越大则活化能越大,峰值越小则活化能越小,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快,故相同条件下,反应Ⅰ更快达到平衡,B正确;C.反应Ⅱ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则利于反应Ⅱ正向进行,故N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增大,C正确;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比例增大,故反应Ⅰ、Ⅱ的反应速率都增大,D正确;故选A。16.某低成本储能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质量逐渐减小B.放电时,电路中通过,则有被氧化C.储能过程中,左池溶液浓度增大D.充电时总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该储能电池放电时,Pb为负极,失电子结合硫酸根离子生成PbSO4,则多孔碳电极为正极,正极上Fe3+得电子转化为Fe2+,充电时,多孔碳电极为阳极,Fe2+失电子生成Fe3+,PbSO4电极为阴极,PbSO4得电子生成Pb和硫酸。【详解】A.放电时负极上Pb失电子结合硫酸根离子生成PbSO4附着在负极上,负极质量增大,A错误;B.放电时,电路中通过,正极有1molFe3+被还原为Fe2+,B错误;C.储能过程中,左池中PbSO4得电子生成Pb和SO,同时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左池,左池溶液浓度增大,C正确;D.充电时,总反应为PbSO4+2Fe2+=Pb+SO+2Fe3+,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17.漂白液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含氯消毒剂,工业上采用与过量溶液制备。实验室采用图8所示装置模拟制备漂白液。(1)实验开始,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试剂a为_____。(3)用移液管吸取漂白液,稀释成的试样。再量取试样置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液和过量的KI溶液,摇匀后在暗处静止。然后用的标准溶液滴至淡黄色,加几滴淀粉溶液做指示剂,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读取滴定体积。已知:①上述滴定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碘量瓶、胶头滴管、_____。②该漂白液中的浓度为_____。(4)某合作学习小组研究温度对漂白液的影响:①同学甲认为温度升高,漂白液将变大,理由是溶液中存在平衡i: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温度升高促进平衡正向移动。②同学乙采用传感器测定不同温度漂白液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123温度(℃)253040漂白液数据发现,同学乙分析,认为结果出现异常受到水电离平衡的影响,请结合该角度及平衡移动原理进行解释_____。③同学乙通过查阅纯水在不同温度的变化,与实验漂白液对比如下表:实验123温度(℃)253040漂白液纯水为证明同学甲理由中平衡随温度升高向正反应移动,则_____(填“<”“=”或“>”)。④同学丙猜想温度升高还可能发生。已知:为强酸。请设计实验证明同学丙的猜想_____。【答案】(1)(2)饱和食盐水(3)①.碱式滴定管②.(4)①.②.水的电离吸热,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使Kw增大,Kw增大趋势大于盐的水解程度增大趋势,使得溶液pH值减小;③.>④.测定加热前的pH,以及加热后恢复至室温的pH【解析】【分析】常温下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再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NaClO漂白液;【小问1详解】实验开始,烧瓶中浓盐酸滴入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反应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a应为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气中挥发出的HCl;【小问3详解】①滴定过程中需用到碱式滴定管盛装标准液;②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结合已知反应可得关系式:,,该漂白液中的浓度为;【小问4详解】①NaClO为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吸热,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增大了OH-浓度,pH增大;②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电离吸热,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趋势大于NaClO水解程度增大的趋势,导致最终pH减小;③为证明同学甲理由中平衡随温度升高向正反应移动,则>,据此可说明NaClO的水解程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于水的电离受温度的影响;④同学丙猜想温度升高还可能发生。反应产物均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则为证明此反应发生,可待反应温度恢复至室温后,测定溶液的pH,与加热前pH比较大小,若pH前后相同,则未发生此反应,若不同则说明存在该反应。18.稀土抛光粉有优良抛光性能。某抛光后产生的抛光渣(含、、、、、等的化合物)进行提纯的工艺如下:已知:25℃时,,,。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如下表: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的2.33.56.47.26.2完全沉淀的3.24.69.09.18.2(1)“酸溶”时,需控制80℃水浴加热,若温度过高浸出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2)“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3)“除杂1”中,加入氨水控制范围为_____,溶液中_____(填“>”“=”或“<”)。“除杂2”中,主要除去的金属元素为_____。(4)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参数为,原子处于形成的四面体间隙中。则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晶胞密度为_____。(列出计算式,的式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5)纳米分散液用于光学玻璃抛光时,值对抛光效果(材料抛光去除速率及抛光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如图所示,已知抛光液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了负电荷相互排斥而稳定。从图2中可看出,最佳值为_____,在较低值,抛光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为_____。
【答案】(1)①.温度过高导致双氧水分解②.(2)(3)①.②.<③.Pb、Zn(4)①.8②.(5)①.8.0②.较低值,氢离子浓度较大,破坏纳米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导致稳定性降低【解析】【分析】抛光渣(含、、、、、等的化合物),加硫酸溶解,其中、、、、溶于硫酸生成对应硫酸盐,同时被Fe2+还原为Ce3+;再加双氧水将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过滤除去不溶于硫酸的,滤液中加氨水调节pH应大于4.6,小于6.4,将铁、铝转化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过滤除去后,滤液中加Na2S将Pb、Zn转化为硫化物沉淀过滤除去,滤液经沉淀煅烧得到,据此分析解答。【小问1详解】温度过高导致双氧水分解,使浸出效率降低;【小问2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1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滤液中加氨水调节pH应,将铁、铝转化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加氨水后溶于仍呈弱酸性,则溶液中<;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加Na2S将Pb、Zn转化为硫化物沉淀过滤除去;【小问4详解】由晶胞结构可知,Ce的配位数为8,晶胞中Ce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为,O原子为体内,个数为8,则晶胞的质量g,晶胞参数为,晶胞体积为,晶胞密度为;【小问5详解】由图可知值=8.0时,材料去除速率最快,且表面粗糙度最低,因此最佳pH值为8.0;由题意可知纳米颗粒表面吸附了负电荷相互排斥而稳定,若pH较低氢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会破坏纳米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导致稳定性降低。19.银及其化合物在催化、工农业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1)受热分解生成单质,同时按物质量比为产生2种气体。①是第五周期、ⅠB族元素,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②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③氧化成的反应机理如下,请补充完整方程式完善反应机理:反应1:反应2:_____已知:反应1为总反应的决速步,则正反应的活化能_____(填“<”“=”或“>”)。(2)向饱和溶液(有足量的)中滴加氨水,本题只考虑以下平衡:(i)(ii)(iii)①对上述平衡体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A.加入少量固体,反应(i)的平衡正向移动B.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减小C.通入少量氨气,平衡时比值增大D.加入少量固体,反应(ii)的平衡逆向移动②滴加氨水过程中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或),其中代表的曲线是_____(填Ⅰ、Ⅱ、Ⅲ、Ⅳ);反应(ii)的平衡常数为_____。③溶液中,加入的氨水(以氨分子计),计算平衡后溶液中水中_____(写出计算过程,近似只转化为)【答案】(1)①.4d10②.③.④.>(2)①.CD②.Ⅲ③.④.【解析】【小问1详解】①是第五周期、ⅠB族元素,银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银离子,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d10。②受热分解生成单质,同时按物质的量比为产生2种气体,反应中银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可知,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氧气,同时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二氧化氮,故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③氧化成,总反应为、反应生成、银单质和水,则反应2:;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快,活化能越大反应越慢,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慢反应,已知:反应1为总反应的决速步,则正反应的活化能>;【小问2详解】①A.加入少量固体,不改变物质浓度,不影响反应(i)的平衡移动,A错误;B.饱和溶液中有足量的,故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银离子、氯离子浓度不变,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不变,B错误;C.通入少量氨气,浓度增大,而银离子浓度不变,故平衡时比值增大,C正确;D.加入少量固体,氯离子浓度增大,使得银离子浓度减小,则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生物实验中考试卷及答案
- 天然气业务考试题及答案
-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测试题(附解析)英语
-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蒿店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效果评估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级经济师之工商管理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 2025年高绘画测试题及答案
- 机械技术笔试题及答案
- 预防中暑知识试题及答案
- 不良事件基础管理办法
- 船员甲板部管理办法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1课件
- 第二单元 劳动最光荣 课件32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优秀班主任的修炼手册 课件(共34张ppt)
- 197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课件
- 唱出好心情课件
- 高三开学教师大会PPT
- 媒体发稿推广合作协议模版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件(全)全书教学教程完整版电子教案最全幻灯片
-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ppt课件(完整版)
- 冀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英语全册课前预习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