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知识肩周炎的中医诊疗技术应用概述教学课件_第1页
中医药知识肩周炎的中医诊疗技术应用概述教学课件_第2页
中医药知识肩周炎的中医诊疗技术应用概述教学课件_第3页
中医药知识肩周炎的中医诊疗技术应用概述教学课件_第4页
中医药知识肩周炎的中医诊疗技术应用概述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人:XXX日期:XXX中医药肩周炎的中医诊疗应用LOGO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在肩周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药在肩周炎中的应用,包括疗效和治疗方法。中医称本病为“肩痛”“肩不举”痹证”“漏肩风”等,其中“肩不举”见于《灵枢》;“漏肩风”一词见于《绛囊撮要》中。其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是年老体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兼有劳损损伤、风寒湿邪,导致筋失濡养、气血凝滞。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应贯彻动静结合的原则。肿痛明显的早期,宜适当限制肩关节的活动;肿痛消减的后期,应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并配合药物治疗。前言目录/CONTENTS03肩周炎的病因01肩周炎的定义02肩周炎的临床表现04肩周炎的病理生理05肩周炎的治疗06肩周炎的防治01肩周炎的定义中医认为,肩周炎与气血不足有关,常因年老体衰,功能退化,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最后造成功能障碍,以致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在肩周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是以肩关节疼痛为主,先呈阵发性酸痛。肩周炎的定义肩周炎的定义它的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程一般在1年以内,较长者可达到1-2年。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继之发生运动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有肩周炎的患者,自觉有冷气进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觉有凉气从肩关节内部向外冒出,故又称“漏肩风”。其病变特点是广泛,即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肩周炎的定义肩周炎的定义一、肩周炎的定义壹贰叁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一、肩周炎的定义02肩周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肩周炎与气血不足有关,常因年老体衰,功能退化,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最后造成功能障碍,以致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在肩周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部疼痛,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急性期时疼痛剧烈,夜间加重,活动与休息均可出现,严重者有触痛,疼痛时汗出难耐,不得安睡,部分病人疼痛可向前臂或颈部放射。肩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外旋、后伸障碍显著,病情严重者不能刷牙、洗脸、梳头、脱衣、插衣兜等,甚至局部肌肉萎缩等临床表现肩周炎的发病首先发生一侧肩部疼痛、酸痛或跳痛,夜间痛甚,初起因畏痛而不敢活动,久则产生粘连和挛缩,活动受限,尤以外展、上举、背伸时明显,甚者肩关节失去活动能力。主要症状是肩痛,有时放射到上臂,夜间疼痛明显,肩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洗脸、背手、梳头和穿衣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临床表现二、肩周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病。多为中老年患病。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随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并牵涉到上臂中段,同时伴肩关节活动受限如欲增大活动范围,则有剧烈锐痛发生。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于肱骨。二、肩周炎的临床表现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肩部疼痛】二、肩周炎的临床表现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肩关节活动受限】二、肩周炎的临床表现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岗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缘均可有明显压痛。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少数人内收、内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较少。二、肩周炎的临床表现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X线及化验室检查二、肩周炎的临床表现03肩周炎的病因中医认为,肩周炎与气血不足有关,常因年老体衰,功能退化,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最后造成功能障碍,以致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在肩周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周炎按形成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有内、外两个因素及局部和其它因素。内因是年老体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外因是风寒湿邪,外伤及慢性劳损。另外,肩部的骨折、脱位,臂部或前臂的骨折,因固定时间太长或在固定期间不注意肩关节的功能锻炼亦可诱发关节炎。三、肩周炎的病因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并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一)肩部原因三、肩周炎的病因(二)肩外因素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弛,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形成原发性肩周炎。三、肩周炎的病因04肩周炎的病理生理中医认为,肩周炎与气血不足有关,常因年老体衰,功能退化,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最后造成功能障碍,以致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在肩周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肌和肌腱可分两层。外层为三角肌,内层为岗上肌、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四个短肌及其联合肌腱。联合肌腱与关节囊紧密相连,附着于肱骨上端如袖套状,称为旋转肩袖或肩袖。肩袖是肩关节活动时受力最大结构之一,易于损伤。肱二头肌长腱起于关节盂上方,经肱骨结节间沟的骨纤维隧,此段是炎症好发之处。肱二头肌短头起于喙突,经盂肱关节内前方到上臂,受炎症影响后肌肉痉挛,影响肩外展、后伸。2、滑囊有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及喙突下滑囊。其炎症可与相邻的三角肌、岗上肌腱、肱二头肌短腱相互影响。3、关节囊盂肱关节囊大而松弛,肩活动范围很大故易受损伤。上述结构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从而产生疼痛和功能受限。后期粘连变得非常紧密,甚至与骨膜粘连,此时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碍却难以恢复。肩关节周围的病变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其中包括:四、肩周炎的病理生理05肩周炎的治疗中医认为,肩周炎与气血不足有关,常因年老体衰,功能退化,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最后造成功能障碍,以致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在肩周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是“外感风寒湿邪,邪气痹阻经脉,致气血痰凝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中药治疗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等为主。五、肩周炎的治疗中药治疗:蠲痹汤为主方加减黄芪60克,当归20克,桂枝12克,桑枝25克,白芍20克,伸筋草20克,乳香木香各醋制元胡20克,片姜黄15克,秦艽羌活桂枝15克,防风12克,蜈蚣2条,威灵仙15克,醋制香附15克,甘草10克。水煎温服,3日2剂,1个月为1个疗程。舒筋通络,祛淤行痹止痛,滑利关节。主治肩周炎。冷痛者,加制川草、乌草各10克;兼痰湿者,加法半夏12克,胆南星10克;病久三角肌萎缩者,加穿山甲6克,制马钱子0.3克。五、肩周炎的治疗刮痧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推拿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选用超短波等高频电磁疗法,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可起到消炎、镇痛、解痉、改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的作用。针灸治疗: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两周为1疗程五、肩周炎的治疗中医膏药敷贴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之功。研究证实,膏药直接外贴敷于患部位,可借助于人体经络之通路发挥药物的行滞祛瘀、开窍透骨、舒筋活血、散寒止痛等功效,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之目的。敷贴有两点好处。一是用药的部位具有针对性,见效快。二是不用煎药服用,不仅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且避免了内服药带给肝脏的毒副作用。封闭疗法:直接把药物注射到椎管内或神经根周围,局部麻醉以达到止痛效果。封闭药效过后症状马上又恢复。手术治疗治疗肩周炎:适应症要求非常严格,临床上适合做手术的人群不足5%,加上费用高,创伤大,恢复期长,易复发等特点,所以根本无法全面推广。五、肩周炎的治疗功能锻炼对肩周炎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三分治疗七分养”,应鼓励患者多做肩关节的运动,特别是适当做大幅度的运动,对预防肩关节的粘连,肩部软组织的拘紧、挛缩,大有好处。下面为肩周炎患者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运动疗法:徒手体操:做肩关节三个轴向活动,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各种练习。器械体操利用体操棒、哑铃、吊环、滑轮、爬肩梯、拉力器、肩关节综合练习器等进行锻炼。注意:应在无痛范围内活动,因为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或加重肌痉挛,从而影响功能恢复。每次活动以不引起疼痛加重为宜。反之则提示活动过度或出现了新的损伤,宜随时调整运动量。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然后做内外、前后、绕臂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直至手指出现发胀或麻木为止。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直腰稍做休息放松,再做持重(1~2公斤)下垂摆动,做同样时间的前后、内外、环绕摆动(30~50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也可在俯卧位下进行,即将患肩垂于床外,然后做放松摆动或提重物摆动练习五、肩周炎的治疗点穴按摩与被动运动肩部按摩能达到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肌痉挛和松解关节粘连的作用。按摩配合被动活动,可增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但手法一定要轻柔,以免症状加重。一般先在肩部施以推、揉、滚等手法,以放松肌肉,缓解痉挛。再拿或按肩井、肩骨禺、肩贞、中府、天宗等穴。用推按理筋法,弹拨肱二头肌肌腱、肱三头肌长头及胸大肌止点。在做肩关节的抖动,同时做肩关节各方向轻巧的被动运动,逐渐扩大活动范围,最后以搓、抹等手法结束按摩。五、肩周炎的治疗06肩周炎的防治中医认为,肩周炎与气血不足有关,常因年老体衰,功能退化,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最后造成功能障碍,以致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在肩周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但贵在坚持如果不坚持锻炼,不坚持做康复治疗,则肩关节的功能难以恢复正常。不能在暂时的止痛假象中放弃治疗,否则就“疼痛—治疗—不疼—停止治疗—再疼痛—再治疗”这个恶性循环。营养不良可导致体质虚弱,而体质虚弱又常导致肩周炎如果营养补充得比较充分,加上适当锻炼,肩周炎常可不药而愈。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因此,为了预防肩周炎,中老年人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