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章丘_第1页
我的家乡章丘_第2页
我的家乡章丘_第3页
我的家乡章丘_第4页
我的家乡章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家乡章丘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社会事业章丘特产地理位置章丘市,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的东部,距离济南市区仅35公里,是济南市的一个县级市,被誉为“小泉城”。1992年8月撤销原章丘县编制改为县级市,即章丘市。辖6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人口106.42万。济南五大泉群之一的百脉泉位于章丘境内,济南七十二名泉章丘境内拥有6个。拥有国家级明水经济开发区,与济南高新区相邻,胶济铁路、济青高速贯穿境内。自然资源土壤境内土壤共分4个土类,11个亚类,20个土属,87个土种。棕壤2326.67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1.9%。褐土8.83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70.2%,分布在中南部。水稻土374.07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0.3%,集中于明水泉北地带。潮土3.48万公顷(含盐碱土9006.67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27.6%,集中于北部沿清、沿黄地带。水资源境内年均水资源总量5.7亿余立方米,其中可利用量4.43亿立方米,占77.72%。多年平均降水量600.8毫米;年均地表水资源总量2.1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55亿立方米。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3.5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2.88亿立方米。明水泉群年涌水量0.8亿立方米。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境内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已探明的有16种,主要有煤炭、铝土、石灰石、花岗石,分别为1.26亿吨、4.16亿吨、2.5亿吨和0.3亿立方米。生物资源林木资源共54科、183种,常见林木为松、柏、杨、柳、桐、榆、刺槐。中药材资源有远志、酸枣、丹参、郁李、野菊、茵陈、香附、百里香等566种,蕴藏量200余万公斤。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野兔、山鸡、狐狸、刺猬、黄鼠狼、獾及鱼、鳖、虾、蟹等。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2013年,投资3.47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学校、幼儿园42所,加固学校6所,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改造塑胶操场23个。并投资2500万元对照标准进行内部配套。章丘市职成教中心、诺德实验小学和新城实验(国际)学校等新建工程按计划推进。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73.9%,高出山东省30个百分点。章丘市有学校207所,在校生13余万人,教职工1余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95所,普通高中5所,职业中专3所,另有教师进修学校、济南电大章丘分校、特殊教育学校、实验幼儿园各一所。章丘大学城地处齐鲁腹地,南依泰山,北临黄河,西距省会济南市区35公里。大学城区由6所本科,1所专科,8所高职院校组成。包括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大学,齐鲁师范学院,曲阜杏坛学院,山东警察学院,山东经干院等社会事业文化事业2013年,新建完成40处农村文化大院、40个农家书屋、20个特色文化村的建设任务。共完成各项文化惠民演出14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11020场。成功承办了“十艺节”期间系列文化活动,受益群众11万人。群口快板《肉夹馍》和民族歌曲《新绣荷包》,分别获得文化部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市文化中心百脉剧场获得十艺节“优秀场馆”称号。医疗卫生2013年新农合参合农民79.7万,人均筹资350元,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5万元。大病保险实际补偿比达119%。在济南市实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基本用药新农合全报销项目,受益群众达37.9万人次,免费金额100.3万元社会事业社会保障2013年,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农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600元,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4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6.2%,城乡低保覆盖率达到2.1%。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新建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机构3处,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6处。章丘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54.6万人,其中16-59周岁参保缴费人员37.5万人,参保率达到99%。累计为17万余名60岁以上城乡老年居民发放养老金1.43亿元,发放率100%。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企业1271户,参保缴费人数8.6万人;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及退休人员遗属补助标准调整,调整后人均月领取养老金1932元。章丘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60家,参保缴费人员2.3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单位总数931家,参保人数10.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7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企业1106家,参保职工5.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25万人旅游景点(主讲)百脉泉公园百脉泉公园,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汇泉路2017号。以古老文化著称的章丘,是中国“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东方商人”之乡,“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公园始建于一九八六年,公园以群泉自然喷涌成湖而著称。百脉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与趵突泉齐名并列,曾巩云:“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齐州二堂记》)。旅游景点眼明泉眼明泉公园位于章丘明水西环路以东,胶济铁路以北,明塘街以西,济青路以南,是章丘市百脉泉公园之后,建设的又一处以泉水景观为特点的园林风景区。此泉一组五孔,盛水期泉流量每秒0.5立方米,附近有宏伟壮观的眼明泉大桥。2004年4月23日,眼明泉公园建设工程全面开工。9月21日,建设工程顺利竣工,10月1日,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该园占地面积54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43亩。公园共分三部分:西麻湾源头区、荷花泉片区和眼明泉片区。设计构思主要是突出泉水、溪流和水生植物观赏等特色。11万株乔、灌木植物整齐地蔓立于河道两侧,7万平方米的地被植物积水生植物把公园装点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整个公园沿泉水、溪流、池塘和湖泊的景观视线尽可能开敞,为游客提供亲水性界面,提高其观赏性价值。据民间传说,此泉水冬温夏凉,寒冬不结冰,雪花落之泉即溶称之为“仙泉”。附近居民用泉洗脸,少年不近视,老者不花眼,故有“眼明泉”之美誉。旅游景点三王峪三山峪山水风景园,位于济南和章丘连接处的章丘市曹范镇境内。南依泰山、莱芜,东邻淄博,北接济王、济青公路并近黄河,距济王公路20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景区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分山川风光、艺术文化、农家村落、休闲娱乐五大区域。由8岭、8山、10泉、18湖池,百余景点所组成。园区内群山连绵、巍然嵯峨、苑如城垣,且峰峦俊秀、植被茂密、谷地深邃;泉溪间布、水清甘洌,富有多种有益人身体健康的矿物质。旅游景点锦屏山朝阳观景区在探古寻幽的朝阳观景区,该景区在对香火鼎盛的碧霞祠、朝阳洞、文昌阁等名胜古迹修复一新的基础上,更增加了名道持观的老君堂、射箭场、莲花洞等诸多新景点。天庭景区在花木葱茏、翠柏映衬的天庭区,游客可敲响祈福的如意铜钟,在阳光浴场享受阳光的亲吻,游观天庭大戏台。

民俗文化区在民俗文化区的跑马场里,游客在享受快马加鞭之畅快的同时,又可在地道的蒙古包里享受异域风情,感受异域文化,同时更能欣赏到二十世纪风云人物、京剧脸谱、现代雕塑三大系列雕塑群。锦屏广场在环境优美的锦屏广场里,游客可以在大型游乐场里亲身体验一下新奇独特的游乐设施和妙趣横生的娱乐项目。激情参与拓展训练营,感受花草疾速而下的疯狂。走过空中云步桥,您将与和平的使者‘白鸽’零距离接触。北天域度假区在青山环抱的北天域度假区里呼吸清新的空气,看山花慢坡,听百鸟争鸣,吃名厨料理的野味“锦屏八大碗”和“塞北全羊宴”,过您慵懒、惬意的周末。旅游景点危山风景区危山风景区位于圣井镇中部。古代危山古木参天,庙宇成群,碑碣林立,有“小泰山”之誉,是章丘地区颇有影响的风景名胜地。当时有宏伟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汉代。盛于明清。碑载:宋神宗、明弘治、清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危山寺庙。1937年4月8日举行最后一次山会。抗日战争爆发后,几经战乱,危山古建筑破坏殆尽,残垣断壁,碑碣遗失,盛况不再。旅游景点白云湖章丘白云湖即白云湖,又名刘郎中坡,位于山东济南章丘市城区明水西北20公里处。白云湖,北临黄河,西距济南国际机场不足10公里。被誉为有苏杭风光的白云湖,犹如瑰丽的明珠,镶嵌在山东章丘的西北边陲。白云湖,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湖光潋滟,荷红柳绿,是天然的水上乐园。“白云晚棹”自古就是章丘八景之一。而今,以其自然恬静的湖光美景,成为“泉城”济南市近郊享有盛名的旅游度假胜地。旅游景点七星台七星台旅游度假区位于章丘市垛庄镇,总面积20平方公里,处于章丘、历城、泰安、莱芜四县市交界处,是济南、章丘二级政府为加快南部山区经济发展共同投资开发的重点旅游项目。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度假区已成为一处集生态休闲和历史文化特色于一体的游览胜地,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旅游度假的又一好去处。随着城市快速化发展,人们很难找到一块儿没有污染的地方仰望星空。2012年8月,中国首个星光公园和星光保护区落户济南七星台,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星光公园及保护区一员,开启了中国星空保护新篇章;同时也标志着各界对济南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高度认可。[旅游景点朱家峪山东省章丘市官庄镇朱家峪,位于南麻东南4.5公里处,太平顶之阴,马连山西麓。234人,6个姓氏,朱姓为主。耕地244亩,山滩2000亩,属山岭地带。经营农业林果。产花椒。据《朱氏家谱》载:“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先祖讳民坤,由沂州兰山县朱家屯迁至。”以姓氏地貌取名。朱家峪,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是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齐鲁第一村”。旅游景点石匣景区兴隆寺该景区面积约5000余亩,景区内山形复杂,多幽谷、深洞、悬崖、清泉,植被茂密,自然原始风貌保存完整,僻远幽静,景色迷人,空气清新。古寺怀抱其中,寺庙建筑雕梁画栋,檐角翘首,石墙青瓦,金碧辉煌。北为大雄宝殿,东有观音菩萨,西居地藏老母,南立四大天王。是一处集佛教文化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寺中八大景点,“东寺风光”、“古松参天”、“轿顶巍巍”、“陵园幽幽”,还有凤凰池、碧云崖、仙人桥、张佛洞。旅游景点城子崖遗址博物馆遗址南北长530米,东西宽430米。文化层4~6米,分上下二层。上层出土的有豆、鬲等灰陶器物和铜质兵器等,属商周战国文化。下层出土大量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石器、骨器、蚌器和陶器。陶器以泥质加沙黑陶为主,有鼎、鬲、豆、瓮、盆、杯等,特别是黑陶,质地坚硬,薄如蛋壳,造型精美,可谓该文化的代表。因地处龙山镇,并完全不同于以彩陶、红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便定名为‘龙山文化”。此次发掘,是中国早期近代意义上的重大考古发掘活动,是全国发现并挖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中国考古学界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旅游景点济南植物园原济南植物园位于济南市区中部,始建于1986年,1989年9月建成开放,园区占地面积46.7公顷,植物分类采用克朗奎斯特系统进行植物配置,共有植物89科450种近20万株。新的济南植物园位于济南市章丘市埠村街道,即济南市区东郊35公里处,地理位置东经117o27'24″,北纬36o36'47″,平均海拔159米。2004年3月由济南市园林局筹资建设,2006年9月26日正式开园。旅游景点紫缘香草园400余亩浪漫花海,遍植世界各种香草。庄园中以四季薰衣草和马鞭草的种植面积最大,此外还有应季玫瑰花、彩色葵花园、千日红、二月兰、各种菊花,香草品种一共有300种,香草种子从国外进口,由北京农科院教授作为技术顾问亲自指导种植,庄园形成大片浪漫花海,景色美不胜收。园内景观有:丝瓜长廊(丝瓜长度4-6米,破了吉尼斯纪录)、葫芦长廊、玫瑰花坛,百草园、风车,摇篮、钢琴、爱舟、池塘、芦苇荡、教堂等等。济南紫缘香草园是由香草园、蒙林草原部落、北美海棠园、景德福有机农业和知道书院组成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完整实现人们近郊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全过程。章丘特产章丘大葱

大葱营养丰富,富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硫、磷、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有特殊的香味和辛辣味。

常食大葱,能增食欲,健脾胃。大葱还具有较强的杀菌功效,也是一种良好的发汗剂。章丘大葱葱白肥大,细嫩多汁,于淡辣味中略带清甜,生吃、凉拌最佳,熟食、调味、和馅也好,且耐久藏,堪称葱中珍品。

章丘种植大葱历史悠久,明代即在女郎山西麓一带(现在章丘县的齐家、马家、石家、高家庄等地)普遍种植。目前县内大葱栽培遍及各区乡,以绣惠、刁镇、宁家埠一带面积最大,产量最高。1987年章丘大葱种植面积为3万亩,亩产2500公斤,总产7500万公斤。除供省内需要外,还远销世界许多国家。章丘特产龙山小米龙山小米产于山东章丘市龙山镇周围,为清代全国四大贡品之一。龙山小米粒圆而大,色泽金黄晶亮,出米率高。用其煮成的稀饭,呈金黄色,汤汁粘稠,表面露一层米油,香味浓郁,营养丰富。龙山镇一带为山前洪积土,土质肥沃,土壤养分含量高。因其米质优良,畅销全国。龙山小米是山东省章丘市的著名特产,全国四大名米之一,龙山“三珍”之首,素有龙米之称。以其独特的品质,曾被选为历代皇室贡品。龙山小米民间俗称“阴天旱”,因其阴天时叶子卷曲貌似天旱而得名。“龙山小米”集中产于龙山村周围十里内,全都是旱田春播,不浇水,不施化肥,多用农家肥和饼肥,是一种无公害食品。购买指南及价格:收获季节在每年9月,价格每公斤2.0—2.4元左右,主要购买地在龙山镇,购买时要注意新、陈米的区别:新米鲜黄、陈米暗黄。章丘特产龙山黑陶龙山文化驰名中外,龙山黑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距今约四—五千年之久。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而命名,龙山黑陶其精品蛋壳薄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造型典雅,古朴大方、艺术精湛,堪称东方艺术珍品、世界陶艺之一绝。现生产品种主要有:器皿、人物、文具、饰品等100余个品种。章丘特产文祖花椒:

章丘种植花椒的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北魏时期就有栽植花椒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已开始大量栽植,之后常种不衰。文祖花椒是章丘市的名优农产品,产地集中于章丘市风景秀丽的南部山区,该区域属泰沂山脉余脉,周围群山环抱,空气清新,山头绵延起伏,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花椒生长。品种主要以大红袍、小红袍两个品种为主,其中,尤以大红袍花椒粒大、色艳、味浓、肉厚、外鲜红、内淡黄,质量最好。

文祖花椒山东章丘市名优农产品协会章丘市官庄镇、文祖、垛庄、曹范4个乡镇共18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2′00〞~117°38′00〞,北纬36°27′00〞~37°39′00〞。章丘特产白云湖甲鱼“白云棹罢归来晚”为“章丘八景”之一。历代文人墨客或在此撑船棹舟,或在此饮酒作诗,留下了许多风流佳句,称得上是厚载人文,历史久远。甲鱼为白云湖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其体态肥大、味道鲜美,为章丘人待客之上品。白云湖甲鱼产品具有:体薄片大,裙边肥厚,体色鲜亮;体质健壮、活动灵活、野性十足;蛋白质、肌苷酸含量高等特点,因此味道特别鲜美。白云湖甲鱼山东 章丘市白云湖渔业专业合作社章丘市白云湖镇郑家码头、高桥、靠河林、张家庄、韩家码头、高家、齐家、黄家塘、李家码头、小湖南、石珩、石珩北、石珩西、石珩东、娥女沟、白云、牛码头、章历、陈家、苏家码头、杨家庄南、杨家庄北2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8′00〞~117°27′00〞,北纬36°49′00〞~36°56′00〞。章丘特产明水香稻产区在明水镇一带,这里地处济南市东郊,北滨黄河,土壤条件非常适宜香稻的生长。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说:“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天,不足尚也。”据《济南府志》记载:“稻非此地常产,历章诸处稍稍有之,其美者则以章丘明水为最。”又据《章丘县志》记载:“稻谷有黄白两种。”相传,明水香稻自明代以来,就是进奉帝王的贡品。特点是微黄,呈半透明状,油润光亮;蒸食饭时,香味飘逸。明水香稻产于明水镇砚池村附近百脉泉水的泉头,已有2000年的历史,从明朝开始就作为贡米向皇帝进献。明水香稻以浓郁的香味而闻名中外,有诗曰:“一处开花满坡芳,一家煮饭四邻香”。1959年,明水香稻参加了在印度举行的国际香稻品种展览,各国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的明水香稻为最好,其次是美国、日本和印度。明水香稻原种“大红芒”,虽然米质好、香味浓但因秆高易倒,低产晚熟,种植面积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地方名产,章丘市人民0组织科技人员,经过几年努力,培育出了“明香花育一号”和“辐香三号”两个品种。新品种既保留了“大红芒”的优点,又增加了抗倒伏、耐肥水、早熟高产、营养丰富的优点,为发展香稻生产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明水香稻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预计总产可达50万公斤。章丘特产赵八洞香椿赵八洞香椿种植历史悠久,有据可查的历史就有400多年。明代大戏剧家李开先曾与明嘉靖二十四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日,携其好友杨尚卿等十余人同游龙藏洞,并留下“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的诗句,可见那时的香椿就已遍植景区内外。赵八洞香椿是章丘市的名优农产品,原产于章丘市南部著名的章丘八大景之一——“龙洞熏风日日清”的赵八洞(原名龙藏洞)而得名,赵八洞“红芽香椿”色泽艳丽、香气浓郁、营养丰富、质佳味美被誉为上品。“赵八洞”牌有机香椿由赵八洞香椿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以章丘市官庄乡南部山区万亩优质香椿为依托,走产业合作道路,所生产经营的香椿和花椒通过了中华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有机香椿生长于风景秀丽的赵八洞-天苍岭景区,红芽似圣火,绿芽赛翡翠,黄芽金光闪,清香润骨髓。环境成就品质,赵八洞有机香椿不仅口感好,而且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理气,润肤明目之功效;其种壳香棂子是治疗糖尿病的上佳之选,采用古法炮制的有机原浆香椿油既是上等的调味品,也富含多种有益人体的矿物质。章丘特产明水香米地域范围明水香米,因产于济南章丘市明水镇而得名,是山东省的著名特产之一。

特定品质

明水香稻稻粒微黄,颗粒饱满,米质坚硬,色泽透明,油润光亮,香味浓郁,沁人心脾。其香味之浓,为其他香米所不及,此为明水香稻之最大特点,是由明水香稻品种本身之种性所致,更与当地特殊的水质和土质紧密相关。

文化典故

明水香米用来蒸米饭、煮稀饭即使盖锅盖,仍香气四溢,民间有“一株开花几里香,一家煮饭香全庄”的赞誉。明水香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章丘特产明水白莲藕明水白莲藕是济南著名特产,产自明水百脉泉头一带,以洁白如玉、质地细嫩、块大脆甜、嚼后无渣而闻名天下。据考证,早在战国初期即有种植。它与驰名中外的明水香米同起源于鲁中名泉“百脉泉”,泉头的明水东门(现百脉泉公园)、西门(现眼明泉公园)一带为最初产地,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曾有诗为证:“绣江之水清如许,荷花香接稻花香”。明水白莲藕 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