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全国卷“数量”试题的分析_第1页
地理全国卷“数量”试题的分析_第2页
地理全国卷“数量”试题的分析_第3页
地理全国卷“数量”试题的分析_第4页
地理全国卷“数量”试题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全国卷“数量”试题的分析福州一中吴刚fzyzwg@126.com地理教育要求:地理学科发展的特点;地理学教育课程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体现。无论是必修、选修系列还是区域地理内容的考查,从地理学科的特性方面来看,地理趋势问题(高考)的解决通常需要进行数量分析的。所以学生地理能力评判的重要指标是数量分析能力的“高下”。地理“数量”解读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面,它是地理学知识框架中最“底层”的东西。

数量试题类型地球运动等值线坐标、表格数据素材:09---15年高考全国试卷09101112131415地球运动8120004、4、80等值线041288、12、804、4坐标、表格0408+40、4、012+8、0、08、8选择试题特点数量分析试题出现频次高多以生活化、研究型的案例为平台探究规律性的问题为主学生认知问题:学生识记思维的惯性;提取数据信息能力弱;图形数量逻辑思维弱;相关知识迁移能力弱;各种数量试题解读的共性遵循地理事物数量规律符合地理学原理与规则遵从地理事物的内在逻辑数量试题解读难点:时空联系与结合数学逻辑与分析地理要素整体与关联课堂复习指导共性归纳数学建模个案训练原理剖析一.地球运动数学属性时空联结

解读目标:地球自转:地方时和区时(日期)的计算;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与自转的相互关系(日出、日落,白昼夜晚长度等);不同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不同地点的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利用昼夜长短判断各地季节;利用日出、日落方位判断季节和可能的时刻;利用物体影子方位的日变化和长短变化判断季节和可能时刻。解读难、易趋势:对数学原理要求趋于下降对日常现象观察趋于增加对地理实践分析趋于加强

09.南极中山站()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正式开站。根据此完成3-5题。3.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A.5时25分B.6时25分C.12时25分D.13时25分4.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B.1020千米C.1220千米D.1420千米14.1.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C.全年P<1D.冬至日P>1(14海南)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图5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12~13题。12.该地经度为A.30°EB.30°WC.60°ED.60°W13.该地的纬度可能为A.10°NB.10°SC.50°ND.50°S图5地球自转的地方时和区时(日期)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计算:利用两地经度(时区)差算出两地地方时(区时)差;采用东加西减法。日期判断(陈述性知识):寻找180°和0时经线;这两条经线是今、昨两日的分界线。东经区+(东时区)西经区-(西时区)0°180°180°时刻计算数轴示意12时0时6时18时太阳光N自转方向180°昨今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与自转的相互关系(日出、日落,白昼夜晚长度等);不同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不同地点的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利用昼夜长短判断各地季节;利用日出、日落方位判断季节和可能的时刻;利用物体影子方位的日变化和长短变化判断季节和可能时刻。

从解决关于地球运动问题的角度上讲,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熟练地掌握将各种日照图转化为两种基本日照图(各种数学上转换)。再从中整合信息,最后解决问题。所以,解决地球运动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地理意义)就是要看透读懂二种基本的地球日照图。俯视图侧视图两种基本地球日照图两种基本日照图:60°60°30°30°30°30°MNP图AP60°30°M30°30°N解决各种日照图的方法:

学会处理好局部日照图(变形日照图、甚至无图)与全图之间的转化(图A);就要理清在日照图中的经纬线、晨昏线、日光线等地理事物(将其转化为几何学中的点、线)之间关系。纬线圈、经线圈(经线)、晨昏线、太阳光线、地轴等之间的几何关系:

(1)晨昏圈是一大圆,其所在平面始终垂直于太阳光;(2)晨昏圈与赤道相互平分,它们的相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和18时;(3)晨昏圈所在平面与地轴的交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角;(4)极圈(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圈)的纬度是晨昏圈上纬度最高的点,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为余角;(5)通过晨昏圈纬度最高点的经线时间(地方时)是12时(极夜半球)和0(24)时(极昼半球),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零;(6)12时、0(24)时的经线平分白天与夜晚长度;纬线圈、经线圈(经线)、晨昏线、太阳光线、地轴等之间的几何关系:(7)纬度相等的两地昼夜长短相等或昼夜长短相反;(8)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度,太阳高度等值线值大小分布规律是以直射点为圆心成同心圆分布;(9)某地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差”等于它们之间的纬度差;(10)极地的太阳高度为直射点的纬度角,一般认为只有年变化,没有日变化;(11)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相关的其他地理要素,其变化规律具有年变化周期性特征;相关的地理要素主要是昼夜长短变化、物体的影子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等。

(14江苏)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13福建)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1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1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图5重要提示:与太阳直射点相关的其他地理要素,其变化规律具有年变化周期性特征。例如:昼夜长短(日出、日落)变化、物体的影子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等。以下是分别是昼夜长短变化、物体的影子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曲线。123.216.229.2312.223.21+-三地不同纬度白昼长度的周年变化示意图白昼长度(小时)日期(月/日)

根据白昼周年变化规律可以获得的信息:1.白昼长度相同一年有两个日期;2.相同的日出、日落一年有两个日期。6+-9.23日期(月/日)日出时刻(时)18+-9.23日期(月/日)日落时刻(时)日出、日落周年变化示意图福建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该省一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据此回答问题。一个月后,兴趣小组再次登岛,发现该日的日落时刻与上一次相同。那么,该日的日期可能是A.5月21日B.6月7日C.7月8日D.12月7日123.216.229.2312.223.21+-三地不同纬度白昼长度的周年变化示意图白昼长度(小时)日期(月/日)

图示意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22日日出时间。读图问题。

8月23日,②地的昼长约为A.24小时B.22小时

C.20小时

D.18小时123.216.229.2312.223.21+-三地不同纬度白昼长度的周年变化示意图白昼长度(小时)日期(月/日)物体的影子周日变化:方位变化----与太阳方位相反正午长短变化-----与太阳高度负相关影子周日变化夏季日出影子方位夏季日落影子方位正午影子东南西北北半球中纬地区冬、夏季地物影子方位日变化示意图夏季影子方位冬季影子方位冬季日出影子方位冬季日落影子方位春、秋分日出影子方位春、秋分日落影子方位东西南北春、秋分影子方位北半球中纬地区春、秋分地物影子方位日变化示意图(12福建)图1示意北半球,若在图1中的M地垂直立竿.则图2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A.甲B.乙C.丙

D.丁BAMN图1图212.226.22五条纬线上地物正午影子长度与方位周年变化北+南+090°--赤道北半球低纬北半球中纬南半球低纬南半球中纬影子长度影子长度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物体的正午影子周年变化: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1,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计算算出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1~4题。1.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A.12:00

B.12:40

C.11:20D.11:00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A.英国伦敦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3.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14。图2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A.①B.②Q③D.④4.该学校大约位于()A.21.5°NB.21.5°SC.45°ND.45°S图1图2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赤道与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周年变化示意图90°6.229.2312.223.21(月.日)6.229.2312.223.21(月.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周年变化示意图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1.回归线与极地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年较差为46°52´;2.赤道与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年较差为:纬度+23°26´。3.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间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差等于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间的纬度差。≥66°34´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新加坡(1°N)巴西利亚(16°S)伦敦(52°N)正午太阳高度90°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冬至60°30°0°纽约(40°N)90°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冬至60°30°0°正午太阳高度90°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冬至60°30°0°正午太阳高度90°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冬至60°30°0°正午太阳高度ABCD图示意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周年变化,其中a-b=20°,该地纬度是(提示:回归线度数为23.5°)

A.47°NB.47°SC.63°ND.63°Sab月.日正午太阳高度角6.22图示意a、b、c三个月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地图完成1~2题。1.若a、b、c一次表示5、6、7三月,则图中四地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A.甲、乙、丙、丁B.丙、甲、丁、乙C.丙、丁、甲、乙D.丙、甲、乙、丁2.若a、b、c依次表示11、12、1三月,则此时图中四地昼长从长到短顺序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乙、甲、丁D.丁、丙、乙、甲

读图,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点的纬度范围是补充说明:与数学有关的计算在理解地理过程的基础上尽量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例如下列问题:

A.3°N~3°S B.6°N~17.5°N C.3°N~17.5°N或3°S~17.5°S D.17.5°S~23.5°S或7.5°N~23.5°N

αβML1L2二.等值线(专题地图)等值线图的属性等值线的数学属性:具有相对客观、准确性;表达事物的地理属性:普遍连续、不间断与渐变性。判读等值线的基础:理解等值线图的数学共性;掌握等值线图的绘制过程。等值线判读内容:数值大小及其变化;线型特征及其变化;影响等值线变化的因素。即等值线图的判读过程,就是解读其数值大小、变化与形态特征,从而获取信息的过程。11.读图1,完成6~8题。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B.55mC.60mD.65m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mB.40mC.65mD.90m等值线图的数学共性:(1)同线等值。(2)等值线不交叉、不重叠。(3)同幅等距;相邻二条等值线数值的差为一常数(等差距)或零。(4)“依于大的为大;伴于小的为小”;在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区域中,

如遇闭合曲线,闭合曲线数值呈大(小),闭合曲线内的数值是增大(减小),但增(减)幅不超过一个等差距。(5)等值线水平方向疏密程度表达这一地理事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强度,即水平梯度大小。(6)在数值连续变化(增大,或减少)中的两点相对数量差异计算为:(n-1)d≤x<(n+1)d,x相对数量差异,n为两点之间的等值线数目,d为等差距。数值判读指出M值的大小。101210101012M图中E、F两地数值可能是A.0.550.50B.0.300.50C.0.550.35D.0.300.35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山峰、高程(海拔m)580河流、湖泊、瀑布桥梁580等高线Q

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图例等值线判读信息的三阶段及要求:初级阶段:读出数据、简单数据计算;中级阶段:描述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高级阶段:揭示数值与线型背后的隐藏信息;即指出影响地理要素的因子,并分析影响结果。信息判读的中级阶段:解读信息:地理事物分布的大势,及最高、最低值分布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以中国一、七月平均气温分布为例

比较中国七月平均气温,指出中国东部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信息判读的高级阶段1:解读要求:分析地理事物时空分布原因。

除南极大陆外,指出各大陆年太阳辐射总量高值分布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信息判读的高级阶段1:以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为例

阅读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符号分别表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正负相关性。结合其他专题地图信息,请用“+”、“-”符号填注下表,以表示太阳辐射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纬度气候地势高低季节日照时数干旱湿润夏冬太阳辐射量---++++分析地理事物时空分布原因。地理事物影响因素日照长短昼长(季节);地势(地势高日照时间长);气候特征(天气状况)太阳辐射太阳高度(纬度、季节);日照长短、气候特征(天气状况);地势;空气密度、大气洁净温度纬度位置、地形、海陆性质(下垫面性质)、洋流、大气环流(冬季风)、大气热力作用(削弱)、昼夜长短的变化、人类活动气温年较差①纬度:低纬小,高纬大;②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③大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降水气压带或风带、季风环流、地形、海陆分布(距海远近)、下垫面水分状况、人类活动等气压温度(空气密度)、高度、湿度(空气密度)、空气运动水文特点气候(流量、水位变化、结冰期)、地形(流速)、植被覆盖、地表性质(土层疏松状况)侵蚀、沉积地貌河流流速(地形)、含沙量、输沙量河流的航运能力与价值水位、水量的大小及其变化、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河流航运能力),河流流经流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信息判读的高级阶段1:2.除南极大陆外,指出各大陆年太阳辐射总量高值分布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太阳辐射强。20°~30°纬度带,高山、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地势高,气候多干旱,晴朗天气多,日照时间长;信息判读的高级阶段2:模拟绘制“心理地图”步骤与信息提取方法:寻找影响地理要素变化的因子;在地理底图上逐一加入影响因子,思考因子对地理要素数值的正、负相关影响;在数值变化基础上,预判等值线线型的变化的特征;通过逆向思维从线型特征中提取影响因子存在的信息、或其他相关信息。信息判读的高级阶段2:模拟绘制等值线分布------建立“心理地图”以气温分布为例

1.在表中填注与气温有关的各个自然因素;并用“+”、“-”符号表示其与气温的正、负相关性。2.依据影响气温的因素,在提供的空白图上模拟绘制气温分布图。相关性洋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其他………年均气温纬度地势暖寒夏冬---++-模拟绘制气温分布:相关性洋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其他………年均气温纬度地势暖寒夏冬---++-大陆海洋海洋赤道aba其中等温线a>b洋流等温线山地河流图例冬季风逆向思维的信息:等温线纬度方向低高变化对应纬度的高低;等温线形态变化:陆上反映地势高低,海上反映洋流影响;等温线在大陆上大尺度北凸、南凹反映北半球的的夏、冬季节;等温线疏密程度:陆上说明山地等因素的影响,海洋反映暖、寒流的共同作用。等值线判读:1.首先判读等差距;2.读懂图例很重要;3.依据等值线图信息,描述地理要素分布:数值总体大小及变化趋势、等值线曲折状况(延伸方向)、疏密程度;4.理解影响地理要素数值和等值线形态变化的因素是信息提取的关键;5.从影响因素入手,预判等值线形态,再通过逆向思维以获得有用的信息。等值线判读过程总结:三.坐标、表格数据(一)数量统计图表:数量统计图表常以坐标图、结构图等形式出现。(二)数量统计表格图主要考查地理事物间逻辑关联性。(数量、地理内涵)12.图3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3,完成8-9题8.由图3可以推断,该区域A.T0年工业基础雄厚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9.甲、乙两类企业相比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14.1.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草本植物11.471.551.52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草本植物11.211.291.42坐标

图(直角

坐标):图2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3~4题。3.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4.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B.降水C.热量D.坡向图2(一)数量统计坐标、结构图:三角坐标

它是由三维空间坐标转化而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之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的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多维坐标它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具有并列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的。如土壤组成图(如图甲)、影响工(农)业区位因素比例图、气温与降水资料分布图(如图乙)、风频玫瑰图(如图丙)。判读的关键是理解多维坐标图的绘制原理,具体方法与平面直角坐标图相似

结构图

结构图一般用来表示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内部组成、比重变化、演变趋势等,是某一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像,常采用几何图的图形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成。常见的结构图有扇形结构图、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矩形结构图等。坐标、结构图基本的判读要求(程序性知识):

(1)看清坐标轴上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尺度等。(2)弄清各轴所代表的地理要素并加以区分。(3)读准坐标轴上的数据及含义。(4)读懂结构比例及其总体特征,归纳其变化趋势。(5)根据地理要素之间的地理关联或数学逻辑,判读并推导出相应的结论。13.2.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最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图表示2000~2005年间我国各省(市、区)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回答1~2题。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A.收入水平高B.远离东部C.人口数量D.经济落后2.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二)统计表格图判读人均G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