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农业工具的变化1.(2023山东济宁期末)1974年,在大同市阳高县发现了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后经几次发掘,出土了大量打制的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石球等石器,以及野马、野驴等动物化石。据此可知,许家窑人()A.仍处于旧石器时代 B.磨制的石器种类多样C.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D.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2.(2022辽宁鞍山月考)在西亚乌尔第一王朝的王陵中发掘出大量铜制的头盔、斧子、标枪等,铜块已成为具有倾向职能的交换媒介。这可以佐证()A.西亚最早掌握了青铜铸造冶炼技术B.乌尔第一王朝已经进入青铜时代C.乌尔第一王朝促进了青铜技术外传D.铜铸货币成为当时主要流通货币3.下列各图是考古发掘出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铁器,据此可以推断()A.铁农具和牛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B.铁农具取代了青铜农具在农业中的地位C.战国时期的农具种类比春秋时期更多样D.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达到了古代的顶峰4.(2022江苏盐城期末)《后汉书·王景传》载,安徽庐江“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王景调任庐江太守后,“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此事说明()A.铁犁使用始于汉代 B.犁耕促进农业发展C.精耕细作得到推广 D.畜力应用成为共识5.(2023浙江台州期末)杜甫在《春水》一诗中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对诗中所写生产工具解读正确的是()A.翻车借助水力鼓风冶铁B.支钉充分利用了杠杆原理C.筒车借助水力进行灌溉D.匣钵可以控制坯件的薄厚题组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6.(2022天津武清月考)殷墟妇好墓中,有五十多件铜器上留有织物的痕迹。研究发现,这些织物痕迹有平纹绢、朱砂染色的缟、缣类和绢类织物、回形纹绮、罗类织物等。据此判断,商代()A.青铜铸造推动丝织业发展B.纺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C.丝织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D.出现负责蚕桑生产的官员7.(2022湖南岳阳期末)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表中,史实与史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是()史实史论A新石器遗址中发现陶纺轮、骨梭、骨针、骨锥等人工育蚕和棉纺织技术出现B在《周礼》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C《后汉书》记载,“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灌溉D古罗马的《自然史》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人工巧妙达到极点”宋代海上丝绸之路非常繁荣8.制瓷工艺中的匣钵可以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唐代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这说明唐代()A.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制瓷体系形成C.手工业生产技术非常先进D.官窑在市场竞争中领先9.(2023河南信阳月考)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墓葬出土的179件铁器中包括犁4件、镢4件、锄36件、铲10件、镰1件。河北兴隆县寿王坟战国冶铁遗址出土的87件铁范中包括锄范3件、镰范2件、镢范47件。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80件铁器中包括镢60件、锄2件、镰2件、镐1件。这些可用于印证这一时期()A.冶铁技术取得了进步B.铁制工具始应用于农业C.铁农具使用领域扩大D.牛耕技术得到全面推广题组三劳作方式的发展10.(2023四川遂宁月考)从西周的“千耦其耘”到战国的“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私有的确立 B.铁犁牛耕的应用C.井田制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11.(2023天津河西期末)《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描述的是()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C.家庭式劳作 D.庄园式劳作12.(2022浙江宁波九校联考)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躲避战祸或为防御少数民族贵族的袭扰,中原地区世家豪强常召集其宗族乡党,择一便于守御之地,屯聚为坞堡。有些坞主控制着大量土地,聚集了数百、数千家人户为其劳作。这一组织()A.强化了庄园经济自给自足色彩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C.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便利了国家的赋役征发13.1939年在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需用七八十个坩埚一起熔铸铜液,200名左右的熟练工匠共同操作,才能最终铸造完成。据此可获得的史实是()A.先秦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B.西周青铜铸造工序非常复杂C.商朝青铜手工作坊规模较大D.古代民营工匠技艺令人叹服14.(2022四川成都期末)《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A.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B.表明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C.说明手工工艺在家族之间传播D.反映了家庭手工业居从属地位能力提升练题组一农业工具的变化1.《史记》载:“斲(zhuó)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这表明()A.我国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工具简陋B.当时中国社会处在新石器时代C.农业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部门D.中国农业是在神农时期出现的2.(2023江西鹰潭期末)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晰。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春秋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C.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D.礼乐制度的加强3.(2023河南郑州月考)汉代的夫余文化遗存(在今吉林省)榆树老河深遗址中,出土了铁钁27件、铁凿4件、铁镭8件、铁镰13件,铁制农业生产工具在老河深大、中、小型墓中均有出土。经学者比对,这些铁制农具与汉代中原地区的农具完全相同。这表明汉代()A.农耕生产区域的扩展B.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C.存在大地主田庄生产D.跨区域长途贸易兴盛4.(2022重庆渝中月考)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某种农具:“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这种农具的使用()A.提高了农业播种的效率B.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C.实现了农业动力的变革D.标志着精耕细作模式的成熟题组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5.(2022陕西榆林十中期中)元末,从事棉纺织业的民户已达1000多家;元代以后,棉纺织业日渐成为普遍的家庭副业和当时产量最多、销路最广阔的手工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棉花在全国各地开始种植B.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C.棉纺织技术和工具的革新D.社会各阶层的需求增多6.(2023河北保定期末)宋代吉州地区匣钵制造业规模较大,并专供吉州窑使用。这些匣钵的外沿或底部常刻有姓氏或别名,如“万”“张”“曾”“朱”“日”“小”等,字道很深,两边隆起,应是胚胎硬化以前刻上去的。由此可推知,当时()A.家庭手工业作坊技艺高超B.金属冶炼业发展较快C.陶瓷业对质量的要求较高D.匣钵制造业分工细密7.《墨子》载:“橐(鼓风吹火用的器具)以牛皮。炉有两瓿,以桥(驱动鼓风器的杠杆)鼓之。百十。”《吴越春秋》有“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然后“金铁乃濡,遂以成剑”的记载。材料表明()A.中国是最早铸造铁器的国家B.金属冶炼已经使用鼓风技术C.水排的使用提高了冶炼水平D.金属冶炼已经使用煤做燃料题组三劳作方式的发展8.(2023湖南长沙月考)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农民按照习惯法可以长期保有土地,有些庄园农民土地的保有时间甚至长达99年,而庄园的地租也长达几十年不变。这一现象()A.改变了西欧土地所有制B.提升了庄园农业生产效率C.有利于封建领主势力的壮大D.强化了庄园内的人身依附9.(2023海南一模)下表为《苏州织造局志》中记载的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苏州织造局工匠人数表。据此可知,清初官营作坊在生产组织上()单位:人拣绣匠挑花匠倒花匠折缎结综画匠织染局81415561总织局66106—1A.追求规模效益B.已引入标准化的流水线C.注重分工合作D.强调对成本的精细控制题组四思维训练10.批判性思维从目前所发现的近30处两汉(以东汉为主)冶铁遗址来看,绝大多数都建在矿山附近,缺乏利用水力的条件。杜诗创制的水排,具体的结构缺乏记载,直到元朝王祯在其著作《农书》中,才对水排的结构作了详细说明。这些说明()A.采矿业发展导致水土流失B.水排在元朝已经失传C.东汉水排的制造工艺复杂D.汉代对水排的利用有限题组五综合题组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出现于1990—1991年发掘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断代为西周末至春秋初。我国一些学者甚至历史书籍就曾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2003年出版的《中国军事工程技术史》对出土的秦代铁兵器做了统计,结果如下表:陕西临潼下刘村秦始皇陵西刑徒墓秦始皇陵园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江西遂川铁戟2件铁剑1把铁匕首1件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铁铤铜镞80件在汉墓发掘中,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出土铁兵器141件,但青铜器高达6751件,其中兵器1904件。一直要等到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材料二西汉早期兴起了“百炼钢”技术和铸铁脱碳钢。到了中期又相继出现了炒钢技术,这是继生铁冶铸之后,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史上又一重大事件。西晋刘琨写下“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后,百炼成钢、千锤百炼等成语由此而来。根据上述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铁器时代的上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基础过关练1.A2.B3.A4.B5.C6.C7.B8.A9.A10.B11.C12.A13.C14.A1.A根据材料可知,该遗址出土了大量“打制”石器,这表明许家窑人仍处于旧石器时代,故选A项。2.B从材料可看出,在乌尔第一王朝的王陵中发掘出大量铜制的器物,而且铜块已成为具有倾向职能的交换媒介,这说明在乌尔第一王朝中铜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将乌尔第一王朝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对比,因此不能得出西亚最早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的结论,故A项错误。题干未涉及青铜技术的外传,故C项错误。题干虽提及铜块成为具有倾向职能的交换媒介,但没有涉及铜铸货币,故D项错误。3.A图中的铁锸和铁犁铧皆属于铁农具,穿有鼻环的牛尊反映了当时出现了牛耕,故A项正确。题干未将铁农具与青铜农具进行比较,因此不能得出铁农具取代了青铜农具在农业中的地位的结论,故B项错误。图中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只有一种,无法体现战国时期的农具种类比春秋时期更多样,故C项错误。D项说法本身有误,故D项错误。4.B根据材料可知,王景调任庐江太守之后,教人们使用犁耕,开垦了土地,增加了粮食产量,这说明犁耕促进了农业发展,故选B项;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排除A项;精耕细作主要体现在灌溉工具、田间管理等方面,仅仅使用犁耕不代表一定是精耕细作,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畜力应用成为“共识”,排除D项。5.C根据“杜甫”“连筒灌小园”可得出这是唐朝的灌溉工具筒车。结合所学可知,筒车借助水力进行灌溉,故选C项。6.C根据题干“有五十多件铜器上留有织物的痕迹”“这些织物痕迹有平纹绢、朱砂染色的缟……”可知,商代丝织品品种多,丝织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故C项符合题意,排除B项。题干只是提及铜器上有织物痕迹而已,无法得出“青铜铸造推动丝织业发展”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只是提及商代丝织品品种多,难以推断当时出现了负责蚕桑生产的官员,排除D项。7.B在《周礼》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说明纺织能力是妇女必备的一项技能,可见当时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经相当重要,故选B项;新石器时代还没有种植棉花,排除A项;水排是鼓风装置,不是灌溉工具,排除C项;中国生产的丝运至古罗马不一定走的是海路,且材料中看不出中国生产的丝运至古罗马的数量,排除D项。8.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匣钵的使用是制瓷工艺中一项重要技术革新,极大地提高了瓷器质量,由此可看出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对手工业的推动作用,没有体现出手工业生产技术非常先进,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窑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而且官窑的产品一般不进入市场,故D项错误。9.A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墓葬和遗址中出土了多种类型的铁制农具和冶铁工具,反映了当时冶铁技术取得了进步,故选A项;铁制工具在战国之前就已应用于农业,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铁制农具之前的使用领域,看不出使用领域的扩大,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牛耕技术的推广情况,排除D项。10.B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需要众人集体耕作。战国时期,百亩之田,需要八口之家进行耕作。这说明西周至战国,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结合所学可知,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主要是铁犁牛耕的应用,故选B项。11.C材料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家庭式劳作,故选C项。官营手工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当时的统治阶层,排除A项;民营手工业的特点是生产资料私有,产品流入市场,排除B项;庄园式劳作是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排除D项。12.A根据材料“有些坞主控制着大量土地,聚集了数百、数千家人户为其劳作”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自给自足性强,故选A项。坞堡作为拥有相对独立的军事、经济功能的社会组织,增强了地方割据势力,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坞堡中的农民为坞主劳作,依附于坞主而不是国家,排除C项;坞堡的大量存在影响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不利于赋役征发,排除D项。13.C根据材料“需用七八十个坩埚一起熔铸铜液,200名左右的熟练工匠共同操作”可知,这体现的是商朝青铜手工作坊规模较大,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业的发展,故A项排除。司母戊大方鼎是商朝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故B、D两项错误。14.A根据题意可知,手工业技术在家族内部传承,体现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故A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手工业发展被官府垄断和家庭手工业的地位,排除B、D;根据题意可知手工业技术在家族内部传承,并非在家族之间传播,排除C。能力提升练1.A2.C3.A4.B5.C6.C7.B8.B9.C10.D1.A据材料“斲(zhuó)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并结合所学可知,耜、耒都是古代中国的翻土农具,是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工具,体现了我国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工具较为简陋,故A项正确。2.C根据所学可知,诸侯国之间的边界由模糊到清晰,是因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明确了土地的归属,而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是土地私有制出现的根本原因,故选C项。3.A位于东北地区的吉林榆树老河深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与汉代中原地区的农具完全相同,说明汉代中原地区的农耕生产方式扩展至东北地区,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铁器,未涉及牛耕,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汉代存在大地主田庄生产,排除C项;铁器可能是东北当地自制或间接传入东北地区,仅凭材料无法确定铁制农业生产工具是跨区域长途贸易所得,排除D项。4.B据材料描述可知,这种农具是风力水车,用于排涝,这有助于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故选B项;风力水车不属于播种工具,排除A项;风力水车借用了风力,人类早已利用风力,这不属于农业动力的变革,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黄河流域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日臻成熟,排除D项。5.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民间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纺织机逐渐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棉纺织品产量大大增加,故C项正确;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代,排除A项;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与材料中棉纺织业的发展无关,排除B项;D项并不是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排除。6.C根据材料可知,吉州窑选用不同制造商的匣钵用以制瓷,匣钵的外沿或底部常刻有姓氏或别名,这说明匣钵的制造讲究“品牌”,这反映了陶瓷业对质量的要求较高,故选C项;材料描述的是私营手工业,而不是家庭手工业,排除A项;匣钵制造业不属于金属冶炼业,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匣钵制造业的分工情况,排除D项。7.B从材料中的“鼓风吹火用的器具”“驱动鼓风器的杠杆”“鼓橐装炭”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金属冶炼已经使用鼓风技术,B项正确;“最早”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水排出现于东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我国以煤作燃料进行冶炼是在汉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8.B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农民可以长期保有土地且地租长达几十年不变,这能够激励农民在土地上进行大规模投入从而提高收益,因此提升了西欧庄园的农业生产效率,故选B项;土地所有权依旧属于庄园主,土地所有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封建领主的实际收入长期不变,不利于封建领主势力的壮大,排除C项;材料主旨与人身依附关系无关,排除D项。9.C根据材料可知,清初苏州织造局有多种承担专门工作的工匠,说明该织造局将纺织流程分成了不同的环节,这体现了清初官营作坊在生产组织上对分工合作的重视,故选C项。从表中的工匠人数可知,苏州织造局的生产规模不大,且官营作坊不以追求效益为主要目标,排除A项;标准化的流水线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项;材料无法反映对成本的精细控制,且官营作坊并不注意控制成本,排除D项。10.D批判性思维主要是要求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跳出原有知识的局限。本题中,看到东汉的冶铁遗址,人们往往会想到杜诗发明的水排已经用于冶铁,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根据材料可知,汉代虽然已经发明水排,但两汉的冶铁遗址绝大多数都建在矿山附近,缺乏利用水力的条件,这就说明汉代对水排的利用非常有限,故选D项。题干没有涉及水土流失,排除A项;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民用建筑工程调研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艺术学院《自动控制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健康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公共部门会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水处理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文创产品设计赏析
- 2024年电子涂料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再制造行业当前现状及未来趋势发展预测研究报告
- 采矿机器人技术发展-全面剖析
- 地质勘查合同补充协议
- 某桥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数据资产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
- 2025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所属企业校园招聘1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寻找消失的分数》期中考试分析班会课件
- 合伙买房合同协议
- 2025年柠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女生日常行为规范
- 水果店创业蓝图:市场分析与经营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