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历史综述(十二)_第1页
德国历史综述(十二)_第2页
德国历史综述(十二)_第3页
德国历史综述(十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国历史综述(十二)第12章Deutschland1789~1814

1789~1814年的德国1法国大革命及其对德国的影响

DieFranzösischeRevolutionundderenAuswirkungenaufDeutschland

1.1法国大革命的四个阶段

DievierEtappenderFranzösischenRevolution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Bastille),法国大革命由此拉开序幕:1789~1791年是革命第一阶段,大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是指资产阶级中的上层,他们拥有的资本最多,与旧的封建势力有最为密切的关系,在有求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又不肯彻底地与旧势力决裂。他们的政治目标是实现君主立宪制掌权,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792~1793年是第二阶段,由贸易、农业和工业等资产阶级领导。他们推翻了君主立宪制并消灭了大资产阶级。1792年9月20日,法国军队于瓦尔密战役(Valmy)中首次击败前来干涉的普鲁士军队。1793年初,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1793~1794年是第三阶段,也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从1793年年中开始,雅各宾党人(Jakobiner)在长裤汉法国大革命时期贵族对出身平民的革命党人的蔑称的支持下建立起了雅各宾派专政。其几个重要领袖是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马拉(Marat),丹东(Danton)以及圣茹斯特(Saint-Just);油画《马拉之死》1794~1795年是第四阶段。大资产阶级重夺统治,法国大革命也就此结束。而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有一位小小的炮兵军官(Artillerieoffizier)迅速崛起,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Bonaparte,1769~1821),1795年他镇压了巴黎保皇党起义(Royalistenaufstand)。之后他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1798/99年他发动了对埃及的远征战役。1799年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11月在法国历法中属于雾月,成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第一位执政官(Konsul),并于1804年加冕称帝。1.2对德国的影响

DieAuswirkungenderFranzösischenRevolutionaufDeutschland

法国大革命引起了欧洲的公民民主运动,以及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它在德国也激起了强烈反响。1.2.1民族运动

DieVolksbewegungen骚动首先爆发于最靠近法国的地方,如巴登符腾堡州和莱茵普法尔茨州。革命爆发位置示意图紧接着,1790年萨克森也爆发了起义。城里的工匠们发起了罢工和游行示威。1793年美因茨共和国作为第一个公民民主共和国于德国大地上成立。1.2.2知识分子们自相矛盾的反应

DieambivalentenReaktionenderIntellektuellen

除了劳动人民,知识分子们也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如诗人克洛卜施托克(Klopstock),席勒,歌德,赫尔德(Herder),赫尔德林(Hölderlin)以及哲学家康德(Kant),费希特(Fichte),黑格尔(Hegel)非常欢迎革命。1792年席勒和克洛卜施托克在法国国民议会上荣获荣誉市民(Ehrenbürger)称号。但后来雅各宾派建立专制统治,许多诗人学者也都失望透顶,相继退出了革命。2拿破仑的外来统治及德意志民族主义

NapoleonischeFremdherrschaftunddeutscherNationalismus

2.1帝国代表团会议主议书

Reichsdeputationshauptschluss

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法国就一直在试图把德法边境线改定为莱茵河一线。1803年2月25日,在拿破仑的刀剑下德意志通过了《帝国代表团会议主议书》,宣布取消德意志内部的112个邦,以小邦并大邦的方式使德意志邦国数量减少至30多个,绝大多数教会诸侯邦教还俗,45个帝国直辖市和150个帝国骑士也被置于各大邦的统治下。这一变化为资本主义在德国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条件。2.2莱茵联盟

Rheinbund1806年,拿破仑于巴黎成立了莱茵联盟。通这这一联盟,拿破仑对德国的统治得到了保障,并为自己的扩张行动找到了额外的兵力补充。最初16个德国联邦州签署了条约,他们宣布永远同德国脱离关系,并承认拿破仑为保护伞。到了1811年,除奥地利与普鲁士外,其余各国均加入了联盟。1813年,莱比锡大会战(VölkerschlachtbeiLeipzig)后莱茵联盟也随之瓦解。2.3神圣罗马帝国的瓦解

EndedesDeutschenReiches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放弃德意志帝号,自此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宣告灭亡。2.4耶拿—奥尔施泰特战役

DoppelschlachtbeiJenaundAuerstedt拿破仑分向向普鲁士人和英国人承诺把选帝侯国汉诺威分给两国。这种两面派外交令普鲁士人很生气,他们的军队甚至已做好了开战准备。于是他们向法国下达了最后通牒(Ultimatum),要求法国军队撤出德国南部。拿破仑但没有理会,反而还继续增兵集结。1806年10月14日爆发了耶拿—奥尔施泰特战役,最终以普鲁士军队的失败而告终。战役结束几周后,普鲁士大部分的堡垒都落入了法国手中。10月27日,拿破仑率领法军以胜利者的身份穿过了普鲁士的凯旋门—勃兰登堡门进入了柏林。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被迫逃至尼曼河(Memel)一带。2.5提尔希特和约

FriedenvonTilsit自1807年7月9日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后,普鲁士就失去了大国地位。和约的条件对普鲁士极为苛刻,使得普鲁士元气大伤。普鲁士失去了几乎一半的领土和500万居民。在东边主要损失的是普鲁士从波兰那儿攫取的领地。此外,拿破仑还一手扶植起了一个波兰人国家—华沙大公国,由其幼弟热罗姆·波拿巴(JérômeBonaparte)担任大公。在和第一任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JoséphineBeauharnais)离婚后,拿破仑于1810年同奥地利帝国公主玛丽·路易斯(MarieLouise)结婚。2.6大陆封锁

Kontinentalsperre1806年11月21日,拿破仑于柏林发布了大陆封锁令。这一禁令导致英国诸岛均处于被封锁状态。尽管这一贸易封锁政策一直持续到了1812年,令英国经济元气大伤,但并未完全摧毁其经济体系。虽说对英封锁很严,但并没能组织走私活动,相反还更猖狂了。2.7日益强盛的反拿破仑势力

WachsenderWiderstandgegenNapoleon一开始有许多德国人把拿破仑视作封建压迫的解放者。但不久他们意识到拿破仑的行动都是以法国国家利益至上的。各阶层等级的群众都承受着法国外来统治的重负。在这种情况下,反拿破仑起义爆发了。腓特烈·路易·雅恩(FriedrichLudwigJahn)尝试通过体操运动来强健身体,并教育年轻人投身反拿破仑的斗争中去。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GottliebFichte)还发表了著名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RedenandiedeutscheNation)。1809年4月蒂罗尔州(Tirol

现奥地利的一个州)的农民爆发起义。随后德国北部的起义越来越多。1809年4月末席勒少校(MajorFerdinandvonSchill)试图发动全民族的反抗。2.8解放战争

Befreiungskrieg1812年俄法发生摩擦,进而爆发了战争。在未曾宣战的情况下拿破仑便率领大军贸然越过边境进入俄国。很快法军就夺下了莫斯科。但没多久,由于莫斯科陷入一片火海再加上俄军实行了焦土政策,即边退边放火,使法军得不到充足的补给,陷入饥寒交迫,法军就不得不撤退。最终拿破仑灰溜溜地从俄国溃败而归。60万大军最后只有约3万人逃出了俄国。1812年俄国的大获全胜导致了拿破仑统治的土崩瓦解。拿破仑在俄国的失败引发了德国独立运动的兴起。1812年12月30日,约克(Yorck)将军在未获普鲁士国王同意的情况下在陶罗根(Tauroggen)与俄国迪比奇(Diebitsch)将军签署了协议。协议规定,那些加入拿破仑军队的普鲁士军队将保持中立。1813年2月28日普鲁士和俄国在卡利什(Kalisch)签订了盟约。很快,普鲁士于3月16日向法国宣战。来自不同阶级的人都争相报名参加志愿军。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志愿军团是吕岑军团。它由来自德国不同地区的人组成,其成员甚至还包括腓特烈·路易·雅恩,西奥多·科纳(TheodorKörner)以及其他一些出色的爱国者。多地爆发了集会来为军队的装备募集资金。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被处死了。于是这场战争逐渐发展成了民族解放战争。2.9莱比锡各民族大会战

VölkerschlachtbeiLeipzig1813

1813年8月,普鲁士、俄国、奥地利、英国及瑞典均加入了反法阵营。这几国共同对法国发起了进攻,并于莱比锡附近大败拿破仑。1813年10月16~19日法国派出了19万士兵投入了这场战役。而反法阵营方面,俄国派出了12万7千名士兵,奥地利出兵8万9千,瑞典出兵1万8千,普鲁士出兵7万2千,并由有着“前进元帅(MarschallVorwärts)”之称的布吕歇尔(Blücher)亲自指挥。随着战争发展,萨克森和符腾堡的大量军队倒戈转向反法阵营,莱茵联盟也就随之解散了。3维也纳会议上新秩序的建立

HerstellungderNeuordnungdurchdenWienerKongress3.1拿破仑之流放与死亡

NapoleonsVerbannungundTod

1814年解放战争结束后拿破仑就被流放到了厄尔巴岛(Elba)上囚禁起来。1815年他再度建立起了百日王朝后又战败于滑铁卢(Waterloo),此后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SanktHelena),并于1821年在岛上逝世。3.2梅特涅

Metternich(1773-1859)克莱门斯·文策尔·梅特涅(KlemensWenzelMetternich)是拿破仑的反对者。在拿破仑倒台后他就一直致力于复辟专制王朝。因此,自由民族运动也就受到了打压。1848年奥地利爆发了三月革命,这位奥地利外交家被迫辞职下台。3.3维也纳会议

WienerKongress拿破仑倒台后,在梅特涅的主导下,欧洲各国于1814~1815年间就欧洲新秩序的建立进行了讨论。在众多与会的领导人或外交官中,最大赢家还是俄国沙皇,奥地利国王和普鲁士国王。会上还成立了德意志邦联。华沙大公国的大部分领土被作为君合国给了俄国;普鲁士得到了萨克森的一半领土以及前波莫瑞州,威斯特法伦州和莱茵;奥地利割让了奥属尼德兰和自己的部分领土,但同时也收回了自1797年就失去的领土。瑞士得到了3个州(Kanton

瑞士的州,类似于德国的Bundesland),并承诺永久保持中立。教皇国(Kirchenstaat)又重新建立,尼德兰则得到了后来被称为比利时的地区。同时神圣联盟(dieHeiligeAllianz)建立了起来。神圣联盟是在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和普鲁士王国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三国君主在打败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君主政体,反对法国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理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