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_第1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_第2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热源A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B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增温。(3)地面增温的同时,把热量传递给大气。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削弱形式及特点形式特点b反射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反射部分可见光,无选择性散射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对可见光具有散射作用,散射具有选择性a吸收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吸收具有选择性(2)削弱作用约19%的太阳辐射被大气吸收,约34%被大气和地面反射、散射回宇宙空间,剩余部分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辐射大部分以e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返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这种作用被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图文助记1.逆温现象逆温层条件下污染物的扩散在对流层中,正常情况下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是,有些时候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被称为逆温现象。逆温的出现就不利于空气的上升运动,如果有污染物的话,污染物就会长期停留在原处而造成污染。2.阳伞效应原理悬浮在大气中的烟尘,一方面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接受的太阳能减少;另一方面吸湿性的微尘又作为凝结核,促使周围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导致低云、雾增多。这种现象类似于遮阳伞,因而称“阳伞效应”。1.解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时应注意的三个方面(1)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2)自近地面向上,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逐渐减少,因此近地面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3)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空中的云量的多少、空气的洁净度、干燥度。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现实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eq\x(\a\al(温室气,体排放,增多))→eq\x(\a\al(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eq\x(\a\al(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eq\x(\a\al(气温升,高,全球,变暖))(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②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③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①高海拔地区:eq\x(地势高)→eq\x(空气稀薄)→eq\x(大气的削弱作用弱)→eq\x(太阳能丰富)②内陆地区:eq\x(气候较为干旱)→e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