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知识梳理(一)三国与两晋1.三国鼎立(1)局面的形成:①东汉末年,、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②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③刘备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简称蜀。④孙权定都建业,国号(2)并立和结束:①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②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③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④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2.西晋统治(1)五胡内迁:主要有匈奴、羯、氐、羌,还有活动在长城边缘的(2)八王之乱:性质诸王对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影响内迁少数民族卷入,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中国历史进入比较长的时期(二)东晋与十六国1.东晋(1)建立: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2)士族政治:成因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影响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2.十六国(1)形成: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2)性质:大部分由建立;都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的典章制度。(3)民族交融:①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②民族仍然广泛存在。(4)淝水之战:时间4世纪下半叶双方氏族建立的进攻东晋结果前秦政权一败之后迅速崩溃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前秦苻坚统一黄河流域后,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分裂和混战的局面,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3、南北对峙(1)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为止(2)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河一线。(3)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丢掉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局已定。知识梳理(三)南北朝1.南朝(1)政权更替:更替: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国号宋。此后170年更替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四个王朝,合称南朝都城四个王朝均定都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光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2)江南经济开发:①原因:北方人民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充实了劳动力资源。②表现: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③影响: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相交融。2.北朝(1)北魏的建立与北方的统一:①建立: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②统一:439年,北魏统北方。(2)孝文帝改革:①时间:5世纪后期。②措施:迁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易服易服改穿汉族服饰,朝中改说汉语易姓通婚易姓改鲜卑姓为汉姓;仿照汉族社会的通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③意义:大大缓解了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3)北魏的分裂:①6世纪前期,分裂为东魏和西魏②稍后,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周取代。(4)重归统一:①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②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局面。达标检测1.从永嘉南渡后东晋存国100多年,大都由王、谢等几家南渡世家大族轮流掌政,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历史学家称这“门阀政治”或“士族专权”。这一特色政治局面的出现主要因为A.南方经济的发展 B.中央集权的松弛 C.皇权的微弱 D.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2.刘宗绪说:“三国鼎立,南北对峙,十六国纷争,南方政权更替和北方民族混战,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然而,就历史的大势来看,分裂的表象之下,涌动的仍然是国家统一的主潮。”因此这个时期北方黄河流域地区曾出现多次的局部短暂统一局面。这是多少次?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3.4~6世纪,内徙至中原地区的北方诸族,历来仰慕汉族礼仪文化。如匈奴首领刘渊,习读《易经》《尚书,尤好《左氏春秋》,至于孙吴兵法、先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氐和羌等民族也逐渐接受并使用汉语、汉文,以学习中原先进的礼仪制度和传统文化。这些现象的出现A.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 B.反映了游牧民族丰富了农耕文明C.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 D.表明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进程完成4.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日:“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有益于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 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防止少数民族柔然骚扰 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5.汉末,王室衰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始终未取汉献帝而代之。曹操薨,汉献帝下诏退位,禅让皇位于曹丕,后者故作推辞,“三让”后方答应接受,是为魏文帝。得知曹丕即位,刘备亦自称皇帝,仍用汉的国号。这表明A.曹氏父子尊崇汉室 B.禅让制取代世袭制C.曹魏实力强于蜀汉 D.正统观念影响深刻6.西晋末年,大量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内迁,并先后成立了多个国家。为了提升自己的合法性,他们都选择中国古代的黄帝或者尧、舜、禹作为自己的祖先。这表明A.农耕生活吸引力较大 B.北方统一进程加快C.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D.中原文明影响深远7.北朝时,北齐士族王源将女儿嫁给富阳的大富豪满氏,但因为满氏是庶族,遭到了士族阶层的一致反对,御史中丞沈约更是带头上书,要求将王源革职查办。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婚姻自主意识增强 B.监察体系日益完备C.门阀制度等级森严 D.社会风气不断改善8.据《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十一年,孝文帝下诏曰:“(平城)春旱至今,野无青草。上天致谴,实由匪德。百姓无辜,将罹饥馑。寤寐思求,罔知所益。公卿内外股肱之臣,谋猷所寄,其极言无隐,以救民瘼。”材料表明孝文帝A.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B.对臣子的控制强化C.已在考虑迁都问题 D.关注生态环境保护9.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挎褶渐成主流。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经济重心南移B.中央集权的强化C.对外贸易发达D.民族交融的加强10.为方便记忆,某同学编制了一首《初代歌》打油诗,内容如下: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一统天下清。其中“□口”处应为A.西晋 B.十六国 C.东晋 D.北朝11.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人编发为辫,状似绳索),北谓南为岛夷(海滨南蛮土著)。”这反映了A.南宋和金的政权对峙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合同协议书范本
- 纺织工程师证书考试成功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老牛美食测试题及答案
- 职称英语应试题型及答案
- 农村建房合同协议书
- 毛巾购销协议书
- 2025年物流行业跨境电商物流解决方案研究报告
- 轮胎产品购销合同协议
- 替还贷款协议书
- 提升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实战能力试题及答案
- 企业的经营指标分析报告
- 加油站安全技能竞赛与实操演练
- 《六尺巷的故事》课件
- 教师技能大赛领导讲话稿
- 变电站通信中断处理经验分享
- 农艺师考试试题及答案(种植业卷)
- DB4409-T 38-2023 奇楠沉香栽培技术规程
-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演示稿件
-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 屋面防水维修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
- 光伏工程光伏场区箱式变压器安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