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和相关的文学常识。2.通过诵读、品读,体验词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词的音乐美。3.分析词的意象,把握词的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与词人产生共鸣。4.品味词作精妙传神的语言,鉴赏词作的表现手法,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1.理解词作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2.抓住关键词语,赏析语言的表现力。3.品味词中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理解作品情感。“沁园春”,词牌名,始于初唐,其词调取名于东汉沁水公主之园苑。“沁园春”属于长调,分上下两阕,也叫双调。“长沙”,是词的题目,也显示了词的内容。《沁园春长沙》一词,正是通过对长沙一带秋景的描绘,以及作者青年时代在长沙的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1.“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的伟人。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书法家。2.“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的诗人。毛泽东创作的许多诗词,气魄雄浑,意境阔大,描绘出一幅幅中国革命的壮丽图画,表现了一位伟大革命家的情怀。毛泽东不提倡旧体诗,但擅长旧体诗词创作,发表了五十余首诗词。毛泽东诗词记载了伟人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写出了毛泽东年轻时期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何为“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有美感的形象。我们平常所说的诗歌鉴赏,特别是理解诗歌形象,就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歌中的意象因物象不同而各异: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1.这首词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自我核对]描绘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2.“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在本词中,词人是抓住哪些意象展开联想的?[自我核对]词人抓住了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等意象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3.你认为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自我核对]抒发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豪情壮志。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2)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层林尽染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百舸争流
①橘子(
)②寥廓(
)③遒劲(
) ④百舸争流(
)⑤浪遏飞舟(
)júqiúliáogě
携手沁人心脾雄鹰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分泌赝品隽永稠密倜傥è(1)寥廓·辽阔寥廓:高远空旷,多形容江天、视野。辽阔:广阔、宽广,多形容河海、原野、田原。辨析:①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科学、文明的种子播撒到
的田野乡村,广大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在“三下乡”活动中大有用武之地。
②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
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俯瞰镜泊湖,“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寥廓辽阔3.辨析下面的几组近义词。(2)苍茫·苍莽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强调高远。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强调宽广。辨析:①油画《战友》以隐现于一片
中的湘江、橘子洲、船舶为衬景,突出表现了毛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的光辉形象。
②在
逶迤的大凉山深处,邮递员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默默走在寂寞的山路上,为千家万户传递着远方亲人的消息。苍莽苍茫(3)意气·义气意气: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①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②有这种气概或感情。辨析:①真正的
,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作为他的朋友必是挺身而出,而不是畏缩在某个角落,任由他受欺侮。
②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那奔腾万里只为夙愿的
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
意气义气4.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1)风华正茂:
。
(2)峥嵘岁月:
。(3)指点江山:
。
(4)中流砥柱:
。
。
(5)意气风发:
。
。
(6)中流击楫:
。风采才华正盛形容不平凡的年月。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像风吹一样迅猛比喻立志奋发图强评论国家大事【答案】A(B项,“看”读kān;C项,“中”读zhònɡ;D项,“当”读dānɡ)【答案】B(A项,慢—曼;C项,苍海—沧海;D项,安祥—安详)【答案】上阕写景,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并即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含蓄地回答了上阕的问题。3.这首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1.请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句加以简析。【与你交流】这句话的意思:寒秋,我独立在北去湘江的橘子洲头。开篇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独立”一词不仅表明此时只有词人驻足在橘子洲头,与下文的“携来百侣曾游”对比呼应,而且让读者联想到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般的英雄气概。1.反复诵读这首词,结合关键词语,理清全词行文思路。【与你交流】本词思路可用“立”“看”“问”“忆”“记”五个字概括。上阕词人独“立”寒秋中的橘子洲头,放眼“看”去,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生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阕转入“忆”——想当年,同学少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粪土万户侯,并特别“记”起一个场面——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从而形象含蓄地回答了上阕的问题。总之,本词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下阕由“忆”到“记”,思路清晰,气韵贯通。2.作者在这首词中描绘了眼前的哪些景象?【与你交流】词的上阕,一个“看”字领起后文七句,描绘了词人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在这里,有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有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有仰视——“鹰击长空”,有俯瞰——“鱼翔浅底”。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由远及近,自上而下,动静结合。特别是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从眼前的山、树、水、船、鹰、鱼,一下子扩展到了世间万物,并对在寒秋严霜下万物的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括。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与你交流】①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词人思绪万千,不禁发问: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②从结构上看,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首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追忆往事,而以一设问,引出了下阕对同学少年豪情壮志的叙写,从而把上下阕贯串起来。4.词的下阕中,“忆”字有什么作用?【与你交流】这首词的下阕,一个“忆”字与词的开头“独立寒秋”遥相呼应,同时又领起下面七句。词人用高度概括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流露出对往昔战斗生活的无限怀念。5.简要分析“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含意。【与你交流】句中的“指点”是评论的意思;“激扬文字”是说自己和同志们所写的文章充溢着激昂慷慨的革命精神;“粪土”属于名词动用,“视……如粪土”;“万户侯”借指大军阀、大官僚。词人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这样的美好形象:青春少年,风采焕发,才华横溢,意气奔放,奋发有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大官僚、大军阀。6.仔细品味本词最后三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时代气息。【与你交流】设问结尾,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他们中流击水,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立誓振兴中华的豪情,表现了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7.通过这首词,你能看到怎样的词人形象?【与你交流】词的上阕,词人的自我形象主要是通过几个动词来表现的。一个“独立”,让我们看到了词人高大鲜明的形象。“看”字领起所写的景物,正表现了词人高瞻远瞩,具有洞察一切的深邃的政治眼光,在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大自然面前,词人发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赞叹,充溢着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和对美好前景的无限憧憬。一“怅”一“问”,则表明词人对革命前途的深切关注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至此,一个勇于以天下为己任、具有非凡气魄的革命者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词的下阕,词人的自我形象是通过回忆来展示的。以一“忆”字总起,点明下阕都是“忆往昔”的内容。词人高度凝练地概括了这一段难忘的岁月,再现了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第一代革命者的群体形象。这里无一处写词人自己,而词人的身影却又随处可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表现了词人早年的革命气魄和精神。8.本词除了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之外,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与你交流】(1)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雄鹰矫健飞腾的雄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飞翔的神态。(2)对比手法的运用。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9.这首词与一般写秋的诗文相比,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与你交流】在词人笔下,秋虽然给人“寒”的感觉,但却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美,一种催人奋发、给人力量的美。词人面对这样的秋景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为“寒秋”景象注入了新的情感。鉴赏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构成要素是意象。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作者为了传达某种朦胧模糊、隐曲微妙、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思意绪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符号。因此,阅读、鉴赏诗歌时就应该从意象的角度入手,充分了解意象的种种内涵和审美意味,这是真正读懂一篇作品的关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之所以显得画面壮阔,气势磅礴,意境高远,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词中的意象极其壮美。作者视野开阔,胸怀博大,所选取的意象也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例,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而从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正可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作者对意象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立意制约的。古代文人墨客的“悲秋”“伤秋”“叹秋”等诗文正是由他们特定的“意”所决定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意”立在“断肠人在天涯”,所选之“象”便自然是“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等;杜甫的《登高》将“意”立在“万里悲秋”“艰难苦恨”上,所取之“象”也自然离不开那“哀猿”“落木”等。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了,如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由此可见,把握诗歌意象是鉴赏诗歌的钥匙。因为意象是经过作者审美再创造的,渗透了主观思想感情的,意象的情调往往与作者的情感相一致。所以,只要把握了意象这个思想感情的载体,就能够深入诗歌内容,了解作者感情。【示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舒婷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火力发电厂施工中的焊接工艺评定考核试卷
- 纸板容器设计灵感来源考核试卷
- 建筑机械租赁与市场分析考核试卷
- 煤炭行业的产品创新与市场推广考核试卷
- 电子开关生产考核试卷
- 租书服务的自助借还系统优化考核试卷
- 玉米加工过程中的能源管理策略考核试卷
- 体育赛事替身保障及赔偿补充协议
- 股权激励计划与企业文化建设合作协议
- 商业广场节假日特色活动赞助商权益保障协议
- 医药职业道德课程课件
- 绳索救援技术培训内容
- 甘肃省天水监狱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农村商业银行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医院财务笔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公共卫生考核试题500题-1
- 上饶城投笔试试题及答案
- 医院会计考核试题及答案
- 广东广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43篇(截至2024年)
- 产品三观:打造用户思维法则
- 2025年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