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丰富词语积累任务一了解词语“家族”,让积累更加有效【必备知识】语素、词、短语、语汇语素是有一定意义的、用于构词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例如,“语言”一词由“语”和“言”两个语素构成;“吩咐”一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因为“吩咐”拆成“吩”和“咐”就都是无意义的了;“人”这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语言”“吩咐”“人”等语素都各有一定意义,都是不能分割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从这个关系看,词是比语素大的语言单位。由几个语素构成的词,词和语素是容易区别的。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则词和语素是一个同形单位,二者统一为一个形体。从语言结构中的功能看,某个语言单位就构词而言,它是语素;就造句而言,它是词。例如“马拉车”和“马拉马车”,在第一个句子里,“马”和“车”都是词。在第二个句子里,作主语的“马”是词;作宾语的“马车”是一个词,在这个词里,“马”和“车”都是语素。可见一个有一定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究竟是词还是语素,要根据它所依存的条件和分析的角度来判断。短语是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上能够搭配的语言单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简单的短语可以充当复杂短语的句法成分,短语加上句调可以成为句子。短语是由语法上能够搭配的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语汇,又叫词汇,是词和语的总汇,即语言符号的聚合体。语言符号包括语素、词和固定短语。语汇所指范围有大有小,最大范围是指一种语言系统中的全部词语,如汉语语汇、英语语汇等;语汇也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某个历史时期的词语的聚合体,如现代汉语语汇、中古英语语汇、北京话语汇等;语汇有时还指某个作家、某部作品、某个学科或某种性质的词语的聚合体。如鲁迅的语汇、《红楼梦》的语汇、计算机语汇、常用语汇等。语汇是个集合概念,不能指个别词语。【情境活动】情境1汉语中的词语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家族、成系统的。从词语的“家族”或“系统”出发,触类旁通,可以大大增加词汇量。仔细观察和思考下列几组词语,看看它们有什么规律,对你积累词语有什么启发。(1)①“理解”“理由”“整理”“办理”“梳理”“条理”等②“希望”“眺望”“展望”“瞻望”“遥望”“凝望”“盼望”“渴望”等(2)①发挥—发扬;侵犯—侵占;坚决—坚定;履行—执行②熟悉—陌生;勤奋—懒惰;软弱—坚强;精致—粗糙③炒—烩—炖—炸—煎—烤—焖—涮④初试—复试;学士—硕士—博士;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情境2观察下面三组词语,请找出书写上的错误的地方,尝试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书写错误。在梳理这些词形的过程中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1)反应意见、礼上往来、手屈一指、再接再励、纷至踏来、一愁莫展(2)略夺、弱不经风、遗笑大方、串插、哀声叹气(3)按排、编缉、脉膊、沤心沥血、满脸绉纹[即学即练]1.请思考并写出含有语素“细”的词语或成语。2.下列成语均含语素“然”字,请填写下列成语空缺的字并做好积累。(1)()然自得 (2)()然如故(3)()然大悟 (4)()然若失(5)()然天成 (6)()然开朗(7)()然无恙 (8)()然一新(9)()然大物 (10)()然有序(11)()然不同 (12)()然允诺(13)()然成风 (14)()然处之(15)()然失色 (10)()然无味(17)()然无存 (18)()然失笑(19)()然一笑 (20)()然而生(21)()然纸上 (22)()然起敬(23)()然一身 (24)()然可亲(25)()然长逝 (26)()然若揭(27)()然心动 (28)()然置之(29)()然于胸 (30)()然若失(31)()然屹立 (32)()然大波(33)()然作色 (34)()然长叹(35)()然冰释 (36)()然神伤(37)()然成章 (38)()然而止(39)()然不同 (40)()然不动(41)()然不悦 (42)()然而愈(43)()然不顾 (44)()然正气(45)()然改进 (46)()然改途(47)()然足音 (48)()然而返(49)()然大怒 (50)()然物外(51)春意()然 (52)大义()然(53)道貌()然 (54)防范()然(55)故我()然 (56)果不()然(57)环堵()然 (58)理所()然(59)毛骨()然3.请分别写出“幽静”“繁荣”的近义词。(1)幽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繁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分别写出“渊博”“疏远”的反义词。(1)渊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疏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丰富熟语积累,让语言多姿多彩【必备知识】熟语1.定义:是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能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2.分类3.特征【情境活动】活动一:成语来源情境1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典诗文、群众口语、外来文化等。请思考下列成语的出处并进行归类。女娲补天一鼓作气火中取栗揠苗助长卧薪尝胆狼子野心四面楚歌三顾茅庐完璧归赵毛遂自荐夸父逐日瓜田李下亡羊补牢千夫所指守株待兔杀鸡取卵情境2古代经典著作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来源。越是有名的著作,产生的成语也就越多。据《成语探源辞典》统计,出自《诗经》的有177条,出自《论语》的有173条,出自《孟子》的有136条,出自“春秋三传”的有255条,出自《庄子》的有101条,出自《史记》的有265条,出自《汉书》的有158条,出自唐诗的有310条,出自宋代诗词的有140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一定程度上也隐含在这些成语之中。请分别从以上文本中找出若干条成语,说说它们的含义。[即学即练]1.下列成语选自“三十六计”,请根据各句的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趁火打劫浑水摸鱼打草惊蛇调虎离山欲擒故纵反客为主声东击西围魏救赵(1)《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既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________’之计也。”(2)《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________,顺手牵羊的事。”(3)这是敌人的先头部队,放他们过去,以免________,影响全歼敌人主力的计划。(4)今天他来我家做客,可他却毫不拘束,还不让别人吃这吃那:简直是________了。2.参照成语的五种来源,从本册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两个例句,说说这些成语是在什么样的具体语境中使用的;再查成语词典,说说它们的意义。活动二:成语中的文言情境3成语可以称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桥梁,有些成语中还保留了古代汉语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征。请思考下列成语在古汉语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征,并结合提示或查找古汉语词典来进行理解。1.通假和古今异读现象(要按照本字的音来读)。(1)被发文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暴虎冯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博闻强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穷匕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虚与委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余勇可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臧否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字、词古今异义现象。(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古义)(1)不刊之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赴汤蹈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曾经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成语本身古今意义、用法不同。(解释下列词语)(1)钩心斗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闭门造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粉墨登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道貌岸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成语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1)名词用作动词①衣锦还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翼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名词作状语①抱头鼠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虎视眈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形容词用作名词①避重就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抱残守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形容词用作动词①鸟语花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集思广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敬而远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使动用法①丰衣足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意动用法①草菅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古非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幕天席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状语后置①无济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重于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晓之以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绳之以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宾语前置①时不我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何罪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夜以继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学即练]1.指出下列成语中的具体活用现象。(1)星罗棋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闭月羞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远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龙飞凤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披坚执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衣冠禽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下列成语的句式特点。(1)疲于奔命、迫于无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时不我待、唯命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持之以恒、相濡以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成语中的文化情境4成语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1.成语中体现的民族精神(1)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热爱祖国,有着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成语中凝聚着、传承着,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精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爱国主义是一种群体精神、团结奋斗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泛指普通人、人民群众。团结就是力量,成语凝聚、传承着这种精神,如“万众一心”(《后汉书·朱擕传》)、“众志成城”(《国语·周语下》)、“同心同德”(《尚书·泰誓中》)。(2)崇尚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精神。成语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众多优秀人物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品格。“胼手胝足”,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和《荀子·子道》,意思是手和脚都磨出老茧,形容十分辛勤劳苦。“精卫填海”,语出《山海经·北山经》,指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3)崇尚诚信的精神。中华民族是崇尚诚信的民族,视诚信是为人、立业、处世之本。在成语中凝聚、传承诚信精神的有“言而有信”(《论语·学而》)、“言行信果”(《论语·子路》)、“言行一致”(宋·赵善璙《自警篇·诚实》)、“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颜渊》)。(4)崇尚谦虚谨慎的精神。“谦虚谨慎”,出自《晋书·张宾载记》。内涵是“为人虚心,处事严谨慎重”,是同骄傲、自以为是、妄自尊大以及那种貌似谦恭而实际虚伪的“谦谦君子”相对立的高尚的品格和作风。古人要求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老子》),要“虚怀若谷”(《老子》),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和观点。平时待人要“温柔敦厚”(《礼记·经解》),夫妻之间也要“相敬如宾”(《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对待地位不高但有才能的人要“谦恭下士”(《汉书·韦玄成传》),个人有了权势地位后要“泰而不骄”(《论语·子路》);做学问、做事情要“戒骄戒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打仗用兵也要谦虚,因为“骄兵必败”(《汉书·魏相传》)。2.成语中的政治法律(1)“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指君位不为一家私有,国家属于公众的,后来指一种权利平等的美好的社会政治理想。(2)“革旧维新”,出自元代宫大用的《范张鸡黍》:“文武氏革旧维新,周公礼百王兼备。”指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3)“怀柔天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服。(4)“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出自《孙子兵法·行军篇》:“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指用政治道义教育部队,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伐。(5)“法不阿贵”,出自《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指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形容执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居官守法”,出自商鞅《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此两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3.成语中的文化常识(1)天文地理。①“七月流火”,出自《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七月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月,把“火”理解为火热)。②“气冲斗牛”,出自唐代崔融的《咏宝剑》:“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借指天空。“气冲斗牛”形容气势或怒气很盛。(2)衣食住行。“亦步亦趋”,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原意是说,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即学即练]1.请解释下列成语中包含的民族精神。(1)光明磊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临危不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舍生取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解释下列成语中的政治法律意义。(1)道路侧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清海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必备知识】新词语是词汇中的动态系统。词汇同语音、语法比较起来,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直接。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都会很快反映到词汇中,使得一些旧词语逐渐消失,而许多新词语又不断在交际场合和传播媒体中出现,变化更替的速度是惊人的。词语的“新”“旧”只能是相对而言的,不同时期都会有那个时期的新词语,某个时期的新词语也不可能永远是新词语。新词语的“存活期限”,多数学者认为,一个词语从产生到被人熟悉成为通用词语的过程一般需要20年左右。因此,新词语同流行时间较短的网络流行语要有所区别,应以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新收录的词语为依据。【情境活动】情境1词语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分析下列新词语,探究新词语的来源及其含义,从中探究社会的发展变化或文化现象。新词语来源含义反映了哪些发展变化或文化现象逆行者飒后浪直播带货双循环一带一路云计算MP3晒的士老板超女情境2新词往往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按照下列时间来写出有代表性的新词,从中感受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的发展变化。1978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9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8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3在汉语中,很多新词的产生往往会影响到其他词语的变化。结合下列词语,探究新词语之间的关系。支付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网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学即练]1.“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2.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中国教育报》上刊登的一则消息称,“菜鸟”“粉丝”“BT”“PK”“雷人”……这些流行于网络的新词语,近年来频频在电视、广播、报刊上亮相,并出现在中小学生的日记、作文中。“作业写到晚上10点,真是‘杯具’!”这个句子出自一篇小学生的作文。老师和家长都看不懂。之前,在《重庆日报》《课堂内外》杂志社联手打造的“寒假快乐作文大本营”报名处,负责培训的钟老师解释,“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现在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对于网络语言出现在学生作文中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语言准确、流畅,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任务一【情境活动】情境1(1)①包含语素“理”;②包含语素“望”。这些词包含共同的语素,可以据此积累词语,这叫共同语素积累法。(2)①同义关系。②反义关系。③类属关系。④顺序关系。可以根据一些词在语义上的共同特点和相互关系,进行分类积累,这叫语义关系积累法。情境2(1)音近致误:反应(映)意见、礼上(尚)往来、手(首)屈一指、再接再励(厉、砺)、纷至踏(沓)来、一愁(筹)莫展。(2)义近致误:略(掠)夺、弱不经(禁)风、遗(贻)笑大方、串(穿)插、哀(唉)声叹气。(3)偏旁同化致误:按(安)排、编缉(辑)、脉膊(搏)、沤(呕)心沥血、满脸绉(皱)纹。[即学即练]1.(示例)仔细、细心、细微、精细、纤细、底细、细胞、细菌、琐细、细致、奸细、明细、细则、巨细、微细、和风细雨、细枝末节、细嚼慢咽、细水长流、事无巨细、胆大心细、精雕细刻、心细如发、粗中有细、精打细算、细大不捐、精耕细作、呢喃细语2.(1)怡(2)依(3)恍(4)茫(5)浑(6)豁(7)安(8)焕(9)庞(10)井(11)迥(12)欣(13)蔚(14)泰(15)黯(10)索(17)荡(18)哑(19)嫣(20)油(21)跃(22)肃(23)孑(24)蔼(25)溘(26)昭(27)怦(28)漠(29)了(30)惘(31)巍(32)轩(33)忿(34)喟(35)涣(36)黯(37)斐(38)戛(39)截(40)岿(41)怫(42)霍(43)悍(44)浩(45)翻(46)幡(47)跫(48)废(49)勃(50)超(51)盎(52)凛(53)岸(54)未(55)依(56)其(57)萧(58)当(59)悚3.(1)清静、静谧、恬静、幽深、静寂、寂静、安静、肃静、僻静等(2)富强、繁华、繁盛、昌盛、旺盛、茂盛、强盛、兴盛等4.(1)肤浅、贫乏、浅陋、鄙陋、浅薄等(2)亲密、亲近、亲昵、密切等任务二【情境活动】情境1[答案](1)源自神话寓言的成语: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守株待兔、揠苗助长、亡羊补牢。(2)源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卧薪尝胆、四面楚歌、三顾茅庐、完璧归赵、毛遂自荐。(3)源自古典诗文的成语(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引原句;另一种是经过加工,或紧缩,或减字,或增字,或换字)。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瓜田李下——古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4)源自群众口语的成语: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千夫所指——《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5)源自外来文化的成语:火中取栗:源于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与猫》。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杀鸡取卵:源自希腊《伊索寓言·生金蛋的鸡》。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情境2(示例)(1)《论语》中的成语,举例如下:①巧言令色: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语出《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②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他的全部学说之中,后来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始终。语出《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③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④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语出《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⑤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语出《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2)《孟子》中的成语,举例如下:①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语出《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②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语出《孟子·尽心上》“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③出尔反尔:说了又反悔或说了不照着做,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④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多指人的品德才能。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⑤反求诸己:从自己方面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语出《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3)《庄子》中的成语,举例如下:①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语出《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②薪尽火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也比喻种族、文化等代代相传。语出《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③白驹过隙: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形容时间过得飞快。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④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语出《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⑤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语出《庄子·达生》“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即学即练]1.(1)围魏救赵(2)趁火打劫(3)打草惊蛇(4)反客为主2.(示例)(1)风华正茂。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该词最初见于《汉书·蚡田传》——古书成句。词中是在形容“同学少年”的才华的情况下使用的,指风采才华正盛。指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2)青出于蓝。化用《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古书成句。原文是形容学习可以提高人的学问和修养。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情境31.(1)“被”同“披”,“被发”意为“披散着头发”。(2)“冯”同“凭”,“冯河”意为“徒步渡河”。(3)“识”同“志”,意为“记住”。(4)“见”同“现”,意为“出现、显现”。(5)“委蛇”音wēiyí,意为“敷衍、应付”。(6)“贾”音ɡǔ,意为“卖”。(7)“否”音pǐ,“臧否”意为“褒贬”。2.(1)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2)汤,滚开的水。(3)曾经,经历过。3.(1)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2)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不管客观实际。(3)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4)形容神态庄严(现多含讥讽意)。4.(1)①衣,穿着。②翼,长翅膀。(2)①鼠,像老鼠一样。②虎,像老虎那样。(3)①重,重的责任;轻,轻的责任。②残、缺,指残缺陈旧的东西。(4)①香,散发香味。②广,增广、扩大。③远,远离。(5)①丰,使……丰富;足,使……充足。②完,使……完好。(6)①草菅,把……看作野草。②是,认为……正确;非,认为……错误。③幕,把……当作幕;席,把……当作席。(7)①“于事”为后置状语,正常语序为“于事无济”。②“于泰山”为后置状语,正常语序为“于泰山重”。③“以理”为后置状语,正常语序为“以理晓之”。④“以法”为后置状语,正常语序为“以法绳之”。(8)①“我”为前置宾语,正常语序为“时不待我”。②“何罪”为前置宾语,正常语序为“有何罪”。③“夜”为前置宾语,正常语序为“以夜继日”。[即学即练]1.(1)星、棋,名词作状语。(2)毛,名词用作动词。(3)闭、羞,使动用法。(4)远,意动用法。(5)龙、凤,名词作状语。(6)坚、锐,形容词用作名词。(7)衣冠,名词用作动词。2.(1)被动句式(2)宾语前置(3)状语后置情境4[即学即练]1.(1)形容中国人胸怀坦白,没有私心。(2)形容中国人做事有恒心、有毅力,持之以恒。(3)形容中国人面临危难从容不迫,毫不畏惧。(4)形容中国人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2.(1)形容政治暴虐,人们不敢讲话。(2)形容社会太平,四方无战事。任务三【情境活动】情境1新词语来源含义反映了哪些发展变化或文化现象逆行者抗疫由于职责和信念所系,在发生重大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技术员考试应试能力训练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人物访谈及试题及答案
- 自我反思与生活的启示-高考作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试题与答案
- 商铺委托转租协议
- 2025年网络安全评估标准试题及答案
- 基于云计算的仓库管理新模式计划
- 学术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案计划
- 2025年软考软件设计师答题技巧试题及答案
- 软考网络标准化知识试题及答案
- 国宝大熊猫的资料介绍三年级8篇
-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正式版)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规程
- 公安情报学试卷附有答案
- 西方影视欣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济宁医学院
-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查房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中考一模考试物理试题
-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7)
- 六年级择校考试卷
- 髂总动脉瘤的护理查房
- 红色美术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