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届高考地理过程类模拟试题分类汇编_第1页
2022年届高考地理过程类模拟试题分类汇编_第2页
2022年届高考地理过程类模拟试题分类汇编_第3页
2022年届高考地理过程类模拟试题分类汇编_第4页
2022年届高考地理过程类模拟试题分类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地理过程类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三)

外力作用为主的地理过程

(一)流水作用地理过程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青海南部的囊谦县,地处青藏高原末部,境内山脉纵横。囊谦县是历史悠久的泉盐产区。与常见的地下凿井汲

取卤水不同,囊谦地区卤水多自涌成泉,该地一般承受引盐泉水入盐田,卤水自然结晶的方法来制盐。图甲示意囊

谦盐泉的形成过程,图乙示意囊谦县月平均气温与降水的变化。

xnw*

trIir

iiiii

Hi

IIHI

riirI

图甲图乙

(1)说明囊谦地区盐泉的形成过程。

(2)说明当地人民是如何利用有利地形兴建盐田的。

(3)推想囊谦县盐场的生产旺季,并说明理由。

【答案】(1)海拔较高地区的大气降水下渗、扩集,沿地层裂隙流淌;水流沿裂隙(断层)移动过程中不断与四周

岩层发生物质交换,溶虑地下含盐层,在压力作用下,最终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盐泉。

(2)盐泉(出水口)海拔大多高于盐田,可自流入盐田;依山就势,在山麓缓坡和平地处筑地为田。

(3)春季。春季气温上升快;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多风,利于蒸发。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有“冰与火之国”之誉的冰岛,海洋性冰川发育。海洋性冰川的主要标志是冰川层的平均冰温接近0℃,冰温较

高。冰岛冰原〔被大量冰雪掩盖的大面积陆地〕中发育有大量的冰川地窖。冰川融水是冰洞的始作俑者。当冰川内

部融水蓄积过多,一旦冲破禁锢破冰而出,就会释放出巨量的洪水,并形成一个开放的冰洞。图甲示意冰岛冰原及

火山带分布,图乙示意冰厚冰洞内部融水的蓄积过程。

22,蕾

二火山UO中心灿

附图乙

(1)说明冰川内部融水的蓄积过程。

(2)冰岛冰洞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冰岛冰洞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为人类生疏冰川不断开关着窗口,而这些窗

口的生命好似越来越短暂,变得愈发贵重。”请从气候角度,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位于火山带,冰川底部地热丰富,地热导致冰川溶化,形成融水;冰温较高,夏季气温上升,冰川表

面的融水、充分的雨水及河湖水在冰表流淌,通过冰裂隙和落水洞进入冰体;之后通过冰下通道到达冰川底部,加

之途中产生冰隙融水,共同蓄积为冰内融水(层

(2)冰岛冰川温度接近冬季冰洞内气温较低,融水量削减,冰洞稳定性强;夏季冰洞内气温上升,融水量增多,冰洞

变得不稳定甚至坍塌;全球变暧让冰洞的生命更短暂。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主产于黑龙江水域的鲤鱼被誉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淡水鱼王”,多栖息于两江集合、支流入口

处,一般体重达50~100千克,为大型食肉性鱼类。雌鱼产卵期为5~7月份,水温为15~17℃,产卵在水流平稳、水

深2~3米的砂质江段处,卵粘着在砂砾上。以下图示意黑龙江某河段。

(1)说明在图示河段额尔古纳河比石勒喀河流速快的缘由。

(2)分析石勒喀河南岸河漫滩的形成过程。

(3)图示河段水域适合鲤鱼生长生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D额尔古纳河两岸等高线密集,河岸陡,河道落差大;河道狭窄。

(2)石勒喀河上游流水携带泥沙;石勒喀河两岸等高线稀疏,河流落差小,流速慢;额尔古纳河流速快,阻碍石

勒喀河水流速度,使石勒喀河流速减慢,泥沙在此不断沉积。

(3)黑龙江水量较大,河水深,适合大型鱼类生存;两河交汇处泥沙中养分盐类物质较多,小鱼较多,为鲤鱼提

供食物;纬度高,气温低,水温适宜,适合繁衍生息;图示水域多河漫滩和沙洲,为其产卵供给有利条件。

4.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如图是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有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

仑上高上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正确季节。

m

r^~i

ii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缘由。

(2)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正确拾玉季节的自然缘由。

(3)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缺乏。

(2)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力量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3)1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

(玉石)发生沉积。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羊卓雍错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一个封闭型内陆湖,湖面海拔约为4450m,湖水以降水、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羊卓雍错历史上曾为外流湖,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后因冰川泥石流爆发,湖水不再流入雅鲁藏布江,最终形成了

内陆湖、咸水湖。以下左图为羊卓雍错流域图,右图示意1974〜2022年羊卓雍错平均水位年内变化特征。

程槌(m)

⑴描述羊卓雍错流域水位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

(2)分析羊卓雍错最高水位消灭在10月的缘由。

(3)分析图中雅鲁臧布江河谷地带多松散沉积物的缘由。

(4)说明羊卓雍错成为咸水湖的形成过程。

【答案】(1)10月至次年6月,水位不断下降,6月至10月,水位不断上升;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或一年内平均水

位春夏季节较低,秋冬季节较高)。

⑵夏季受暖湿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且气温较高,冰雪融水量大;降水、冰雪融水不是快速进入湖泊抬升水

位,而是需要约两个月时间的水量积存,因此该湖泊水位最高时间没有消灭在夏季,而消灭在秋季的10月。

(3)地处两大板块间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泼,导致岩层断裂、岩石裂开:全年气候干旱少雨,风化和风力作用明显;

流域内碎石等风化物被流水作用带人河流,并渐渐在河谷地带沉积。

(4)泥石流爆发而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或内流湖);地势低洼,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不断汇入,积水成湖;该湖

区全年降水较少,风力大,湖水蒸发量大,使得湖水盐度渐渐上升,导致成为咸水湖。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铁板洲位于长江下游距离河口约600km的微弯河段,其下游200m处有一个相邻沙洲——和悦洲,可认为是一

对子母洲。甲图示意铁板洲、和悦洲的地理位置,乙图示意2022-2022年铁板洲、和悦洲的面积变化状况。

(1)分析铁板洲、和悦洲的形成过程。

(2)指出2022-2022年铁板洲、和悦洲面积变化状况的异同,并分析缘由。

(3)列举争辩铁板洲、和悦洲面积变化可承受的方法。

(4)指出铁板洲被水流侵蚀的主要部位,并说明缘由。

【答案】(1)长江中上游支流众多,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铁板洲、和悦洲所在河段的下游变窄,排水不畅,

水流速度变缓,泥沙积存。

(2)变化状况的异同:铁板洲、和悦洲的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且铁板洲的下降速度更快。缘由:长江生态环境的

治理及上游水库的修建,使泥沙含量削减,沉积量变少,枯水期径流增加,河流沉积作用减缓,侵蚀增加,导致沙

洲面积减小;铁板洲位于和悦洲上游,受到的侵蚀更加明显,面积下降更快。

(3)方法一:承受遥感测量数据,对相近水位时遥感图像进展比照,直观地反映洲风光积的变化。

方法二:承受人工实际测量的数据,也可反映洲体各局部的面积变化状况。

(4)铁板洲的侵蚀作用主要位于洲头及洲体西北侧。缘由:洲头正对上游来水方向,侵蚀较强;受到洲头的阻挡,

水流分为左右两支,其洲体西北侧水流较大,加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侵蚀作用更为明显。

7.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滩,指河床内有洪水时漂浮、中小水时露出的地面。黄河下游河道宽,水位浅,泥沙淤积,形成宽阔的滩地。黄

河滩内居住着大量的人口,滩地寻常是群众生活居住的场所,是农业生产的土地,汛期又成了洪水漫溢之地。滩区房

子不断重复着“漂浮-倒塌-重建-漂浮”的轮回,滩区群众生活贫困。眼下,山东正大力推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

建设千里黄河生态经济走廊,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黄河渡区示意图

(1)依据图示和所学,描述黄河滩区的形成过程。

(2)虽然灾难频发,生活贫困,但是滩区居民们仍旧在此生活。推想他们选择留下来的理由。

(3)简述水利专家们反对在黄河岸边修建生产堤(滩区群众为保护耕地、村庄自修自守的土堤)的缘由。

(4)依据材料和所学,试为当地实现可持续进展提出建议措施。

【答案】(1)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至中游,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泥沙沉积;洪水时,携沙更多,

沉积更明显,洪水退去,泥滩暴露。(季节变化大,水位低时露出)

(2)滩区地形平坦,属于河流沉积物土质疏松,土壤肥力高,便于耕作;靠近河流,浇灌条件好。

(3)生产堤(破坏了)使原有河道变窄,导致河道内洪水水位变高,增大洪涝灾难的发生,加剧灾难损失;修建生

产堤,转变滩区生态,滩区丧失湿地的功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调整气候力量变差);加剧河床的泥沙淤积,

地上河问题愈演愈烈。

(4)进展生态移民;黄河滩区的生态建设:或者因地制宜进展产业,如:进展农产品深加,进展农业根底设施配

套建设、观光农业或乡村旅游业等。(任答3点)

(二)海岸带的地理过程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长江枯水季节海水简洁倒灌进入河道,造成水质无法到达饮用水标准,上海市供水告急。为保证上海市供水稳

定、安全,上海市在滩涂湿地上建了东风西沙水库(图甲所示)。图乙为河口拦门沙坝的形成示意图。

(1)简述上海市建东风西沙水库选址的理由。

(2)分析长江口拦门沙坝的形成过程。

(3)指出崇明岛规划建设沿海防护林的重点区域,并说明其综合效益。

【答案】(1)建东风西沙水库靠近上游方向,水质较好;枯水期受海水倒灌影响小,可以避咸;湿地可以起到净化

水质的作用;利用滩涂,土地本钱低。

(2)长江入海口来沙量大:由于地势低平,河水流速减缓,并受海水顶托,泥沙不断淤积抬高,形成河口沙坝。

(3)重点区域:崇明岛的东岸和北岸。沿海防护林效益:可以防范台风侵袭;削减海浪对岸线的侵蚀;为留鸟提

供栖息地;形成旅游景观资源。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恒河三角洲位于恒河入海口处,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三角洲以南的孟加拉湾局部海底有浊流存在,浊流是

一种含大量泥沙的流体,其密度比水大,常沿海底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低处流淌。无底大峡谷起于孟加拉湾北部大陆

架,向南到达深度1400米的洋底,长约160千米。峡谷连续向南,发育有世界第一大深海扇一孟加拉扇〔以下图〕。

(1)分析恒河三角洲形成的自然缘由。

(2)描述孟加拉扇的形成过程。

(3)指出孟加拉扇上扇、中扇、下扇积存物颗粒平均粒径大小的变化。

(4)说明孟加拉湾大陆坡大型海底峡谷形成的外力作用。

【答案】(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河流上游流经高山峡谷区,水流急,水量大,侵蚀和搬运作用强列,携带大量泥

沙。河流在入海口四周,地势低平,流速减慢,加上海水顶托作用影响,泥沙大量沉积,渐渐形成三角洲。

(2)陆上河流搬运大量泥沙入海后,沿海底峡谷流淌,至1400m水深的洋底,海底地形坡度变缓,浊流的流速变慢,

泥沙积存下来,渐渐形成孟加拉扇。

(3)积存物颗粒平均粒径上扇最大,中扇其次,下扇最小。

(4)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后因密度较大形成浊流,大陆坡处坡度陡,浊流流速快,侵蚀大陆坡形成沟谷(并使其不断

加深加长),渐渐形成大峡谷。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积存体〔沙坎〕,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以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

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外修

I

(1)与乙时期相比,说出甲时期河口区的河流水文特征。

(2)与乙时期相比,推断甲时期径流和海流作用力大小差异并说明理由。

(3)假设仅考虑径流和海流的变化,推想拦门沙由甲时期演化到乙时期的过程。

(4)说明拦门沙的形成对河口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与乙时期相比,甲时期河口区河流径流量大;含沙量大;流速较快。

(2)甲时期径流作用大于海流作用。理由:甲时期挡沙位置向外海方向移动;粗泥沙位置位于向河流上游一侧,

细泥沙位置位于外海方向。

(3)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流域来水量削减;拦门沙外海方向一侧被侵蚀,并向河流上游方向移动。

(4)河口拦门沙使河道淤浅,影响航运;阻碍洪水下泄,加剧洪涝灾难。

4.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库赛河是其接纳的最主要的地表径流。库赛湖的年纹层是由不同季节形成的粗颗粒层和

细颗粒层交替形成。粗颗粒物质组成磨圆中等、分选性差,具有明显的风力搬运特征;细颗粒层物质颗粒较细,除细

沙、黏土外,还含有大量的枝角类碎片和生物壳体,具有明显的流水搬运特征。以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

层垂直剖面示意图。

J5

g

N

(1)库赛湖形成初期水深坡陡,但是现在该湖的东南部湖盆较缓,据图推想其成因。

(2)推断库赛湖年纹层粗颗粒层沉积的季节,并分析形成过程。

(3)到断年纹层M形成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东南部有河流注入,携带大量泥沙,泥沙沉积,使得坡缓水浅。

(2)粗颗粒层沉积于春季。库赛湖冬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的机械搬运作用使大量的物质在冰面积存,等到春

季湖冰溶化,冰面上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粗颗粒层。

(3)M层为夏季沉积。推断依据:该层为细颗粒层,且沉积较厚,库塞湖受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大,入

湖河流搬运力量强,携带泥沙较多,故为夏季沉积而成。

5.阅读图文资料,答复以下问题。

翡翠岛沙丘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部,古滦河〔途经浑善达克等沙地〕入

海口四周,沿海一侧处处可见列阵沙坝,被称为“大海与沙漠的吻痕”。近年来,当地乐观开展植树造林和进展“滑沙入海”

〔主要在夏秋季节〕等旅游工程。争辩说明,旅游区内的沙丘脊线高度呈现季节变化,但年际变化不大。以下图示

意翡翠岛沙丘位置及其沿岸沙丘。

nti(rii9’2()'

(i)推想翡翠岛海岸沙丘群的的形成过程。

(2)分析旅游区内沙丘脊线高度的季节变化特点。

(3)分析当地植树造林对风沙活动的影响。

(4)说明设立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意义。

【答案】(1)古滦河携带大量泥沙在(古)入海口四周沉积;入海口四周及近岸的沙质积存物在长期强劲的向岸风

(东北风或偏东风)和海洋(潮汐、海流、波浪)共同作用下渐渐搬运沉积;泥沙在开阔沙质海滩上不断积存成沙

丘,最终聚丘成群。

(2)夏秋季节,“滑沙入海”旅游工程等引发沙丘坡体下滑,导致沙丘脊线高度降低;冬春季节,东北风(或偏东

风)势力强劲,大风吹扬,到夏初沙丘脊线高度根本恢复。

(3)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拦截运动沙粒,促其沉降;增加植被掩盖面积,削减沙源;截留水分,(增湿促

进沙丘沙体表层板结)减弱沙丘的移动性。(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4)利于加强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利于开展海岸沙丘等方面的科学争辩,为其他地区供给借鉴;利于开拓科普

训练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利于保护性开发,适度开展旅游活动。(答对

其中三点即可)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据史料记载,辽河的主河道入海口有不断西迁的过程,1909年前辽河水曾经大辽河入海;后因洪水,大局部河

水改经现辽河入海;1958年人们修建水利工程将流向大辽河的河汉封闭,上游河水全部流向现辽河。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涨潮时海水向上爬升,流速较慢;落潮时流速比涨潮时大的多。辽河口的

潮间带景观独特,除了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盐地碱蓬,还有一种潮汐造就的美景一“潮汐树”。“潮汐树”是由发育

在海滩上的潮沟组成,潮沟类似河流的坡面冲沟,其外形如树,主干朝向海洋,树枝状分杈朝向陆地。成规模、可

欣赏的“潮汐树”景观目前仅存在于辽河口一带。近年来油井钻台和渔业养殖不断蚕食着河口的潮滩。图1示意辽

河口海岸线的变迁状况。图2为辽河口的''潮汐树”景观。

(1)分析该地潮滩形成的自然缘由及1945-1979年增长快的主要缘由。

(2)简述“潮汐树”的形成过程。

(3)请就该地区“潮汐树”景观的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河流含沙量较大;地势低平,河水流速缓慢:喇叭状入海口,潮汐顶托作用强。人类修建水利设施,

导致辽河入海水量变大,泥沙淤积增多。

(2)落潮时水的流速大,侵蚀力量强,滩面的水流在地势较低处冲刷出一道道潮沟;越靠近海面,集合的水量越

多,流速越快,侵蚀力量越强,冲出的潮沟越宽越深;盐地碱蓬加固潮沟岸,稳定了潮汐冲刷出来的潮沟系统。

(3)建立保护区,制止海产品养殖;制止填海造地;在油田钻井等活动中留意保护生态、地貌景观。(答出其中

两点即可)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秦山岛是江苏省的近岸海岛,全岛由石英岩及大理岩构成,岛体为东北一西南走向。该岛距离赣榆滨海城约8公

里,面积约0.17平方千米。秦山岛南部有一条砾石连岛坝,自岛向陆地方向延长,长2.6千米,北部宽400米,南

端尾宽50米,坝顶高出高潮位0.8米,其厚度C海底以上局部)为5~5.8米。涨潮时渐渐没入海中,落潮时则渐次显露,

它消灭在海面上假设隐假设现,似为“神路”,“神路”南侧为淤泥质海岸,北侧为砂质海岸。

(1)推想组成连岛坝物质的来源地,并简述理由。

(2)从地质作用角度简析连岛坝的形成过程。

⑶分析“神路”对南侧淤泥质海岸形成的作用。

⑷有人说假设干年后“神路”将秦山岛与陆地相连,你是否赞同此说法?请说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秦山岛。理由:连岛坝北端连接秦山岛且比南端更宽;连岛坝的组成物质主要为砾石,最可能为秦山岛岩

石风化产物。

⑵该岛由石英岩和大理岩组成,内部物理化学性质均匀,性脆,节理裂腺较多;岛上基岩受风吹雨打和海浪长期冲击,

简洁发生风化、垮塌,成为颗粒较小的砾石;颗粒较小的砾石在岛前南北两股潮流的搬运下,带到了岛屿的西南角;潮流的

集合,使流速减缓,砾石逐步沉积下来,渐渐积存成连岛坝。

⑶陆地河流携带泥沙,“神路”阻挡了海州湾南侧淤泥的北上,致使其南侧淤泥积存成淤泥质海岸。

(4)同意。海浪会持续对秦山岛基岩进展侵蚀,同时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物质在“神路”南侧积存,使“神路”的物

质来源越来越多,最终与大陆相连。

或不同意。秦山岛面积仅为0.17平方千米,面积太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秦山岛和“神路”都可能被海

水漂浮;秦山岛基岩有限,“神路”的物质来源越来越少,“神路”最终消逝。

(三)大气作用的地理过程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外表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对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

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外表对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如以下图所示。在我国祁连山和珠穆朗玛峰北侧的河

谷地区均存在冰川风现象,冰川风势力强弱有着明显的日变化。近年来,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和祁连山北侧河谷地

区的冰川风变化趋势显著。

(1)指出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与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冰川风势力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缘由。

(2)描述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冰川风一天中势力强弱的变化过程。

(3)说明冰川风对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山谷风的影响。

(4)推想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冰川风近年来的变化特征及理由。

【答案】⑴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冰川风势力大于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

缘由: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的冰川面积较大,冰川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多,冰川面上的气温较低,冰川面上空气和谷

中同高度空气的温差较大,冰川风势力强盛。

(2)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地区冰川风的强弱受山谷风风向变化的影响,谷风会减弱冰川风,山风会增加冰川风,

从白天到夜晚,冰川风的势力增加,从夜晚到白天,冰川风的势力减弱。

(3)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加山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时间,减弱谷风的势力。

(4)冰川风势力变弱;理由: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溶化量增加,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冰川面积削减,且冰川变得

裂开,冰川面上空气和谷中同高度空气的温差变小,冰川风势力减弱。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太巴列湖〔位置见以下图〕是巴勒斯坦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湖岸地势多陡峭。湖面低于地中

海海面约213米,水清而味甜,盛产鱼类。水面常安静无波,但时有狂风巨浪。水源自北端流入,再向南端流出注

入约旦河。上游是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缺乏流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年来,

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水量削减,有时到达危急的低水平。

33*3c.

(1)比较太巴列湖与死海水文特征的差异。

(2)从地形与热力作用角度分析太巴列湖狂风巨浪的形成过程。

(3)分析太巴列湖的主要补给类型。

【答案】(1)太巴列湖有河流流出,是淡水湖;水量稳定,年际变化较小。死海没有河流流出,湖水盐度高;水量

年际变化较大。

(2)该湖湖面地势低,温度高;东侧高原空气冷却快,密度增大;地势陡峭,空气下沉重力作用显著,冷、暖空

气在湖面相遇,引起狂风巨浪。

(3)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河水补给较多;冬季受西风带把握,降水较多,雨水补给较多;处于板块张裂边

界,断层发育,有大量地下泉水补给。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青海湖四周高山围绕,湖滨地带分布有大量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青海湖西岸和北岸多分布着以布哈

河为代表的几条大河形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青海湖区大风日数较多,全年多在西北风把握之下,冬春风速最大,

夏秋季较小。受气温存风力影响,青海湖水温垂直分层现象随季节而变化。沙岛位于湖东部,曾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后来

沙岛东北端与陆地相连而成为半岛,并围成33平方公里的沙岛湖,外表均由沙砾掩盖。青海湖流域内人口主要从事

农业生产。

(1)分析形成青海湖湖滨地带沙丘的沙源。

(2)青海湖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的差异,夏季大于秋季,试分析其缘由。

(3)简述青海湖东部沙岛湖的形成过程。

【答案】(1)河流携带泥沙注入青海湖,泥沙沉积;枯水期河流和湖泊水位低,河滩和湖滩泥沙暴露形成沙丘的沙

源: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湖滨土地退化,进一步增加沙源。

(2)夏季表层升温快,下层温度较低:夏季风力较小,湖水上下扰动较小,水温差异大;秋季风力开头渐渐增大,湖

水上下扰动加剧,水温差异变小。

(3)西北风携带沙尘至东部受山脉阻挡,风速减弱,搬运力量下降,泥沙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北风驱动湖水向

东运动,在湖水搬运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积存;水下沙堤不断增高,沙堤出露水面,最终与陆地相连围成沙

岛湖。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灌丛沙丘是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沙物质在灌丛内部及四周积存而形成的一种风积生物地貌类型。植被、沙源

和风力等对灌丛沙丘的发育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松柳.为落叶灌木,在干旱沙漠地区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

的植株,可在干旱沙漠地区形成特有的灌丛沙丘。以下图为怪柳灌丛沙丘开挖剖面示意图。

(1)植被是灌丛沙丘形成的根本条件。概括灌丛沙丘植被的生态特性。

(2)以桎柳灌丛沙丘为例,简述灌丛沙丘的形成过程。

⑶说明灌丛沙丘对减轻荒漠化的意义。

⑷随着太阳能发电的普及,疆塔中地区不少光伏电站建筑者开头探究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相结合的工业治沙方式。

请你为塔中地区光伏治沙的可行性提出理论依据。

【答案】(1)耐旱、耐风蚀、耐沙埋、耐低温存酷暑;地表植株矮小,叶退化,地下根系兴旺;寿命长。

(2)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风力减弱,沙粒沉积,怪柳耐旱耐风沙,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的植株,连续阻挡风沙

流,使沙丘不断沉积、发育。

(3)灌丛沙丘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减弱风沙流;灌丛沙丘本身相对稳定,不易就地起沙,削减沙源;从

而减缓荒漠化进展,利于沙漠的治理。

(4)疆塔中地区为温带大陆气候(或深居内陆,降水稀有),光照充分,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板的铺设能遮挡

阳光,降低地表蒸发率,改善植物生长的水分条件,提高植被掩盖率,固沙作用增加;太阳能板能增加地表粗糙度,

从而降低风速,输沙率随之降低,风沙活动减弱,降低荒漠化速度,起到治沙的作用。

(四)冰川作用的地理过程

1.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松恩峡湾是挪威最大的峡湾,也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全长204千米,最深处1308米。以下图示意松

恩峡湾的位置及形成过程»

0"10

材料二有旅游者这样描写松恩峡湾一一刀劈斧削般的千米绝壁之下,一道强劲的碧水将群峰劈开;极险的陡崖大路

有着骇人的名字一一“山妖的阶梯”;瀑布从冰雪掩盖的山巅飞身而下,农庄镶嵌在陡壁上,彩虹飞架。

材料三公元8-11世纪,维京海盗在松恩峡湾一带快速进展,一度让欧洲人闻风丧胆,造就了峡湾人心中一段无比傲

慢的历史,但在关于挪威峡湾的世界遗产状况报告中却提到一一目前峡湾的生存环境特别的艰险困苦。

(1)说明松恩峡湾的形成过程。

(2)分析松恩峡湾四周古代海盗猖獗的地理缘由。

(3)为改善峡湾人生活,有人提出大力进展路上交通,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答案】(1)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形成峡湾。

⑵纬度高,热量缺乏,地形陡峭,耕地面积狭小,农业进展受限;受暖流影响,海水不结冰,且峡湾地貌沿岸多优良

港湾;森林广布,为造船供给了丰富的原料;陆上交通闭塞,造船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