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二轮复习策略高考英语所有题型解题技巧汇总_第1页
2023高考二轮复习策略高考英语所有题型解题技巧汇总_第2页
2023高考二轮复习策略高考英语所有题型解题技巧汇总_第3页
2023高考二轮复习策略高考英语所有题型解题技巧汇总_第4页
2023高考二轮复习策略高考英语所有题型解题技巧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二轮复习策略高考英语所有题型解题技巧汇总

听力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部分在整套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要求考生从头到尾按

顺序往下听,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选择,没有“回头看”的余地。

听力应试技巧与策略

听前:略读题目,切入话题,划出重点,预测内容(确定人物身份)

听中:捕捉信息,速记要点,有的放矢,去伪存真(短文独白,首末为主旨

句,注意5W,1H)

听后:连贯记忆,前后联系,综合考虑,一锤定音。

快速记录能力

心记:这种能力对于解决听力第1节的问题非常适用。

笔记:

1)运用速记符号,例如:tupIdown<-left-*right=equal

2)发明并运用字母的缩写形式,例如:Ex---expensive1g----largeeq—

—earthquake

预测技巧

1.对话预测:在听取对话,尤其是Partl-5--ShortConversation时,考

生可以按照下例wh-问题进行预测:

1)Whoarethetwospeakers?

2)WhatisthepossibleRelationshipsbetweenthem?

3)Whendidtheyhavetheconversation?

2.语篇预测:了解讲话者已提供和未提供的信息

1)Whatfactsdidthespeakeroffer?

2)Whatfactsdidthespeakerfailtooffer?

3.依靠开篇句预测:英语听力的第一句话通常会透露整篇的主题,所以考生

要善于抓住听力材料的首句信息。

听力特点及高分应试策略

话题广泛:购物、就餐、打电话、问路、看病、邀请、询问时间等。高考英

语听力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查考生对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

1.领略主旨大意,概括话题内容

它要求我们对听到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领会,抓住说话者究竟

在说什么。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What'sthepassagemainlyabout?

What'sthetopicofthepassage?

Whatarethetwospeakersdoing?

2.捕捉主要细节,确认具体事实

它要求我们听清、听懂与话题中心相关的具体信息,准确理解具体细节,如

时间、地点、人物、价钱、结果等。同时,还要求我们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简单

的处理,比如数字运算、时间顺序、比较筛选等。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Whereisthewomangoing?

Howdoesthemanpayforthetickets?

What'swrongwiththegirl?

3.推测谈话背景,辨认角色关系

要求我们从谈话或说话的话题和语气来推断出对话双方的职业身份,彼此之

间的关系,对话发生的时间、地点或场合等。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Wheredoesthisconversationtakeplace?

Whereisthewomanspeaking?

Wheredidtheconversationmostlikelyhappen?

4.领会弦外之音,揣摩观点意图

它要求我们从话语中听出其中可能有的“弦外之音”,也就是揣摩说话人的

意图I、观点或态度等,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Whatcanweknow/learnaboutthewoman?

Whatdoesthespeakerswanttotellus?

Whatistheprobableresultoftheconversation?

阅读理解

通过详细分析历年高考英语试卷,我们可将阅读理解归纳为以下几种题型:

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词义猜测题。

主旨大意题

1.归纳标题题

特点:短小精悍,一般多为一个短语;涵盖性强,一般能覆盖全文意思;精

确性强,表达范围要恰当,不能随意改变语意程度或色彩。常见命题形式有:

What'sthebesttitleforthetext?

Thebesttitleforthispassageis.

Whichofthefollowingcanbethebesttitleforthepassage?

2.概括大意题

包括寻找段落大意(topic)和文章中心思想(mainidea),常见命题形式

有:

Whatisthegeneral/mainideaofthepassage?

Whichofthefollowingexpressesthemainidea?

Whatisthesubjectdiscussedinthetext?

小简老师特别提示:

阅读理解文章多是议论文和说明文,这两种文体的结构可归纳为:提出问题

-论述问题一一得出结论或者阐明观点。对于这类文章,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

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位于段首:一般而言,以演绎法撰写的文章,主题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即

先点出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作具体的陈述。判断第一句是否为主题句,可具

体分析段落的首句与第二,三句的关系;如果从第二句就开始对第一句进行说明,

论述或描述,那第一句就是主题句。

位于段尾:有些文章会在开头列举事实,然后通过论证阐述作者的核心论

点。因此,如果第一句话不是概括性的或综合性的话,最好快速读一读段落的最

后一个句子,看看它是否具备主题句的特征。如果它具备主题句的特征,段落的

主题思想就很容易确定了。一般说来,当一种观点不易向人解释清楚或不易被人

接受时,主题句便会到段落的末尾才出现。

位于段中:有时段落是先介绍背景和细节,接着用一句综合或概括性的话概

括前面所说的内容或事例,然后再围绕主题展开对有关问题的深入讨论。这种文

章的主题句往往会在段落中间出现。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情况:先提出问题,然

后给予回答(主题句),最后给予解释;或者,先提出问题,然后点出主题思想(主

题句),最后给予解释。

首尾呼应:主题句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两个位置上先后出现,形成前呼后应

的格局。这两个主题句叙说的是同一个内容,但用词不尽相同,这样不但强调了

主题思想,而且显得灵活多变。这两个句子并非简单重复,后一个主题句或对该

主题作最后的评述,或对要点作一概括,或使之引申留给读者去思考。

细节理解题

考查内容主要涉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数字等议论文中

例证细节和定义类细节。这类题目的共同特点是:答案一般都能在文章中找到。

当然,答案并不一定是文章中的原句,考生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自己组织语

句回答问题。

1.事实细节题f寻读法

分为直接理解题和间接理解题,前者常用who,what,which,when,where,

why和how提问,或判断正误;后者需与原文信息转换,表达上与原文有差异。

常见命题形式有:

Whatcanwelearnfromthepassage?

Allthefollowingarementionedexcept

Whichofthefollowingstatementsis

2.排列顺序题一首尾定位法

常出现在记叙文和说明文中,一般按事件发生的顺序。常见命题形式有:

Whichofthefollowingisthecorrectorderof,,,?

3.图文匹配题一按图索骥理清线索

设题形式:给出图表,根据图表提问问题。

4.数字计算题->(方法:审题一带着问题找细节一对比、分析、计算)可

直接找到相关细节,但需经过计算方可找到答案。

推理判断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隐含或深层的含意的理解能力。它要求考生根据文章

内容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断,包括考生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态度的判断,对修辞、

语气、隐含意思等的理解。

1.细节推理判断题

一般可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或借助生活常识进行推理判断,常见命题形式有:

Itcanbeinferred/concludedfromthetextthat.

Theauthorimplies/suggeststhat.

2.预测推理判断题

根据语篇对文章接下来的内容或可能的结局进行猜测,常见命题形式有:

Whatdoyouthinkwillhappenif/when,••?

3.推测文章来源或读者对象。常见命题形式有:

Thepassageisprobablytakeoutof

Thepassagewouldmostlikelybefoundin____

Wheredoesthistextprobablycomefrom?

4.写作意图、目的、态度推断题

作者的语气态度往往不会直接写在文章里,只能通过细读文章,从作者的选

词及其修饰手段中体会出来。

询问写作目的的题,选项里常出现的词是:explain(解释),prove(证明))。

询问语气态度的题,选项里常出现的词是:neutral(中立的),sympathetic(同

情的),=satisfied(满意的),friendly(友好的)等.

小简老师特别提示:

推断题是考查学生透过文章表面的文字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等逻辑推

理的能力。推理和判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切莫主观臆断。

①那些文章中直接陈述的内容不能选,要选择根据文章推理出来的选项;

②推理不是凭空猜测,而是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作出正确答案时一定要在文

中找到依据或理由。

③要忠实于原文,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

作者的想法;不要脱离原文主观臆断。

词义猜测题

考占.

①猜测某个词、词组、句子的意义;

②对文中的多义词或词组进行定义;

③判断某个代词的指代的对象;

小简老师特别提示:

1.通过因果关系猜词

有时文章借助关联词(如because,as,since,for,so,thus等等)表示前

因后果。

2.通过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关系猜词

通过同义词猜词,一是要看由and或or连接的同义词词组,如happyand

gay,即使我们不认识gay这个词,也可以知道它是愉快的意思;二是看在进一

步解释的过程中使用的同义词。

通过反义词猜词,一是看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或副词,如but,while,however

等;二是看与not搭配的或表示否定意义的词语。

3.通过构词法猜词

根据前缀、后缀、复合、派生等构词知识判断生词词义。如:Sheisunlikely

tohavestolenthemoney.("un"含否定意义,故为"不太可能"之意。)

4.通过定义或释义关系来推测词义

例如:Butsometimes,norainfallsforalong,longtime.Thenthere

isadryperiod,ordrought.从drought所在句子的上文我们得知很久不下

雨,于是便有一段干旱的时期,即drought,由此可见drought意思为〃久旱”,

〃旱灾

5.通过句法功能来推测词义

例如:Bananas,oranges,pineapples,coconutsandsomeotherkindof

fruitgrowinwarmareas.假如pineapples和coconuts是生词,我们可以从

这两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它们大致的意思。从句中不难看出

pineapples,coconuts和bananas,oranges是同类关系,同属fruit类,因此

它们是两样水果,准确地说,是菠萝和椰子。

6.根据常识猜词

如:Thedoorwassolowthathehithisheadonthelintel,(lintel

“过梁”。)

七选五

解题思路

1.理清句际间的关系

文章的内容是根据各层各段的大意有机地组合而成,各个层次,各个段落之

间不管怎样错落有致,但它所表达的内容都是要围绕中心的,各句之间都有一定

的语脉,因此,理解阅读材料时一定要把握语脉,理清句际间的关系,进而理解

语段或全文的内容。

2.找出句子之间的连接性的词语

文章的语句间的组合,除了从语句间的意义关系分析外,还可借助句子之间

的连接性词语来把握,因为连接性词语能表明这个语段句与句之间、层与层之间

的基本关系有:

承接关系(如so,therefore,thus,hence,等)

平列关系(如first,second,third…;firstly,等)。

转折关系(如however,nevertheless,still,though,等)

层递关系(如also,further,furthermore等)

解题步骤

1.通读全文

对文章进行快速浏览,寻找主题句,抓住文章结构及文章的写作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开始与结束段落,首段的末句一般是是全文

的主题所在,说明本文将探讨哪些内容。首段的末句对于快速掌握文章的主题具

有重要意义,如果它是文章的主题句,就可以使读者迅速明确文章情节将如何

展开,并对文章的写作主题有了整体的了解。

如果末句不是主题句,则需要继续寻找。这时,可以考虑文章的写作方式

是否为“结尾总结”式,如两者均可排除,则需在文章中其他段落寻找主题句,

但要注意,首段与末段的提示作用。

2.详读段落

在短时间内,找出每段写作内容的关键词。明确各段的主题句或主旨大意。

文章正文部分通常分为若干小段落。各段落会根据整体文章写作主题展开,

对文章主体进行的不同方面的描述。找出各个小段落中的关键词,明确其描述内

容,为整体试题的解决做好铺垫。阅读各个空的前后句,标记关键词

在阅读文章的开始部分、明确文章的基本话题以后,要阅读五个空各自的前

后句,并将前后句中的解题线索,即关键词标记下来。关键词包括句中的核心名

词或名词词组(如带有形容词的名词词组)、专有名词、时间数字、代词、连词

等。

重点阅读各个问题附近的句子,圈定线索词,然后从选项中寻找相关的特征

词,以确定答案。做题时可以采用代入排除法。如果一题做不出或拿不准,可先

放过,继续往下读,先做容易的能做出的题,直到读完整篇文章。至此,文章的

要点和主旨、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应基本清楚了。

3.定位选项

明确各备选选项的含义,抓住其关键词语,根据文章整体结构与具体内容,

将选项填入文中,填写时尤为注意各选项中出现的句子衔接手段及句中的衔接标

志词。

在定位选项时,要特别注意空格上下段的写作内容,以及空格上段尾句和下

段首句的结构和意义。将所选项放入空白处,看看是否与上下文构成语义及逻辑

上的直接关系,是否符合该处语境。能否承接前后的写作线索。使文章无论内容

还是衔接上都能做到通顺。

一篇文章作为一个整体,是有其写作的线索与思路的,在选项定位中,要尤

其注意文章的写作线索,文章的写作思路的连贯使文章的每个段落、每个句子甚

至每个短语均融为一体。如果带入选项后,发现文章写作线索中断或是前后矛盾,

应更换其它选项。

4.通读复检

将所选答案代入文中,再次通读全文,重点考查逻辑关系和关联结构。

在完成选项定位后,应通读全文,检查文章内容是否完整,语义是否连贯

合理、各段落内容是否紧扣主题,语篇结构是否通顺连贯、具有一致性、合乎逻

辑,写作思路是否清晰明了,格式以及用语是否恰当贴切,从而判断选择的答

案是否正确。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对相近选项的对比分析,个别干扰项由于与某

个正确选项的内容相近具有很强的干扰性,这时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仔细甄

别,排除干扰,从而得出正确选项。

5.确定排除

研究多余选项,确定排除理由,最终确定答案。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主要考查学生词汇、固定搭配、语法等语言知识,也反映出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对语境的逻辑判断能力。

解题原则

1.语义优先于语法原则

由于文章的开头部分一般不设空格,而是对所选短文的题材和可能涉及的内

容作简单的介绍或提示,并且单纯的语法题几乎从该题型中消失。

如果一味按照语法规则来选择答案,就陷入了答题误区,因为几乎每一题的

四个选项都符合语法规则;理解文章的大意并结合语言结构对每个空格作出正确

的判断,方为上策。

2.词内选项句内找原则

从近几年的高考原题来看,近义词或词组的辨析正成为考试的热点。四个选

择项要么都是词义相近的名词单数或复数,要么都是近义动词的同一时态等,只

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提供的四个选择项词义相差悬殊,则上文或下文肯定有答题提示,有时

第一个空格要读完全文才能回答。

解题步骤

1.要快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正确分析、归纳文章主旨。

2.在理解文章大意基础上,对每道题所给的词语进行剖析,考虑语境,上下

呼应,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再根据自己最有把握的、最熟悉的短语、习惯用

语、动词形式和句子结构等,先完成简单的,把难的留在后面。

3.再细读全文,集中精力解决难点,填补空缺。

4.答题完毕,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规律,再耐心通读全文,

认真复查所选答案是否得当,语法是否正确,逻辑推理是否合理。

解题技巧

1.逻辑语气解题法

这种逻辑语气主要包含并列、递进、因果、转折和委婉语气等等。这类题的

选项多为连词、副词或具有连词意义的各类短语。

2.固定搭配解题法

这类题与语法结构题有点类似,但主要惯用搭配,讲究词与词的搭配,涉及

到关联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名词和短语等。

3.语法结构法

这类题需要考生有较为扎实的语法基础知识,能够从句式的结构上辨别出须

填相关的关联词、连词、副词、形容词或相应的动词,当然还要考虑到主谓一致

的关系等语法知识要点。

4.语境信息解题法

选项重在语意干扰,考生应具有通过上下文提示、暗示或铺垫,对篇章进行

整体上的把握的能力。所以,快速浏览全文,迅速领悟篇章主旨,通过上下文语

境选择答案选项乃解决完形填空的关键。

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是一种综合技能,主要在于检测考生发现、判断、纠正文章中错误

以及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知识准确性的能力。短文改错与书面表达一样,最能

反映一个人的语言功底。考生在该题上失分最厉害,因为此题而影响英语总成绩

的占大多数。

短文改错的复习重点

考生必须熟悉设错方式:多词、少词、错词。

(1)多词现象大多出现在冠词、介词、助动词、连词、语义重复及行文逻辑

等方面。

(2)少词现象主要出现在冠词、介词、副词、助动词、不定式符号to、连词

等。

(3)错词现象主要在冠词、介词、名词单复数、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主

谓一致、代词、连词、词形。

对全文的宏观把握

在理解篇章的基础上逐句审读,分析判断,上下兼顾,把明显的、拿的准的

题先做完,这样可以缩小包围圈,也有助于对全文的进一步理解。

从语法角度审查

1.查看时态是否一致。

Myfavoritesportisfootball.Iwasamemberofourfootballteam.

全文都是用的一般现在时,此句中的was显然与上下文语境不符,应改为am。

2.查看主谓是否一致。

Anyonemayborrowbooks,anditcostnothingtoborrowthem,cost

应改为costs,因其主语是it(为形式主语),且上下文均为一般现在时。

3.查指代是否一致。

TheSmithsdidhisbesttomakemefeelathome.句中的主语the

Smiths表的是Smith一家人,因此指示代词his应改为their»

4.查平行结构是否平行一致。

由and,or,but,either...or...,neither...nor...,notonly...but

also...,aswellas等并列连词和词组连接的结构可称为平行结构。

Itwasverykindofthemtomeetmeattherailwaystationand

drovemetotheirhome.句中的drove显然与and前面的tomeet不平行,

应改为drive0

5.查名词的单复数与修饰词语或上下文是否一致。

Westudyquiteafewsubject,suchasMaths,Chinese...quitea

few只能修饰复数名词,故subject应改为subjects。

6.查行文逻辑是否一致。

Mostpeoplecanquicklygethelpfromadoctororgotoahospital

sincetheyareill.根据行文逻辑,这里不应该由since来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而应该是when/whenever或if来引导时间或条件状语从句。

作文

英文作文的阅卷老师阅读速度很快,每篇作文以平均不到一分钟的速度审核,

阅卷老师首先会大致读一下作文内容,并在心里给出作文得分的等级。一等分数

为20-25分;二等分数为15分-19分;三等分数为15分以下。因此,整篇作文

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卷面清爽,减少修改

卷面整洁的高考作文分数一般都不会太低,阅卷老师喜好阅读字迹工整的文

章,让人看上去舒服的卷面,应尽量减少修改,如果字体优美的话就更占优势了。

杜绝错误拼写

高考作文应杜绝拼写错误的单词,尤其是简单的词汇。如果考生有拿不准的

单词应尽量替换为熟悉的单词。如果有拼写错误的单词不仅会因此扣分,还会影

响整体作文分数的等级。

善用实词,替换常用词

高考英语作文应多用实词,少用虚词。比如在形容一个人很好的时候,不要

总用nice这样太过简单空洞的词汇。应尽量多使用一些诸如generous,humorous,

interesting,smart,gentle,warm-hearted之类的形容词。

巧用连词改长句

常用的连词有以下几个:

表递进关系:furthermore,whatismore

表转折:however/but但是

表目的:forthe.....为了…

表因果:therefore因此,所有/so所以

表例证:forexample

表假设:if如果

表让步:although…虽然...

相关的过渡语

表示时间川页序:first,then,afterwards,meanwhile,later,first

ofall,finally,atlast***

表示空间顺序:near,nextto,farfrom,infrontof,onthe

left,ononeside…

表示比较、对照:like,unlike,suchas,but,however,等等。

表示递进关系:besides,what'smore,whatwasworse

表示并列关系:and,aswellas,also***

表示总结性:ingeneral,inaword,inshort,onthewhole

巧妙变换句式

例如:Ithinkthat.....宾语从句,是考生最常使用的句式。如果变换

成另一种句式Ihaveathoughtthat.....同位语从句,立刻让人眼前一亮,

为作文平添光彩。

还比如:Ihearthat也是很多考生常用的句式。如果换成Itisreported

that.....或者Thereisapieceofnewsthat同样的意思,却明显体现出

了考生知识运用的差距。后者明显分数会!

2023高考答题技巧理综万能答题攻略

高考理综分值占据高考总分值半壁江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理综”分数

的高低,直接决定高考的成败,得“理综”者得高考。但是,很多同学只能拿到

200多点的分数,失分甚是惨重!那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还能把理综成绩

再往上提一提呢?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理科与其它高考科目相比,主要有三大特点:

首先,时间紧。做题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理综成绩的高低,两个半小时的

考试时间对大多数同学来是是不够用的。

其次,分值高。总分300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后面的大题都是几十分一

道。选择题多错了几道,就会拉开几十分的差距。

其三:难度大。理综是才高考的重头戏,试想如果每一道考生都能做的出来

那还能选拔出人才吗?高考,最重要的就是将考生分层,也方便高等院校择优录

取。

二、除了充足的复习准备外,答题技巧同样重要

1、答题时间分配

按分值分配,生物需25-35分钟完成,化学需45-50分钟完成,物理需要1

小时完成。选择题安排50〜60分钟左右完成,非选择题大约安排90〜100分钟

左右完成为宜。做题时,谨记容易题力求全对,中档题少丢或不丢。难题就要学

会取舍或者放弃。

2、做题顺序

如果自己比较自信,就从头到尾做;如果不自信,就可以有选择的先做自己

擅长的。做题要秉承“动笔就有分,有效答题”的信念。一般来讲按照生物,化

学,物理来做的顺序是比较合理的。前面的化学,生物认真做,保证对的前提下,

提高速度,方便留给物理思考时间。

3、考场技巧

•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①分析理解题干,弄清楚选什么?

②由问题联想答案问题~答案一供选答案

③由题肢联想问题供选答案一答案一问题

④两面夹攻问题一答案一供选答案

⑤择优汰谬,去伪存真如果所给的四个答案中,有一个是优真的,那么这

么优真的供选答案就是应选的答案。

为防万一失误,即使一眼就看破的题,也需要多方考虑,仔细推敲,因为''容

易题容易错”。

⑥特殊情况,不能放弃有时在所给的四个供选答案中,自己连一个也肯定

不下来,可使用排除法,最后所剩的那个无法否定的供选答案就是应该选择的。

这是一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方法。注意,题目不会,千万不要空

着不答。随便写个答案还有25%的正确率呢!

•解答题的解题技巧

①认真阅题,首先要抓关键字词。有必要把关键字词圈起来,我建议大家把

简单的演算过程直接写在题卷上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还能在检查时清晰明了地知

道当时是怎么算的便于检查。

②审慎思考:将有效信息与所学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如解遗传题时,在阅题时,把题目给的已知条件写在草稿纸上,在思考时,找出

已知条件,挖掘出“隐藏”的已知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建立推导出答案的“逻

辑链条”,即解题思路。

③规范书写:这个规范书写,不是说要让你把字写的有多好,而是要用学科

语言将自己的思路做法表达出来。

要做到:

用学科专业术语表达:在高考中,不能用自编的、自造的词语来组织答案,

要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和本专业的规范的表达方式、格式来组织答案。

答题层次要分明。如果一个答案,不是一句话能表达的,要制定一个“小提

纲”,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

消灭病句和错别字。特别是专业名词和概念,写错别字高考绝不会给分的。

④平衡心态:遇难题,心不慌。有的同学一遇到难题,心发慌,以为别的同

学能做上,而自己做不上。(其实,后来才知道大多数同学也没做上)学知识,不

“怀疑”。有的同学在刚开始考试时,心态正常,本来选择题做对了,但是,后

来由于心态不平衡,在考试结束时,又改错了。排除一切杂念。在高考考场上,

要善于有意识调节自己的心态。要从容、镇定。此外,在考前要把自己的“生物

钟”调节到最佳状态。要有充足的睡眠。另外,考前的几天,在高考相应的时间,

最好做些题,不要在这个时间段睡觉。避免正在高考时间,你正好想睡。

三、功夫还在平时

1、巧妙运用答案

很多的题,无论是在考试或者平时做作业,我们都很难将它们全都写出来,

这个时候答案就发挥很大的作用了。很多人觉得看答案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使

自己的惰性大增,成绩不增反降。这里建议大家不要一味地拿着答案就是抄个答

案结果就算了,你完全可以自己把答案扣起来,看自己是不是不看答案再次把这

道题的整个过程写出来。时间长了,可以很多地锻炼自己的解题思维。

2、训练正确率和解题速度

最重要的就是思维的培养。思维的快速反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一

个长期努力的过程。表现在上课积极的于老师互动,你可以不冒泡,但一定要多

多思考过程,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意识。

自己会做的题一定拿出来回锅,你觉得你这道题会做但是你却很不熟悉,这

样你在考试中就很难将它快速的写出来。思考很长时间,这真的是一种浪费,你

想一想如果你足够熟悉,你可以秒写答案,或者说十来秒就写答案,有什么不好

呢?

越努力越幸运,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绝对不要放弃。高考必胜!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点,平时常看看~

化学是理综里面的一科,但很多时候总给人一种“理科中的文科”的感觉,

原因无它,需要记忆的地方有点多啊!尤其是一些细节,比如高温或常温反应条

件,气体过量或少量通入等等,让人有点凌乱~

下面总结了高考化学中40个常错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化学知识,

并且学会怎样绕开这些陷阱,在考试中少出错,拿高分!

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

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

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0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

氧化物,如CO、NO和N0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A1203是两性氧化物,Cr03是酸性氧化物。

2、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

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3、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

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

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

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

是物理变化。

4、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02和0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

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5、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k

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

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L,也可能不是22.4

Lo

6、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

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

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L-mol-k

7、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辨析: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

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

溶剂的体积。

8、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液体积的单

位。

辨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

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T,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

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9、由于S02、C02、NH3、C1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

认为S02、C02、NH3、C12等属于电解质。

辨析:(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

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

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S02、C0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

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

10、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辨析: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

的大小有关。

11、错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

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

辨析: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

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

电子的数目无关。

12、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

辨析: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Na2S03+H2S04===Na2S04+S02t+H20,此反应中H2S04表现强酸性。

13、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辨析: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1(1)H原

子中就不含有中子。

14、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

辨析:(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

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Na、F等。

15、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辨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属于非金属元素。

16、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辨析: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

作用,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平衡)结果。

17、错误地认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辨析:(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能称为共价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如Na20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OH

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18、错误地认为增大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辨析:(1)对于只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体系,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

(2)对于恒温恒容条件的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若向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

体系的压强增大,但是由于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故反应速率不变。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是引起气态物质的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反应

速率。

19、错误地认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就会增大。

辨析: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改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

数才会增大,改变浓度和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不变。

20、错误地认为放热反应或爆增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辨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是AG=AH-TAS,仅从焙变或婚变判断反应

进行的方向是不准确的。

21、错误认为任何情况下,c(H+)和c(OH-)都可以通过KW=1X10-14进行换

算。

辨析:KW与温度有关,25℃时KW=1X1OT4,但温度变化时KW变化,c(H+)

和c(0H-)不能再通过KW=1X10-14进行换算。

22、错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水电离出的c(OH-)和c(H+)也不相等。

辨析:由水的电离方程式H20==0H-+H+可知,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OH-)和c(H+)总是相等的,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23、酸、碱、盐溶液中,c(OH-)或c(H+)的来源混淆。

辨析:(D酸溶液中,c(OH-)水电离=c(OH-)溶液;碱溶液中,c(H+)水电离

=c(H+)溶液。

(2)盐溶液中,若为强酸弱碱盐,c(H+)水电离=c(H+)溶液;若为强碱弱酸盐,

c(OH-)水电离=c(OH-)溶液。

24、错误认为只要Ksp越大,其溶解度就会越大。

辨析:Ksp和溶解度都能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但是只有同种类

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度的大小;若是不同的类型,

需要计算其具体的溶解度才能比较。

25、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

辨析:判断原电池的电极要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具体反应分析,发

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

如在Mg—A1一稀H2S04组成的原电池中,Mg为负极,而在Mg—Al—NaOH溶

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1作负极,因为A1可与NaOH溶液反应,Mg不与NaOH溶液

反应。

26、在电解食盐水的装置中,错误地认为阳极区显碱性。

辨析:电解食盐水时,阴极H+放电生成H2,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0H-

浓度增大,阴极区显碱性。

27、错误地认为钠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02,在适量或少量氧气中燃烧

生成Na20o

辨析: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将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生成

Na20,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Na202。

28、错误地认为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发生

反应。

辨析:钝化是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铝、铁等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

氧化膜而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如果加热氧化膜会被破坏,反应就会剧烈进

行。所以钝化是因发生化学变化所致;铝、铁等金属只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

发生钝化,加热时会剧烈反应。

29、错误地认为,金属的还原性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

辨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与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

与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即与化合价无关。

30、错误地认为可用酸性高镐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辨析:乙烯被酸性高锦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

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31、错误地认为苯和澳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辨析:虽然两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溟,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

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32、错误地认为用酸性高锌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辨析: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

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33、错误地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辨析:苯酚的电离能力虽比碳酸弱,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强,所以由复分解

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34、错误地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澳水,再把生成的沉

淀过滤除去。

辨析:苯酚与滨水反应后,多余的滨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澳苯酚

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35、错误地认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辨析: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不是醛。

36、错误地认为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辨析:高分子化合物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几万到几百

万;二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各个分子的n值不同,无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油脂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固定的,一般在几百范围内,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7、使用试管、烧瓶加热液体时,忽视对液体量的要求,所加液体过多。

辨析: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0用烧瓶加热液体

时,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1/2。

38、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记错药品和祛码位置,称量NaOH固体

时,误将药品放在纸上。

辨析: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是左物右码。称量NaOH固体时,应将NaOH

放在小烧杯内或放在称量瓶内。

39、混淆量筒和滴定管的刻度设置,仰视或俯视读数时,将误差分析错误。

辨析:量筒无“0”刻度,且刻度值从下往上增大,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

端,从上往下增大。观察刻度时相同的失误,误差相反。

40、混淆试纸的使用要求,测pH时误将pH试纸用蒸储水润湿。

辨析:使用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时要先用蒸。

对于高三理综来说,它的模式相信现在大家都很熟悉了。如何提高理综成绩,

也是许多同学头痛的问题。理综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提升理综成绩也就

是提升这三科的成绩。那究竟谁先谁后?有老师说成绩优异的学生90%是按正常

顺序,也就是物理-化学-生物。这个顺序,开始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但物理上去

后发现这确实是得高分的技巧!

我们按照顺序来吧!首先是物理。

请大家明确一点:理科生高考,物理数学考好了,你就基本上赢了!针对新

课标而言,高考物理分选择、实验、大题三个模块,很多同学物理分不高,很可

能就是因为选择题做不好。选择题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广,巩固起来比较耗费时间,

短期内成绩提高却又不大。

因此,我们先攻克实验题!实验题综合性非常强,而对应的知识点又特别专

一,你在认真研究实验题之后会发现,许多知识点脑海中就清晰起来。实验题难

度单一适中,这对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讲十分容易上学,同时计算方面的练习会培

养大家的准确率和算术能力。

另外,建议大家做一个总结试题调研,实验专题的小本子,难度就是高考水

平,完全贴近考试,也用不了多久时间。开始做可能不适应,因为实验题非常综

合。但是做一周你就会发现可以流畅做完一道大题,同时你的实验题成绩会上升

很快。

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学会总结!

总结什么呢?

1、力学,电学模版都会涉及的定理和公式,你要通过答案和解析给汇总出

来,这些都是你必须背的。

2、电学以定理为主,计算为辅。你也同样需要总结都有什么题型。

定理:螺旋测位器,游标卡尺,如何测量。这个都是要死背的。

常考类型:测电阻(定值&半导体),改装电表。

题型又通常有:

(1)画电路图:这就需要你做题,把常见电路图画出来,同时需要判断内

接外接,又有多种方法,这些在常见练习册上都有详细讲解。

(2)研究坐标来判断电阻/电源内阻/G表内阻,和电动势大小。这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