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汕尾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汕尾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汕尾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汕尾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广东省汕尾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韩非子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并且强调以法治官察官,主张“明法以制大臣之威”“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促使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是(

)A.官僚制度 B.军功爵制 C.宗法制度 D.世卿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战国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铁制工具的应用,提高了生产力,使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由此带动了上层建筑的全面变革。其中之一就是官僚制度逐渐取代世卿制度。在此制度下,官员由诸侯任命,并非世袭,有功则升,有过则免,官僚制度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突显出它的作用,治官察官的思想也随之而生,A项正确;军功爵制是促使官僚制度产生的一种选官方式,排除B项;宗法制度在战国时期逐渐瓦解,排除C项;世卿制度在战国时期逐渐被官僚制度取代,排除D项。故选A项。2.秦及汉初官府规定了禾穗、原粮与成品粮之间的折合比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谷物形态与种类,创制出“四大一小”谷物计量体系。其中,“四大”为专用大量,包括禾量、粟量、稻量、麦量;“一小”为标准量器或通用量器,即米量。该谷物计量体系的确立(

)A.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B.加剧了田租征收复杂程度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反映了粮食管理能力提升【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禾穗、原粮与成品粮之间折合比例关系的确立,有利于减省田租征收与廪食发放过程中本应存在的大量运算程序,提高粮食征收与管理的效率,反映了官府粮食管理能力的提升,D项正确;民众赋税负担的轻重与税率、税种的增减有关,排除A项;谷物计量体系的确立使不同粮食之间的换算变得更加简便,降低了田租征收的复杂程度,排除B项;秦及汉初官府建立的“四大一小”谷物计量体系无法起到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政府税率的提高、实行垄断性经营等可以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排除C项。故选D项。3.公元837年,平卢军节度推官监察御史吴降为其夫人李氏撰写墓志铭:“长庆二年,我登进士。与君婚姻,情若鱼水。一从薄宦,四任俸微。惭我无食,劳君典(典当)衣。”该墓志铭可用于研究唐朝()A.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B.进士及第者的生活状况C.中原地区丧葬习俗 D.藩镇割据对社会的危害【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从吴降为妻子李氏撰写的墓志铭可见,吴降夫妻恩爱,情若鱼水,但吴降收入很低,以致到了食不果腹、典当衣物的地步,该墓志铭不仅是吴降进士及第的权威依据,对于研究唐代进士及第者的生活状况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吴降夫妇生活拮据,无法体现唐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项;虽然该墓志铭属于丧葬习俗的一部分,但其内容未涉及具体的丧葬习俗,排除C项;该墓志铭未提及藩镇割据,排除D项。故选B项。4.宋辽金时期是二十四孝故事图定型普及的时期,很多墓葬中有各种形式的孝子故事,如河南尉氏县张氏镇宋墓和山西闻喜寺底村金墓出土的田真哭荆图。这一时期流行孝子故事的主要原因是()A.维护等级秩序的需求 B.科举制度发展的影响C.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宗族观念强化的诉求【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辽金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北宋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战乱,为了重建社会秩序、维系统治,统治者需要一种思想来凝聚社会力量,统治者在总结历代孝治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家各个领域推行孝治。从子女孝顺父母,小辈尊敬长辈,延伸到身份卑微者敬重尊长者,进而维护等级制度,A项正确;宋代科举制度的新发展、商品经济繁荣与统治者宣扬孝道维护等级秩序之间无必然关联,排除B、C两项;宣扬孝道的主体是统治者,宗族观念影响的主体是宗族内部成员,两者主体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5.下表所示为某同学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收集到的元朝相关信息。由此可知,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元朝()政治经济中书省北方沿袭唐租庸调制行省制南方施行宋两税法达鲁花赤重开大运河科举制长途海运航线A.治理理念兼收并蓄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D.民族交融进程加快【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时期。表格中既有传统中原政权的制度,又有蒙古民族特色的制度,大运河的重开承续了隋唐大运河,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国家治理理念,A项正确;只有行省制可以体现中央集权的强化,该选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内容,排除B项;材料涉及政治与经济两个层面,商品经济日趋繁荣无法完全体现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华夷观念和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A项。6.清朝前中期,存在因生活困窘而通过“卖休”(休妻后将其嫁卖)以骗取彩礼的现象。由于“卖休”行为不合礼义,所以清代法律禁止这种行为,但这类现象屡见不鲜。这说明当时()A.立法贯彻儒家思想 B.盛世之下存在隐忧 C.理学影响社会生活 D.基层治理法律缺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前中期。材料叙述的现象是清朝前中期因生活困窘而通过“卖休”骗取彩礼的现象禁而不止,反映了当时民众生活状况堪忧,由此可见在康乾盛世之下隐藏着社会危机,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骗取彩礼现象屡禁不止,体现儒家思想的法律是“禁止”这些行为的方式,无法解释为什么该现象屡禁不止,排除A项;理学思想强调“礼义”,但材料叙述了民众因生活所迫而做出了违背“礼义”的“卖休”行为,排除C项;材料提及清代立法禁止该现象,说明基层治理中法律并未缺位,排除D项。故选B项。7.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维新志士在变法过程中认识到科学的潜在功能,尝试运用科学方法改造传统,有学者将其提炼为“方法论科学观”。下列选项中符合“方法论科学观”理念的是()A.中体西用 B.革故鼎新 C.实业救国 D.实事求是【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据材料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维新志士在变法过程中认识到科学的潜在功能,尝试运用科学方法改造传统,“革故鼎新”蕴含变革精神,符合“方法论科学观”的理念,B项正确;洋务运动强调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属于“器物科学观”,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张謇等人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与“方法论科学观”无关,排除C项;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排除D项。故选B项。8.1920年7月,谭平山等人组织成立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广东支部成立,支部先后吸收阮啸仙、杨匏安等人入党。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广东与北京、上海成为当时党团组织活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金三角。这()A.为国民大革命奠定政治基础 B.使党团组织实现思想和组织统一C.使广东革命斗争进入新时期 D.为开辟革命新道路提供实践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中国)。据材料可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支部等组织在广州先后成立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广东民主革命斗争的发展提供了组织、思想基础,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项正确;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党组织和团组织的思想统一,排除B项;革命新道路的实践基础是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等,排除D项。故选C项。9.延安时期.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把国际主义的内容与民族形式分离出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干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一论断()A.维护了革命统一战线 B.巩固了“第二条战线”C.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延安时期,面对国民党以所谓“民族国家”观点攻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提出通过“民族形式”实现马克思主义,将“民族形式”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这有利于驳斥国民党宣扬的错误论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项正确;延安时期开始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时期为了反帝反封建而建立的统一战线,排除A项;“第二条战线”始于1946年冬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逐步发展成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而材料中的时间是延安时期,排除B项;材料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下表为1951年10月全国火柴工厂数量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火柴厂类型数量/家公营30公私合营9私营174A.需要加大公私合营力度 B.火柴行业生产过剩C.社会主义改造卓有成效 D.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年(中国)。据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私营火柴厂是当时中国火柴行业的主体,不符合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现实要求,因此需要加大公私合营力度,A项正确;材料仅提及火柴厂的总数和不同类型火柴厂的数量,无法体现火柴行业的生产状况,排除B项;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A项。11.公元前264年,埃及统治者托勒密二世进行税制改革,以新人头税取代牛轭税,新税的税额不到牛轭税的三分之一。同时,官员在税区登记居民身份、职业、家庭情况,附加了免税者登记。改革造就了一批以希腊移民为主体、拥有多种特权的群体,一般在档案中将其登记为“希腊人”。由此可见,这一改革()A.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B.埋下了族群冲突隐患C.弱化了社会管理能力 D.实现了社会长治久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据题意可知,税制改革降低了税率,吸引诸多以“希腊人”为主体的移民,“希腊人”不仅代表了希腊文化,也成为特权的象征、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代名词,这个群体的形成增强了希腊移民和希腊文化在埃及的影响,但“希腊人”的特权也激发了敌对情绪,B项正确;“希腊化时代”开始于亚历山大东征,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税制改革吸引大量移民,这一外来群体享有一定特权,所以无法体现托勒密埃及社会管理能力的强弱,排除C项;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不同族群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12.古代的阿拉伯人把商人看作最受尊敬的人,“商人”一词有“聪明人”之意。在阿拉伯民间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中,其描述的人物——从商人到金匠,从理发师到渔夫,从平民到国王,几乎人人都是物质派,在他们的心目中,一切只是为了金钱。这些现象反映了古代阿拉伯人()A.具有重商倾向 B.精通商业经营 C.奉行重商主义 D.推动东西贸易【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阿拉伯帝国时期。材料中对“商人”的词意解读与文学作品中对阿拉伯人物的描述,体现了阿拉伯文化传统中重商的价值取向,A项正确;材料仅描述了阿拉伯人对商业的热衷,未体现其商业经营技巧,排除B项;“重商主义”的“重商”是指国家应重视商业贸易,尤其是顺差贸易,形成于新航路开辟以后的西欧,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阿拉伯商人在东西方贸易中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13.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均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据此可推断,当时欧洲()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B.享乐主义渐成风尚 C.公民意识逐渐兴起 D.现世主义日益流行【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材料叙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新创办的寄宿制学校的培养对象、教授内容和培养目标,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冲破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与来世观,逐渐关注现世生活,D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有多个具体内涵,现世主义只是其一,“人文主义广泛传播”在材料中无从判断,排除A项;寄宿制学校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并不属于享乐主义,排除B项;此类学校培养的是合格市民,而非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相对,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14.1871年5月.梯也尔与俾斯麦签订卖国条约,根据条约规定,德国释放了10万法国战俘。随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军队开始疯狂进攻巴黎,巴黎人民沿街建起堡垒与敌人战斗。马克思曾写道:“巴黎妇女在街垒旁和刑场上都是视死如归!”由此可见,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教训是()A.彻底铲除旧的国家机器 B.谨防国内外资产阶级联合绞杀C.警惕帝国主义破坏革命 D.无产阶级必将取得革命的胜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巴黎公社时期。材料叙述了梯也尔政府为了镇压巴黎公社运动,与俾斯麦签订卖国条约,并利用释放的战俘进攻巴黎,巴黎人民则与之英勇战斗,由此可知,要谨防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革命力量,B项正确;彻底铲除旧的国家机器是巴黎公社的重要经验,但材料不涉及政权建设方面的内容,排除A项;此时列强尚未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排除C项;虽然巴黎人民英勇抵抗反动势力,但还不足以支撑“无产阶级革命必将取取得胜利”的结论,革命胜利需要很多条件,如科学理论的指导、建立广泛的工农联盟等,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图所示问题一直延续至赫鲁晓夫时期,为解决该问题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是()A.征收粮食税 B.改行余粮收集制 C.实行收购制 D.实施义务交售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从时间来看,柱状图中的时间为1928-1934年,属于斯大林时期,斯大林在农业方面实行义务交售制,从数据来看,谷物总产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国家收购总量却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实行义务交售制的结果,这一措施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谷物总产量下降,针对这一问题,赫鲁晓夫为了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C项正确;粮食税和余粮收集制度均为列宁时期实行的农业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B两项;义务交售制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6.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先后出现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1970年代的“滞胀”危机、1980年代的金融泡沫化危机;高速发展的日本经济也在1990年代突然失速。这些危机()A.开启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B.源于凯恩斯主义的弊端C.促使新自由主义的诞生 D.威胁了国际秩序的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危机都威胁了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冲击了原本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题干中并非所有危机都在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排除A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之一,因此并非所有大危机都源于凯恩斯主义的弊端,排除B项;“滞胀”危机爆发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逐渐得到贯彻,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始终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重要原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青年之于社会,殆犹此种草木之于田晦也。从此广植根蒂,深固不可复拔,不数年间,将见青春中华之参天蓊郁,错节盘根,树于世界,而神州之域,还其丰穰(丰熟),复其膏腴矣。则谓此菁菁茁茁之青年,即此方复开敷之青春中华可也。——李大钊《青春》(1916)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持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相结合,把寻求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作为己任,成为最坚决、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摘编自国防大学《1921:建党元年的历史风云》材料三我们的敌人眼光短浅,他们看不到我们这种国内国际伟大团结的力量,他们看不到由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他们也看不到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时代……永远宣告结束了。我们的敌人看不到这些,他们还想欺负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还想称霸世界。但是,同志们,我可以断定,他们的想法是狂妄的,是徒然的,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1951)材料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摘编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1)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中的李大钊提出“青春中华”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建党初期和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面临的任务。(3)中共十四大报告阐释了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四,简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史实依据。【答案】(1)历史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兴起;意识形态领域混乱,新旧思想斗争不断(或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逆流)。(2)建党初期: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抗美援朝时期: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史实依据:计划经济体制僵化封闭,阻碍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1916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李大钊提出“青春中华”的历史背景可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角度进行概括,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主要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兴起;意识形态领域混乱,新旧思想斗争不断。【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把寻求国家和民族出路作为己任,成为最坚决、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可知,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面临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根据“ 我们的敌人看不到这些,他们还想欺负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还想称霸世界。但是,同志们,我可以断定,他们的想法是狂妄的,是徒然的,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面临的任务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小问3详解】本题是意义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可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史实依据是计划经济体制僵化封闭,阻碍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115世纪世界的种族分布图图220世纪世界的种族分布图——[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美国幅员辽阔,种族杂糅,国民中没有哪一部分人能有效地处于主宰地位。在这样一个国家里,多元化并非人们一开始就抱有的理想,而是互不兼容所造成的惨重代价迫使他们彼此相安共处的结果。美国各种发财致富的机会,也给人们的精力提供了另一条出路,使大家感到对现存物质条件的争夺没有为全体人民扩大生产来得重要,并使齐心协力者有所报偿,因此也就顾不上去计较那许多分歧了。——摘编自[美]索威尔《美国种族简史》(1981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15世纪到20世纪美洲种族分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解释变化的原因。(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答案】(1)变化:原有的蒙古种人分布空间逐渐缩小,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中部地区;外来的高加索种人在美洲广泛分布;外来的黑种人在南北美洲均有分布,所占比重不高。原因: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促使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使大量欧洲人前往美洲;罪恶的三角贸易致使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至美洲,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使更多欧洲人前往美洲谋生。(2)影响:挤占了原住民的生存空间,给他们带来灾难;构建了美国多元文化;促进了美国的崛起与霸权地位的确立;不同背景的移民群体之间易产生矛盾冲突,威胁社会秩序的稳定。【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根据15世纪世界的种族分布图和20世纪世界的种族分布图可以看出,从15世纪到20世纪,美洲种族分布的变化是原有的蒙古种人分布空间逐渐缩小,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中部地区;外来的高加索种人在美洲广泛分布;外来的黑种人在南北美洲均有分布,所占比重不高。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促使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使大量欧洲人前往美洲;罪恶的三角贸易致使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至美洲,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使更多欧洲人前往美洲谋生。【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综合材料一的内容并根据“多元化并非人们一开始就抱有的理想,而是互不兼容所造成的惨重代价迫使他们彼此相安共处的结果”得出外来移民挤占了原住民的生存空间,给他们带来灾难;构建了美国多元文化;不同背景的移民群体之间易产生矛盾冲突,威胁社会秩序的稳定;根据“大家感到对现存物质条件的争夺没有为全体人民扩大生产来得重要,并使齐心协力者有所报偿,因此也就顾不上去计较那许多分歧了”得出促进了美国的崛起与霸权地位的确立;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2023年9月《求是》杂志刊发的《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全面系统深刻揭示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该重要论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战略高度,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文明内在特质的深刻揭示,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更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运用中国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且能解读所选中华文明特性的内涵,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须体现时代价值)【答案】示例论题:中华文明是多元汇聚、兼收并蓄、开放交流的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阐述:中华文明是在多民族共生共存的历史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一部各民族多元文化汇聚的历史。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取经,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佛教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吸收佛教精神,为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随着新航路开辟,一些传教士来华,部分开明的中国士大夫与其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如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促进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同时,中学西传,科举制、儒学等也传至西方,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总之,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仅丰富、发展了本民族文化,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发展。我们应当以包容的广阔胸怀加强对外交往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其他论题: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向内凝聚、团结集中的大一统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主张群己合一,倡导交通成和、共生并进,具有突出的和平性。【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首先,选取一个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根据材料“全面系统深刻揭示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提炼观点为:中华文明是多元汇聚、兼收并蓄、开放交流的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其次,围绕提炼的观点“全面系统深刻揭示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从中外文明的交流的角度进行详细论述,如:中华文明是在多民族共生共存的历史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一部各民族多元文化汇聚的历史。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取经,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佛教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吸收佛教精神,为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随着新航路开辟,一些传教士来华,部分开明的中国士大夫与其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如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促进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同时,中学西传,科举制、儒学等也传至西方,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最后,总结升华,再次说明论题的准确性,如:总之,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仅丰富、发展了本民族文化,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发展。我们应当以包容的广阔胸怀加强对外交往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开放性试题,也可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向内凝聚、团结集中的大一统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主张群己合一,倡导交通成和、共生并进,具有突出的和平性。”等角度进行描述,言之有理即可。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伦敦长期以来被雾霾所笼罩,导致呼吸道疾病骤增。16世纪以来,木材市场的木炭价格几乎是煤炭的3倍,随着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压力,伦敦市民倾向于选择煤炭作为家庭燃料。1952年,面对伦敦烟雾事件,英国下令成立比佛委员会,负责调查成因。1956年,《清洁空气法》颁布,其中包括禁止排放黑烟,卫生部的努力和防治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对治污起到了重要作用。——摘编自比佛委员会《比佛报告》等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大气污染问题同时凸显,尤其是京津冀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2013年,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所有城市PM2.5和PM10年均浓度全部超标。同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按照该计划有关要求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2017年,环保部等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联合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治理主要任务为:以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为重点,多措并举强化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全面降低区域污染排放负荷。——摘编自环保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