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4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名师归纳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比较2.类别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不同点政治目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实现方式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暴力革命依靠力量依靠清政府,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关注民生相同点产生根源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思想来源都是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思想实质都是用资产阶级政体取代封建君主专制阶级局限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宣传的民主都有较大局限性3.2.艰难的民主共和之路(1)民主革命兴起: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20世纪初,民主共和成为重要的社会进步思潮,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在此基础上,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以三民主义为革命纲领。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同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有力地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在宣传革命理论的同时,革命派还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革命时机日趋成熟。4.(2)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奖励实业、改革教育、编练新军等是主要内容。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更促使人民不断起来反抗。为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清政府又被迫筹划实行“预备立宪”。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极其有限地体现了限制君权和民主自由等,但主要还是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君主专制。1911年,“皇族内阁”的成立证明预备立宪完全是一场骗局。5.(3)民国诞生: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后,经过孙中山等人的努力,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月,清帝退位,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3月,《临时约法》颁布。6.(4)捍卫共和: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在政治上试图通过运用《临时约法》、责任内阁制、议会选举等议会斗争方式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宋教仁案”后,孙中山发动国民党进行武力讨袁的二次革命,由于北洋军力量强大。国民党内部力量的涣散,斗争失败。1915年兴起的护国运动。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但维护民主共和的最终目标没有实现。张勋乘府院之争重新复辟,革命派发动反复辟斗争,复辟丑剧再次失败。段祺瑞重掌政权后拒绝恢复国会和约法,实行封建专制独裁,革命派掀起了护法运动,结果失败。7.3.抗战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抗战胜利前延安的民主政治:(1)“三三制”原则的实行:①目的:为了增强抗日根据地的力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治,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②实行:1940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策。8.③内容:根据“三三制”原则,在参议会和政府里,代表工人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1/3的名额。④意义:团结了广大群众,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9.(2)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政策实施:为了保证同党外人士精诚合作、民主相处,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了相关制度,保证他们有职有权,受到党外人士的欢迎。(3)普选制度的实施:①实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选举,参加到各级政权的行政管理中。②意义: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以后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10.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斗争:(1)“和平建国”的努力:①在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下,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②在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努力下,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11.(2)国统区人民的民主运动:全面内战爆发后,共产党在国统区领导了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3)新政协会议的召开:①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指明了民主斗争的目标。②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准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2.③在中共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民主人士形成稳固、团结的民主统一战线,共同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④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宣告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4)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13.4.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比较相同点:(1)都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2)都采取多党派平等协商的方式,促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3)都商讨建国、军政的重大问题。14.不同点:项目1946年政协1949年政协背景国民党有较强的力量,在军事上处于主动地位,民主党派对国民党还抱有幻想人民民主革命已基本取得胜利,民主党派已开始同中共密切合作参加人员当时几个重要党派和人士具有更大的广泛性任务讨论中国的和平民主问题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内容争论的焦点是政权与军队问题解决了新中国成立所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国家领导人等作用通过的决议有利于人民,但很快被国民党公开撕毁,没有阻止内战的爆发《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新政协成为新中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5.5.如何理解中共领导的“第二条战线”(1)含义:是国统区由中共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独裁和内战方针的人民民主运动的总称。(2)由来: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境内出现了两条战线: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之间的战争为第一条战线;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了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形成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16.(3)斗争特点:①领导者:中国共产党。②主题和任务:反对美蒋反动派,反对内战,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③组成力量:工人、农民、民主人士、民族资本家、爱国人士等,其中以青年学生为中坚力量。④斗争手段:主要是游行、示威等合法斗争。(4)作用: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的斗争,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扩大,使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彻底孤立。17.考题研析【例1】命题视角:考查对梁启超、孙中山民主思想的认识。(2010·福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材料一: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19.材料二: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坐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20.(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答案]梁启超认为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民”,再建立民主政治;孙中山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答案]不对立。理由: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推动社会变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21.[解析]
(1)回答本题,注意从材料中概括即可;(2)由于二者代表的阶级利益是一致的,他们的理想和追求是相同的,即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来救中国。22.【例2】命题视角:利用材料考查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2010·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谭嗣同《仁学》23.(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答案]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若概括答出“主权在民”也可)思想家:卢梭。(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答案]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即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4.[解析]
(1)由材料中的“民择君”“共举之”“共废之”即可直接概括出二者关系。“共举共废”体现的是一种“主权在民”的思想,在启蒙运动中,卢梭的这种思想比较典型;(2)本问主要回答辛亥革命改变中国近代政治体制的表现。主要从推翻旧制、建立新制的角度回答。25.【例3】命题视角:考查辛亥革命反专制的斗争。(2008·山东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912年“清室优待条件”节选1924年“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节选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皇帝岁用400万两,由中华民国拨用;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皇帝辞位后,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特别保护即日起永远废除帝号,与国民在法律上同等;每年补助清室家用50万元,另特支200万元,开办平民工厂,收容旗籍贫民;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其一切公产应归政府26.(1)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答案]
(本题可从“接受“”和“不接受”两者中任选一种观点作答,但不能只表明态度,必须说明理由)答案一:应该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严峻形势、“清室优待条件”的进步作用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答案二:不应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清室优待条件”反封建的不彻底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27.(2)概括说明“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比“清室优待条件”有哪些进步?答案:彻底废除了帝号;进一步削弱了清室特权;体现了民主平等的观念。(如果照抄材料或回答“减少清室费用”、“居住地发生变化”等也可)28.[解析]本题以“清室优待条件”的变化为主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评价和分析、比较能力。第(1)题属于开放式问题,学生可分别从接受或不接受的角度回答,如回答“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面临的内外形势以及“清室优待条件”的进步作用两方面分析;如回答“不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清室优待条件”的局限性加以分析。学生在回答本题时可能只谈及内外严峻的形势及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而不会过多涉及“清室优待条件”问题;29.第(2)题考查的是学生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信息归纳整理的能力,如“永远废除帝号”、“与国民在法律上同等”;清室王权的减弱等,但回答本题时不能直接引用原文。30.【例4】命题视角:考查解放战争时期反对专制统治的有关内容。(20008·宁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面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既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党派的赞成。——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31.材料二: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经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是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已经不再存在了。”——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32.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从主张走中间道路,到承认中间道路失败;从主张和平改良,到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33.(2)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答案]民主党派没有实现其主张的条件;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内战,对民主党派人士实行政治迫害;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受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和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34.[解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时期由于蒋介石的独裁专制而造成的民主党派政治主张的变化。第(1)问主要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归纳;第(2)问要注意从国共两党和民主党派自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35.考情·分析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对本部分的考查较多。特别是对民主思想的传播、影响以及反专制的斗争考查较多,在今年的高考复习中要对不同派别的民主思想的比较,以及同专制进行斗争的活动进行深刻的理解。36.高考·展望1.考查对梁启超思想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梁启超年谱长编》37.材料二: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梁启超《爱国论》38.材料三: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梁启超《戊戌政变记》39.请回答:(1)材料一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纠纷案例:不良金融债权转让合同争议解析
- 2025混凝土班组项目的承包合同
- 影视欣赏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证书面临的新机遇试题及答案
- 法院司机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笔试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考试普及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学习路径试题及答案
- 淄博师专面试真题及答案
- 小气球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视觉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重点中学高考仿真卷英语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平和广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民宿行业发展状况与未来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春季建投国电准格尔旗能源有限公司招聘31人(内蒙古)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银川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解读与培训
- 无处不在-传染病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南昌大学
- 【MOOC】国际交英文写作-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初中八年级英语课件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 电影音乐欣赏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南农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