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二)(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二)(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二)(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二)(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二)

温馨提示:本卷共6页,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

,n号13141516171819201222324

答案

1、参观文物古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如图资料是我们从北京人遗址中考古发现的,据此说明

①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比较粗糙

②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

③北京人实现了定居生活

④北京人已经开始过农耕生活北京人遗址的石器北京人遗址的灰烬层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馈,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情况得益于

A.大禹治水B.都江堰的修建C.灵渠的开凿D.大运河的开通

3、据图判断,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

A.皇帝制度

B.丞相制度

C.太尉制度

D.郡县制度

4、王安石《周公》中记载:“立善法于天下者,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者,则一国兴。”据此可以看出王

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是为了

A.拉拢官僚势力B.欲青史留名

C.实现富国强兵D.杯酒释兵权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该诗赞扬了

A.曾国藩创建湘军办洋务B.谭嗣同革新图强

C.左宗棠收复和治理新疆

上海《申报》(1937年7月9日)[北平八日专电]日军昨夜

D.陈宝箴支持变法

6、右表呈现的新闻片段,它所报道的历史事件标志

第1页共1()页

A.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向宛平县城开炮轰击。二十九军仍在永定河与彼方

B.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对峙中。

C.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7、巍巍太行山,潺潺海沱河,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一西柏坡,

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8、下面是1904〜1910年中国教育统计表,

时间(年)学堂数(所)在校学生数(人)

学堂

数量猛增主要是因为1904446769475

A.洋务运动期间对教育的推动190623862545338

B.清政府宣布废除了科举制度

1908479951300739

C.北洋军阀政府教育政策推动

D.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思想推崇

9、“中国道路的成功有效冲击了传统的‘西方中心论’,打破了西方模式的垄断地位,推进了世界发展道路

的多样性。”这里的“中国道路成功”的意义是指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反抗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

C.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力量D.中国从此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0、新加坡《联合早报》写道:“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

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

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请问下列哪项属于“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开放沿海开放城市

C.中国建立经济特区D.筹建和成立亚投行

1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了系列重要理论成果。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年代尺,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

A,科学发展观怏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九大

"三个代表

B.毛泽东思想AB重要思想”CD

1945^年年年年

C.邓小平理论1997200220072017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买者不能领到出售与彼之卖者及买时作证之证人,而仅失物之主提出知其失

物之证人,则买者为窃贼,应处死;失物之主应收回其所失之物。这说明该法典

A.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B.是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第2页共1()页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反映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

13、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传入中国。与这些节日有关的宗教

诞生于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该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

14、第41届世界博览会吉祥物海宝以汉字“人”作呼应,它告诉世人,构成城市的主体是人,创造美好生

活的主体是人,享受美好生活的主体也是人。14-16世纪,“人”被发现,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15、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德国、美国、日本3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

展速度和国家的实力却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在于

A.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与对抗

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迅速

C.地处三洲交界的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

D.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战争爆发

16、右图是一幅刊于1921年的英国漫画,英国人正在拆卸德国机器。该漫

画形象地勾勒了

A.《九国公约》对德国的掠夺C.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D.国际关系新秩序逐渐形成

17、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产生差异。如果将甘地领导的印

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置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此说法正

确的是

A.他的“消极反抗”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者B.甘地的思想客观上不利于印度近代化

C.”非暴力不合作”因其空想性而难以付诸实践D.这一运动推动了亚洲民族觉醒的出现

18、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

中国”;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材料体

现的主题是

A.中美关系开始改善B.中美面临的共同问题

C.台湾是中国的领土D.亚太地区的大国角逐

19、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华沙条约》规定: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据此分析“华沙条约组织”的

成立

A.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B.加剧美苏两大集团的冷战对峙

C.标志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D.二战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20、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指的是下列哪一事件

A.纳米比亚独立B.利比亚宣布独立

第3页共1()页

C.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D.埃及共和国成立

21、2021年11月,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正式宣布了拯救和恢复

地球森林的关键承诺。这表明联合国致力于

A.维持世界各地和平B.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C.提供人道主义援助D.促进可持续发展

22.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青铜器精品是

A、四羊方尊B、铜象尊C、大盂鼎D、司母戊鼎

23.长沙马王堆墓葬出土了三千多件随葬品,其中有一件纱衣,薄如蝉翼,重量不到一两。据考证,它产

生的时代应该在

A.战国B.秦朝C.汉代D.宋代

24、“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人们要划龙舟,包粽子,这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是

A.屈原B.周敦颐C.贾谊D.胡安国

二、材料解析题:(25题14分,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4分,共52分)

25.(14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阅读两幅图片

(1)综合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说说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出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4分)

材料二: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实现大一统的必然要求。早在春秋时期就已露出端倪,春秋时期的争霸

结果是实现了局部的统一。进入战国,各国都将统一天下作为自己的使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和完成

统一的目标。

——摘自萧平汉《战国变法运动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卫鞅亡魏入秦……封之于商,号日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

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

(2)依据材料二,说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时代背景?(2分)概括商鞅变法取得的成果及原因?(4分)

第4页共1()页

材料三: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

——《孟子》

春秋时期各大国努力开疆拓土,以前零零碎碎的小国和部落,到这时已合并成几个大国。楚、晋、

秦、齐、吴等大国开始创立郡县制……原来的封建组织一天天破坏,秦汉时期的统一规模就酝酿于这时了。

七国本身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七国疆域内的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趋向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交往十分密切,大多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起来。

——摘自童书业《春秋史》

(3)有人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百害而无一利。”结合材料三的相关内容,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4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7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

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日'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粤匪扰乱”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曾姓时髦郎中”所开“洋务清火汤”的主

药是什么?(2分)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经过洋务运动的努力,虽然远未成功,但却给中国的近代化,尤其是工业近代化,

打下了一个薄薄的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实现近代化的经验……当然,洋务运动,包括后来

中国近代化的缓慢步伐带给中国的近代工业基础毕竟是太薄弱了……应该由近代化过程担负的改造整个社

会面貌的历史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李德征《中外学者对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关系的几点看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的成果。(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洋务运动“历史任务远远没有完

成”的原因。(2分)

第5页共1()页

材料三: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尝试,洋务运动深刻动摇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这也意味着长

期适用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努力适应刚刚起步不久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和商品经

济的要求。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

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3)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4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巩固西北】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史记•大宛列传》

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今新疆)

设置的管辖机构。西域都护是汉代西域官阶

最高的官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什么?(2分)指出张骞出使西域对丝路的开

通的影响是什么?(2分)

材料二:【管辖西藏】

朝代史实

唐朝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元朝西藏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宣政院)

顺治帝达赖喇嘛

康熙帝班禅额尔德尼

第6页共1()页

雍正五年设立驻藏大臣

乾隆五十七年创立“金瓶掣签”制度。

材料三:【管理台湾】

时间史实

230年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等一万多人到达夷洲(今台湾)

610年隋炀帝第三次派人去流求

1294年元朝设澎湖巡检司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中国历史上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4分)

材料四:【谋独必败】

当前,两岸关系更趋复杂严峻,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势力是始作俑者。他们挟洋自重,不断挑动两岸

对立对抗,大肆鼓噪并加紧推动一系列谋''独"活动,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2020年9月16日国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上世纪80年代,“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2分)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对我国治理边疆的认识。(2分)

28、(14分)从中世纪晚期开始,欧洲社会在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推动了欧洲社

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所示

第7页共1()页

西欧中世纪庄园经济农奴劳役地租垦殖运动货币地租

租地农场雇佣关系手工工场分工合作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化

富裕农民市民阶层早期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萌芽走向近代

材料二: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

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

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一时期,人们取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

巨大成就。

——(瑞士)布克哈特

(1)请根据材料一的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2分)材料二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1分)

列举一部可以使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意大利文学作品。(1分)

(2)结合两则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10分)

第8页共1()页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ABDCCACBCADC

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答案BBDDACBADACA

二、材料解析题:(25题14分,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0分,共52分)

25.(1)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农业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推

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2分)带动冶炼、铸造业等手工业的发展。(2分)

(2)背景: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和完成统一的目标。(2分)成果:商鞅变法的成果是实现富国强兵,为

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