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免疫接种课件_第1页
消毒、免疫接种课件_第2页
消毒、免疫接种课件_第3页
消毒、免疫接种课件_第4页
消毒、免疫接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紧急接种1(1)概念紧急接种是在发生动物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2)紧急接种用生物制品从理论上讲应使用免疫血清;因免疫血清用量大,价格高,免疫期短,且在大批动物急需接种时常常供不应求,因此在防疫中很少应用。实践证明,使用某些疫(菌)苗进行紧急接种是可行而有效的。2(3)紧急免疫接种对动物逐头检查;对健康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对患病动物、可疑感染家畜隔离,不进行免疫接种与隔离、封锁、消毒等综合措施相配合,建立免疫带,防止疫情扩散。3二、药物预防4集约化养殖模式,在畜群中极易流行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有些病已研制出有效的疫苗,而有些病尚无疫苗可利用,有些病虽然有疫苗可供利用,但效果不佳;流行性感冒5(Influenza)1、定义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呈流行和大流行。人和哺乳类动物,以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为特征;在禽类则有急性败血症、呼吸道感染以及隐性经过等多种临诊症状。6一、概述2、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7流感普感病原体流感病毒主要是鼻病毒,此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流行特点流行和大流行多散发症状全身症状明显,发热、全身酸痛、咳嗽、鼻塞等多限于呼吸道系统,鼻塞、流鼻涕、咳嗽等流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普遍流行于各种家畜和人群中。有关流感的报道,鸡群(意大利)和人(美国)在1878年,猪群(美国)是在1918年,马流感1955年最早发生于欧洲,唯有高致病性禽流感被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83、历史人类流感至今已发生过上百次,其中有详细记载的世界大流行6次。1918年“西班牙流感”死亡人数达2100万;1946年、1957年“亚洲流感”美国死亡7万人;1968年-1969年:流感从香港开始,全球的死亡人数达

70万人,其中美国就占3万多人。1986年、1997年香港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行,造成12万多人死亡。9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严重程度创历史之最。10一般来说流感为非致死性疾病,但是某些毒株可引起人畜的高死亡率,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可引起家禽100%的死亡。自1997年香港暴发禽流感起,陆续有HAPI直接从鸡传染人并引起死亡的报道,流感引起全世界各国的重视。11二、病原体121、分类流感病毒:正粘病毒科的病毒,三个属:A、B、C(甲、乙、丙)。甲型:最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流行。可以从一种动物感染另一种动物,如H1N1可由人传给猪,或猪传给人,人也可感染H5N1高致病禽流感等。乙型: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132、结构特点甲、乙型流感病毒:结构相似基因组有8个节段组成的单股RNA,囊膜表面有两种纤突抗原,一种为HA(血凝素),另一种为NA(神经氨酸酶)。HA:凝集马、驴、猪、羊、牛、鸡、鸽、豚鼠、和人的红细胞,不凝集兔的红细胞。HA和NA都有免疫原性,HA抗体能抑制红细胞凝集,而NA抗体能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14(2)丙型流感病毒囊膜上只具有一种糖蛋白(HEF),具有血凝、破坏受体以及诱导膜融合等功能。163、变异性甲型流感病毒HA、NA容易变异,HA有16个亚类,NA有9个亚类,组成不同的亚型,如H1N1、H5N1等,各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病毒遗传变异重组后可替代原有亚型在新的种间导致新的流行,是目前本病流行的一个严重问题。(2)乙型流感病毒的HA和NA则不容易变异,无亚型之分。174、增殖在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中增殖。增殖的病毒游离于羊水或尿囊液中,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即可检出。在组织培养细胞(人羊膜、猴肾、狗肾、鸡胚成纤维等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CPE,需要添加外源性胰酶。185、抵抗力流感病毒抵抗力较弱,对热、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醛、乳酸、碘等化学药物敏感。19三、流行病学201、易感性:A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猪、马、禽类、貂、海豹等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猪:H1N1、H3N2;马:H7N7、H3N8;禽类:所有亚型均可感染,只有H5、H7的少数亚型为高致病性;人:H1N1、H2N2、H3N2。2、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禽类也可经污染的饲料、饮水传播;3、发病季节:多发于气候骤变的晚秋、早春及冬季;4、发病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低(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高)。211、概述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有高、中、低致病性禽流感之分,欧洲鸡瘟或真性鸡瘟指的是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OIE将HPAI列为A类动物疫病。22四、禽流感HPAI由H5、H7亚型的某些病毒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H5、H7亚型中只有一部分病毒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是所有的H5、H7亚型的病毒都是HPAI。23世界上暴发高致病性的禽流感

年份国家病毒型

1959英格兰H5N1

1967英格兰H7N3

1975澳大利亚H7N7

1979英格兰H7N7

1983美国H5N2

1983爱尔兰H5N8

1985澳大利亚H7N7

1991英格兰H5N1

1992澳大利亚H7N3

1994澳大利亚H7N3

1994墨西哥H5N2

1995巴基斯坦H7N3

1997香港H5N1

1998伊朗H7N2

1999巴基斯坦H7N2

1999意大利H7N1242、病原体25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禽流感病毒有囊膜的负链RNA病毒,囊膜上有两种纤突,即HA(血凝素)和NA(神经氨酸酶)

HA:16种亚型,H1-H16NA:9种亚型,N1-N9HA具有血凝性,能凝集鸡、猪、牛、羊、马、驴、人、豚鼠等多种动物红细胞,不能凝集兔红细胞。在我国有H5、H7、H9亚型流行3、流行病学26易感动物:鸡、火鸡、鸭、鹅及多种野鸟均可感染;鸡最易感,鸭是AI的天然宿主,一般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但病毒长期存在于鸭子的肠道,并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等,鸭子在禽流感的流行

病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野鸟包括捕获野鸟、迁移鸟等,也可能是AIV的传染源。(2)传染源:27病禽、带毒禽是主要传染源;(3)传播途径: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HPAI:主要经粪—口传播,速度较慢;

MPAI:直接和间接接触,特别是气溶胶传播,速度快。(4)季节性:多发生于天气骤变的晚秋、早春以及寒冷的冬季。饲养管理不当,应激因素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其他传染病可使死亡率升高。284、症状高致病性禽流感:T↑,食欲废绝鸡冠、肉髯、眼睑水肿、发绀、坏死眼结膜发炎,眼、鼻有脓性或黏液型分泌物腿部鳞片红色/紫黑色出血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喷嚏、呼吸道啰音排黄绿色稀粪产蛋↓,产软皮蛋、畸形蛋有的有神经症状急性者数小时,多数2-3d死亡,死亡率可达100%29一般症状:呼吸道症状:咳嗽、打喷嚏、啰音、喘鸣、流泪等;引起产蛋下降20-30%,蛋壳褪色、变薄。30(2)低致病性禽流感:本病症状无特征,一般常见精神沉郁一般常见精神沉郁31结膜充血、出血,并流出粘性鼻涕32结膜充血、出血33冠髯肿胀、发绀34严重时出血、坏死35病鸡下痢、排绿色粪便36病鸡脚鳞充血、出血3738395、病变高致病性禽流感出血:肌肉(胸肌)、脏器(心外膜)、腺胃粘膜、食道-腺胃-肌胃交界处、腿部鳞片、肠道尤其小肠从浆膜可见到肠壁有黄豆至蚕豆大出血斑或坏死灶。水肿:颜面、头部、鸡冠、肉髯炎性渗出:眼鼻、气管、喉头、输卵管有黏液/干酪性物质卵巢出血、卵泡出血、变性,卵黄性腹膜炎胰腺出血或坏死,肝、脾坏死,40归纳为:消化道:腺胃粘膜点状或片状出血,腺胃与食道交界处、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横向出血带或溃疡整个肠道特别是小肠从浆膜可看到黄豆大至蚕豆大的出血斑或坏死灶(枣核样出血-小肠集合淋巴滤泡的出血和坏死);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坏死。41呼吸道:喉头气管粘膜不同程度出血,管腔内大量粘液或干酪样分泌物。生殖道:卵巢出血、卵泡充血、出血,输卵管内大量粘液或干酪样物质。胰脏出血或坏死,肝、脾脏肿大、出血、坏死;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42(2)低致病性禽流感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生殖道内有较多的粘液或干酪样物质。43腹部脂肪有点状出血45腺胃乳头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带状出血46心外膜有点状、块状出血47干酪性窦炎49喉头气管黏膜水肿50气管内有干酪样渗出物5152输卵管内有灰白色黏液脓性分泌物53输卵管黏膜充血、出血或有灰白色分泌物54卵泡出血、破裂,腹腔内有新流出的卵黄56肾肿大,有黄白色坏死灶(日.

堀内贞治)576、诊断58临床诊断(HAPI):发病急、死亡率高;鸡冠、肉髯、眼睑水肿,呼吸困难,排黄绿色粪便,腿部鳞片出血;剖检腺胃粘膜、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肌肉、脏器、黏膜出血,卵巢萎缩,输卵管出血。怀疑本病上报疫情,由哈兽研确诊。(2)确诊方法59①病毒的分离鉴定•采集病料:气管和泄殖腔拭子,死禽的肝、肺、心、胰等•接种鸡胚尿囊腔,收集尿囊液•HA:是否具有血凝性•HI:排除其他具有血凝性病毒的可能•型特异的NP或M蛋白的琼脂扩散试验,确定是否为A亚型•确定HA、NA亚型•判定是否为HAPIHPAIV的判定:将收集的尿囊液1:10稀释,静脉接种8只4-8d雏鸡,每只0.2ml,10d内死亡6只以上,则为HPAIV;如致死1-5只,而且不是H5、H7亚型,将其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在没有胰酶的情况下不产生细胞病变,则不是HPAIV;对所有的低致病性H5、H7亚型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如果在没有胰酶的情况下,能在细胞上生长,则必须测定HA裂解部位的氨基酸序列,如果相似于其他的HPAIV,存在多个碱性氨基酸序列,则为HPAIV。60②血清学方法➂

ELISA、免疫荧光➂分子生物学方法④

核酸探针杂交、RT-PCR617、防治621、上报发现禽流感尤其是HPAIV,立即上报疫情,采取隔离封锁、扑杀销毁、环境消毒的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我国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范围划为疫区;将疫点及其周围3公里的家禽全部扑杀,有利于控制病禽及其粪便、污水等污染源造成的病原传播。这是控制烈性传染病的最有效的做法,也是国际通行做法。一旦疫情发生,必须对疫区周围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易感禽类实施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建立免疫隔离带。632、疫苗预防:AIV弱毒疫苗会产生散毒现象,并且可能与野毒发生基因重组,所以许多国家不允许使用弱毒疫苗。67目前,我国农业部批准生产和使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有四种:禽流感灭活疫苗(H5亚型,N28株)、禽流感H5(N28株)-H9二价灭活疫苗、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H5亚型)。68五、猪流行性感冒69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临诊上以突然发病、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衰竭,然后迅速康复为主要特征,病情在短时间内可以波

及全群。1、病原学70猪流感病毒(SIV):正黏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属;有囊膜的负链RNA病毒,囊膜上有两种纤突蛋白,即HA和NA;能凝集鸡、猪、牛、羊、马、驴、人、豚鼠等多种动物红细胞,不能凝集兔红细胞。常见的是H1N1、H3N2亚型;病毒抵抗力弱,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醛、乳酸、碘等敏感。2、流行病学易感动物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传染源病猪、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传播迅速;2-3天内可波及全群,病程5-7天,如无并发症,很快康复,“来时一阵风,去时一阵风”。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早春、深秋及冬季较易发生。71(5)发病特点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通常不超过1%;易引起肺部继发感染,如猪肺疫、PRRS、猪气喘病等;继发感染会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引起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升高。72突然发病,几乎同时感染,发病率高,可达100%;一般症状:体温升高40.5~41.5℃,食欲下降或废绝;呼吸道症状:呼吸加快,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液、流眼泪;无继发感染,6-7d自行康复,极少死亡,不到1%。733、症状4、病变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喉、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出血,表面有泡沫状黏液或混有血液;肺水肿,尖叶和心叶明显,病变区为紫红色硬结,严重时出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充血、水肿;脾脏轻度肿胀;胃肠呈卡他性炎症。74气管内有多量分泌物75支气管内有炎性分泌物765、诊断77参考:早春及寒冷季节多发,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结膜炎、流鼻液;5-7天后自行康复。(2)病原分离与鉴定(参照禽流感)n

采集病料:气管和泄殖腔拭子

n

接种鸡胚尿囊腔,收集尿囊液

n

HA:是否具有血凝性n

HI:排除其他具有血凝性病毒的可能n

型特异的NP或M蛋白的琼脂扩散试验,确定是否为A亚型n

确定HA、NA亚型78(3)抗体检测一般采用双份血清,第一份血清样本采于发病猪群的急性期,第二份血清采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