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期末模拟试卷(五)(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期末模拟试卷(五)(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期末模拟试卷(五)(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期末模拟试卷(五)(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期末模拟试卷(五)(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3-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模拟试卷(五)考试时间: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共30分)1.(本题3分)把纸团紧紧塞在烧杯的底部,然后把杯子竖直地倒扣在装满水的水槽中,纸团不会湿。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A.空气可以流动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占据空间2.(本题3分)将点燃的火柴梗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B.火柴梗不是可燃物C.火柴梗接触的氧气少3.(本题3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

)的自然保护区。A.最著名B.面积最大C.最大的野生动物4.(本题3分)鱼的体表有黏液,可以(

)鱼游动时的阻力,提高运动速度。A.减小 B.增大 C.无影响5.(本题3分)下列行为中,(

)可以保护我们的听力。A.经常掏耳朵 B.尽量避开噪声 C.长时间使用耳塞6.(本题3分)儿童探索乐园里声音嘈杂,有人们的交谈声,有舞台上放的音乐声。这些声音主要是(

)。A.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B.大自然发出的声音 C.动物发出的声音7.(本题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云的天气看不到太阳B.天气预报只能通过电视发布C.天空中的乌云是卷云D.有时能在天空中看到积云和卷云。8.(本题3分)下列做法中,(

)能发出声音。A. B. C.9.(本题3分)把少量的白糖放入水中,用筷子搅拌(

)。A.使白糖在水中溶解得更慢 B.使白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C.与不搅拌没有区别10.(本题3分)利用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可以做成“土电话”,这表明(

)。A.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B.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C.只有纸盒能够传播声音二、填空题(共24分)11.(本题3分)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将天气分为晴、()、

()、()。12.(本题3分)原来,热空气上升后,周围()会流动过来,补充()留下的空间。13.(本题3分)燕子和昆虫繁殖后代的方式是(),而小华家中养的小狗的繁殖方式是()。14.(本题3分)所有的生物都会(),这是正常现象。15.(本题3分)风向是指风的方向。国旗向西展开,则此时刮的是风。16.(本题3分)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17.(本题3分)图一是通过的方法减弱噪声,图二是通过的方法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人耳处”“传播过程中”)18.(本题3分)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空气上升,空气下降。三、判断题(共30分)19.(本题3分)“刚才的雨下得有点大”中的大雨于气象学降水量等级中的大雨不是一回事。()20.(本题3分)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有利于繁殖后代。()21.(本题3分)其它条件相同时,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在冷水中溶解得慢。()22.(本题3分)能溶解到水中的物质都是无色的。()23.(本题3分)每种生物都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爱护它们。()24.(本题3分)暴雨会引发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25.(本题3分)同一时间,水泥地上比草地上气温低。()26.(本题3分)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里还有空气。()27.(本题3分)在真空环境下,玻璃钟罩里闹钟响在外面也听不到声音。()28.(本题3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直接关系,没有物体,就不可能有声音。()四、综合题(共16分)(本题12分)探究声音高低的奥秘实验方法:一位同学用手指拉住橡皮筋的两端,另一位同学用手指拨动橡皮筋,耳朵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29.(2分)在实验中,当橡皮筋比较松时,橡皮筋发出的声音(

)。A.高 B.低30.(2分)当橡皮筋比较紧时,橡皮筋发出的声音(

)。A.高 B.低31.(4分)物体发出的声音高低,与其振动的(

)有关。A.幅度 B.快慢(频率)32.(4分)如果我们把这个实验搬到月球上做,请你想想我们还能听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吗?为什么?33.(本题4分)用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奇奇的妈妈给他买了一个敲打音乐琴,他开心的玩了起来,他玩着玩着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敲打了琴弦,它就会发出声音呢?原因:敲打琴弦,琴弦(),从而发出声音。(2)上课时,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学均能听到老师的说话声,这是因为()。(3)判断:究究小组做了一些实验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下面哪些实验可以作为声音产生的原因的证据(能作为证据的打“√,不能作为证据的打“×”)。A.击打过的音叉接近水面,水面会形成波纹。()B.轻轻拨动紧绷的橡皮筋,橡皮筋发出声音。()C.月球上两人靠的很近,无法听到彼此的说话声。()D.敲击鼓面,鼓面上的纸屑随着鼓面上下跳动。()参考答案:1.C【详解】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比如把纸团塞在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竖直地例扣在水槽中,纸团不会湿,说明空气占据空间。2.A【详解】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当火柴竖直向上燃烧时,周围的被加热的空气向上对流,导致火柴梗温度较低,不易燃烧。3.B【详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的生态系统。4.A【详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大多有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身体呈流线形。鱼的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小鱼游动时的阻力,提高运动速度,滑滑的身体也利于逃脱。5.B【详解】A、不能经常用耳勺掏耳朵,防止损伤耳膜,故A错误。B、尽量避免噪声,可以减弱噪声,保护听力,故B正确。C、长期使用耳塞,会减弱听力,造成听力功能下降,故C错误。6.A【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周围的声音根据发声体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人们的交谈声,舞台上放的音乐声都属于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故A选项正确。7.D【详解】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云分为三类积云、层云、卷云。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D说法是正确的;A错误,看不到太阳的天气阴天;B错误,我们平时可以查询手机、收看电视的天气预报、上网查询看报纸、打查询电话正确获取天气情况;C错误,卷云是白而薄的云,不是乌云。8.C【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用手按压鼓面、拉伸橡皮筋都不会让鼓面或橡皮筋振动,所以不能发出声音;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会使钢尺振动,所以能够发出声音。9.B【详解】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所以把少量的白糖放入水中,用筷子搅拌使白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10.B【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土电话的制作,利用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连接,在一端小声说话,纸盒另一端能够听清楚,说明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11.少云多云阴【详解】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云。当天空被云覆盖少于四分之一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晴天;当天空被云覆盖多于四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当天空被云覆盖多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阴天,据此可将天气分为晴天、少云、多云、阴天。12.较冷的空气热空气上升后【解析】略13.卵生胎生【详解】像鱼、昆虫、鸟类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我们称这样的动物为卵生动物。常见的卵生动物有蜻蜓、鸭、鹅、蝴蝶、蚕、鱼等。燕子和昆虫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卵生。像狗、猫、羊这样。母体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哺育小动物,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常见的胎生动物有马、牛、羊、狗、熊猫、蝙蝠等。小华家中养的小狗的繁殖方式是胎生。14.死亡【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都会死亡,这是正常的现象,并不可怕。15.吹来东【详解】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国旗向西飘,说明风是从东方吹来的,所以是东风。16.物体振动的幅度【详解】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17.声源处传播过程中【详解】噪音是指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产生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读图可知,图一禁止鸣喇叭标志是通过题中的控制噪声源的方法减弱噪声的,图二城市道路上设的隔音板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减弱噪声的。18.热冷【详解】空气具有流动性,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19.√【解析】略20.√【详解】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由它们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有利于繁殖后代。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21.√【详解】物质的溶解速度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溶解得越快。其它条件相同时,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在冷水中溶解得慢。该说法是正确的。22.×【详解】能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取决于物质的颜色,比如牛奶可以溶解于水中,但是牛奶是白色的,溶解后的混合液也是白色的。23.√【解析】略24.√【详解】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暴雨、大风会损坏甚至摧毁房屋、电力设施等。暴雨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25.×【详解】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来进行测量。水泥地相比草地吸热快散热快,散发的热量会对温度测量产生影响,所以同一时间测量的水泥地上的气温比草地上的气温高。26.√【解析】略27.√【解析】略28.√【详解】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没有物体,就不可能有声音。29.B30.A31.B32.不能,因为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传导,如果借助无线电接收装置才可以。【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29.在实验中,当橡皮筋比较松时,橡皮筋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30.在实验中,当橡皮筋比较紧时,橡皮筋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31.物体发出的声音高低,与其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32.如果我们把这个实验搬到月球上做,将不能听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因为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传导,必须借助无线电接收装置才可以。33.振动声音从声源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详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打琴弦,琴弦振动,从而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