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市2023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阿里市2023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阿里市2023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阿里市2023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阿里市2023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里市2023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银 B.水 C.干冰 D.氨气2.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N②2NH3③2OH-④SO2⑤H2O⑥Mg2+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④⑤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5.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A.苛性钠 B.浓硫酸 C.石灰石 D.浓盐酸6.下面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Zn2+中的“2+”表示锌元素显正2价B.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C.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含有二个氢元素D.2Fe中的“2”表示2个铁分子7.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8.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 B.钢铁生锈 C.光合作用 D.干冰升华9.铬是人体中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对血糖代谢至关重要。如图是铬元素的部分信息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铬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B.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比第一层电子能量低C.铬元素是金属元素D.铬原子的中子数为2810.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活、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呈酸性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C.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0.5—1.9D.用熟石灰改良碱性土壤11.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A. B. C. D.12.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从棉花纺成纱到制成布的工艺 B.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C.“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 D.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13.A+2B====3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生成C的质量为A.6gB.8gC.5gD.9g14.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铁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金刚石15.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认识空气的成分(1)定性角度举例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_____(写一条)。(2)定量角度[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____。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猜想]①装置漏气;②._____装置内氧气有剩余;[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食用“碘盐”属于__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3)炒菜加碘盐时,宜______(填’’早”或”迟”)加入(4)求每袋食盐中碘酸钾的质量为多少毫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18.(8分)有人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密封、防爆的容器中点燃3g氢气与32g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停止后,生成水的质量一定是35g。”你认为对吗?请通过计算说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①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______(填“元素”或“原子”)。②举一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实例:________。③“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_____作用。④多喝硬水易得白内障,生活中硬水要通过_________降低硬度后才能喝。⑤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对生活中的事实解释错误的是___。选项事实解释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CO(煤气)有毒而CO2无毒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C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食品中的化学①食品包装中常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______。②青少年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钙的食物来源以牛奶及奶制品为最好。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文字说明。若儿童每天至少需要0.6g的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每人每天要喝_______盒这种牛奶。(3)农业生产中的化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看到一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标有含氮量16%的说明,同学们产生了疑问,这种化肥含氮量是否达到16%,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是多少?带着这些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CO2,但是不吸收NH3。②浓硫酸能吸收NH3但是不吸收CO2。③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C、E装置,加热,E中的现象是_____。③连接A、B装置,继续加热,观察到B中的现象是_____。④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___________。(含量分析)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0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149g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152.4g⑤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______g。⑥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_。⑦请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纯度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

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B、水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氨气是由氨气分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2、C【解析】

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OHˉ中的“2”表示氢氧根离子的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Mg2+中的“2”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故选项说法错误;C、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SO2、H2O中的“2”表示1个分子中原子个数,故选项说法正确;D、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NH3中的“2”表示分子的个数,2N中的“2”表示原子的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3、B【解析】

A、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中的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A错误;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B正确;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做到垂直悬空,故C错误;D、倾倒液体时,瓶盖要倒放,故D错误。故选B。4、C【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描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描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能说出四氧化三铁,描述错误,符合题意;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描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A、苛性钠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质量会增加,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错误;C、石灰石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具有挥发性,质量不变,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正确。故选D。6、B【解析】

A、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Zn2+中的“2+”表示锌元素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A不正确;B、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故B正确;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含有二个氢原子,故C不正确;D、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Fe中的“2”表示2个铁原子,故D不正确。故选B。考点:化学用语周围数字的意义7、D【解析】

A、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使酒精洒出,引发火灾,故不符合题意;B、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故不符合题意;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不符合题意;D、读取液体时,视线、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刻度线要三线合一,故符合题意。8、D【解析】

A、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9、B【解析】

A、铬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选项正确;B、距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高,故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比第一层电子能量高,选项错误;C、铬元素是金属元素,选项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等于中子数加质子数,故铬原子的中子数=52-24=28,选项正确。故本题选B。10、A【解析】

A、厕所清洁剂主要成分是盐酸,呈酸性,选项正确;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至5%的碳酸氢钠溶液,选项错误;C、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0.9至1.5,选项错误;D、熟石灰呈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选项错误。故选A。11、B【解析】

A、图中由两种分子,表示混合物,选项错误;B、图中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C、图中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D、图中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同种分子的构成相同,性质相同,属于同种物质,不同种分子,代表不同种物质。12、B【解析】A、从棉花纺成纱到制成布的工艺,没有涉及到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不是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错误.B、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涉及到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所以正确.C、“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所以错误.D、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是生物学研究的范畴,所以错误.故选B.13、C【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的质量为:6g+8g-9g=5g,故选C。14、B【解析】

A.铁由铁原子构成;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C.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D.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故选B。15、C【解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由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详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因此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分子的数目不变,故说法错误;D、该反应是由两种单质参加了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合理即可)BCDP+O2P2O5红磷不足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解析】

(1)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事实是: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合理即可)(2)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故选BCD[实验回顾]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为:P+O2P2O5;[进行猜想]①装置漏气;②红磷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实验与交流]根据“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可知,用测量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混合物+5迟16.9毫克【解析】

(1)由标签信息可知食用“碘盐”属于混合物;(2)碘酸钾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解得x=+5,故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3)标签中注明勿长时间加热,由此可知炒菜加碘盐时,宜迟加入;(4)由标签信息可知,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则每袋食盐中碘酸钾的质量为;答:每袋食盐中碘酸钾的质量为16.9毫克。18、不对,点燃3g氢气与32g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停止后,生成水的质量是27g【解析】

解:设生成的水的质量为x,消耗氧气的质量为y。解得x=27g,y=24g所以点燃3g氢气与32g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3g氢气完全反应消耗24g氧气,生成水的质量为27g,剩余8g氧气。答:不对,点燃3g氢气与32g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停止后,生成水的质量是27g。【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元素食物腐败(合理即可)吸附煮沸C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检查装置气密性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3.414%79%【解析】

(1)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①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含碘的碘酸钾,来增加人对“碘”的摄入量,这里的“碘”是指碘元素。②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食物腐败就是厨房中常见的缓慢氧化。(合理即可)③“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因此活性炭在此起吸附作用。④煮沸能使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从而降低了水的硬度,故生活中的硬水通过煮沸可以降低硬度。因为多喝硬水易得白内障,所以生活中硬水要通过煮沸降低硬度后才能喝。⑤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对生活中的事实解释错误的是:C。A、食物变质过程中,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其实质是食物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的分子,解释正确;B、结构决定性质,分子的结构不同,其化学性质就不同。因为CO和CO2这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CO(煤气)有毒而CO2无毒,解释正确;C、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其原因是:汞原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该过程中汞原子的大小没有发生改变,解释错误;D、因为分子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