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练:专题6+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1页
+专题突破练:专题6+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2页
+专题突破练:专题6+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3页
+专题突破练:专题6+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4页
+专题突破练:专题6+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一、选择题1.(2023河南南阳一中三模)晚清时期,地方督抚不设属官。曾国藩、李鸿章等出于地方军务需要,自设善后、厘金等局,招募官员、幕友入局办事形成幕府,幕府逐渐掌握了部分军事权、财政权和人事权,实际上行使省一级政权的职能。这一现象(

)A.遏制了列强侵略的势头B.反映了晚清政治的现代化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变革D.体现了政治权力结构变动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由材料可知晚清时期原本地方督抚没有属官,但是曾国藩、李鸿章等地方实力派汉族官僚督抚的幕府却拥有类似省级政权部分职能,这实际上反映了清朝中央权力的下移,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列强侵略的信息,因此无法据材料得出遏制列强侵略的认识,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晚清时期中央权力下移的现象,不能反映晚清政治的现代化,排除

B项;材料内容与科举制无关,排除C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2023河北名校联盟联考)红军公田是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分给外籍红军的田地。外籍红军在苏区内分得公田,由当地政府派人代耕,收获的稻谷由外籍红军自处,有的寄回家用,有的留作退伍后的耕种基金,也有的自发贡献给苏区。该措施(

)A.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B.维护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团结C.践行了耕者有其田的纲领D.凸显苏维埃政权的政治属性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根据地为了革命奋斗的外籍红军也能获得土地,表明苏区根据地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凸显了苏维埃政权具有工农民主专政的性质,故选D项;持久战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不是土地革命时期,排除A项;该措施与革命统一战线无关,排除B项;耕者有其田的纲领是孙中山提出,属于民生主义内容,排除C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2023北京东城高三期末)下列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权建设的两则史料,对其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在我们边区政府中,共产党员和其他党派的人士,以及无党无派的人士,都很亲密的合作……非共产党员都同样有职就有权,使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

村和县的议会出现了,村选是整个制度的基础,自边区参议会选举政府,这真正代表了中国的一种革命,农民第一次走进了政府机构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受到广大农民欢迎B.抗日民主政权团结抗日力量,激发了民众参政热情C.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在边区建立了“三三制”民主政权,提高了农民参政的可能性和积极性,激发了民众参政热情,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B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2023湖南常德一模)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决心打倒国民党解放全中国C.致力于实现中国的民主制度D.为巩固人民政权奠定理论基础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据材料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国家不断进行理论建设,说明其致力于实现中国的民主制度,故选C项;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理论,不属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项;1940年和1945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巩固人民政权无关,排除D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2023湖南高三月考)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篇文献(

)A.使毛泽东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C.完全继承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建国理论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B项正确;1945年中共七大使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了孙中山三民主义,并非“完全继承”,排除C项;解放战争的胜利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排除D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6.(2023广东名校联盟大联考)民国初期,政府专门设立官员甄别委员会,对所有未经考试任命的官员进行甄别。如司法部司长称其在日本留学的毕业文凭遗失,农商部部员称其在比利时某校毕业但文凭遗失,甄别委员会即电请驻日、驻比使馆查复。民国初期的官员甄别(

)A.具有浓厚的人治色彩B.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意在保障官员的素质D.巩固了民主共和政体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据题干可知,官员甄别委员会对官员进行文凭的甄别,以查证官员的任职资格和能力,意在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故选C项;“人治色彩”不合逻辑,甄别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带有法治色彩,排除A项;B项中“不利于”不合逻辑,应为“有利于”,排除;“巩固了民主共和政体”不符合史实,民国初年执政者为北洋军阀,共和政体名存实亡,排除D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7.(2023辽宁鞍山一模)下图证书上写着“卓士闳,年五十八岁,男性。浙江省奉化县公民,应甲等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此证。”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并加盖各类印章。该证书表明(

)A.北洋政府通过考试选拔人才B.公职人员的选拔管理有法可依C.女子获得参加考试的资格D.国民政府禁绝公职任用亲信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

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据材料可知,依据考试法规定,卓士闳在通过甲等公职候选考试后,发给及格证书,表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公职人员的选拔管理有法可依,故选B项;据材料可知,此时是1947年,此时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当时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排除C项;尽管有制度规定,但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等现象始终无法禁绝,而材料强调在公职候选人考试合格后,依据法律发给合格证书,因此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8.(2023湖北名校高三测评)1911年11月,湖北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是后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蓝本。除鄂州约法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借鉴了许多欧美和日本政治制度中的一些内容,保证人民的财产所有权与自由营业等权利。由此可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B.以限制袁世凯为主要目的C.照搬了欧美政治体制特点 D.代表了资产阶级政治利益D解析

由材料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湖北军政府的约法为蓝本,又借鉴了许多欧美和日本的制度内容,因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故选D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9.(2023湖南高三质量检测)20世纪80年代的城乡街头张贴了一系列宣传画(见下图),据此推知,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发展B.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大力弘扬C.改革开放促进了绘画艺术繁荣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并进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在20世纪80年代,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物质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说法较为片面,不能涵盖材料内容,排除;C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0.(2023湖南宁乡十三中预测卷)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实现了全澳包括教会学校及国际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升挂国旗全覆盖,成立学界升旗队;以及新设立家国情怀馆、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等场所,丰富学生对国家、澳门历史的多元学习体验。澳门特区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

)A.实现了与内地教育的高度融合B.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C.拓宽了中小学学生的国际视野D.推动了澳门特区经济发展B解析

据材料可知,澳门特区政府注重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国史教育,能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故选B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2023广东高三名校联考)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无战不败,败必偿款”的情况下,清朝的公文也“每每讳赔偿为抚恤”。对此,列强纷纷诘问,往往最后不得已由主事官员公开道歉,才息事宁人。这反映了晚清外交(

)A.旨在息事宁人B.丧失独立自主地位C.捍卫国家尊严D.坚持“天朝上国”观念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将“赔偿”称为“抚恤”,最终公开道歉才息事宁人,将战败赔偿称为抚恤,这说明清政府在外交上仍然坚持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故选D项;据材料“列强纷纷诘问”可知,清政府这一行为反而导致纠纷,排除A项;签订不平等条约意味着丧失独立自主地位,而将赔偿称为抚恤,与主权没有关系,排除B项;战败并赔偿已成事实,改变称呼并不能捍卫国家尊严,排除C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2023山东青岛一模)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外出访问时,系统阐述了中国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如“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认为援助是相互的”“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这表明中国(

)A.积极支持非洲反对殖民主义B.践行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构建与非洲国家的伙伴关系D.奉行“不结盟”原则和精神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据材料可知周恩来在阐述中国对外经济援助的一系列原则,这是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体现,故选B项;材料中涉及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技术援助,但并未涉及反对殖民主义,排除A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不结盟”的原则是独立、自主和非集团,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材料中并未体现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目的,排除D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3.(2023天津河西一模)1964年中法建交被称为“外交核弹”。中法建交后,不顾美国的“愤怒”,中日设置永久性贸易代办处,英国考虑与中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另有部分西方国家则产生了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的愿望。中法建交后各国的连锁反应说明了(

)A.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B.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出现C.资本主义阵营开始瓦解D.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形成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据材料可知,中法建交后,一些西方国家不顾美国的“愤怒”分别跟中国建立经济或政治联系,这说明随着实力的增强,它们在外交上不再以美国马首是瞻,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故选B项;据材料可知,其强调的是中法建交后“各国的连锁反应”,而不是突出中国的综合国力,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资本主义阵营开始瓦解,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排除D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4.(2023北京高三期末)下表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政府开展的一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外交活动2014年签约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7年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2022年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A.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B.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C.拓宽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D.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由材料可知中国政府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主动引领作用,所以可以说中国政府在外交上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故选D项;表格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和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三个会议不全属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排除A项;表格中的活动都属于以和平方式处理外交关系,但并不只是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还有致力于长远发展的金融、经济和文明对话等问题,排除B项;表格中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与世界发达国家间的合作,还有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且合作领域也跟之前没有增加,所以拓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5.(2023湖北武汉高三调研)下表表明中华民国(

)时间事件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逊位诏书》,“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A.倡导文明开化 B.合法管辖边疆C.反对军阀割据 D.坚定维护民主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据题干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归属于中华民国,故选B项;材料与“文明开化”无关,排除A项;“反对军阀割据”不符合史实,这一时期并未开始军阀割据,排除C项;“维护民主”不符合题意,题干侧重维护国家统一,排除D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6.(2023江苏连云港调研)右面绘画《叔叔喝水》(作于1972年)中,一位系着红领巾、身穿民族服装的藏族少女正热情地将奶茶递给解放军叔叔。此后,该画在20世纪70年代曾作为年画遍布城乡。这表明(

)A.民族认同显著增强B.发展军事成为时代主题C.妇女权益得到保障D.“双百”方针推动艺术繁荣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少数民族拥护解放军,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显著增强,故选A项;材料内容与发展军事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拥护解放军,认同中华民族,并没有体现妇女的权益问题,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该画作是“双百”方针推动的,排除D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非选择题17.(2023湖南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星星之火引发燎原之势,在朱、毛红军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之后,鄂豫皖、湘鄂赣、湘赣、湘鄂西、鄂豫陕等根据地不断出现和发展壮大,这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后来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使赣南闽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与此同时,鄂豫皖、湘鄂西、湘赣、湘鄂赣等根据地也都发展到相当规模。中共中央决定以赣南闽西根据地为依托,建立苏维埃中央政府。经过一系列曲折的过程,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终于在江西瑞金隆重召开。——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材料二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党政军领导机构延续了中央苏区的设置,并有所创新。在陕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性质发生了两次重要改变。第一次是由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要改,这是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斗争的可能性。毛泽东指出:“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势力的各阶层人民的利益的。人民共和国的政府以工农为主体,同时容纳其他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势力的阶级。”人民共和国首先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利益,同时还鼓励民族工商业的存在和发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6年1月15日,西北办事处颁布了《西北苏维埃选举法》。这一选举法的内容较之1933年中央苏区所颁布的选举法有以下重要改变:一、一切精神劳动者(如医生、著作家、教员等)都有选举权。二、雇佣劳动在10人以下,资本在5

000元以下之工商业主亦有选举权。三、在苏维埃政府及各革命团体工作积极努力的,无论其出身如何亦可获得选举权。选举法内容的修改,扩大了人民阵线的范围,为实现苏维埃选举提供了法律保障。——摘编自贺永泰《承前启后的转变与过渡——中华苏维埃政权在陕北(1935年10月—1937年9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建立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有利条件。参考答案

(1)有利条件:中共中央在南方地区建立了30余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基于南方地区根据地数量众多,发展到相当规模;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使赣南闽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得到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在陕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性质的第一次重要改变作出历史解释。参考答案

(2)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延续了中央苏区的政权设置。基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华侵略战争,需要团结全国各阶层人民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际需要,中共中央调整了政权的架构形式。首先从工农共和国更改为人民共和国,将全体爱国抗日的进步阶层,包括富农、地主、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容纳在内;其次在陕北根据地地区采取新的选举法,扩大了人民选举权的范围,巩固了人民阵线。总体而言,这次重要的政权性质的改变,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战的实际大局而作出的重要调整,对于团结抗日的各社会阶层,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起到了积极的影响。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