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25.《秋天的怀念》知识点一、作品梗概此文写于1981年,最初发表于当年《南风报》上,那年史铁生30岁。在史铁生21岁时,也就是1969年,到陕北延安“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在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遭遇到生命的不幸,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暴怒无常。而他的母亲此时肝病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可她将儿子瞒得紧紧的,仍鼓励儿子好好活着。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文章以纪念他的母亲。本文以“秋天的怀念”为题,表明是在秋天这样的季节怀念母亲的。在这样一个生命凋零的季节,作者怀念自己的母亲一定会有特别的意义,题目含义深沉而含蓄,耐人寻味。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三、字音词义瘫痪tānhuàn: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的能力。暴bào怒:极端愤怒。沉寂jì:①十分寂静;②消息全无。侍shì弄:①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②摆弄,修理。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央求:恳求。絮xù叨:①啰啰唆唆地说话;②形容说话啰嗦。诀jué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淡雅yǎ:素净雅致,素淡典雅。高洁:高尚纯洁。烂漫:①形容颜色鲜丽;②形容坦率自然,毫不做作。翻来覆fù去:①来回翻身;②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四、主题概述本文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没能理解、报答母爱的愧疚。五、作品结构第一部分(1、2):母亲在病得非常厉害的情况下极力鼓励“我”好好面对生活。第二部分(3):“我”因为知道母亲为“我”所做的努力终于答应她去北海看花,母亲非常高兴。第三部分(4~6):母亲的病情恶化,临终还在牵挂“我”和妹妹。第四部分(7):妹妹带“我”去北海看花,完成母亲的夙愿,“我”也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含义。六、鉴赏品读1.如何理解“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通过“砸玻璃”和“摔东西”两个细节,具体写我双腿瘫痪之后内心的痛苦和暴怒无常,并用“我”的暴怒无常来衬托下文母亲的坚韧顽强。2.“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这句话中的“悄悄地”“偷偷地”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母亲“悄悄地”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地发泄内心的痛苦,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这无声地离开,体现了母亲的谨慎小心,她怕自己让儿子痛苦,她理解儿子的行为,也为儿子伤心。“偷偷地”说明了母亲不放心,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3.“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这一句运用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一句是侧面描写,喜欢花的母亲把花都养死了,对于母亲来说,最值得守望的“花”是她的孩子,从侧面说明母亲把她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照顾“我”身上,体现出母爱的无私与伟大。4.怎样理解母亲的“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是理解本文的关键点,“好好儿活”是母亲鼓励儿子要珍惜、热爱生命,要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这句话发自母亲内心,深藏着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5.“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直”“都”连用,说明“我”对母亲的病情一无所知,毫无察觉。从侧面表现出母亲一心只关心“我”的病情,没有把自己的病痛当回事,更是在“我”面前表现得十分坚强,不愿意让“我”知道她的病情。看似平淡的记叙,暗含着作者深深地痛苦与愧疚。6.“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此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景物描写,突出“我”内心的痛苦、无望、孤独的心情。7.“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的“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动作?母亲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她怕我看到秋天落叶的萧条的景象,而触动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绝望的心情,母亲希望我能够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8.课文为什么要反复写看花?①“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所以文中反复写看花。9.文章最后写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母亲活着的时候曾经多次要带“我”去看花,几乎都遭拒绝,而在母亲去世后“我”却与妹妹一同去看花,其中包含着“我”对没有体会到母亲的关爱和良苦用心的懊悔,也包含着“我”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无尽的缅怀。10.结尾处的“好好儿活”在文中有何用意?运用反复的手法写“好好儿活”,结构上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内容上表现了“我”终于读懂了这份感人至深的母爱,是母爱使“我”走出封闭,是母爱让“我”重拾生活的热情,让“我”懂得了儿女是否好好生活,是母亲最惦记的。只有“好好儿活”,才是对母亲最好的安慰,最深的怀念。七、教材课后习题一: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本文的感情有一个统一的基调,但各个段落也有节奏的变化。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而忧伤的,叙述的语气平静而内敛。作者在追悔往事的悲痛情绪中,又有一份领悟生命意义的豁然达观。第1段要读出“我”与母亲对话时的激动语气;第2段语气陡然低沉;第3段略有一点儿轻松愉快的语气;第4段又陡然低沉,这是独句段,要读得特别缓慢沉重;第5、6段要读得沉重、痛心;读第7段之前要停顿较长的时间,拉开回忆的时空,要读得沉着、淡定,读出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感觉。总之,本文的感情一张一弛、一高一低,朗读时要注意节奏的起伏变化,不能把全文读成一种语速、一个腔调。题目的表层意义是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深层的意思是暗示着作者经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之后,在菊花盛开的季节,作者才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待,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如果说题目中的“怀念”直接指向母亲,那么“秋天”则蕴含着生命的意味。二:课文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可以参考下列细节,也可以自己再找一些。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我”脾气暴怒,砸碎玻璃、猛摔东西时,母亲并没有马上劝说、安慰、制止“我”,而是“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从“悄悄”和“偷偷”的细节中,可以看出这位母亲深深地理解儿子的痛苦需要发泄的行为,甚至需要一个人发泄。她用宽厚的母爱容忍着儿子的暴怒,同时又担忧着儿子,怕他有什么过激行为伤害了自己,所以“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躲出去了,她的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儿子,“悄悄”和“偷偷”这两个无声的动作背后,是她疼痛不已的揪心;下文写“她又悄悄地进来”时,“眼边儿红红的”细节,正是这种心情的流露。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当“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时,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此时的母亲是多么的痛心、焦急!她多么希望立刻扑灭儿子轻生的念头,立刻阻止他自暴自弃的行为。儿子的痛苦在母亲心中已经加倍,母亲却没有跟儿子一起抱头痛哭,而是“忍住哭声”,她是以怎样强大的毅力克制着自己的悲情,怎样努力地给儿子一份坚定的力量啊!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当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时,母亲“挡在窗前”。这位细心的母亲,唯恐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她那憔悴的面容,既显示着绝症晚期对身体的折磨,又显示着儿子残疾又绝望的状态对母亲心理的折磨,那央求的神色,表现出屡遭儿子拒绝,却从未改变的关怀与渴望,读来令人心酸不已。三:课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好好儿活”一句朴素至极的话语,寄予着母亲对儿子最纯粹的爱与期望。当“我”在命运的重创中痛苦绝望,甚至要轻生时,母亲没有给“我”讲什么人生道理,她也来不及想什么道理,只是近乎本能地急切说出:“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她是在恳求着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母亲离世后,“我”和妹妹领悟到母亲临终前没有说完的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母亲临终前,还没有看到儿子堂出自己的人生之路,没有看到女儿成年,她那没有说完的话,是满怀的牵挂和揪心,也是对儿女未来生活的期望期望儿女们无论遭受了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勇敢地活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四: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沉寂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事后想来无比悔恨的心情。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恨的心情。3.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绝”和“竞”,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病情的严重、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五:课文第1段与第3段两次写到“我”与母亲的对话。小组合作,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标出这两段文字的节奏。尝试分角色朗读,注意传达出“我”和母亲在两次对话中不同的心情。第1段的对话中,“我”的情绪极端痛苦、绝望、暴躁,母亲则是强忍悲痛,好言相劝;第3段的对话中,母亲的情绪是喜出望外、激动难耐,以至絮絮叨叨,“我”则是勉强应付。

5.《秋天的怀念》练习题1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瘫痪雁阵砸碎爆怒无常B.憔悴央求漂落喜出望外C.昏迷深沉整宿絮絮叨叨D.可恨决别侍弄泼泼洒洒2.选词填空。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雅致清淡),白色的花(高洁洁净高贵),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沉稳深奥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是本义的一项是()A.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C.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D.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4.判断下列语句所用的描写手法。(1)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2)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5.第一自然段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6.“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这句话的含义是()A.鼓励儿子珍惜生命,坚强地活下去。B.鼓励自己为了儿子要坚强地活下去。C.坚信自己的病能治好,儿子的腿也能治好。D.母子俩身患重病,要互相依靠,互相鼓励。7.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1)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语段阅读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8.“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一句中“挡”是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的内容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外类文阅读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①我不想承认他老了,但凹陷的眼眶,花白的头发,以及那从严厉到温和的声音,我承认了。②大概是从去年我大病后开始,我渐渐发现,我们的谈话不再是“考不考得上,你就这一次机会,自己要把握好”,“我知道,能不能别再唠叨”,而是“学习别搞太久了,身体吃不消”,“吃得消,放心吧,我一定考得上”。我庆幸我的十八岁磨平了叛逆的棱角,让我们的关系有了如此温柔的转变,也庆幸那次因祸得福的大病,让我参悟了父亲两种爱的方式。③那是高三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紧张阶段,我在学校突然晕倒了。当我清醒时,我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深夜,妈妈的手机又响了。我隐约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要不,我明天回去一趟吧,可路费就得好几百。唉!……这一病,成绩恐怕……”听到这儿,我抢过妈妈的手机,对着里面吼道:“我不用你管,明天我就回学校,死也要死在教室里!”然后,“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④躺在病床上,我再也睡不着,刺痛我心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从我上初三开始,我与父亲的摩擦就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高二下学期发生的一件事,使我们的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那是期末考试后,父亲抢着去开家长会。他回来时,阴沉着脸,将我的成绩单狠狠地摔在桌子上。他高大的身躯像山一样,让我产生压迫感,他刚刮过胡子的下巴泛着青光,我的争辩只换来他更严厉的训斥。当房门被他“咚”的一声关上后,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被这道门阻断了。⑤高三刚开学,父亲辞去了原本轻松的工作,去外地打工。我心里暗暗高兴,妈妈发现了,长叹了一声,在后来的日子里,父亲每次来电话,我都是在妈妈的不断催促下才应付几句……⑥第二天傍晚,父亲竟然出现在病房门口。窗外,冬日的残阳勾勒出那个熟悉的轮廓,却又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原本魁梧的身躯不再挺拔,浓密的黑发已经花白,黑瘦的脸上眼眶深深凹陷着,胡须显然也已经好几天没有剃了。才45岁的他不该是这个样子!不知为何,我的鼻子竟有些发酸。⑦住院的几天里,父亲总是嫌妈妈对我照料不周,常向她发脾气,后来干脆凡事都亲自动手,只要是我想要的,或是他认为我需要的东西,无论多贵他都会去买。尽管如此,我对他还是淡淡的。一天,妈妈偷偷告诉我,父亲外出打工是为了筹备我上大学的学费,为了不增加我的负担,父亲一直不让她告诉我。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⑧出院后,回到学校,我开始埋头苦读。一天,同桌突然叫我出去,指着楼下说:“你爸爸来看你了。”人群中,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一见面,他便塞给我满满的两大袋水果和牛奶。我想十年前的我一定很羡慕现在的自己,因为那时一天5毛钱的零花钱,回家后都是要报账的。时光带走了原来的父亲,带来了慈爱的这一个。⑨我送他到校门口,他一直叮嘱我:“要多吃点饭,学习别太紧张了,注意身体。星期天记得早点回家,我叫你妈给你炖鸡。”寒风拂乱了他的头发,他略耸着肩。我害怕这日益凛冽的寒风会吹弯他的腰,会把他的皱纹越割越深。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洒在光秃秃的枝丫上,也拖出了父亲瘦削的身影,那身影在我模糊的泪眼中渐行渐远。其实,我宁愿父亲仍是从前那个健硕而又对我百般挑剔的父亲。可是,我再也找不回逝去的时光。⑩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他的黑发不需要白发的点缀,更不需要白发放肆地喧宾夺主,把青春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让他还能惬意地和朋友喝酒畅谈,把自在的日子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把他的瘦弱和衰老都带走,把强壮的身体还给他吧!时光啊,求你把从前的他还给我吧!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11.“我”读高三那年,父亲为“我”做了哪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文第④段插入“我”高二时和父亲发生冲突这件事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概括回答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⑧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谈谈你对选文第⑨段中“日益凛冽的寒风”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选出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A.本文的题目用了求告的语气,形式新颖,引起读者阅读兴趣。B.选文中的“我”渴望留住时光的脚步,希望父亲依旧年轻、健康、自由自在。C.选文以时光为线索,记叙了“我”成长的经历。D.选文结尾部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把“我”的感情表达得更为强烈。

5.《秋天的怀念》练习题2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瘫痪(tān)整宿(xiù)沉寂(jì)B.侍弄(shì)捶打(chuí)絮叨(xù)C.淡雅(yǎ)诀别(jüé)豌豆(wān)D.仿膳(shàn)憔悴(jiáo)恢复(huī)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沉寂:十分寂静)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诀别:辞别)C.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D.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3.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2)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4.写出下面各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3)“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5.班级开展了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写一条关于对家的感受的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策划一个回报父母之爱的具体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6.“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一句中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母亲说“好好儿活”有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类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⑧…………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10.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人物的心理状态。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练笔14.课文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情感。例如:“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深沉无私的爱。请你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15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