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时作业(选修第一册)阶段检测(四) 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_第1页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选修第一册)阶段检测(四) 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_第2页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选修第一册)阶段检测(四) 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_第3页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选修第一册)阶段检测(四) 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四)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长期流通铁钱的四川地区,产生了北宋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纸币的流通遍及东南诸路、两淮荆湖及四川各地。这反映出()A.南宋纸币推广和北宋一脉相承B.南宋经济生活水平远高于北宋C.纸币在两宋的流通日益广泛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货币变革2.下表所示是唐宋时期年铸币量的统计情况。由表可知()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宋太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32万贯/年80万贯/年600万贯/年A.交子出现冲击了金属货币B.北宋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C.宋朝把铸币权收归到中央D.北宋时财政开支日益增加3.下图为中国古代995~1124年铜钱铸造量统计图(单位:万贯)。图中铜钱铸造量大减主要由于()A.富户盛行储藏铜钱B.市场逐渐流通纸币C.白银大量流入国内D.国家赋役统一征银4.作家茅盾在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提到1948年流行的一个笑谈:“在中国唯一仍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显著B.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C.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D.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5.16世纪明朝的赋税改革体现出“赋役合一、按亩计税、用银交纳、手续简化”的特点。对这一特点认识正确的是()A.“赋役合一”的具体办法是摊丁入亩B.“按亩计税”的基础是政府推行均田制C.“用银交纳”的方式适应了货币白银化D.“手续简化”的具体表现是纳庸代役6.在中国封建社会,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赋役征发的最主要依据是()A.户籍B.田亩C.人口D.财产7.编户齐民是汉代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由此可得知()A.平民可以随意迁徙B.政府借此保障收入C.农业要求精耕细作D.汉代禁止土地兼并8.刘邦入秦都城咸阳后,萧何尽“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后来“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战略要地),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萧何)具得秦图书也”。由此推论,文中“律令图书”主要是()A.秦朝法律书即《秦律》B.遗存的诸子百家著作C.户籍、赋税等文书档案D.中央与地方的官吏考核档案9.秦朝的郡县制和什伍连坐制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A.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B.促进基层社会自治C.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大权D.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10.汉武帝时推行“均输平准政策”、王安石变法推行“均输法”,隋唐则设有“常平仓”,古代政府出面平衡粮食价格的主要意图是()A.增加财政收入B.政府与民争利C.政府屯粮备荒D.保护自耕小农11.杜佑的《通典》记载:“大唐令……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据此材料可推断,唐朝时“坊正”()A.负责城乡间政令传递B.维护城内的基层治安C.掌管官吏的业绩考核D.负责在坊内分配徭役12.开皇15年,隋文帝下令在西北地区实行义仓管理试点:将这里的义仓改由州或县管理,义仓粮食由劝募形式变成按户等定额征收,即上户不过1石,中户不过7斗,下户不过4斗。后来隋朝中央政府逐渐在其他地区将其推广。这一变化()A.使得义仓管理的层级下移B.缓和了隋朝的社会矛盾C.不利于义仓发挥赈济功能D.社会保障能力得到增强13.明代林希元在《荒政丛言》中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这说明在明代()A.出现分类扶贫观念B.社会贫富差距拉大C.慈善救助系统完善D.政府财政出现困难14.约在12世纪初,英国的威斯敏斯特立法第1号第5条规定,代表的选举“必须自由进行,不受威吓”。同时,英格兰几乎所有的选举令状中都写着,郡长“应当号召从每个城镇选举两名市民和从每个自治市选举两名自治市民参加议会活动”。这些做法()A.推动了贵族政治发展B.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C.反映了英国具有民主传统D.有利于限制国王权力15.学者研究指出: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以二战作为分水岭,战前以社会保障为主的福利经济制度只是各国为了缓和劳资关系而采取的应急措施;二战后,则变成了各国政府稳定经济和社会的一种战略性的长远措施。这种变化有利于()A.杜绝经济危机频繁发生B.工人阶级积极参与政权C.保持社会经济稳定提升D.从根本上消除两极分化16.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3年2月单方面宣布美元再次贬值10%,面对这一行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被迫于3月宣布实行汇率的联合浮动。这些现象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C.原有的货币体系亟待调整和重建D.美国丧失了世界金融霸权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统治者素来秉持“仁政”思想,扶助贫困人口往往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古人对贫困的认定,一般要对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此进行分类定级。贫困认定之后,政府会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在扶贫方式上,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官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授予荣誉称号。另外,官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了一些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每逢冬春时节,官府一般会向贫民赐钱、赐衣及赈粜,助其过冬和春耕;对于无力抚养子女的贫民,官府向其发放生育补贴;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可免除部分劳役。——摘编自祖铨《中国扶贫史概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扶贫政策产生的影响。(6分)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57年,清政府撤销其他口岸,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当时关税税率大体为进口税率16%,出口税率4%。1842年,《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英商交纳进口、出口货税的标准须与英人“秉公议定则例”。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摘编自胡公启《晚清中国关税制度变迁及影响》材料二争取关税自主、收回关税主权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内容。1923年,广州政府拟收回海关用人管理权,英人因此派兵占领海关,中共中央号召各区及地方同志召集全体紧急会议,筹备联络各团体发起强烈的排斥英货运动。1924年,恽代英撰文指出:“我们现有的关税制度,正是国际资本主义征服中国最重要的武器。”邓中夏也撰文指出:“欲救中国,必先收回关税主权。”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发动和精心组织下,北京30多个团体召开关税自主国民示威运动大会。——摘编自董振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关税自主活动》(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关税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关税自主而进行的努力,并说明其历史意义。(6分)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1933年7月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签订了一项《国际白银协定》。其中规定美国政府每年购银不超过3500万盎司,中国则承诺不出售1934~1937年销毁银元所得之白银。1934年6月,在美国内部白银集团的压力下,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规定美国政府要通过购买的方式,设法使每盎司的白银价格提高到美元;或者把白银在美国货币储备金的比重增加到1/4。1934年8月开始执行该法,下令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购银。——摘编自卢宁编译《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材料二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了《实施法币布告》,国家四大银行取得了法币垄断发行权,实行白银国有,规定法币与英美国家货币挂钩。法币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货币制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货币制度更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基本摆脱了外商银行对货币发行和货币定价的控制,国民政府四大银行真正获得了中央银行的地位。——摘编自郝慧泽、席林《略论中国近代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1934年购银法》的主要危害。(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四大银行在币制改革之后确立“中央银行”地位的理由。(6分)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源于此。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清初政府实行里甲制,后来改为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摘编自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基层秩序重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晚清民国时期主政者自上而下推行“地方自治”的努力,因传统势力的阻挠而归于失败,复兴“保甲制”的努力亦终究无法整合基层社会。于是中共在革命实践过程中,走上了一条自下而上的基层再造道路;“政党下乡”所运用的组织化动员治理技术,在满足农民土地诉求的同时,也使其获得主体价值感,进而萌发对中共组织的认同感。——摘编自郭为桂《“组织起来”: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基层治理变迁》材料三当前,农村基层治理的生态发生了深刻改变,因此,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的科学发展和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建设,需要扩大有序民主,健全三级联动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强化公共服务,完善多元参与的农村基层治理体制;推进城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