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甲、乙、丙、丁为细胞内某些结构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单层膜结构,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分拣和转运B.乙中至少含四种色素,分布在其内膜和类囊体膜上C.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核糖体,可以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D.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某些物质出入细胞2.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人类采用过引入狐狸和黏液瘤病毒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缺少天敌B.狐狸防治兔子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狐狸可能喜欢捕食袋鼠C.粘液瘤病毒使欧洲兔致命,对袋鼠影响不大的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D.病毒诱导欧洲兔发生抗性变异使c年后其种群数量回升3.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象,并把其移到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下观察B.下降镜筒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C.高倍镜增大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观察的倍数D.若观察到的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不移动,则污点位于目镜或物镜上4.研究表明,当癌细胞对微环境中的信号作出反应时,它们就会进入高度可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它们很容易转化为另一种类型的细胞。近日,研究人员利用上皮——间质转化,诱导小鼠乳腺癌细胞转化为无害的脂肪细胞,并且该脂肪细胞不再恢复到乳腺癌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乳腺癌细胞与脂肪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不同B.与脂肪细胞相比,乳腺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较少,易扩散转移C.与乳腺癌细胞相比,脂肪细胞的细胞核较大,细胞代谢旺盛D.可用苏丹Ⅲ染液检测乳腺癌细胞是否成功转化成脂肪细胞5.将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蔗糖溶液中,短时间后细胞形态不再发生变化,则此时()A.细胞必定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B.细胞液中的蔗糖浓度比实验开始时高C.可在光镜下观察到水分子在进出细胞 D.细胞液与蔗糖溶液可能仍存在浓度差6.如图表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d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如果g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f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D.d/a×100%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硝化细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他欲通过实验将两种微生物分离。回答下列问题:(1)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灭菌;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常用__________灭菌。(3)该同学配制了无碳培养基,用于筛选出__________,其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和渗透压等条件。8.(10分)科研人员利用a,b,c三个不同的纯种小麦抗病品系(由三个不同基因的突变导致)和纯种感病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编号杂交组合F1F2①a×感病抗病抗病∶感病=3∶1②b×感病抗病抗病∶感病=3∶1③c×感病抗病抗病∶感病=3∶1④a×b抗病抗病⑤b×c抗病抗病∶感病=15∶1(1)由①②③可知,三种抗性性状相对于感病性状为________,其遗传均符合________定律。(2)由④可知,a品系和b品系的抗性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1中a品系和b品系的抗性基因分布在________上且这两个基因所在染色体不发生________,结果F2全抗病。(3)若用①组和②组得到的F1杂交,后代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4)由⑤可知,b品系和c品系的抗性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2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9.(10分)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棉花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回答下列问题:(1)棉花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_________酶、_________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2)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水解棉花的酶X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_________(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___(填一种化合物)。(3)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_________,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_________技术,此技术一般不采用包埋法固定化的原因是_________。(4)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酵母菌进行了改造,得到如下三种菌株。菌株Ⅰ:能合成酶X,但不能分泌到细胞外;菌株Ⅱ:合成的酶X能分泌到细胞外;菌株Ⅲ:合成的酶X能分泌到细胞外并固定于细胞壁上。在工业生产中利用棉花生产大量酒精时,选用菌株_________。10.(10分)为研究某植物去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取已结有多个果实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果实,3天后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1)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经过二氧化碳的_________和C3的_________两个过程,产生了糖类等有机物。(2)该研究测定叶片光合作用速率时,要控制好_________等无关变量(至少两个以上),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_________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3)依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为验证推测,某同学利用去除全部果实的植株进行如下处理:剪除部分叶片,然后在适宜光照下检测叶片的光合速率,若检测结果是叶片光合速率上升,则支持上述推测。请问该实验思路应如何完善改进?______________。11.(15分)植物的花、果实等器官能够储存有机物,但储存能力有限,当植物不能完全容纳源器官(如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时,过多的有机物就会在源器官内累积,引起反馈抑制。某实验小组研究CO2浓度和氮(N)含量对非洲菊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期间呼吸速率基本恒定,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注:CO2400+N15指大气CO2浓度(400µmol•mol-1)+正常氮水平(15mmol•L-1),CO2800+N15指CO2加富(800µmol•mol-1)+正常氮水平(15mmol•L-1),其他同。(l)实验中丁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2)CO2在光合作用中通过直接参与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式表示)反应来影响光合速率。由实验结果可知,CO2含量增加对非洲菊叶片Pn的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__________的趋势,N含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起__________作用。(3)提高N水平有利于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使植株总生物量增加,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小组对90~150d的非洲菊各组叶片淀粉含量检测时,发现丁组净光合速率都高于丙组,但淀粉含量低于丙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甲是高尔基体,乙是叶绿体,丙是线粒体,丁的一侧有糖蛋白,是细胞膜。【题目详解】A、甲是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分拣和转运,A正确;B、乙是叶绿体,含有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B错误;C、丙是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可以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C正确;D、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某些物质出入细胞,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种类和作用,解题关键是根据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分析图中各细胞器的种类及相应的功能,识记细胞膜的结构和结构特点。2、D【解题分析】

据图分析,欧洲免急剧增加,呈现J型曲线,而袋鼠减少,引入狐狸后欧洲免数量小幅度减少,而袋鼠仍然减少,说明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引入黏液瘤病毒后,欧洲免的数量减少,而袋鼠的数量恢复。【题目详解】A、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缺少天敌,A项正确;B、狐狸防治兔子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狐理可能喜欢捕食袋鼠,B项正确;C、病毒对寄主有选择性,所以黏液瘤病毒使欧洲兔致命,对袋鼠影响不大,C项正确;D、c年后欧洲免种群数量回升的原因是欧洲免由于变异的原因存在抗性差异,病毒的存在只是起了选择作用,D项错误。故选D。3、C【解题分析】

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原则是:不管物像多么好找,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题目详解】A、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把其移到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下观察,A正确;B、下降镜筒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B正确;C、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观察的倍数,C错误;D、若观察到的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不移动,则污点位于目镜或物镜上,D正确。故选C。4、C【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癌细胞特点、细胞分化、脂肪检测等相关知识。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增殖、可转化和易转移三大特点,能够无限增殖并破坏正常的细胞组织。【题目详解】A、乳腺癌细胞和脂肪细胞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基因表达情况是不同的,A正确;B、乳腺癌细胞表面糖蛋白较少,细胞粘着性低,易扩散转移,B正确;C、乳腺癌细胞由于细胞不断进行复制,细胞核内的转录处于活跃状态,染色质都处于松散状态,故细胞核较大,细胞代谢旺盛,C错误;D、苏丹Ⅲ染液可以检测细胞中的脂肪含量与分布,可以用于区分乳腺癌细胞和脂肪细胞,D正确;故选C。5、D【解题分析】

将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蔗糖溶液中,短时间后细胞形态不再发生变化时的状态为渗透平衡状态,由于蔗糖溶液未知,故无法判断处于平衡状态之前的水分子的流动方向,即无法判断该洋葱也外表皮细胞是失水还是吸水。【题目详解】A、蔗糖溶液浓度未知,洋葱表皮细胞可能失水,也可能吸水,A错误;B、短时间后基本无蔗糖分子进入细胞液内,B错误;C、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水分子的运动,C错误;D、植物细胞达到平衡状态时,细胞液与蔗糖溶液可能无浓度差,也可能存在浓度差,D正确。故选D。6、B【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其中a为总光合作用量;b为生产者呼吸消耗量;c为净光合作用量;d为蚕的同化量,且d=e+f+g+h;h为蚕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题目详解】A、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因此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A正确;B、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消耗,还有一部分用于该营养级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即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B错误;C、如果g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f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h为蚕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C正确;D、蚕的同化量为d,桑树的同化量为a,d/a×100%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水、无机盐、碳源和特殊营养物质(生长因子)核酸(DNA、RNA)蛋白质高压蒸汽干热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能够在无碳培养基上生长繁殖,酵母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在无碳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温度、pH【解题分析】

微生物在生长的时候需要提供四种基本的营养物质,即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一般常见的灭菌方法包括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其中培养基的灭菌主要使用高压蒸汽灭菌,玻璃和金属物品常常使用干热灭菌的方法。选择培养基的制备原理为通过营造目的菌株生长的特定条件,以便达到只允许目的菌株生长,而其它菌种无法生长的环境来筛选目的菌株。【题目详解】(1)微生物培养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氮源进入细胞以后会用于合成一些含氮物质,例如蛋白质、核酸等;(2)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玻璃和金属等物品的灭菌方法为干热灭菌;(3)无碳培养基的特点为没有碳源,因此依靠现成碳源生存的微生物都无法生长,但自养型生物由于可以应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所以可以在该培养基中生长,硝化细菌属于可以进行化能合成的自养型微生物,所以可以在该培养基中生长;(4)微生物在培养的时候对温度、pH和渗透压等培养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控制较为严格的培养环境。【题目点拨】该题主要考察了微生物的培养,难点为选择培养基的理解和应用,对比硝化细菌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推测无碳培养基的应用原理应该是筛选自养型微生物,从而确定选择的是硝化细菌。8、显性基因的分离一两条染色体交叉互换3∶1两1/5【解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a,b,c为三个不同的纯种小麦抗病品系,b×c的后代均为抗病个体,子二代中抗病:感病=15:1,说明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性状,且b和c存在两对等位基因,不含抗病基因的为感病的个体,只要含有抗病基因即为抗病个体。【题目详解】(1)根据①、②、③组中,纯合的抗病植株和感病的植株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个体,可判断三种抗性性状相对于感病性状为显性。且三组的子二代均为抗病:感病=3:1,说明三个抗病品系均与感病品系存在一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抗病为显性性状,所以a,b,c是由三个不同基因的显性突变导致,则三个抗病品系中任意两个杂交都会出现两对等位基因,若任意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二代都应出现15:1,但由④可知,子二代均为抗性,所以可推知a品系和b品系的抗性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中a品系和b品系的抗性基因分布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且这两个基因所在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这样F1产生的配子中均含有抗性基因,所以子二代全抗病。(3)①组和②组得到的F1均为一对基因的杂合子,由于品系a和b的抗性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①组和②组的F1产生的配子中均为:含抗性基因的:不含抗性基因的=1:1,所以两组的F1杂交后代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例为3:1。(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由⑤的子二代可判断b品系和c品系的抗性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抗病植株占15份,其中双显纯合子占1份,单显纯合子占2份,所以F2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1+1+1)÷(9+3+3)=1/5。【题目点拨】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纤维素(或答“C1酶、Cx”)葡萄糖苷酶选择培养基纤维素酶的活力(活性)固定化酶酶分子很小,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Ⅲ【解题分析】

1、酵母菌喜欢偏酸性且富含糖的环境中生长,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重铬酸钾在酸性的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2、用植物秸秆生产酒精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必须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且需要做产纤维素酶发酵葡萄糖的实验进行酶活性的检测。3、制备固定化酵母的步骤为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其中活化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题目详解】(1)棉花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2)产生水解棉花的酶X的微生物属于纤维素分解菌,从土壤中分离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必须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且需要做产纤维素酶发酵葡萄糖的实验进行酶活性的检测。(3)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酶的活力(活性),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技术。因为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一般适合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进行固定,不宜采用包埋法固定。(4)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纤维素生产大量酒精时,因为菌种Ⅲ分泌的纤维素酶能固定于细胞壁上可重复利用,且不溶于水,活性稳定,有利于工业化利用,故选用菌株Ⅲ来生产酒精。【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0、固定还原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CO2吸收量(或O2释放量)不剪除叶片,将部分叶片遮光,测量未遮光叶片在适宜光照下的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含量,若光合速率上升,光合产物含量却减少,则支持上述推测【解题分析】

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果实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不断下降。本实验中不去除果实的即为对照组,因此对照组植株的相对光合速率是28。由图2可知,去除果实后,植株叶片中蔗糖和淀粉的含量不断增加,去果实率大于60后,叶片干重中淀粉所占比重大于蔗糖。【题目详解】(1)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包括CO2的固定和C3还原两个阶段。(2)由图1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去除果实率,因此测定叶片光合作用速率时,要控制好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等无关变量。可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CO2吸收量(或O2释放量)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3)要验证叶片光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