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选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应用篇_第1页
高考地理选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应用篇_第2页
高考地理选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应用篇_第3页
高考地理选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应用篇_第4页
高考地理选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应用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地理山东省专用探究越野必备——等高线地形图的实践应用探究情境定向越野运动是指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访地图上所

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并到终点者为胜。北

京某中学组织郊区定向越野活动,下图为比赛用地图。

实践探究实践探究

(1)说出图中点标2所处的地形部位;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

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请简述原因。(2)从点标6到点标7,有经验的选手往往会“舍近求远”,不沿地图中箭头

直行,而选择小路行进,试分析沿小路行进的优势。(3)在某点标处服务的志愿者拍摄了一张村落局部照片(如下图),请推测

拍摄者所在的点标,并说明判断理由。知能调取

调取知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图上方向的判断等知识;调动能力: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探究流程

(1)图中点标2处等高线的弯曲形状

判断点标2所处地形

(2)

(3)

参考答案(1)点标2所处的地形部位为山脊。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距离较长;相对高差大;上坡。(2)小路沿线等高线稀疏(小路大体与等高线平行),相对平缓,利于快跑加

速;沿原有小路行进,不易迷失方向(相对安全)。(3)拍摄地点位于点标1。理由:根据北京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朝南的现象,判断拍摄点位于村落东

北方向。探究感悟

等值线图的判读(1)读图名: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

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

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太阳辐射线等。(2)看疏密: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

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越大。(3)看走向:如等高线弯曲方向为地形走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

反。(如下图)

(4)看弯曲:若等值线有弯曲,在某处向“高值”方向凸出,表明该处数值比

其两翼偏“低”,即为低值区;同理,等值线在某处向“低值”方向凸出,

表明此处数值比其两翼偏“高”,即为高值区。如下图所示,A处数值比

其两翼低,B处数值比其两翼高。素材一

整个世界范围内,相邻两个国家往往会以山川、河流、湖泊等

自然地理要素作为彼此的国界线,因此大多数国家之间的边境线呈犬牙

交错状。据统计,非洲的国界44%都由经线或纬线划分,30%的国界是用

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仅26%的国界是自然边界。非洲国家边境

线之所以如此笔直,是由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两大因素共同造成的。非

洲大陆高原面积广阔,海拔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

有“高原大陆”之称。高原广布使得非洲地形相对单一,缺少明显的自

然地理要素作为划分国界的标志。在被殖民统治之前,非洲各国之间并

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分。除了北非少数国家有发达的文明之外,当时其他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实践探究大多数地区尚未建立国家主权,以部落的形式呈现聚居状态。同时由于部落之间的迁移自由而频繁,因此边境线并无多少实际价值。到了19世

纪末,欧洲列强进入非洲并对这里进行瓜分。殖民者只考虑自身的利益,

为了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就简单粗暴地在非洲地图上,沿某条经线或某

条纬线瓜分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国家纷纷独立,沿用了殖民主

义者划分的边境线,于是就造成了现在非洲许多国家的国界线都是平直

的。由于列强划分边界十分草率,只考虑自身而没有考虑非洲的实际情

况,非洲很多原本统一的部族被一分为二,而且直线国界在实地表面很难

找到准确的位置,导致了无数的边界纠纷和领土冲突。素材二

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有梯田。种植水稻需要大面积的水

塘,而中国东南地区却多丘陵而少适于种植水稻的平原地形,为了解决粮

食问题,移民至此的农民构筑了梯田,用一道道的堤坝涵养水源,使在丘陵地带大面积种植水稻成为可能,解决了当地的粮食问题。后来在人多地

少等矛盾和需求的推动下,逐渐成为一种集约利用山地的成熟方式。按

田面坡度不同分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1)水平梯田:沿等高线把田面修成水平的阶梯农田,是最常见一种,也是保

水,保土,增产效果较好的一种。(2)坡式梯田:指山丘坡面地埂呈阶梯状而地块内呈斜坡的一类旱耕地。

它由坡耕地逐步改造而来。为了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量,则在适应位置

垒石筑埂,形成地块雏形,并逐步使地埂加高,地块内坡度逐步减小,从而

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减少地面冲刷。许多地方在边埂上栽桑植果,栽

种黄花草等,既巩固了地埂,增加收益,又提高了水土保持效果。在条件许

可时,坡式梯田应改造成水平梯田。(3)反坡梯田:水平阶整地后坡面外高内低的梯田称反坡梯田。反坡面坡

度视荒山坡度大小而异,一般为30°—50°,坡陡面窄者反坡度较大,反之较

小。田面宽1.5米—3米。长度视地形破碎程度而定。反坡梯田能蓄水保

土,适用于干旱及水土冲刷较重而坡行平整的山坡地及黄土高原,但修筑

较费工。(4)隔坡梯田:水平梯田与自然坡地沿地坡相同布置,即上一阶梯田与下一

阶梯田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原山坡地,此坡地也可做下一级水平梯田

的集水区,水平梯田上种作物,坡地上种草、集水。水平梯田与坡地两带

宽度比一般为1∶1。(5)复式梯田:指因山就势、因地制宜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