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_第1页
2023高考语文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_第2页
2023高考语文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_第3页
2023高考语文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_第4页
2023高考语文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考语文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

一、(2024届南京市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星空的奥妙

——刘慈欣访谈

刘慈欣(以下简称“刘”),科幻小说作家,代表作《三体》。

吴言(以下简称“吴”),文学评论家,自由撰稿人。

吴:听说您在《三体》开头创作的时候只方案写一部,后来延展到了三部,而且感觉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期间应当有出版方、科幻迷的影响,这也是个创意激发的过程。科幻文学作为大众文学,跟读者的互动是必不行少的,您觉得呢?

刘:《三体》开头构思时倒也是三部,但后两部是不是能写则要看上一部的销售状况,科幻小说是一种类型文学,有很强的市场属性。《三体》是有扩展的可能性的,现在我还是集中精力试图创作全新的作品,以后或许有机会再回到这个题材。关于和读者的互动,在我是不存在的,我的创作过程是完全个人化的,在写作过程中没有与任何人争论沟通的习惯,也没有这种愿望。同时,我基本上不熟悉自己的读者,与他们也基本没有沟通。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的习惯,其他的作家不肯定是这样。

吴:我感觉电影是您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这一点同主流作家主要依靠阅读来源不同。对于科幻作家这是正常的,您怎么看创作素材的来源问题?

刘:我感觉主流作家创作中的素材应当来源于生活本身吧,这是科幻小说很难做到的,由于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世界一般都远离现实。其实我创作的素材也是大部分来自阅读,科幻电影给人的启发并不多,从市场考虑,科幻电影中一般不会消失很新的创意。

吴:您虽然称自己不是文学爱好者,但我发觉您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和天赋。看到一些资料,您说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想详细问问受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影响较深。

刘:主要受托尔斯泰的影响比较深,对我影响最深的小说是《战斗与和平》。

吴:想请您谈一下,在您的学问结构里,支撑科幻写作的构件有哪些?

刘:我对科学技术比较感爱好,同时对军事也有肯定的爱好,支撑我科幻写作的构件主要是自己的物理学和宇宙学学问,详细说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和暴胀学说。至于更为现代的弦论,太深了,有些搞不懂。我的生物学和经济学学问是个短板。

吴:对于科幻文学评论您有什么建议?

刘:现在文学界对包括科幻在内的类型文学的评论,都是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和框架。不行否认,全部文学体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假如用这样的标准和语境来评价,包括我的小说在内,相当一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科幻作品将一无是处。比如说,传统的文学评论认为,文学是人学,由此推论包括科幻文学在内的类

型文学中的那些类型元素,如科幻中的科幻创意、侦探中的推理等,都只是供应了一种背景、平台和工具,最终目的是用来表现人性的。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些类型元素就是类型文学本身的目的,比如在科幻小说中,环境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种族,都可能成为与人物一样的独立的文学形象。有很多主流文学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比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戈尔丁的《蝇王》、奥威尔的《1984》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作品,但一般不被当成科幻小说。

(选自《名作观赏》2024年第1期,有改动)

1.采访者所提问题可以概括为哪三个方面?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力量。作答时,抓住文中采访者提问中的关键词筛选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类整合,最终分条加以概括。

答案:①《三体》的创作过程;②科幻写的学问结构;③对科幻文学评论的建议。

2.对科幻文学的创作,采访者和受访者的熟悉有哪些差异?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的力量。作答时,可先抓住采访者和受访者各自阐述的内容,再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点,最终分条概括。

答案:①与读者的关系:(采访者)科幻文学作为大众文学,跟读者的互动是必不行少的;(受访者)创作过程是完全个人化的,不存在与读者的互动。

②素材来源:(采访者)电影是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受访者)创作的素材大部分来自阅读。

3.对于科幻文学评论,刘慈欣有什么样的看法?请结合访谈内容详细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力量。作答时,先确定答题区间,即最终一段;再将语段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即可明确刘慈欣对科幻文学评论的看法。

答案:①遵循全部文学体裁的共性规律;②从科幻文学体裁的特点动身;③科幻元素是科幻文学本身的目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行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众广,表达了读书界对于《读书》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它的思想及文风、群的转变也将无一例外地成为公众话题。

作为刊物掌舵人,无疑是构成刊物成与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带着众多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掌舵人之一黄平。

思想上的士气是敢于面对当下

新京报:我很喜爱《读书》这本杂志,觉得您执掌的《读书》引发的争论也好,所涉及的范围比前两个时代都扩大了,这是既定的方案吗?

黄平:方案谈不上。我参加《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这一方面是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假如我们不关

心时代、当下,不关怀我们的左邻右舍,就缺乏世界眼光,那么我们这个清高其实是假的,真正思想上的士气是敢于面对当下的挑战,至于你的回应是不是那么正确,能否被别人接受,那是另外的问题。

新京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些没有想到的新问题,新学问。新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重点了。

黄平:第一,《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常常发表争论建筑、人文、地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文章,它不是专业性的;其次,它又是思想、文化类的。在这两个定位下,是否应当肯定有一个不分散的东西,这是一个问题。比如,你可以集中到文史哲,甚至文史哲里面只争论史,那就不是《读书》了。

新京报:一些批判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

黄平:怎么批判都行,不过有些批判者可能是没有仔细读《读书》,只要客观地看看,我觉得应当很清晰,它对当代、当下甚至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争论和尖锐性是有的。

时代的缘由造成了文化的现实

新京报:在你和汪晖接手《读书》之前,几乎全部中生代学者都在《读书》上发表文章,许多人通过《读书》成名。但是现在数量却大大削减了,个中缘由何在?

黄平:这首先可能是时代的缘由。现在成名的是歌星、演艺明星、体育明星,而不是思想者。不仅在《读书》成名的思想者少了,在任何地方成名的思想者都少了。当年李泽厚一篇文章《孔子再评价》在

全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今日他一篇文章的影响至少无法和电视明星相比。现在这个时代的聚焦点不在思想上,甚至不在文化上。这也是大众文化普及了,媒体形式多了造成的文化现实。

新京报:但是,现在比较有影响的年轻一代学者几乎没有在《读书》上亮相,这是不是有些尴尬?

黄平:少数几个人说明不了问题。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也无法相比。再有影响的学者在《读书》座谈时参加人数也肯定很有限,假如是像篮球明星乔丹、科比来了,那场面确定火爆。这是时代的问题。另一方面,学者成名不应当靠公共媒体而应当靠专业。有些人给《读书》写文章不像当年那么仔细了,由于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等等。另外,我们在主观上也没有想过要制造“明星”,没有想要让谁在这里或通过这里成名。客观上有人在《读书》成名,但那不是我们刻意而为的结果。

多元化、包涵性是时代的需要

新京报:有一些读者认为《读书》的包涵性没有那么强了,你怎么看?

黄平:假如一些伴侣把《读书》定位或者预期为某一方阵营的刊物,那么《读书》可能会让他们绝望。我们盼望它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在这种状况下,听一些、发表一些不是这个阵营里面的人的文章,对于完善自己的思想是有好处的,真正的思想肯定是在不同意你的人的论辩中形成和完善的。我们觉得,很多共识被打破以后,变迁的一个结果就是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在这种状况下,一个杂

志要作为时代的反映,应当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多元化、包涵性是时代的需要。另外,这些年来,我们有意为之的就是开拓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对我们来说,《读书》应当有多种声音。

(节选自《新京报》)

4.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读书》是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本文通过对其主要负责人的采访,使读者了解到此刊的特点及办刊理念。

B.现在的《读书》只有乐观与时俱进拓展领域的目标,没有编辑方案,由于黄平认为方案的推敲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C.《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常常发表争论建筑、考古、人文、地理等领域的文章,但它并不专业。

D.黄平认为当下通过《读书》成名的人在大大地削减,是由于大众文化过于普及了,媒体形式过于多了。

E.文中多次采纳直问的提问方法,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开门见山,干脆利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的力量。B项,“没有编辑方案”错,原文中黄平认为“方案谈不上”,不代表没有方案。C项,“它并不专业”错,原文为“它不是专业性的”。D项,缘由分析不全面。

答案:AE

5.请分别简析文章第一个小标题下《新京报》记者三次提问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特征的力量。作答时,可从开头开门见山、结尾含蓄委婉、中间过渡自然等角度入手分析。

答案:①第一次提问重在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拉近距离。“我很喜爱《读书》这本杂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使采访顺当开头。②其次次提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一个话题作简洁总结,进而引出下一个问题,使采访过渡自然。③第三次提问,用委婉的方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问题,既避开了场面的尴尬,又达到了采访的目的。

6.其次个小标题下,针对《新京报》记者的其次个问题,黄平是从哪几个方面奇妙回答的?请概括并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力量。作答时,抓住文中黄平回答问题时“首先”“另一方面”“另外”等关键语句提取信息,再分条整合即可。

答案:①时代方面:再有影响的学者,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星、体育明星都无法相比。②学者自身方面:有些学者给《读书》写文章不再仔细了,由于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等等。③办刊思想方面:《读书》主观上就没想让谁在这里或通过这里成名。

7.“多元化、包涵性是时代的需要”。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共性化阅读的力量。作答时,要先提出观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作详细的解释,最终联系现实作答。

答案:多元化、包涵性是时代的需要。由于:①《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常常发表争论建筑、考古、人文、地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文章。②《读书》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不能定位或预期为某一方阵营的刊物。③听一些、发表一些不同声音的文章,对于完善《读书》的思想是有好处的。④这些年,《读书》在开拓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一个杂志只有拥有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具有多元化和包涵性,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才能真正反映一个时代。(结合现实时,可以联系训练、科技、文化、饮食等领域,能谈到包涵与多元对时代的重要性即可。)

三、(2024届开封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4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比委员会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讨论方面取得的成就。

连日来,屠呦呦获诺奖的喜讯传遍全国,兴奋人心,也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

新浪微博平台方面,10月6日“屠呦呦”的单日热词搜寻峰值为36.8万,《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起的微话题“2024诺奖屠呦呦”阅读量达70.9万,央视新闻发起话题“央视专访屠呦呦”阅读量已超过400万。搜寻引擎方面,诺奖结果揭晓后,百度搜寻“屠呦呦”关键词搜寻量超60万,以“屠呦呦”为关键词新闻搜寻全文返回数

量高达47700篇。截至10月7日24时,相关微信文章共计6144篇,总阅读量超1149万人次。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有删改)

材料二: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由于在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上的贡献,获得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科学讨论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具有开创历史的意义。屠呦呦获诺奖是我国科学界一个里程碑大事。作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最权威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奖的重量不言自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创新力量。这是一个不断释放活力的国家,这是一个不断走向更加开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