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药物的体内过程_第1页
药理学药物的体内过程_第2页
药理学药物的体内过程_第3页
药理学药物的体内过程_第4页
药理学药物的体内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的体内过程2021级生物技术1324410011刘静1编辑ppt药物自进入机体至离开可分为以下4个过程

一、吸收-------转运二、分布-------转运三、生物代谢转化四、排泄-------转运也简称ADME系统即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2编辑ppt

3编辑ppt4编辑ppt5编辑ppt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整个体内过程都涉及药物体内跨膜转运大多数药物体内转运过程属于被动转运〔脂溶扩散〕分子量小、非解离型、脂溶性大、极性小的物质易被被动转运过程一:吸收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经过细胞屏障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6编辑ppt过程一:吸收消化道吸收:1〕口服:大多数药物常采用口服给药,以肠道〔小肠〕吸收为主。优点:方便,快捷,病人可自行按照医师嘱咐服用缺点:一些药物会出现首关消除,药物耗量大,利用率低。〔首关消除:有些药物首次进入胃肠比和肝脏时可被酶代谢失活,使进入人体的循环药量减少的现象〕2〕直肠给药优点:防止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7编辑ppt过程一:吸收3〕舌下给药:适宜脂溶性高,应用剂量小而高效,p.o.首过消除大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应舌下含服治疗心绞痛〔缓解发作〕。优点:不会出现首过消除。8编辑ppt过程一:吸收注射给药:适宜消化道中易被破坏、不易吸收、首过消除明显的药物特点:吸收迅速完全脂溶性——脂溶扩散水溶性小分子——滤过1〕皮下注射2〕肌肉注射1〕、2〕吸收较完全,一般比口服快3)静脉注射:没有吸收过程,可使药物迅速而准确地进入人体循环,发挥作用快,但也极易发生危险4〕动脉注射:可将药物输送至该动脉分布部位发挥局部疗效以减少全身反响。吸入给药:经口鼻吸入药物在肺泡上皮细胞被吸收,适用于气体及挥发性药物。局部给药:在皮肤、眼。鼻、咽喉和阴道等部位产生局部作用9编辑ppt过程二:分布分布:是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影响药物分部的因素:1〕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多数药物在血浆中会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受药物浓度、血浆蛋白质和量及解离常数影响.游离型:分子量小、易跨膜转运、参与代谢和排泄、是活性形式结合型:分子量大、不易跨膜转运、暂时失活、不参与代谢和排泄,是储存形式结合型特点:①可逆性;②饱和性;③竞争性2〕局部器官血流量:血流丰富,分布快;脂肪组织血流虽少,却是脂溶性药物的巨大储库。10编辑ppt过程二:分布3〕组织的亲和力:某些药物对某些组织有特殊亲和力,从而使药物分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组织亲和力高,分布多,如甲状腺对碘。4〕pH的影响:药物的pKɑ及体液的pH会影响药物分布5〕特殊屏障:血-脑屏障:大脑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生理屏障。只有脂溶性高,分子量小的及少数水溶性药物才能通过。胎盘屏障:是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由生物膜组成。多数药物都能穿过进入胎盘循环,因此对妊娠妇女应谨慎用药。血-眼屏障:吸收入血的药物在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织浓度远低于血液。故作用于眼部的药物多以局部用药为好

11编辑ppt过程三: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也称代谢。目的:降低药物的脂溶性提高水溶性减少表观分布容积和肾小管的再吸收,有利排泄。转化部位:肝脏〔主要〕药物转化步骤:I相反响:即氧化。复原、水解〔I相反常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限速步骤,可以影响到药物许多的药动学特性〕II相反响:即结合反响,I相反响的代谢物与体内葡萄糖、甘氨酸、硫酸等内源性物质结合。12编辑ppt过程三:生物转化药物转化酶系:细胞色素P450〔CYP450〕是一类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超家族代谢反响式:DH+NADPH+〔H+〕+O2→DOH+H2O+NADP+DH为复原药物;DHO为药物代谢产物该酶的特性:①专一性低,药物间有竞争性;②个体差异大;③酶活性有限;④其活性一手药物的诱导或抑制13编辑ppt细胞色素P450在药物氧化中的循环14编辑ppt药酶诱导剂:能增强P450酶系统活性或增加药酶生成的药物15编辑ppt

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药酶活性或减少要药酶成的物质16编辑ppt过程三:生物转化非微粒体酶:存在于胃肠道上皮、肾肺血浆。甚至回肠、结肠的具有转化功能的厌氧菌〔统称非微粒体酶〕17编辑ppt过程四:排泄排泄:指药物原型及其代谢物从排泄器官排泄的过程排泄方式:肾脏排泄:肾小球滤过:主要排泄是小分子物质及未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肾小管再吸收:主要排泄脂溶性高、极性低及非离子型药物肾小管主动分泌:某些药物通过肾小管主动分泌最终随尿排泄〔主动转运过程速度较慢〕二、胆汁排泄:经载体转运进入胆汁自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然后经由粪便排泄〔肝肠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