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试题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试题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试题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试题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2016·沈阳模拟)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据此回答1~3题。1.建三江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A.夏季光照弱,多阴雨天气 B.冬季气温低,春旱严重C.热量条件较差,多低温冻害 D.地广人稀,劳动力短缺2.建三江地区能够大面积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质量好,污染少B.开垦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C.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D.夏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丰富3.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主要是()①土壤肥沃②机械化水平高③精准施肥④气候雨热同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C【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建三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但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多低温冻害。夏季光照弱、多阴雨天气不属于东北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建三江冬季寒冷,有大量积雪会在春季融化,且气温低,蒸发弱,春旱很少发生;虽然建三江地广人稀,劳动力短缺,但该区域是商品谷物农业区,机械化水平高。2.D【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建三江属于温带季风区,但夏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丰富,可以满足水稻种植的水热条件。环境质量好、污染少不属于能够大面积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该地区开垦历史短;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也不属于能够大面积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3.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东北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根据材料可知,建三江土壤肥沃,需要使用的化肥数量少,①正确;机械化水平高、气候雨热同期与使用化肥数量关系很小,②④错误;该区域种植水稻采用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③正确。(2016·武汉联考)2015年5月22日东北网讯:日前,牡丹江市以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春季水土保持会战”活动拉开帷幕。东北地区是我国商品粮主要调出区域,大力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继续实施土地整治、黑土地保护工程,积极推进东北4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巩固提升东北地区商品粮生产核心区地位是国家给东北农业发展指出的发展方向。阅读材料回答4~5题。4.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地形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C.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5.目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水土流失外,还有()①湿地面积日益增多②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③自然灾害频发④环境污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地形不同,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东北的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黑土和黑钙土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重工业基地可以为该地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5.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湿地面积日益增多,属于生态建设的成就,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①不符合条件;东北西部草原区存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行为,导致土地沙化和草场退化加剧,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②符合条件;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多寒潮、低温冻害、旱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③符合条件;由于农业上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及工业发展,导致该区域环境污染加剧,④符合条件。(2015·上海松江区质检)读我国大兴安岭东西坡积温和降水量图,回答6~8题。6.图中出现积温最小处的海拔高度大约是()A.1000米 B.800米C.600米 D.200米7.造成东西坡积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地势高低②受冬季风影响的强弱③纬度高低④距海远近⑤植被类型的不同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8.下列关于山脉东坡降水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随高度的增加降水量减少B.随高度的增加降水量先增加后减少C.随高度的增加降水量先减少后增加D.随高度的增加先变化不大,后降水量明显增加6.A【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读图可知,积温最小处位于积温曲线“波谷”处,对应海拔约1000米。7.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积温的因素。读图可知,大兴安岭东坡积温条件较好,西坡积温偏低,主要原因是大兴安岭西坡海拔较高,冬季容易受到来自西北方向冬季风的影响。同时,因为大兴安岭东坡距海洋较近,夏季受到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比西坡强。8.D【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读图可知,无论东坡还是西坡,随高度的增加,大兴安岭降水量变化不大,但在山体东坡约600米高度处,降水量增加比较明显。二、非选择题(共68分)9.(23分)(2015·北京东城区期末测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相继在松嫩平原建立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国有农场。目前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地区年均温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6分)(2)判断甲河流的类型、流向,简述理由。(6分)(3)图中乙附近地区为畜牧业区,据图简述该畜牧业区分布的有利条件。(4分)(4)简述松嫩平原商品粮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及不利的气象条件。(7分)9.(1)主要特点:年均温自南(低纬)向北(高纬)渐低;极小值(小于-2℃(2)类型:内流河。流向:自东北流向西南。原因: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降低。(3)低山丘陵;降水在400毫米左右;有优质草原的分布;位于耕作业区与林区之间,饲料较丰富。(4)有利条件:人均耕地面积多;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水平高;经营规模较大(国有农场);国内粮食市场需求量大等。不利条件:纬度高,热量(积温)不足;低温冻害;旱涝灾害等。10.(21分)(2015·长沙雅礼中学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R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N市是我国的红薯主产区之一,红薯是地下块根作物,喜光喜温,怕旱怕涝,种植时需要起垄栽培。下图示意R河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以及N市红薯的起垄种植景观。材料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2013年8月27日在北京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我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我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1)描述N市的降水特征。(3分)(2)说明R河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6分)(3)分析N市所在区域种植红薯采用起垄栽培的原因。(6分)(4)根据材料二推测2030年图示地区的农业景观。(6分)10.(1)特征:年降水量较大(在1000mm以上);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或降水夏秋多,冬春少);雨季较长。(2)原因:R河上游(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较大;流域内降水集中,多暴雨;上游黄土分布较广;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3)增大受光面积,使光照条件更好;利于(旱季)灌溉和(雨季)排水;地温提高快;土壤通气性强(土质疏松);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红薯块根生长和养分积累;加厚土壤层(增加表土厚度),利于红薯生长。(4)(根据材料,这时的农业人口只占30%以下,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图示地区中部和北部山地森林茂密;中部丘陵缓坡呈现大规模的果园、家庭牧场等;南部平原或盆地水稻和小麦种植地区道路四通八达,田地作业基本实行机械化操作;河流沿岸多见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观光农业区、绿色农业区游客车辆秩序井然等。11.(11分)(2015·山东实验中学二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江苏省西部湖泊众多,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其原因。(4分)(2)江苏和新疆均为我国重要的产棉区,与新疆相比,江苏棉花生产有哪些优势条件?(3分)(3)下图为江苏某生态农业园区生产生活联系图,分析图中沼气池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意义。(4分)11.(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整体;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丰富;地势低洼(地势低平)易积水;河流缺少外泄通道,排水不畅,洪水退后,洼地积水成湖泊。(2)劳动力丰富;接近消费市场;棉花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3)对农业生产的意义:为种植业提供肥料(沼渣),实现有机质还农田,为家畜养殖业提供饲料。对生活的意义:提供清洁燃料(沼气)。12.(13分)(2016·山东潍坊中学期末测试)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是农业布局的基本原则。试分别指出图中甲、乙、丙三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3分)(2)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这里的土地资源条件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试说明东北平原土地资源的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