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李玉课件_第1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李玉课件_第2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李玉课件_第3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李玉课件_第4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李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干部病房四楼李玉

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构成骨的物质减少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易致骨折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

正常CourtesyDr.A.Boyde重视骨质疏松症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为:“挺起你的脊梁,保护骨骼健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开展趋势的到来,骨质疏松症问题已经成为老年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问题之一,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60岁以上女性约1/3患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分类和分型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I型绝经后: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内I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如甲亢、尿毒症、血液病、胃肠道疾病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正常成熟的骨的代谢以骨重建方式的进行骨骼是活的组织,不断地新陈代谢,旧的骨质被吸收,由新组成的骨质所代替。周而复始的分解和重建,维持体内骨转换水平的相对稳定。吸收过多或过快,骨质疏松症便会出现。原发性O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凡可使骨吸收增加和/或骨形成下降的因素都会促进OP的发生。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骨骼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成骨细胞-制造“新〞骨破骨细胞-分解“旧〞骨当破骨细胞活性>成骨细胞活性,骨的溶解>骨的形成,造成骨质流失,出现骨质疏松。发病机理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胃纳差,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缺乏。3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4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说明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人体三种钙调节激素降钙素〔CT〕由甲状腺“C细胞〞所分泌,可降低骨转换,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甲状旁腺激素〔PTH〕PTH使骨代谢活泼,促进骨吸收1,25〔OH〕2D31,25〔OH〕2D3促进钙的吸收利用。老年人肾功能显著下降,肌酐去除率降低,导致血磷升高,继发性使PTH上升,骨吸收增加,骨钙下降。老年人肾内1α羟化酶活性下降,使1,25〔OH〕2D3合成减少,肠钙吸收下降,又反响性PTH分泌上升。老年人“C细胞〞功能衰退,降钙素分泌减少,骨形成下降。骨吸收与骨形成骨形成主要由成骨细胞介导,在成骨过程中,分泌胶原蛋白和其他基质物质,为矿物质的沉积提供纤维网架,类骨质被矿化为正常骨组织。骨吸收主要由破骨细胞介导,破骨细胞在接触骨基质时被激活,分泌某些化学物质、酶、细胞因子溶解骨基质,矿物质被游离〔溶骨作用〕。

成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控和终止破骨细胞活动,另一方面,在完成局部溶骨后,破骨细胞也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启动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骨形成的影响因素一、峰值骨量(peakbonemass,PBM)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二、营养因素钙摄入量三、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成年后的体力活动-刺激骨形成大量咖啡、长期卧床等-导致骨丧失骨吸收的影响因素一、雌激素缺乏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缺乏使破骨细胞功能增强,骨丧失加速二、甲状旁腺素〔PTH〕分泌增多三、其他(随年龄增加的护骨素OPG表达↓)骨质量及其影响因素骨转换率-决定骨质量的最重要因素骨微结构骨矿化程度骨微损伤骨基质胶原和骨矿盐成分与比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特点1.“无声无息〞: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道,常被称为“寂静之病〞2.女性比男性多:绝经后女性激素分泌锐减,加速骨质的流失3.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相继上升危险因素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黄种人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危险因素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临床表现身材缩短:常见于椎体压缩性骨折、驼背,胸廓畸形可出现内脏功能障碍〔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骨折:常因轻微活动或创伤诱发,多发部位为脊柱、髋部、前臂骨痛、肌无力:腰背酸痛、全身骨痛〔弥漫性、无固定部位、劳累活动后加重〕骨质疏松常见骨折75岁以上驼背髋骨骨折危险性高55岁以上绝经后期脊柱骨折的危险性高于其它类型的骨折健康的脊柱脊柱后凸(驼背)50岁更年期出现血管舒缩病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演变进程ReproducedwithpermissionfromMarketForce诊断1.脆性骨折(指自发性骨折或因跌倒而造成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的特征)是骨强度下降的最终表达,有过脆性骨折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2.骨密度测定骨密度〔BMD〕,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最正确定量指标,骨密度仅能反映70%的骨强度3.了解骨量流失速度-生化指标测定骨密度测定方法骨密度〔BMD〕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将检查所得的骨密度与健康30-35岁年轻人的骨密度值作比较后得出高于〔+〕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SD〕数。骨密度值是一个绝对值,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均不相同。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中央型〔用于脊柱,髋关节和全身扫描〕测量的骨钙盐密度结果以面密度(g/cm2)表示,计算机自动显示结果。临床通常以腰椎L1~L4和/或近端股骨的股骨颈大转子股骨体及wards三角区的测定结果作为诊断依据。骨密度仪会根据病人资料自动算出T值和Z值数据。常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目前诊断金标准其他评估方法1.定量超声测定法2.X线摄片法:只有当骨量下降30%才可以在X线摄片中显现出来,故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单纯靠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并不十分准确近年来,对骨折的描述由单纯的结构指标〔骨密度〕开展到结构加功能〔骨强度〕的综合指标。在分析骨强度的过程中,当力以人体的体重为单位时,骨的强度被称为抗骨折能力,而抗骨折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每个人骨的几何结构、骨密度、骨骼的材料性能、体重及肌肉力量等诸多因素,任何一个量的变化,都可以引起人的抗骨折能力的变化。把抗骨折能力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新指标,提高了骨质疏松诊断的准确性。但目前尚缺乏直接测定骨强度的临床手段。诊断标准正常骨密度值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相同骨量低下介于1~2.5个标准差之间骨质疏松降低程度等于、大于2.5个标准差严重骨质疏松低于-2.5和有骨折史通常用T值〔T-Score〕表示临床上常用的推荐部位:腰椎1-4和股骨颈T值与Z值T值与Z值都是相对的数值,T值是将检查所得到骨密度〔BMD〕与健康30~35岁年轻人的骨峰值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SD〕数。Z值是将你检查所测得的BMD与你同龄人群的BMD作比较,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量化诊断标准得出明确诊断。虽然Z值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意义不大,但是可以反映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实际临床工作中通常用T值来判断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常。骨密度结果〔1994WHO〕BMDT值/骨折史诊断大于-1.0正常介于-1.0和-2.5之间骨量减少低于-2.5骨质疏松低于-2.5和有骨折史严重骨质疏松常规检查中骨转换的生化指标常规检查中骨转换的生化指标指标来源尿去氧吡啶啉骨吸收骨形成骨胶原降解产物尿或血清胶原端肽(CTX,NTX)骨胶原降解产物血清总碱性磷酸酶血清骨特异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血清胶原前肽成骨细胞/肝脏/肾脏成骨细胞成骨细胞胶原合成的释放物质骨形成指标1、碱性磷酸酶〔TALP〕:TALP由骨、肝、肠、肾、胎盘等同功酶组成,其特异性不强,同功酶骨ALP占TALP的50%,由成骨细胞分泌,测同功酶骨ALP较敏感,破骨或成骨占优势均升高。骨更新率增加的代谢性骨病如畸形骨炎、先天性佝偻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骨转移癌及氟骨症等显著升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约60%骨ALP升高,血清部ALP升高者仅占22%,老年骨质疏松症形成缓慢,ALP变化不显著。2、骨钙素〔BGP〕是骨骼中含量最高的非胶原蛋白:由成骨细胞分泌,通过BGP的测定可了解成骨细胞的动态,是骨更新的敏感指标。骨更新率上升的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畸形性骨炎等,血清BGP上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轻度升高。绝经后骨质疏松PGP升高明显,雌激素治疗2-8周后BGP下降50%以上。3、血清I型胶原羧基前肽:简称PICP,Ⅰ型胶原是骨组织中唯一的胶原,前胶原在成骨细胞中合成,是反映骨形成及反映Ⅰ型胶原合成速率的特异性指标,可以被肝吸收,因而受肝功能改变的影响。PICP与骨形成呈正相关。畸形性骨炎、骨肿瘤、儿童发育期、妊娠后期PICP升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PICP变化不显著。骨吸收指标1、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清晨首次尿受前日食物钙的影响较大,喝一些水后取第二次空腹尿,测尿钙、尿肌酐,此时的空腹尿钙已不受前日食物钙的影响,完全代表骨代谢的钙排泄量,以Ca/Cr表示,正常值为0.093±0.06mg/ml〔n=72〕,绝经后妇女的值可增高达0.163±0.111mg/ml〔n=25〕2、尿羟脯氨酸简称HOP,尿中HOP的50%来自骨,亦有皮肤、机体来源,尿中排出的HOP根本上能反映骨吸收和骨转换的程度,但不特异,胶原降解时可释放游离HOP和HOP寡肽,尿中95%以上是以二肽或三肽形式存在,游离HOP大局部被肾小管重吸收。3、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简称TRACP,主要由破骨细胞释放,是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状态的敏感指标,TRAP增高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畸形性骨炎、骨转移癌、慢性肾功能不全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TRAP增高不显著。4、尿吡啶啉〔Pyr〕和脱氧吡啶啉〔d-Pyr〕成熟胶原中有两种不能复原的吡啶交联:①赖酰吡啶并啉〔LP〕,主要存在于骨中,占成熟胶原的21%;②羟赖酰酰吡啶并啉〔HP〕,存在于软骨。吡啶交联是Ⅰ型胶原〔骨〕和Ⅱ型胶原〔软骨〕分解的标志物,尿中HP和LP有40%以游离的形式存在,60%以肽结合的形式存在,是比羟脯氨酸更灵敏的骨吸收指标。

鉴别诊断内分泌性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肿瘤结缔组织疾病:成骨不全的骨损害特征其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类固醇性药物应用等

原发性OP的诊断必须排除各种继发性OP后,方可成立Ⅰ型和Ⅱ型骨质疏松的鉴别原发性Ⅰ型骨质疏松症早期〔5年〕多数表现为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增高,称高转换型。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多数表现为骨形成和骨吸收的生化指标正常或降低,称低转换型。临床上,多数老年人可两者并存。预防尽量延缓骨丧失的速率和程度增加钙的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的摄入不吸烟和少喝酒积极参加适宜的运动锻炼预防OP患者发生骨折,防止骨折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钙的日推荐供给量

年龄(岁)推荐供给量(mg)11-241.2-1.5孕妇1.225-501.050-651.5(1.0+HRT)〉651.5常用钙剂钙含量含1.0元素钙的量氯化钙27%2.7g磷酸钙23%3.0g碳酸钙40%2.6g葡萄糖酸钙9%11.1g乳酸钙13%7.7g本卷须知无机钙吸收需要通过胃酸作用,宜空腹服用屡次服用较一次服用吸收率高,并可在睡前加服一次维生素D是影响钙吸收的主要激素,补钙联合补维生素对治疗更有效。日摄入量大于4g,可能出现毒副反响如血钙过高。维生素D骨质疏松症患者负钙平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肠道钙的吸收障碍,影响肠钙吸收最主要的激素是:1,25(OH)2D3,因此1,25(OH)2D3缺乏时,即使食物中含钙较多也会使钙吸收降低。制剂及用量1.维生素D

用于骨质疏松每日400~800IU/日2.活性D3①1α(OH)D3口服后很快被肠道吸收,一般0.5~1.0μg/日,每日一次.②1,25(OH)2D3口服吸收迅速,半衰期3.5h,所以需要每日口服二次,通常为0.3~0.5μg/日本卷须知维生素D连续长期使用后,即使是治疗剂量,也会出现明显的血钙升高,一般每2~4周查血钙一次,必要时每周测一次,亦可查尿钙,假设24h>200mg应减量,假设>300mg应暂停药。降钙素作用机理:1.抑制骨吸收作用:益钙宁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其内有CT受体),主要通过蛋白激酶A〔PKA〕系统的信息传递,增加CAMP的数量,抑制破骨细胞复制和破骨细胞活性,同时抑制甲状旁腺、前列腺素E1、1,25(OH)2D3,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对骨吸收的促进作用。2.发挥镇痛效果及相关作用;益钙宁具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增强肌肉收缩功能3.减低血清钙作用:益钙宁降血钙作用与血钙值相关,血钙值越高,下降能力越强。副作用:1.过敏症:有时出现浮肿、搔痒感、发热、寒战、全身乏力、哮喘炎,出现皮疹、寻麻疹时应停药。偶可引起休克。2.消化系统: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胃灼热,有时出现GOT、GPT上升3.循环系统:有时出现颜面潮红、胸部压迫感、心悸。4.神经系统:有时出现头痛。眩晕,步态不稳,出现手足搐搦、耳鸣。5.其它:有时出现低钠血症,注射部位有时疼痛。本卷须知:1.益钙宁是多肽制剂,有引起休克病症的可能性,故对有过敏史及药物过敏症过敏体质者慎用。2.动物试验:长期用益钙宁有增加垂体肿瘤发生率的报告。其它药物活性维生素D1α羟维生素D〔α-骨化醇〕:肝功正常时1,25双羟维生素D〔骨化三醇〕:不受肝肾功能影响中药补肾壮骨中药例如仙灵骨葆、骨松宝等经过临床研究已经非常有效的中成药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采用补肾壮骨的方剂及中成药对症治疗方剂药举例:金贵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药举例:仙灵骨葆、骨松宝等

病例讨论患者马承惠,女,83岁,以“腰腿疼痛10余年,加重一周〞为主诉入院,10年前因腰疼在当地医院行腰椎MRI示腰椎压缩性骨折,曾行颈椎MRI示颈椎退变,后长期服用钙剂补钙治疗,一年前患者行右膝关节MRI示关节退行性变、骨刺形成,长期服用止痛药,但效果不佳,近1月来病情加重,为明确诊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骨质疏松、脑梗死〞收住入院。T:37.0摄氏度P:92次/分R:22次/分BP:162/80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发育正常、营养佳、平车推入病房、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心率60次/分,双下肢不肿,因疼痛给予氟比洛芬酯镇痛但效果不佳,镇痛科会诊建议地左辛5mg静推bid阿米替林12.5mgqd后因患者睡眠增多,予以停用。现予以卡马西平0.1gpotid苯妥英钠0.1gpoqd鲑鱼降钙素50u皮下注射qd,现患者主述腰腿疼痛较前有所好转。护理诊断1舒适的改变:疼痛与骨质疏松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与骨质疏松导致骨质脆性增加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饮食中钙、蛋白质、维生素D的摄入缺乏有关4潜在并发症:骨折护理措施疼痛护理〔1〕休息:为减轻疼痛,可使用硬板床,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卧床休息数天到一周,可缓解疼痛。〔2〕对症护理:a、使用骨科辅助物:必要时使用背架、紧身衣等,以限制脊柱活动度和给予脊柱支撑,从而减轻疼痛。b、物理疗法:对疼痛部位给与湿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给予局部肌肉按摩,以减少因肌肉僵直所引发的疼痛。也可用超短波、微波或分米波疗法、低频及中频电疗法、磁疗法和激光等到达消炎止痛效果。(3)用药护理:药物使用包括止痛剂、肌肉松弛剂或抗炎药,要正确评估疼痛程度,按医嘱用药。

2预防跌倒保证住院平安,加强巡视,预防意外的发生。指导病人家具不可经常变换位置,过道防止有障碍物等。加强日常生活护理,日常所需物如茶杯、呼叫器等尽量放置床边,利于病人取用。指导病人维持良好姿势,在改变姿势时动作缓慢,必要时可建议病人使用手杖或助行器,以增加活动的稳定性。传合体衣服,利于活动。3饮食护理给予高钙、低磷、低盐、低脂、适量蛋白、富含维生素D的饮食含钙高食物有牛奶、大豆、芝麻、鱼、海带、虾皮、骨头汤、鸡蛋、粗杂粮、瓜子、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D的有禽、蛋、肝、鱼肝油等。补充足够维生素A、维生素C及含铁的食物以利于钙吸收。指导病人戒烟、限酒,少喝咖啡浓茶等饮料。休息与运动疼痛明显时,可使用硬板床卧床休息,疼痛缓解后,鼓励病人进行适量的活动,以步行、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为主,防止剧烈运动、有危险的运动。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5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告诉病人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本卷须知。服用钙剂时要增加饮水,以增加尿量,减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时机,空腹服用效果好。同时服用维生素D时,不可和绿叶蔬菜一起服用,以免形成钙赘积物而减少用量。使用降钙素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响,如食欲减退、恶心、颜面潮红等。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延缓和减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钙剂摄入。嘱病人按时服用各种药物,学会自我监测药物不良反响,预防跌倒。保健操搓腰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民间健身法之一。腰乃连系身体的各部位,展为肾府。腰部为太阳膀胱经、督脉所过,按摩腰部可改善身体各都之血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