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学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学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学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学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学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一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目录二生产关系的变化1.简述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这是人类走向农业文明的重要意义。2.从史料实证角度探究不同地区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为改善生活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对生产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4.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要和谐发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自主合作交流共赢目标素养解读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自主阅读课本P2,并结合图片思考远古时期人类怎样进行生产生活?有什么特点?(2)生产工具: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3)生活方式:迁徙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1)生产方式:采集植物、捕捞鱼虾、猎取动物。特点:①生产工具简单落后②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③女性在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1.远古时期的生产生活自主阅读课本P3,指出农耕和畜牧出现的概况及意义。①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增加了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②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出现专门手工劳动;精神生活产生。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逐渐发展起来。④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男子占据主导地位;私有制、阶级、国家出现(1)概况:2.农耕与畜牧的出现

地区

农业

畜牧业

东亚

西亚

中美洲

(2)农业出现的意义约1万年前出现水稻、粟猪、狗(距今8500年前)小麦、大麦绵羊、山羊、牛(距今9000年前)骆马(距今6000年前)玉米、甘薯、马铃薯【构图解史】

国家的产生··即时训练1

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非洲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灌溉农业发达,成为世界农业起源中心。这说明()A.农业起源中心的多元性B.农业的起源具有一致性C.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相同D.原始农业历史悠久A··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代中国文明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农业(大河)文明的兴起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阅读课本P4-5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地区食物生产社会生活(土地占有情况)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东亚长江、黄河流域(古中国文明)欧洲爱琴海(古希腊罗马文明)美洲(阿兹特克文明)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水稻、粟古希腊有小麦、大麦、葡萄、橄榄;古罗马有谷物和葡萄、橄榄。希腊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古罗马长期实行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玉米、甘薯、马铃薯土地除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公有土地。王室和神庙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应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土地私有制产生,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粟麦农业区稻作农业区夏商周:集体耕作井田春秋战国:小农经济铁犁牛耕耕作方式:铁犁牛耕耕作技术:精耕细作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经济形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分工形式:男耕女织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为主

精耕细作含义: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经验总结、水利技术的提高、耕作技术的改良等。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认知拓展]古代中西方食物生产的主要差异

项目

中方

西方

农耕技术耕作制度

实行轮作制和复种制或间作套种制

普遍实行休闲农作制

土地集中

土地兼并,仍然用来经营种植,需要大量农业劳动力分散经营,减少的是自耕农,增加的是佃农和雇农

土地集中是为了发展畜牧业,如圈地运动是为了养羊,所需劳动力少,大量失地农民只能到城市谋生

[认知拓展]经济比重经济结构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又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畜牧业只占次要地位

农牧并重、农牧结合

饮食结构

素食结构,粮食占主导地位,肉食比重少之又少

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

课堂小结1.人类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是食物生产的革命,即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其标志是(

)A.农业的出现

B.小农经济的产生C.手工业的产生

D.火的使用√··2.下图为出土于今伊拉克南部地区的木制画“乌尔之旗”。据此可知(

)

A.家畜在人们的生活中较重要

B.两河流域先民驯化了骆马C.农业与手工业劳动尚未分离D.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艰辛√··3.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其主要原因是(

)A.手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B.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C.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D.采集和渔猎的发展√··4.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谈道:“对于以农业为本的社会而言,天文历法的知识,具有首要的意义。谁能把历法授予人民,谁就有资格成为人民的领袖。”材料主要强调了(

)A.天文学对农业的重要性 B.天文学的政治功能C.天文学中的民本精神 D.天文学的研究方法√··5.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

)√时间成就战国都江堰汉代漕渠、白渠、龙首渠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A.注重农业精耕细作

B.农业成就最为突出C.重视农业生产发展

D.农业工具不断更新··6.“氏族之间掠夺战争的产生,使得氏族出现了军事首长。军事首长的财富权力与日俱增,而且由选举产生逐渐变为世袭制。”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私有制的发展 B.世袭王权的萌发

C.生产力的发展 D.国家的产生√··7.梭伦改革时规定除了橄榄油,禁止雅典城邦出口食品。此外,他还统一了雅典的度量衡,并鼓励外来工匠移民雅典。这些改革措施(

)A.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有利于平民获得民主权利C.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范围D.有利于雅典城邦经济发展√··8.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 B.王的出现C.早期国家的产生 D.世袭制的确立√··农耕畜牧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生产力剩余产品部落首领把集体财物据为己有私有制贫富分化剩余产品掠夺战争奴隶阶级国家生产关系的变化变化的原因私有制生产力发展,部落首领把剩余产品据为己有阶级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国家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需要强制机器根本原因强制机关三、生产关系的变化阅读课本P6,概括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即时训练2

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A.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B.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C.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D.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B即时训练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