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凝华放热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2.下图是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示意图,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A.u>2f B.f<u<2f C.u=f D.u<f3.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60dB变为30dB。说明音叉振动的()A.振幅变大 B.振幅变小C.频率变大 D.频率变小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B.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C.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人射角D.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5.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在市区种草植树6.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两物体分别以5m/s和2m/s的速度相对于地面自东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物体作为参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3m/s;向东 B.3m/s;向西 C.7m/s;向东 D.7m/s;向西7.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方向一定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C.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8.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C.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D.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镜子更远9.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最适宜的室内温度是36℃ B.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dmC.一瓶农夫山泉的质量为500mg D.成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m/s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11.经常用眼睛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手机屏幕看,容易导致的后果是()A.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B.晶状体变薄,看不清近处的物体C.晶状体变薄,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D.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12.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B.夏天树叶上的露珠C.深秋草叶上的霜D.严冬树枝上的雾凇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是成宁翠竹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长_____km,通过隧道速度不能超过60km/h。,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_____s通过隧道。14.如图是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_____是反射光线,如果这两种介质是空气和玻璃,此图中,光是从_________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15.图所示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的物镜相当于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机”)的镜头;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很多,主要目的是______;历史上第一位自制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______。16.一个长方形水槽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斜插入水槽中,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墙壁上出现了彩色的条纹,这是由于此时平面镜上方的水类似于______(填写一个光学元件名称),太阳光照射到其上发生了______;轻轻敲击水槽,使水面迅速地做微小振动,墙面上的彩色条纹将______(选填“消失”、“振动”或“不变”)。三、实验题17.(8分)小红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完好,其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分别标有“”和“”。她选择好实验器材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将实验中测得的两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电压表示数(伏)电流表示数(安)14.50.1624.00.20(1)根据上述相关信息,在方框内画出小红同学的实验电路图。___________。(2)请根据相关信息,说明小红同学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需写出适当的理由及计算过程)。(3)根据表中实验序号2的数据,计算此次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_欧。18.(8分)小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冷凝管有两个管道,但不连通,其截面图如图乙所示,内管道被外管道包围着,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冷水从外管道中通过,水蒸气进入内管道。(1)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用酒精灯对烧瓶中的水加热,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冷凝管的内管道时遇冷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即蒸馏水。(2)当烧瓶中的水开始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这时水的温度为_____℃,继续加热,水不断沸腾,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水______选填(“停止沸腾”或“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______选(“吸热”或“放热”)。19.(8分)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3)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4)实验中,一只飞蛾停在凸透镜上恰好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呈现是(_____)。A.飞蛾的像和部分烛焰的像

B.烛焰下半部分的像C.烛焰上半部分的像

D.完整的烛焰的像,但像变暗四、作图题20.(8分)作出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照亮A点的光路。(______)21.(8分)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画出进入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15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操作步骤如图所示(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ρ水=1.0×103kg/m3)(1)由图A和图C,可求出石块的体积。请写出其计算过程。(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23.(12分)某冰库中有一个装满冰的瓶子,从冰库中取出该瓶子,测得瓶和冰的总质量为790g,根据瓶子外壁标注,可知该空瓶质量为250g,过了一段时间后,冰全部熔化成为水。不考虑蒸发影响,已知:ρ冰=0.9g/cm3,ρ水=1g/cm3。求:(1)空瓶的容积。(2)冰全部熔化后,为了能将此瓶重新装满,需向瓶中再加水的质量为多少?(3)向装满水的此瓶中缓慢放入质量为120g的某种金属块,待水不再溢出,擦干瓶外的水后得瓶子总质量为925g,则该金属的密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项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项错误;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而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故C项正确;D.蜡烛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熔化吸热;故D项错误。故选C。2、A【详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图可知,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像为倒立的,且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物距即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故选A。3、B【详解】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叉发出的声音从60dB变为30dB,说明响度变小了,振动幅度变小了,故选B。4、C【详解】A.中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所以错;B.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所以错;C.无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猴子捞月时,水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月亮像到水面的距离不等于水的深度。故选C。5、D【详解】AB、限制建筑工地的工作时间、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可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在市区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6、A【详解】以甲为参照物,甲乙相对地面的速度同向,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所以乙将以3m/s的速度远离甲,即向东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A。7、B【详解】A.电源外部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源内部的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故A错误;B.电流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而自由电子为负电荷,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B正确;C.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C错误;D.形成电流有两个条件:有电源和电路通路,仅接有电源不一定有电流流过,故D错误。故选B。8、D【解析】A.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C.离镜头近一些是为了缩小物距,此时所成的像就会大一些,故C正确;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故D错;应选D.9、D【详解】A.最适宜的室内温度是20℃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物理课本的长约为26cm,故B符合实际;C.一瓶农夫山泉纯净水体积约550ml,质量约500克,故C不符合实际;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10、C【详解】A.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质量、温度、物质种类及物态等因素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在描述热量时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含有”或“具有”,故B错误;C.热传递方向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与内能大小关系无关,故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故C正确;D.晶体熔化或者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C。11、D【分析】本题考查眼睛和眼镜。【详解】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手机屏幕看,容易造成近视,即是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故选D。12、B【详解】A.春天冰雪融化,冰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夏天树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C.草叶上形成“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树枝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13、0.636【详解】[1]从标志牌上可以知,隧道长600m合0.6km。[2]根据速度公式可得14、OC玻璃【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法线与介质界面垂直,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一侧,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法线的另一侧,所以DE为法线,OB为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如果这两种介质是空气和玻璃,此图中,入射角∠AOD小于折射角∠BOE,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是从玻璃斜射向另一种介质中.15、照相机使像更明亮伽利略【详解】[1]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2]物镜的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线,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3]16世纪,第一个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这位科学家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6、三棱镜色散消失【详解】[1][2]由题意可知,平面镜斜插入水槽中,使上方的水类似于三棱镜,太阳光照射到其上发生了色散现象,所以会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

[3]当轻轻敲击水槽,使水面迅速地做微小振动时,水面不再是平面,光在不平的水面上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墙面上的彩色条纹将消失。三、实验题17、见解析10【详解】(1)[1]由表中数据知,随着电压表示数的增大电流表示数在减小,因此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电压,如图所示:(2)[2][3]由表中实验序号1测量数据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对比两个滑动变阻器可知小红同学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的。(3)[4]根据表中实验序号2的数据得此次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8、液化98不变停止沸腾吸热【详解】(1)[1]水蒸气通过冷凝管内管道时,由于外部为冷水,则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2)[2][3]如图甲,温度计分度值为1℃,则读数为98℃,此时水温为98℃;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升高。[4][5]由于沸腾需满足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则当撤去酒精灯后,水会停止沸腾。19、下同一高度10右放大幻灯机D【详解】(1)[1][2]根据图示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可知,光屏的中心高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光屏向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3]根据题意,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满足20cm=u=2f,所以f=10cm;(3)[4][5][6]当u=2f=2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5cm,即此时的物距变小,像距应该变大,所以光屏也应向右移动;此时蜡烛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