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24 大道之行也_第1页
八年级上24 大道之行也_第2页
八年级上24 大道之行也_第3页
八年级上24 大道之行也_第4页
八年级上24 大道之行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礼记》《大道之行也》说课说课人:东北师大附中胡欣通过“大道之行也”而思大道之行也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教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大道之行也》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礼记》开头的一部分,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特征,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实现,但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了解古今中外的先哲对先进政治制度的探索,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民族的振兴而不断进取。教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2.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汇3.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孔子“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思想意义。

教材----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2.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教材----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注:本单元教学中要求突出朗读,让学生养好诵读的良好习惯)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注:这是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升华思想的基础)3.前人对“天下为公”的探索。教材----教学难点“天下为公”的思想精髓是什么?(注:通过对课文含义的理解,深入思考文章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材----媒体运用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已是必然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了。多媒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对于本课而言,对突破难点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文章虽然短小,但内涵丰富,只有利用多媒体专题网页,才能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其次,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在网上的论坛上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展开。第三,将文章的知识点和作业快速展示,能够节约时间,有助于将课堂的节奏调控到最好。教法

1.朗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探究创新法。辅助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学法----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一点关于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掌握了一点技巧,而且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

学法----学法指导

1.朗读法:文言文的学习重在反复朗读,也可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2.自主学习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掌握好文本。对发挥学生自己的个性有很大帮助

3.小组合作讨论:对我们学校具体情况所设计的。对古文讨论,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二.课前准备三.整体感知四.精读探究五.延伸总结六.体验反思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文章出处全文结构:全文可分三层:“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问题研究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①满足生存需要。②满足发展需要。③满足精神需要。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guān,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写作背景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1、洪秀全2、梁启超3、孙中山4、林觉民人物简介“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民族、民生、民权——孙中山

梁启超戊戌变法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实行征兵制废除八股取士

林觉民

1911年4月24日林觉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诀别书思考探究

陶渊明之桃花源西方之乌托邦老子之小国寡民马克思之共产主义柏拉图之理想国《诗经》之乐土孔子之“大同”社会基督之天堂佛教之“净土”“极乐世界”嵇康、阮籍、鲍敬言之“无君论”,欧文、傅立叶、圣西门之空想社会主义以上皆对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做以阐述,今天如何评价?你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又是如何?思考探究

两千年以前,古人就设想了大同社会,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完全实现。理想的社会吸引了无数人为之奋斗。让我们拨开云雾,查看一下现代人缺少哪些素质,才使得现代社会与古人笔下的“大同”有了距离?思考探究你认为“天下为公”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