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_第1页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_第2页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_第3页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_第4页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效劳贸易概论主讲:陈万灵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国际效劳贸易课程〔经贸2021级〕.2001年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效劳业加大开放步伐,开始全方位、承诺性的开放。2007年3月,参加WTO过渡期结束后,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开展效劳业的假设干意见?,提出“到2021年,根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效劳经济为主的转变,效劳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效劳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公共效劳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总体开展水平根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9中国效劳业的对外开放及开展§9.1中国效劳业市场开放概况§9.1.1中国效劳业市场开放背景与意义..1.必要性: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开展机遇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劳化水平不断提高,要求中国扩大效劳业对外开放。中国正在进行外贸开展方式转型,必然通过对外开放,扩大对外效劳贸易。2.加快效劳业开放的意义扩大效劳业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效劳业创新力,加速国内效劳业尤其是生产性效劳业的开展,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开放我国的效劳业还可以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地位,促使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商品和效劳开放市场,从而促进我国商品与效劳的出口。扩大效劳业对外开放,能够增加企业的多样性、竞争性,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效劳业的水平,同时也为中国效劳企业走向世界创造时机。扩大效劳业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可以改造传统效劳企业,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扩大效劳业开放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引进国际高端制造业。对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的本钱,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十分有利。.3.中国已经具备了扩大效劳业开放的根本条件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居民根本生活消费比重下降,通讯、信息、文化娱乐等效劳消费需求上升。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效劳需求,使中国对跨国公司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通过效劳业吸收外资和开展效劳贸易的潜力巨大:拥有质优价廉的综合人力资源优势,较高水平的信息根底设施,较强的信息技术产业支撑。一些沿海兴旺地区在制度创新和特殊功能区域开放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意识。一些国际机构已经将我国列为对跨国公司效劳转移和外包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研发转移重要目的地。.§9.1.2WTO主要成员对中国效劳业开放的要求在中国参加WTO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中,关于中国市场准入和效劳贸易的要求比较高。1、市场准入:外国对金融、电信和分销效劳等部门的要价较高。2000年中国-欧盟达成双边协议,要求:银行部门扩大开放区域,允许外国银行全面经营人民币;开放证券市场,允许外资进入证券发行和代理业务市场;扩大保险市场开放,消除地域限制,提高外方持股比例;开放根底电信效劳,允许外方持股比例到达51%以上;外商在华独资承揽海运业务;允许外资兴办旅行社,允许外国人来华导游;允许外资公司经营外贸进出口业务、批发业务和售后效劳业务。.2、关于国民待遇:给予外商国民待遇,取消针对中国效劳提供者的数量和非数量限制。〔1〕对外商效劳提供者给予国民待遇,开放所有效劳市场。比方电信、运输、金融和分销等效劳业的开放。〔2〕取消对股权持有的限制,允许外资公司与中国公司一样待遇,可以不受限制的建立分支机构等商业存在。〔3〕取消地域限制。外资公司可以在全国开展业务。〔4〕解除业务范围和数量上的限制。〔5〕取消外资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限制条件,比方,最小营业规模、资产规模、雇用当地员工人数。〔6〕消除对外资公司和中国公司之间不同的市场准入要求差异。.3、关于透明度:要求中国经济政策公开、透明,对外开放和法制建设同时进行。政企分开,消除垄断经营;关于效劳业管理的规定和法律必须遵循公开、透明和非歧视原那么;行业管理必须中立,按照客观、公正标准控制效劳质量;提交效劳业开放的时间表;承诺时间表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9.1.3中国主要效劳行业入世开放概述1.对内开放对于中国效劳业来说,对内开放即允许不同所有制经济都能进入除涉及国家平安的所有效劳行业。但事实上,相当多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效劳产业,如金融保险、电信、邮政、城市供电、铁路、民航、港口等领域根本上排斥非国有资本的进入。由于这些部门垄断难以打破,政府的管制又不够有效,效劳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效率还比较低下。.2.对外开放在外资公司现有准入水平下,中国逐步取消对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旅游、营销、会计、法律、咨询等专业效劳,与商业和计算机相关效劳,电影和视听等绝大多数限制;并参加?全球根底电信协议?和?金融效劳协议?,效劳业全面开放。开放框架要求:外商进入效劳行业时间;投资比重及控股份额;经营范围限制;经营地区限制;效劳标准要求。.〔1〕银行效劳业开放——审慎性发放营业许可证。参加WTO后5年内,取消所有现存的对所有权、经营方式、外资金融机构企业设立形式以及对分支机构许可发放方面的非审慎措施。——外汇业务及时开放。中国在参加WTO之时将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放开外汇业务,取消地域和效劳对象限制。——人民币业务分阶段开放。中国将在四年内,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分五批放开20个城市的地域限制,五年后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客户限制。——金融咨询类业务及时开放。自入世之日起,外资机构即可获得在中国从事有关存贷款业务、金融租赁业务、所有支付及汇划效劳、担保及承兑、公司并购、证券投资的咨询、中介和其它附属效劳。.〔2〕商业效劳业市场开放时间表——批发效劳开放:2001年1月前,允许外资在合资企业占大多数股权,届时,取消地域或数量限制;2003年以前,取消企业股权及形式限制;2002年1月以前,允许外资拥有控股权。允许在所有省会城市、重庆及宁波成立合资企业。——零售效劳开放:在入世后,合资企业允许在5个经济特区,以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郑州、武汉成立;在北京及上海,允许设立4家合资零售企业,在其他地方,可最多成立2家合资企业;北京的2家合资企业可在市内开设分店;在2003年1月前,取消所有地域、数量、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2万平方米以上的百货商店、分店在30家以上的连锁店,仍允许外资持有50%以下股权的合资企业经营。.〔3〕旅游业开放时间表旅行社在入世3年内允许外资在合资旅行社中占有多数股权;6年内允许外国设立独资旅行社,并取消地域限制和对成立分支机构的限制;饭店业入世后,外资可以占有合资酒店的多数股权,4年内准入不再受限制,且可由外资独资。.〔4〕中国电信效劳业开放时间表。入世1年内,初步开放网络效劳(主要是ISP);入世第2年,逐步放开增值效劳的地域限制,重点是移动通信、无线寻呼、Internet效劳;入世第3年,有线网及光缆开始放开、全面取消增值效劳地域限制。取消半导体、计算机、计算机设备、电信设备和其他高技术产品的关税限制;入世第4年,允许外资在根底电信中持股比例由放开初期的25%逐步提高到49%;在寻呼业务、数据压缩转发等电信增值效劳领域,外资持股比例由放开初期的30%逐步提高到50%以内;入世第5年,逐步取消外资在寻呼机、移动进口,以及国内固定网络效劳等领域的地域限制。完成开放网络效劳;入世第6年,有线网及光缆完成全面开放。中国电信效劳业传统垄断格局根本打破,形成竞争性市场。.3.中国效劳业开放评价——效劳业开展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效劳贸易的开展。兴旺国家效劳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美国近80%,香港地区到达了90%,开展中国家平均到达50%左右,而中国为50%左右。中国45%左右。——中国效劳业市场化程度严重缺乏。金融和电信市场长期以来是具有完全垄断特征的市场,金融效劳由国家银行垄断,电信效劳由国家电信垄断。——效劳业对外开放缺乏:我国效劳业的开放整体上晚于制造业,开放程度也远低于制造业。根据中国参加WTO的承诺,中国在分销、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建筑、法律、旅游、交通等众多效劳贸易领域的承诺得到落实。在WTO分类的160多个效劳贸易部门中,中国已经开放了100多个,占62.5%。中国效劳贸易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效劳贸易领域还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外资占有的市场份额缺乏百分之十。近几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约占外资存量的2/3,房地产约占20%,其他效劳业为10%。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1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3.7%。效劳业实际使用外资538.4亿美元,同比下降2.6%,占全国总量的48.2%,超过制造业4.5个百分点。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88.7亿美元,同比下降6.2%,占全国总量的43.7%,较上年同期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9.1.4中国效劳贸易开展状况1、中国效劳贸易的特点〔1〕效劳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效劳贸易进入快速开展阶段。1982年,中国效劳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44亿美元,2021年已达3060亿美元,25年间增幅近70倍。入世后,中国效劳贸易快速开展。2002~2021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高于中国的经济平均开展水平,效劳业在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21年中国效劳贸易〔不含政府效劳〕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达3060.3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2.0%。受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2021上半年的效劳贸易进出口额为1265.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4.2%〔参见表9-1〕。.表9-1中国历年效劳贸易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额出口占世界比重(%)进口额进口占世界比重(%)进出口总额金额增长率占世界比重1982250.7190.544-0.61990570.7410.598-0.619951841.62462.1430-1.8200030123592.4660-2.220013292.23902.67198.942.420023942.54612.985518.922.720034642.55493101218.632.820046212.87163.4133732.113.120057393.18323.5157117.503.320069143.410033.7191722.023.6200712163.712934.2250930.884.020081471-1589-306021.96-.表12002-2021年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金额单位:亿美元年份进出口出口进口差额总额增速(%)总额增速(%)总额增速(%)20026207.6621.83255.9622.42951.7021.2304.2620038509.8837.14382.2834.64127.6039.8254.68200411545.5435.75933.2635.45612.2936.0320.97200514219.0623.27619.5328.46599.5317.61020.01200617604.3923.89689.7827.27914.6119.91775.08200721765.7223.612204.5626.09561.1620.82643.40200825632.6017.814306.9317.311325.6718.52981.26200922075.35-13.912016.12-16.010059.23-11.21956.89201029740.0134.715777.5431.313962.4738.81815.07201136417.8322.518983.8820.317433.9524.91549.94201238667.66.220489.37.918178.34.32311.1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2〕效劳贸易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80~2007年,全球效劳贸易总额增长了8.23倍。自2003年以来,全球效劳贸易加速增长,效劳出口与进口的每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增长。在世界效劳贸易的开展中,中国效劳贸易所占比重远低于兴旺国家,但开展快于其平均速度〔参见表9-2〕。.表9-22007年世界前十位效劳贸易出口和进口国家〔地区〕

单位:亿美元排名出口国家(地区)金额比重(%)增长率(%)排名进口国家(地区)金额比重(%)增长率(%)1美国454013.9141美国336011.092英国26308.1172德国24508.0153德国19706.1183英国19306.3134日本13604.2114日本15705.195法国13004.0115中国12904.2296西班牙12703.9216法国12003.9127中国12703.9397意大利11703.8198意大利10903.3128西班牙9703.2249荷兰9102.8139爱尔兰9303.01810爱尔兰8702.72710荷兰8902.913.〔3〕在世界效劳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世界效劳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1982年,中国效劳贸易占全球效劳贸易的比重为0.6%,出口在世界出口规模排位第28位,进口在世界进口规模中排位第40位;2005年升至3.1%,出口排位第8位,进口排位第7位。2007年升至4.0%;出口排位第7位,进口排位第5位。2021年,中国效劳进出口总额继续位居世界第四位〔前三位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出口居世界第四位〔前三位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进口居世界第三位〔前二位依次为美国、德国〕。中国进出口以及出口、进口世界排名与上年持平。2021年,在世贸组织日前公布的当年各国效劳贸易新的排名中,中国升至第三位。位于美国和德国之后居第三位,出口仍然居世界第五位,进口居世界第三位。.〔4〕中国效劳贸易常年逆差,效劳贸易逆差较大。1997年效劳贸易逆差33.99亿美元,2004年逆差已上升至96.99亿美元。2005年效劳贸易逆差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到2007年效劳贸易进出口增长迅速,且进口的增速有减缓趋势,故而逆差规模显著下降,到达79.05亿美元。随后逆差又继续拉大,2021年逆差额为118.12亿美元,2021上半年为166.57亿美元,效劳贸易出口增速起伏较大〔参见图9-1〕。.图9-11997-2021上半年中国效劳贸易进出口差额.进出口差额来源分布:1〕顺差行业分布:建筑效劳、旅游、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效劳、其他商效劳业。2021年,中国效劳贸易有八个效劳贸易行业实现顺差。其中建筑效劳、旅游、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效劳、其他商效劳业为顺差规模最大的五个行业。中国建筑效劳、旅游、咨询、其他商业效劳顺差额分别为59.65亿美元、46.9亿美元、46.05亿美元、28.9亿美元,是最大的顺差来源。合计实现顺差212.28亿美元;咨询效劳顺差增幅最大。.-150-100-50050100亿美元图9-2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项目逆差额状况旅游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运输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其它商业服务电影、音像广告、宣传咨询专有权利和使用费、特许费金融服务.表9-31997-2021年中国效劳贸易进出口贸易差额结构

单位:亿美元年份1997200120042005200620072008总计-33.99-61.29-95.46-92.63-89.06-76.01-118.12运输-69.90-66.89-124.76-130.21-133.54-119.47-119.11旅游39.4438.8365.9075.3796.2774.4746.86通讯服务-0.18-0.55-0.32-1.18-0.260.930.60建筑服务-6.19-0.171.299.747.0324.6759.65保险服务-8.71-24.84-57.43-66.5-82.83-97.60-113.60金融服务-2.980.22-0.44-0.14-7.46-3.26-2.51计算机和信息服务-1.481.173.842.1812.1921.3730.87专有权利和使用费、特许费-4.89-18.28-42.6-51.64-64.30-78.49-97.49咨询-1.22-6.13-15.82-8.61-5.557.2446.05广告、宣传-0.030.191.503.614.905.752.62电影、音像-0.34-0.22-1.35-0.200.161.631.63其它商业服务24.2615.3874.7374.9784.3286.7728.85.2〕顺差行业分布:主要是运输和保险。中国效劳贸易逆差主要来源:运输、保险和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三个行业。其中,运输效劳逆差最大,主要是因为中国货物贸易近年来增长很快,特别是随着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开展,运输需求大幅度增长,但同时国内供给缺乏,导致运输效劳大量进口。2021年,运输效劳逆差119.11亿美元,同比变化不大;保险效劳逆差113.60亿美元,同比增长16.39%;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逆差97.49亿美元,同比增长24.21%。.〔5〕效劳贸易全面开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出口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分布,有向兴旺国家和地区集中的趋势。区域开展以北京、上海、广州、浙江、天津等东部地区为主力,中西部、东北地区发挥独特优势,不断快速开展。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兴旺的现代效劳业,沿海兴旺地区在运输、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效劳、咨询效劳和广告宣传等领域较内陆地区具有明显优势,是中国效劳贸易的主要出口地区。从效劳接包市场来看:前三名是华北、东北、华东,分别占据34.1%、21.3%、17.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名和第五名的华南和西南。2004年,仅上海一市的效劳贸易出口就已占全国的二成左右。香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台湾等经济兴旺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大陆〕的主要效劳贸易伙伴,与中国双边效劳贸易额合计占中国效劳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三左右。.〔6〕中国效劳贸易的贸易结构分析。从效劳业结构看,运输、旅游等传统效劳贸易部门继续稳步开展,通信、保险、金融、专有权使用和特许、计算机信息效劳、咨询、广告等新兴效劳贸易部门开始兴起。1997~2021上半年,中国效劳贸易结构逐渐改善,从分行业来看,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效劳一直是中国效劳贸易进出口的中坚力量,仅此三个行业贸易额即占年效劳贸易总额的70%以上。.表9-41997-2021年中国效劳贸易出口结构表

单位:亿美元年份1997200020052008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总计245.69100.0301.46100.0739.09100.01471.12100.0运输29.5512.036.7112.2154.2720.9384.1826.1旅游120.7449.1162.3153.8292.9639.6408.4327.8通讯服务2.722.213.454.54.850.715.701.0建筑服务5.902.46.022.025.933.5103.297.0保险服务1.740.71.080.45.490.713.830.9金融服务0.270.10.780.31.450.23.150.2计算机和信息服务0.840.33.561.218.402.563.534.3专有权利和使用费、特许费0.550.20.800.31.570.25.710.4咨询3.461.43.561.253.227.2181.4112.3广告、宣传2.381.02.230.710.761.522.021.5电影、音像0.100.00.110.01.340.24.180.3其它商业服务76.7931.370.8423.5168.8522.8260.0617.7.从出口方面看,传统效劳贸易领域——旅游和运输行业稳定增长,比重那么呈现不同的开展趋势。旅游业出口占比从1997年的49.14%降到2021年的27.76%,降幅达21.38个百分点;运输出口从1997年占整个效劳贸易的出口的12.03%,上升到2021年的26.11%,增幅达14.08个百分点。运输业那么显示出了强劲的开展趋势,2021年比1997年增长了13.00倍。以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效劳、咨询为代表的高附加值效劳行业出口贸易保持旺盛增长态势。.从进口方面来看,运输占效劳贸易的比重1997年为35.55%,2021年降至31.67%;旅游行业1997年为29.07%,2021年降至22.75%;其他商业效劳部门那么是从1997年的18.80%降至2021年的14.54%。随着中国参加WTO相关领域对外开放,中介效劳的进口开展迅速。咨询行业从2000年占比1.67%到2021年占比8.52%;保险行业从1997年3.74%上升到2021年8.02%;其他效劳贸易部门,如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效劳、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广告宣传和影音影像等所占比重较小,但保持稳步上升〔参见表9-5〕。.表9-51997-2021年中国效劳贸易进口结构表

单位:亿美元年份1997200020052008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总计279.68100.0358.58100.0831.73100.01589.24100.0运输99.4435.6103.9629.0284.4834.2503.2931.7旅游81.3029.1131.1436.6217.5926.2361.5722.8通讯服务2.901.02.420.76.030.715.101.0建筑服务12.094.39.942.816.191.943.632.7保险服务10.463.724.716.972.008.7127.438.0金融服务3.451.20.970.31.60.25.660.4计算机和信息服务2.310.82.650.716.232.031.652.0专有权利和使用费、特许费5.431.912.813.653.216.4103.196.5咨询4.681.76.41.861.847.4135.368.5广告、宣传2.410.92.020.67.150.919.411.2电影、音像0.440.20.370.11.540.22.550.2其它商业服务52.5318.861.1717.193.8811.3231.2114.5.年份2010金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占比(%)总计1702.532.4100.0运输342.145.220.1旅游458.115.526.9通讯服务12.21.80.7建筑服务144.953.28.5保险服务17.38.21.0金融服务13.3204.60.8计算机和信息服务92.642.15.4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8.393.40.5咨询227.722.313.4广告、宣传28.924.81.7电影、音像1.226.40.1其他商业服务355.944.120.9.〔7〕中国效劳贸易竞争力分析中国效劳贸易竞争力一般采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指数〕来衡量。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radecompetitivepowerindex,即TC指数〕是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之一,效劳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图9-32001-2021年中国效劳贸易TC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s,即RCA指数〕是另一个有价值的竞争力测度指标,它可定义为一国某种效劳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种效劳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份额的比重,反响了一国某种效劳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该指数的计算公式为:RCAij=〔Xij/Yi〕/〔Xwj/Yw〕其中Xij表示i国第j种效劳出口额,Yi表示i国出口总额,Xwj表示全世界第j种效劳出口额,Yw表示全世界的出口总额。.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ompetitiveAdvantage,即CA指数〕,是基于产业角度分析竞争力,用产业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其进口的比较优势,最终得到该国该产业的真正竞争优势。该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Aij=RCAij-〔Mij/Mi〕/〔Mwj/Mw〕其中,Mij表示国家i在第j种效劳上的进口,Mi表示国家i的总进口,Mwj表示第j种效劳在世界市场上的进口,Mw表示世界市场的总进口。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即NRCA指数,反映了进口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可用一国某一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例与该国该产业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例之差来表示该产业的贸易竞争优势,该指数的计算公式为:NRCAij=〔Xij/Xi〕-〔Mij/Mi〕其中,Xij表示i国第j种效劳的出口总额,Xi表示i国的出口总额,Mij表示i国第j种效劳的进口总额,Mi表示i国的进口总额。.表9-6中国效劳贸易竞争力指数〔1997-2007年〕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RCA指数0.620.580.600.570.570.540.490.490.470.470.50CA指数-0.26-0.25-0.23-0.19-0.17-0.17-0.14-0.13-0.15-0.17-0.17NRCA指数-0.04-0.04-0.04-0.03-0.03-0.03-0.03-0.02-0.02-0.03-0.02数据来源:WTO秘书处.1999-2021年中国现代效劳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数据来源:中国效劳贸易指南网,?中国效劳贸易统计2021?计算而得.表9-7中国与主要经济体效劳贸易竞争力比较〔2007年〕

单位:十亿美元服务出口额服务进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出口占该国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TC指数)服务贸易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指数)美国45433613.9328.080.151.4780.672英国2631938.0737.630.151.9810.637德国1972456.0412.93-0.110.680-0.379日本1361574.1716.02-0.070.843-0.295法国1301203.9919.060.041.0030.080西班牙127973.9034.420.131.8120.650中国1271293.909.44-0.010.497-0.174意大利1091173.3418.14-0.040.955-0.106荷兰91892.7914.170.010.746-0.119爱尔兰87932.6741.83-0.032.202-0.796印度86782.6437.230.051.9600.468香港82402.5218.980.340.9990.450比利时73662.2414.460.050.761-0.011新加波66702.0218.08-0.030.952-0.234韩国67851.9614.68-0.140.773-0.312中国位次7571591510.〔8〕小结:中国效劳贸易开展相对滞后,市场开展潜力较大。1〕中国效劳贸易开展相对滞后,与中国经济社会开展水平不相称。经过近30年的开展,中国效劳贸易无论是从贸易总量还是贸易结构上看,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中国效劳贸易在世界效劳贸易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但是,相比而言,中国效劳贸易开展相对滞后。效劳业增加值在GDP中比重不高,通常在40%左右,远远低于兴旺国家65~70%。从各类效劳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中国效劳贸易整体竞争力并未表达出改善的态势,整体竞争力处于劣势。效劳贸易部门结构不平衡。传统效劳贸易工程占据主体地位。2021年,运输和旅游占效劳贸易出口54.5%。效劳贸易的开展不平衡,市场和地区开展过于集中,地区差异较大。2〕中国效劳业的市场开展潜力较大。中国长期无视效劳业开展,根底薄弱,市场开放缺乏,效劳质量和水平不高,竞争力比较弱。说明中国效劳业开展仍然有较大开展空间。.2、中国效劳贸易落后的原因〔1〕对效劳贸易不够重视。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才能创造价值。效劳业属于分配部门,不创造价值。长期“重制造,轻效劳〞的政策导向客观造成效劳贸易开展相对缓慢〔2〕对效劳贸易管理体制不适应。其中对出国人员管理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影响中国效劳贸易的开展。——出国审批程序复杂、层次过多。——从业人员素质相比照较差。——部门间综合协调能力差。.〔3〕与效劳业开展落后相关。中国效劳业开展趋势和特点:一是效劳业增加值增速加快;二是效劳业内部结构有所改善;三是效劳业投资增速加快;四是效劳业开展总体上存在不少问题:—总规模较小;—效劳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各部门开展严重失衡;—体制改革滞后和机制创新缺乏;—要素缺乏:资金短缺、技术落后、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效劳业技术创新缺乏。效劳业开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密不可分,还包括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管理方法、营销策略与技能,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效劳贸易开展落后。〔4〕信息渠道不畅通。.§9.2入世后中国主要效劳业的开展§9.2.1WTO对中国效劳业开展的影响1、有助于推动效劳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推动效劳市场对内开放,特别是垄断效劳行业的市场化开放;推动效劳业市场对外开放,推动效劳企业国际化经营,提高效劳业国际竞争力。2、改善效劳业投资环境。通过根底性效劳业〔运输、邮电〕的开展,改善了根底设施、产业配套等投资环境,促进生产性效劳业〔运输、邮电、金融、分销及物流〕、专业效劳〔会计、广告〕开展。3、促进效劳业开展。参加WTO和开放效劳业,有助于扩大效劳业投资;通过引进市场竞争力因素,促进效劳业技术进步和提高效劳质量;通过竞争扩大效劳规模,拉动效劳业消费需求,扩大效劳业就业。.4、对中国效劳业形成冲击性影响。国内企业对WTO关于效劳贸易的规那么的适应能力需要较长时期;在WTO规那么条件下,外资进入效劳业会逐步增加,对国内银行、保险、根底电信等产生一些冲击;加剧国内效劳业开展的不平衡。5、改善生活效劳。增加生活效劳〔社区效劳、医疗效劳、商业零售效劳〕多样化、多层次效劳。6、推动有关效劳业法律体系完善。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那么为依据,完善法律体系。7、有助于效劳市场的标准化管理。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那么为依据,推动有关效劳业法律体系完善。实行效劳提供者资格标准化管理,效劳质量标准化管理。..主要效劳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0年2011年2012年服务业43.243.444.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74.74.8批发和零售业8.99.29.7住宿和餐饮业21.92金融业5.25.35.5房地产业5.75.75.6其他服务业16.716.617.主要效劳行业增加值增速〔%〕2010年2011年2012年服务业9.89.48.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89.97批发和零售业14.312.611.9住宿和餐饮业106.67.8金融业107.29.9房地产业76.73.8其他服务业7.99.57.3.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9.2.2金融业的开放和开展1、金融业体制改革开放金融业开放目标: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效劳业的市场化进程,增强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满足国民经济开展对金融效劳业的要求。金融体制改革:加快了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包括人员管理和分配制度,加快利率体制改革,提高中资银行竞争力。深化改革,防范金融风险,改善金融秩序,不断提高中央银行的监管能力和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金融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贸易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开展,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是金融全球化的内在动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展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条件。要求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开放,通过改革开放提高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强化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开放的重要内容:一是通过银监会加强金融机构监管,包括政策、报表等常规手段的监管;二是金融机构内部稽核、自律式监管;国际合作监管。.2.金融业的开展改革开放30年来,金融业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1.9%上升到2007年的4.4%;金融业从单一的存贷款功能开展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化金融体系。银行业开展:2021年末,总资产92万亿元;资金充足率高,盈利能力强,开展能力增强。证券业:规模扩大,2021年末,106家券商,62家基金公司,资产2.5万亿,资本市场功能增强。保险业:2021年末,资产4.9万亿。资本实力强。.参加WTO后,金融行业是最为艰难的三大领域之一。管理上出现了一些难题:金融人才缺乏,人才培养薄弱;市场监管与组织结构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模式。风险防范、相关的法律保护方式缺乏。银行结构设置较为单一,业务范围狭窄,在业务与职能上没有创新,金融产品较为单一,难以与兴旺国家的金融体系抗衡。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缺乏。我国金融业透明度较低,主观控制性较强,内部监管力度不完善。.§9.2.3电信业开放和开展1、按照WTO要求逐步开放电信市场中国参加了?全球根底电信协议?,承诺了对外开放电信效劳市场的长期目标和实施步骤,分阶段进行:2001年前:制订和出台了电信法,实施政企分开,允许国内更多企业进入根本电信效劳市场。2003年前:逐步取消寻呼效劳和增值电信效劳的地域限制。2003年后:允许外资在增值和寻呼效劳业占50%的股份。2005年前取消移动和数据效劳的地域限制;2005年后允许外资在移动和数据效劳业占49%。2006年前取消国际和国内长途的地域限制;2006年后允许外资在国际和国内长途效劳业占49%的股份。.2、通过制度标准化推进电信效劳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进程开放现状和市场化进程:在不同业务领域和不同层次上,形成了国内市场竞争格局,电信业务呈现多家经营,经营本地、长途和国际业务的公司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经营移动通信业务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和中国联通。2021年5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成为全业务运营商。从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业务的经营单位到达300家,跨省联网业务经营单位到达77家,经营国内中继电信业务的吉通公司、中国金融数据网络公司;经营国内卫星转发器出租业务的有中国通信播送卫星公司、中国东方通信公司、鑫诺卫星通信公司;跨省联网无线寻呼经营业务23家;双向寻呼经营单位6家,跨省信息效劳业务的单位11家,全国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上亿。.§9.2.4旅游业开放和开展1、旅游业开放参加WTO后,促进旅游业体制改革,现在根本完成改革开放,允许外资进入中国酒店经营,并允许拥有多数股权,取消旅游业地域限制。2007年,允许设立外资独资公司,享受国民待遇。进一步开展的对策〔1〕加强旅游环境建设,为旅游业对外开放提供条件。加强旅游业开展战略引导,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和文物保护;建立和健全旅游业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出入境手续。〔2〕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与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引导外资进入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对旅游景点、旅游道路交通、宾馆饭店、休闲娱乐等工程建设分开审批权限;对重点旅游工程给予土地使用、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扩大旅游业市场开放范围,包括业务市场和经营主体的市场的开放。〔3〕重点开放西部旅游资源和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开展。.§9.2.5中国海运业的开放和开展1、中国海运业对外开放中国海运业开放以2001年参加WTO为界,2001年前,逐步放开市场,2001年后,进入全面开放,对外国效劳和效劳提供者实行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港口准入。向外资开放港口建设投资,准许外国船只以班轮或不定期船形式挂靠中国港口,经营国际海运业务。外籍船舶在中国港口享受码头使用、燃油及淡水供给效劳等。1995年中国?船舶登记管理条例?允许中外合营的船舶经营沿海和内河港口之间的运输业。—货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