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语文考前练习:文学文化常识_第1页
2023中考语文考前练习:文学文化常识_第2页
2023中考语文考前练习:文学文化常识_第3页
2023中考语文考前练习:文学文化常识_第4页
2023中考语文考前练习:文学文化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文化常识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阿长与山海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

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明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

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

态与精神世界。

C.《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他的代表作有《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

《光的赞歌》《向太阳》。

D.《海燕》是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作者高

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吴敬梓出生

在安徽全椒一个“科第仕宦多显者”的官僚家庭,所以他是清代的,选

项“明代小说家吴敬梓”有误。故选B。

2.下面是小青同学积累的文学、文化知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尚书》《孟子》合称为“四

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D.有误。《尚书》不属于“四书”,

应该改为《中庸》。

3.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有春联、寿联、名

胜古迹联等。

B.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事物以“阴阳”划分,如''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篇。

D.古代的年龄有特定的称谓,如小孩子七八岁时叫“始屹”,男子十八

岁时叫“弱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D.“男子十八岁时叫‘弱冠’”有误,

男子二十岁时叫“弱冠”;故选D。

4.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

指文章辞藻。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南乡子•登京口

北固亭有怀》是他的作品。

D.《简•爱》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小说中的主人公敢和骄横残暴的表

哥发生冲突,毅然离开惩罚凌辱她的寄宿学校,爱上与她地位悬殊的罗

切斯特,都是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是平等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C.有误。辛弃疾是南宋词人;故

选Co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除夕之夜,按习俗应全家团聚吃汤圆、观花灯,寓意着“圆满”,也

寓意着“团聚”。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

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面”;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

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来分别指代家乡、学生、

月亮和音乐。

D.“冠”是古代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

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十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A.“除夕之夜,按习俗应全家

团聚吃汤圆、观花灯”错误,吃汤圆、观花灯是元宵节的习俗并非是“除

夕”的习俗;B.《资治通鉴》是编年体,而非“纪传体”;D.古时男子

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

年已二十。选项中“十八”的表述错误;故选C。

6.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和对联,下列和它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品一的内容是三国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四言诗《观沧海》,该诗

直抒胸臆,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苍凉悲壮,真实地再现了沧海之景。

B.作品一的落款“己亥”与“元丰六年”“庆历四年”的纪年方式相同。

C.作品二中“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是上联,“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

似”是下联。

D.作品二中的对联构思精巧,对仗工整,动静结合,韵味无穷。

【答案】D

【解析】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A.曹操是东汉末年人,不是“直抒胸臆”,

应是借景抒情,诗中还有想象;B.后两者是按照皇帝的朝代纪年,“己

亥”是天干地支纪年法;C.上下联有误,应是仄起平收,上下联互换;

故选D。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庄子》是儒家经典著作,《礼记》《左传》是道家经典著

作。

B.古代常用官职或出生之地来称呼一个人,如“杜工部”指杜甫,“柳

河东”指柳宗元。

C.杨绛,翻译家、作家,代表作有《干校六记》等。叶圣陶,原名叶绍

钧,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等。

D.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入多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文章,如印度泰

戈尔的《金色花》,英国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

【答案】A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A.《孟子》《礼记》《左传》是儒家经典著作,

《庄子》是道家经典著作。故选A。

8.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文化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

源头。《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

雅、颂三类。“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雅”是各

地方的民歌民谣;“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B.”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指家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中的“庙堂”指朝廷;“黄发垂髯”分别指老人与小孩;“瀚海阑干百

丈冰”中的“瀚海”指沙漠;“复立楚国之社稷”中的“社稷”指国家。

C.怡宝学成归来,受邀回母校做讲座。来到母校,他说:“贵校师生特

别热情,老师在门口恭候我光临,我非常感动。”这样的情境中,怡宝

的话是表达得体的。

D.小说中,“变”字贯穿了全文。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一文中,围绕着金钱,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一直在变;俄国作家屠

格涅夫的《变色龙》一文中,随着“狗的主人是谁”的猜测不断改变,

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和裁断也一直在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A.“'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用于宴会的典礼;‘雅’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表述不正确。“风”是

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C.“怡

宝的话是表达得体的”表述不正确。怡宝的话中的“恭候光临”表达不

得体,“恭候光临”是指自己恭候别人的到来,谦辞,不能用于别人;

D.“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变色龙》一文中”表述不正确。《变色龙》

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故选B。

9.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节选自《春秋左氏传》。主人公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而《左传》一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则认为是战国时人所

编写。

B.《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山坡羊”是曲牌名。作者明代张养浩,

字希孟,他所作的散曲以豪放著称。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西汉司马迁。我们所学过的

《陈涉世家》就节选自该书。

D.唐宋时期,诗歌和散文创作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散文创作名家

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三苏”、王安石,此八人被称为唐

宋散文八大家。

【答案】B

【解析】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掌握。B.有误,张养浩是元代散曲家,

不是明代;故选B。

10.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有许多称谓有特定的含义,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

“黄发”指小孩。

B.古代春社日,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C.“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中的“阴”指的是汉水的南部。

D.我国古代常用“迁”指调动官职,“左迁”“迁谪”都表示降职贬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黄发”指的是老人,“垂髻”指

的是小孩;故选A。

1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

等。

C.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曾经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

运用广泛。

D.读书人的自谦辞有小生、晚生、晚学等。

【答案】C

【解析】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C.有误,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

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

客观;故选C。

12.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长妈妈、寿镜吾、范爱农、孔乙己,都是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B.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的经过,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

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一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

斗的高贵品质。

D.在《儒林外史》中科举制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

【答案】A

【解析】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辨析。A.有误,长妈妈、寿镜吾、范爱农

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孔乙己是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孔乙

己》中的人物;故选Ao

13.下面有关文学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是由清代讽刺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主

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读书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文笔淋漓酣畅,是中

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法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

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童话色彩是小说的表面特征,热情的讴歌与赞颂

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C.墨子、孟子、老子均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分别是墨家、儒

家、道家的代表人物。

D.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和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都运用了对

比、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了很强的讽刺意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有误,《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

威夫特是英国人,童话色彩是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作

品的灵魂所在;故选B。

1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

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B.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和“遥怜故园菊,应傍战

场开”都与中国传统节日一一重阳节有关。重阳节的时间为农历九月初

九。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的两大重要主题。

C.《天净沙•秋思》是元代作家马致远所写的最为有名的一首词,被誉

为“秋思之祖”,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D.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社神,祈求丰收。

社神就是谷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

用“久违”;C.《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所写的最为有名

的一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其中“天净思”是曲牌名,“秋思”

是题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