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雄安新区博奥高级中学2024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各文献中所记载的古代化学研究过程或成果不涉及分离提纯操作的是()A.《本草纲目》“(烧酒)
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盛露滴。”B.《齐民要术》“凡酿酒失所味者,或初好后动未压者,皆宜廻作醋。”C.《开宝本草》“(消石)
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D.《天工开物》“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藉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2、在常温下,下列操作中不能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是A.分别加入铁片B.分别加入蔗糖C.分别加入铜片D.分别加入硫酸铜晶体3、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酸生产中常采用催化剂提高SO2的转化率B.合成氨中采用及时分离氨气提高反应速率C.电镀铜时,溶液中c(Cu2+)基本保持不变D.用电解熔融氧化镁的方法制取镁4、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B.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C.pH=1的HCl溶液中,含有0.1NA个H+D.0.1mol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NA5、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选项冶炼原理方法A2HgO2Hg+O2↑热分解法B2Al2O3(熔融)4Al+3O2↑电解法CCu2S+O22Cu+SO2热分解法DFe2O3+3CO2Fe+3CO2热还原法A.A B.B C.C D.D6、用下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分离乙醇和乙酸 B.除去甲烷中的乙烯C.除去溴苯中的溴单质 D.除去工业酒精中的甲醇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时,12g石墨晶体中所含六元环数目为NAB.标准状况下,18gD2O中所含电子数为9NAC.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所含原子数为0.4NA8、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9、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点燃乙炔前,对气体进行验纯B.制备乙酸乙酯时,将浓硫酸沿试管壁缓缓加入乙醇中C.蒸馏时,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D.将少量钠保存在乙醇中,置于阴凉处10、下列变化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A.甲酸蒸气的密度在373K时为1.335g·L-1,在293K时为2.5g·L-1B.氨分子与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C.水结冰体积增大。D.SbH3的沸点比PH3高11、已知BeCl2为共价化合物,两个Be—Cl键间的夹角为180°,则BeCl2属于()A.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由非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D.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12、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C.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1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NO3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为3NAB.0.4mol•L-1Na2SO4溶液中,所含的Na+和SO42—总数为1.2NAC.常温常压下,16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D.12g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0.2NA14、25℃、101kPa下:①2Na(s)+1/2O2(g)=Na2O(s)△H=-414kJ/mol
②2Na(s)+O2(g)=Na2O2
(s)△H=-511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B.反应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反应②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D.25℃、101kPa下:Na2O(s)+1/2O2(g)=Na2O2(s)△H=-97kJ/mol15、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NO3-CO32-Cl- B.ClO-K+Na+AlO2-C.K+Fe2+NO3-HCO3- D.Cl-Na+K+SO42-16、镍—镉可充电电池可发生如下反应: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A.Cd B.NiO(OH) C.Cd(OH)2 D.Ni(OH)217、下列微粒的核外电子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碳原子 B.P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C.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D.价电子排布式18、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和O2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10和0.06,发生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压强/(×105Pa)温度/℃NO达到所列转化率需要时间/s50%90%98%1.030122502830902551057608.0300.23.936900.67.974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C.在1.0×105Pa、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的反应已达到平衡D.若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mol,反应速率以v=Δn/Δt表示,则在8.0×105Pa、30℃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mol/s19、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2s22p4,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X2(C是原子核内含6个质子的元素)分子是非极性分子B.ZH3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平面三角形C.Z4分子是非极性分子D.酸H2YO4比酸H3ZO4的酸性强20、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氯气能发生反应:Na2S2O3+4Cl2+5H2O=2NaCl+6HCl+2H2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0.5molNa2S2O3作还原剂,则转移4mol电子B.当Na2S2O3过量时,溶液能出现浑浊C.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氯气后,溶液的pH降低21、已知前三周期某四种元素原子所形成的离子aW3+、bX+、cY2-、d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b>aB.离子的还原性Y2->Z-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D.原子半径X<W22、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A.丁烷B.乙烯C.乙炔D.甲苯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高分子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图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G的流程。已知:①→②请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为烃,则A的名称为_________,物质E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2)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4)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5)M是D的同分异构体,M满足以下条件:苯环上取代基的数目不少于两个,且能够与NaHCO3反应放出CO2,共有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H谱为4组峰,其峰面积比为6:2:1: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6)根据题中信息和有关知识,以2-丙醇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24、(12分)氯吡格雷是一种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该药物通常以2-氯苯甲醛为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如下:(1)下列关于氯吡格雷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氯吡格雷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B.氯吡格雷难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C.1mol氯吡格雷含有5NA个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D.氯吡格雷的分子式为C16H16ClNO2S(2)物质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__种吸收峰。(3)物质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4)物质C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含有3个六元环的产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5)写出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不包含A)。25、(12分)富马酸亚铁(C4H2O4Fe)是常用的治疗贫血的药物。可由富马酸与FeSO4反应制备。(1)制备FeSO4溶液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称取4.0g碎铁屑,放入烧杯中,加入10%Na2CO3溶液,煮沸、水洗至中性。步骤2.向清洗后的碎铁屑中加入3mol/LH2SO4溶液20mL,盖上表面皿,放在水浴中加热。不时向烧杯中滴加少量蒸馏水,控制溶液的pH不大于1。步骤3.待反应速度明显减慢后,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①步骤1的实验目的是____。②步骤2“不时向烧杯中滴加少量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控制溶液的pH不大于1”的目的是____。(2)制取富马酸亚铁的实验步骤及步骤(Ⅱ)的实验装置如下:①步骤(Ⅰ)所得产品(富马酸)为_______-丁烯二酸(填“顺”或“反”)。②富马酸与足量Na2CO3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③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使用该仪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3)测定(2)产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的步骤为:准确称取产品ag,加入新煮沸过的3mol/LH2SO4溶液15mL,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新煮沸过的冷水50mL和4滴邻二氮菲-亚铁指示剂,立即用cmol/L(NH4)2Ce(SO4)3标准溶液滴定(Ce4++Fe2+=Ce3++Fe3+),滴定到终点时消耗标准液VmL。①(NH4)2Ce(SO4)3标准溶液适宜盛放在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②该实验中能否用KMnO4标准溶液代替(NH4)2Ce(SO4)3标准溶液滴定Fe2+,说明理由_____。③产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a、V的代数式表示)。26、(10分)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使用过量会使人中毒。某兴趣小组进行下面实验探究,查阅资料知道:①HNO2为弱酸,②2NO+Na2O2=2NaNO2,③2NO2+Na2O2=2NaNO3④酸性KMnO4溶液可将NO和NO2-均氧化为NO3-,MnO4-还原成Mn2+。NaNO2的制备方法可有如下2种方法(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制备装置1:制备装置2:(1)在制备装置1中:①如果没有B装置,C中发生的副反应有_________;②甲同学检查完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发现制得的NaNO2中混有较多的NaNO3杂质;于是在A装置与B装置间增加了_____装置,改进后提高了NaNO2的纯度;③D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2)在制备装置2中:①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的转移___________;27、(12分)抗爆剂的添加剂常用1,2-二溴乙烷。如图为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图,图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分别装有浓H2SO4和无水乙醇,d装罝试管中装有液溴。相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溴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红棕色液体密度/g·cm-30.792.180.713.10沸点/℃78.5131.434.658.8熔点/℃-114.39.79-116.2-7.2水溶性混溶难溶微溶可溶(1)安全瓶b在实验中有多重作用。其一可以检查实验进行中d装罝中导管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时d装罝中导管堵塞,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全瓶b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容器c、e中都盛有NaOH溶液,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确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罝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4)除去产物中少量未反应的Br2后,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__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重结晶B.过滤C.萃取D.蒸馏(5)实验中也可以撤去d装置中盛冰水的烧杯,改为将冷水直接加入到d装置的试管中,则此时冷水除了能起到冷却1,2-二溴乙烷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8、(14分)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A)和异山梨醇(B)都是重要的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E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由葡萄糖为原料合成E的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的实验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E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醚键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B到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D到E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F是B的同分异构体,7.30g的F与足量饱碳酸氢钠反应可释放出2.24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F的可能结构共有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3:1: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铁、镍、铂、镧等过渡金属单质及化合物在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1)基态镍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2)抗癌药奥钞利铂(又名乙二酸铂)的结构简武如图所示。①分子中氮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
,C、N、O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②1
mol乙二酸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
NA。(3)碳酸澜[La2(CO3)3]可用于治疔高磷血症。①写出与CO3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②镧镍合金可用于储氢,储氢后晶体的化学式为LaNi5(H2)3,最小重复结构单元如图所示(、O、●代表晶体中的三种微粒),则图中●代表的微粒是_______(填微粒符号)。(4)用还原铁粉制备二茂铁开辟了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的新领域。二茂铁甲酰胺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衍生物,结构如图所示。①巳知二茂铁甲酰胺熔点是176℃,沸点是249℃,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可推断二茂铁平酰胺晶体为______晶体。②二茂铁甲酰胺中存在的化学键_________。③碳氮元素对应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别是CH4和NH3,相同条件下NH3的沸点比CH4的沸点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5)铝镍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铝镍合金的密度为ρg/cm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晶胞中镍、铝原子的最短核间距(d)为_______pm。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题分析】A、描述的是酒的蒸馏,涉及分离提纯操作,选项A不选;B、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氧化可以转化成醋酸和水,涉及化学反应但没有涉及分离提纯操作,选项B选;C、包含溶解,蒸发结晶,涉及分离提纯操作,选项C不选;D、榨油或加热熔化使油脂从果实中分离出来,涉及分离提纯操作,选项D不选。答案选B。2、C【解题分析】A.常温下,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铁和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现象不同,所以可以区别,故A错误;B.浓硫酸、稀硫酸都是无色液体,所以观察外表无法区别,故B正确;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脱水性,能使蔗糖被氧化而变黑,稀硫酸不能使蔗糖被氧化,所以现象不同,可以区别,故C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硫酸铜晶体变为无色,而稀硫酸不能使硫酸铜晶体变为无色,现象不同,可以区别,故D错误;故选B。点睛: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属于酸,都有酸性,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3、C【解题分析】分析:A、根据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判断;B、根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判断;C、电镀铜时,阳极上铜失电子,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根据溶液中铜离子是否变化判断;D、根据氧化镁的熔点很高结合电解原理分析判断。详解:A、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因此硫酸生产中常采用催化剂是为了缩短建立平衡需要的时间,不能提高SO2的转化率,故A错误;B、合成氨中采用及时分离氨气是为了提高产率,但氨气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B错误;C、电镀时,阳极上铜失电子进入溶液,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单质,阳极铜溶解质量约等于阴极析出铜的质量,所以溶液中c(Cu2+)基本保持不变,故C正确;D、获取金属Mg是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氧化镁的熔点太高,不宜采用电解熔融物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冶炼、化学平衡移动、电解原理的应用等。本题的易错点为AB,要注意区分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4、B【解题分析】
A、胶体是集合体,16.25gFeCl3,物质的量为0.1mol,形成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mol,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11.2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即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4=2mol,故B正确;C、题中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求出H+物质的量,故C错误;D、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0.1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D错误;答案选B。【题目点拨】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D,应注意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双键之间特殊的键。5、C【解题分析】
泼金属K、Ca、Na、Mg、Al等用电解法冶炼,中等活泼金属Zn、Fe、Sn、Pb、Cu等用热还原法冶炼,不活泼金属Hg、Ag利用热分解法冶炼,故A、B、D三项正确,C项中的方法不是热分解法,而是火法炼铜,C项错误。答案选C。【题目点拨】掌握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是解答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电解法冶炼铝时不能电解熔融的氯化铝,而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因为氯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6、D【解题分析】
A.乙醇和乙酸相互溶解,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错误;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将乙烯氧化成CO2,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会引入新的杂质气体,B错误;C.单质溴易溶于溴苯,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C错误;D.甲醇和乙醇互相混溶,但沸点不同,除去工业酒精中的甲醇,可用蒸馏的方法,D正确;答案为D7、B【解题分析】
A.依据石墨的结构可知,每个六元环拥有2个碳原子,12g石墨晶体中含有碳原子1mol,所以,所含六元环数目为0.5NA,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18gD2O的物质的量为9/10mol,每个D2O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所以18gD2O中所含电子数为9NA,故B正确;C.1molN2与4molH2完全反应转化为氨气的话生成2molNH3,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氮气不可能完全转化,故生成氨气的分子数小于2NA,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态,所以2.24LSO3中所含原子数不是0.4NA,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化学高考的热点之一,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该类试题以中学所学过的一些重点物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阿付加德罗常数及与其有联系的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等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深刻,各种守恒关系、平衡的有关原理掌握的是否牢固,题目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思维跨度大,因而能很好的考察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解此类题目需注意的问题先总结如下:①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使用条件: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才为22.4L/mol,但需注意,若题目给出气体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则粒子数目与条件无关。②要注意物质的状态:气体摩尔体积适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物质。命题者常用水、三氧化硫、己烷、辛烷、甲醇等物质来迷惑考生。③要注意物质的组成形式: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的是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分子),有的是双原子分子,还有的是多原子分子,解题时要注意分子的构成,要注意分析同类或相关物质分子组成结构上的变化规律。④要注意晶体结构:遇到与物质晶体有关的问题时,先要画出物质晶体的结构,然后分析解答,如在SiO2晶体中存在空间网状的立体结构,其基本结构单元为硅氧四面体(SiO4)。⑤要注意粒子的种类:试题中所提供的情境中有多种粒子时,明确要回答的粒子种类,涉及核外核外电子数时,要注意根、基、离子的区别。⑥要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同位素原子虽然质子数、电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进行计算时,应注意差别防止出现错误。8、A【解题分析】分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氯乙烯聚合生成聚氯乙烯,聚氯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B.油脂、淀粉、蛋白质都可以水解。油脂水解为硬脂酸和甘油,淀粉水解为糖,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C.乙醇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为乙酸;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详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聚氯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A选项错误的;
B.油脂、淀粉、蛋白质都可以水解。油脂水解为硬脂酸和甘油,淀粉水解为糖,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故B正确;
C.乙醇可以被微生物生成盐酸,乙酸属于羧酸,具有酸的通性,所以酒就变酸了,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本题答案选A。9、D【解题分析】分析: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B、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应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C、蒸馏时,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D、钠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详解:A.乙炔是可燃性气体,点燃乙炔前必须对气体进行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选项A正确;B、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乙醇和乙酸的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待冷却后再加入醋酸,选项B正确;C、蒸馏时,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可以防止液体暴沸,选项C正确;D、钠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钠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反应,与煤油不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可保存在煤油中,置于阴凉处,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安全,试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仪器及药品的使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B,解题时要注意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乙醇和乙酸的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待冷却后再加入醋酸。10、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甲酸是有极性分子构成的晶体,由于在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其在液态时的密度较大,错误;B.氨分子与水分子都是极性分子,由于在二者之间存在氢键,所以溶液形成一水合氨,错误;C.在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水结冰时分子的排列有序,因此体积增大,错误。D.SbH3和PH3由于原子半径大,元素的电负性小,分子之间不存在氢键,二者的熔沸点的高低只与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正确。考点:考查氢键的存在及作用的知识。11、B【解题分析】
BeCl2中Be-Cl键是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两个Be-Cl键间的夹角为180°,说明分子是对称的,正电荷中心与负电荷的中心重合,BeCl2属于非极性分子,故BeCl2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故答案为B。【题目点拨】共价化合物中,不同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为极性键,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正电荷中心与负电荷的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不重合为极性分子。12、A【解题分析】
A.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故A叙述错误;B.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故B叙述正确;C.电解池中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叙述正确;D.电解池中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D叙述正确;答案选A。【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注意以电子的转移为中心来进行梳理,电子由外接电源的负极流出,流入电解池的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流回到电源的正极。13、C【解题分析】
A.硝酸做氧化剂参与反应,可能被还原为+4、+2等价态,故1mol硝酸参与反应后得到的电子数不一定为3NA个,还可能为NA个等,故A错误;B.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钠离子和硫酸根的个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C.16g臭氧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故C正确;D.熔融状态下,NaHSO4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所以1mol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1mol阳离子,则12g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0.1NA,故D错误;答案选C。【题目点拨】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NaHSO4在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电离方程式的区别。14、C【解题分析】A.反应①、②中均为△H<0,均为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B.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选项B正确;C.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吸热,形成新的化学键放热,则反应②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选项C不正确;D.25℃、101
kPa下: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①得反应Na2O(s)+1/2
O2(g)=Na2O2(s)
△H=-97
kJ/mol,选项D正确。答案选C。15、C【解题分析】
滴入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色,溶液显碱性,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解答。【题目详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A不选;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B不选;C.Fe2+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且都和OH-反应,故C选;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D不选。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侧重复分解反应的考查,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16、A【解题分析】
充电相当于电解池,放电相当于原电池,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根据反应式可知放电时,Cd是还原剂,失去电子,作负极,故选A。17、A【解题分析】
A.碳原子核外6个电子,最外层4个电子,故A正确;
B.3p上的3个电子应自旋相同,故B错误;C.全空,全满,半满时能量最低,正确的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故C错误;D.铁原子在失电子时,先失去最外层的两个4s电子,电子排布为3d6,Fe2+价电子排布式3d6,故D错误;答案选A。18、D【解题分析】
A项,相同压强时,温度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多,升高温度,反应速率越小,故选项A错误;B项,相同温度,压强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少,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快,故选项B错误;C项,在此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需要的时间较长,不确定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故选项C错误;D项,在amol混合气体进入反应塔,题目所示的外界环境下,NO的反应速率为v=∆n/∆t==mol/s,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9、B【解题分析】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2s22p4,即X是氧,它在第二周期ⅥA族,Y是跟氧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则Y在第三周期ⅥA族,是硫。Z与Y在同一周期,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则Z在第三周期VA族,是磷。A.CX2(C是原子核内含6个质子的元素)分子CO2是直线形分子,为非极性分子,选项A正确;B、磷与氮同主族,PH3与NH3分子的空问构型相似,为三角锥形,选项B不正确;C、Z4是P4,空间构形为正四面体,分子是非极性分子,选项C正确;D、酸H2YO4(H2SO4)比酸H3PO4的酸性强,选项D正确。答案选B。20、C【解题分析】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氯气能发生反应:Na2S2O3+4Cl2+5H2O=2NaCl+6HCl+2H2SO4。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氯气是氧化剂、硫代硫酸钠是还原剂、氯化钠和盐酸是还原产物、硫酸是氧化产物,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8e-。A.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A不正确;B.若0.5molNa2S2O3作还原剂,则转移4mol电子,B正确;C.当Na2S2O3过量时,过量的部分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所以溶液能出现浑浊,C正确;D.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氯气后生成了酸,故溶液的pH降低,D正确。本题选A。21、B【解题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结构与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根据电荷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关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详解:已知前三周期某四种元素原子所形成的离子aW3+、bX+、cY2-、d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3=b-1=c+2=d+1,可知原子序数a>b>c>d,Y、Z为非金属,处于第二周期,故YW为氧元素,Z为氟元素,W、X为金属处于第三周期,W为铝元素,X为钠元素。A.根据以上分析,质子数a>b,故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离子还原性越弱,所以离子的还原性Y2->Z-,故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故错误;D.钠和铝属于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原子半径X>W,故错误。故选B。22、C【解题分析】分析:相同质量的各烃中含碳量越大,生成的二氧化碳量越多,首先计算各烃是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C原子数目相同,H原子数目越小,碳的质量分数越大。A.CH4中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1:4;B.C2H4中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2:4=1:2;C.C2H2中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2:2=1:1;D.C7H8中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7:8=1:8/7;故乙炔的含碳量最大,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最多,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甲苯碳碳双键、醛基加成反应+2NaOH+2NaCl+H2O12CH3COCH3【解题分析】
由合成流程可知,C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则C为,逆推可知,B为,A为,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E发生信息②中的反应生成F为,F再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G,据此可分析解答问题。【题目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名称为甲苯,E物质的结构简式为,其中含有的官能团由碳碳双键、醛基,故答案为:甲苯;碳碳双键、醛基;(2)由上述分析知,C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故答案为:加成反应;(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E发生信息②中的反应生成F为,故答案为:;(5)M是D的同分异构体,M满足以下条件:苯环上取代基的数目不少于两个,且能够与NaHCO3反应放出CO2,说明M含有羧基,则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情况有—COOH、—CH2CH3或—CH2COOH、—CH3两种情况,均有邻、间、对三种位置结构,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的情况为2个—CH3、—COOH,2个甲基有邻、间、对3种位置结构,对应的羧基分别有2种、3种、1种位置,因此,符合条件的M共有3×2+2+3+1=12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其峰面积比为6:2:1:1的结构简式有、,故答案为:12;、;(6)由信息②实现增大碳原子数目,并引入碳碳双键,2-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然后与(C6H5)P=CH2反应得到,再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最后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故答案为:CH3COCH3。24、BD72+2H2O取代反应、、【解题分析】
(1)氯吡格雷含有酯基、氯原子,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2)D结构不对称,有7种不同的H;(3)对比D、E可知X的结构简式;(4)物质C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含有3个六元环的产物,可由2分子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5)A的同分异构体可含有醛基、Cl原子以及-COCl。【题目详解】(1)A.氯吡格雷中氯原子在苯环上,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B.氯吡格雷含有酯基、氯原子,难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正确;C.lmol氯吡格雷含有2NA个碳碳双键,且含有苯环,则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由结构简式可知氯吡格雷的分子式为C16H16ClNO2S,故D正确;故答案为BD;(2)D结构不对称,有7种不同的H,则核磁共振氢谱有7种吸收峰;(3)对比D、E可知X的结构简式为;(4)物质C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含有3个六元环的产物,可由2分子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A的同分异构体可含有醛基、Cl原子以及-COCl,苯环含有2个取代基,可为邻、间、对等位置,对应的同分异构体可能为。【题目点拨】推断及合成时,掌握各类物质的官能团对化合物性质的决定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从一种的信息及物质的分子结构,结合反应类型,进行顺推或逆推,判断出未知物质的结构。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有卤代烃、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羰基;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有卤代烃、醇。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的是醛基;可能是醛类物质、甲酸、甲酸形成的酯、葡萄糖;遇氯化铁溶液变紫色,遇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等。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对有机合成非常必要。25、除去铁锈表面油污补充蒸发掉的水份,防止硫酸亚铁晶体析出抑制Fe2+水解反+Na2CO3+CO2↑+H2O(球形,回流)冷凝管冷凝回流水酸式不能,KMnO4溶液除氧化Fe2+外,还能氧化富马酸中的碳碳双键【解题分析】
(1)①步骤1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去除油污;②根据该步操作加热水分蒸发导致溶液浓度变大分析;从盐的水解角度分析控制pH大小的原因;(2)①根据两个相同基团在双键同一侧的为顺式结构,在不同侧的为反式结构分析;②根据羧酸的酸性比碳酸酸性强,强酸与弱酸的盐反应产生强酸盐和弱酸书写;③根据仪器的结构命名;结合实验操作判断其作用;(3)①根据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使用滴定管的种类;②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Fe2+、碳碳双键;③根据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及浓度计算n(Fe2+),再计算其质量,最后根据物质的含量计算公式计算铁的质量分数。【题目详解】(1)①步骤1中加入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CO32-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使溶液显碱性,油脂能够与碱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物质,因此加入碳酸钠溶液目的是去除可去除铁锈表面油污;②步骤2“不时向烧杯中滴加少量蒸馏水”的目的是补充蒸发掉的水份,防止硫酸亚铁晶体析出;FeSO4是强酸弱碱盐,Fe2+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控制溶液的pH不大于1”就可以抑制Fe2+水解,防止形成Fe(OH)2沉淀;(2)①步骤(Ⅰ)所得产品(富马酸)结构简式为,可知: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碳碳双键的两侧,因此该富马酸是反式结构;名称为反-丁烯二酸;②富马酸与足量Na2CO3溶液反应产生富马酸钠、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③由仪器的结构可知:该物质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水,减少水分挥发;(3)①(NH4)2Ce(SO4)3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应该将其标准溶液适宜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②使用(NH4)2Ce(SO4)3标准溶液滴定,只发生Ce4++Fe2+=Ce3++Fe3+,若使用KMnO4标准溶液,由于KMnO4具有强氧化性,不仅可以氧化Fe2+,也可以氧化碳碳双键,所以不能用来测定Fe2+;③根据Ce4++Fe2+=Ce3++Fe3+可知n(Fe2+)=cmol/L×V×10-3L=cV×10-3mol,则m(Fe2+)=56cV×10-3g,所以产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工艺流程的知识,涉及仪器的使用、操作目的、盐的水解及其应用、物质结构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物质含量的测定与计算等知识。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是本题解答关键。26、2Na2O2+2H2O=4NaOH+O2↑装有水的洗气瓶5NO+3MnO4-+4H+=5NO3-+3Mn2++2H2O制取NO(或将NO2转化为NO,同时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CO2↑+4NO2↑+2H2O【解题分析】
(1)①如果没有B装置,水能够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②二氧化氮能够与水反应,用水除去一氧化氮气体中的二氧化氮气,提高NaNO2的纯度;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够把一氧化氮氧化为硝酸根离子,本身还原为Mn2+;(2)①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再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②碳和浓硝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碳,1molC失去4mole-,反应转移4mole-。【题目详解】(1)①若没有B装置,一氧化氮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水蒸气和C装置中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②制得的NaNO2中混有较多的NaNO3杂质,说明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反应生成的NO2与Na2O2反应生成了NaNO3,则应在A、B之间加一个装有水的洗气瓶除去NO2气体,故答案为:装有水的洗气瓶;③D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未反应的NO被MnO4-氧化生成NO3-,MnO4-被还原成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3MnO4—+4H+=5NO3—+3Mn2++2H2O,故答案为:5NO+3MnO4—+4H+=5NO3—+3Mn2++2H2O;(2)①A装置中浓硝酸与碳反应生成NO2、CO2和H2O,NO2与B装置中的H2O反应生成HNO3,HNO3再与Cu反应生成NO,进而可以在C装置中与Na2O2反应,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制取NO,将NO2转化为NO,同时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故答案为:制取NO(或将NO2转化为NO,同时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②A烧瓶中浓硝酸与碳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NO2、CO2和H2O,碳元素由0价升高至+4价,每1molC失去4mole-,HNO3中的N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化学方程式和单线桥为CO2↑+4NO2↑+2H2O,故答案为:CO2↑+4NO2↑+2H2O。【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注意题给信息分析,明确实验原理,注意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反应现象分析是解答关键。27、b中长直玻璃管内液柱上升过度冷却,产品1,2-二溴乙烷在装罝d中凝固防止倒吸吸收乙烯气体中含有的CO2、SO2等酸性气体浓硫酸将部分乙醇氧化;发生副反应生成乙醚;乙醇挥发;乙烯流速过快,未完全发生加成反应乙醚D液封Br2和1,2-二溴乙烷,防止它们挥发【解题分析】
(1)当d堵塞时,气体不畅通,则在b中气体产生的压强将水压入直玻璃管中,甚至溢出玻璃管;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7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b为安全瓶,还能够防止倒吸;
(2)c中盛氢氧化钠液,其作用是洗涤乙烯;除去其中含有的杂质(CO2、SO2等);
(3)根据乙烯与溴反应的利用率减少的可能原因进行解答;
(4)根据反应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可知,溴乙烷产物中还会含有杂质乙醚;1,2一二溴乙烷与乙醚互溶,可以根据它们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方法分离;
(5)根据1,2一二溴乙烷、液溴在水在溶解度不大,且密度大于水进行解答。【题目详解】(1)根据大气压强原理,试管d发生堵塞时,b中压强的逐渐增大会导致b中水面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上升,甚至溢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1,2-二溴乙烷的沸点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议接待工作流程
- 管路护理宣教
- 2025年婚姻家庭咨询师考试家庭关系与心理咨询实务操作试题
- 2025年长沙市开福区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史料分析技能训练与历史教学深度优化
- 会计往来管理培训
- 医学检验技术课件视频
- 护理组长岗位竞选方案
- 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新闻法规与文化常识模拟试卷(考点强化与实战攻略)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模拟试卷(新规解读与应用)-新规解析模拟实战备考攻略
- 保护环境善待自然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要点
- 出货检验报告
- 科研成果研制任务书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 篮球比赛记录表(上下半场)
- 市政道路综合整治工程施工部署方案
-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第3章-晶体结构与晶体中的缺陷
- 泄漏扩散模型及其模拟计算
- 返工返修处理流程
- 桥梁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图集
- 米往返接力跑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