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治国家》_第1页
《建设法治国家》_第2页
《建设法治国家》_第3页
《建设法治国家》_第4页
《建设法治国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关注“奉法者强那么国强,奉法者弱那么国弱。〞“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是习近平的法治“金句〞,也是中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开展的铿锵足音。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蓝图,到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那么?,书写新时代的“民事权利宣言〞,法治的力量会聚成“洪荒之力〞,标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新高度。习近平法治“金句〞:奉法者强那么国强奉法者弱那么国弱.第6课做守法公民.历史回眸1、“依法治国〞的根本方略何时正式提出?

2、“依法治国〞根本方略何时正式写入宪法?3、何时开启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时代?1997年党的十五大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21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什么是依法治国?板块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6-77页内容,找出相关知识并在相应地方做好标记。1.依法治国的含义2.依法治国的本质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一、是什么?.依法治国的含义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广阔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主体领导者依据目标一、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崇尚法治,而不是人治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板块二.常州市首起醉驾案宣判武进法院集中对3起醉驾案进行宣判,其中我市首起因醉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洪某被判拘役3个月,罚金3000元。洪某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并发生交通事故,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鉴于其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并已赔偿伤者损失,可酌情从轻处分。26岁沈阳市民赵某因驾驶轿车在人多路窄的弯道反复屡次疯狂“飙车〞成为沈阳警方此次严打飙车被刑事拘留的第一人,也是危险驾驶罪列入刑法以来,沈阳查处的第一个飙车案例。思考:交通畅通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请从有序和无序的不同后果分析醉驾、飙车等入刑对现代文明社会有何意义?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看漫画思考,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件吗?请列举一例。.1.想一想:这类事件有何危害?情景探究依法治国是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

2.严肃查处这类事件有何意义?.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

2021年3月1日,云南省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筹划的砍杀事件。3月3日,案件成功告破,该案是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2021年3月29日,昆明市人民检察院分别以涉嫌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成心杀人罪,依法批准逮捕4名犯罪嫌疑人。2021年9月12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昆明火车站暴恐案进行了宣判,其中三人死刑,一人无期徒刑。2021年10月31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21年3月24日,昆明火车站严重暴恐案3名罪犯被执行死案例回放.1、恐怖组织有预谋地筹划这起事件,造成了哪些严重的后果?2、“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恐怖分子的最后落网有什么意义?讨论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二、依法治国重要意义(为什么)第二、依法治国是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P76第三、依法治国是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P78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P7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第一、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P76.怎样实施依法治国〔根本要求〕?板块三.视频思考:1、实施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什么?2、谈谈你对“奉法者强那么国强奉法者弱那么国弱〞这句话的理解。.三、实施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依法治国根本要求执法必严(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违法必究任何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任何违法行为受到法律追究有法必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机关)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重要前提.你所知道的我们国家的法律有哪些??宪法?、?刑法?、?民法?、?选举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兵役法?等。.依法治国根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道德与法律紧相连板块四.阅读探究〔P79〕1.山杠爷被依法逮捕感到很委屈,不少村民也为山杠爷鸣不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1〕山杠爷是法盲,法制观念差。不懂得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依法办事。〔2〕村民也是法盲,说明必须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2.应该怎样才能防止影片中悲剧的重演?要运用道德和法律手段,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把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相结合。.阅读感悟1、法律和道德的关系P80页(小字〕法律和道德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根底。2、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法治和德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标准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感悟。3、对国家的启示: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4、对公民的启示(1)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2)增强法治观念,学法、守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含义核心本质根本目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意义〕〔根本要求〕课堂小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一、建设法治国家2、道德与法律紧相连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启示〔国家、公民〕.CCCAB1、实行依法治国的主体应是〔〕A中国共产党B党和国家领导人C广阔人民D各级人民政府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A维护社会治安,建设和谐社会B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C用法律标准人们的行为D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3、我国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A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建立科学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能力检测CBc.中央明确要求省级改府2021年年底前.市县两级改府2021年年底前要根本完成权力清单的公布工作,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让权力在阳光下接受人民的监督。4、要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政府工作人员必须〔〕A、培养创断思维B、具有开放胸襟C、树立法治观念D、保待乐观心态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是〔〕A.政府的廉洁B.党的领导C.法制的健全D.全面小康CB.6、“法律严禁遗弃老人的行为,但难以使人们自觉孝敬老人。〞这说明(

)

A、法律的约束力没有道德强

B、法律无法调节婚姻家庭关系

C、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

D、孝敬老人是公民的义务.7、目前,效劳信息乱收费现象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文对此进行限制。这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启示是〔

〕A、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B、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

C、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D、有了法就能实现依法办事和守法.8、“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那么是隐藏的法律。〞这句话主要说明了〔〕①法律和道德相互联系,相互补充②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标准社会成员的行为③法律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法律④法治和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互联系,相互促进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A.9、以下对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但凡道德谴责的行为,都是法律禁止的行为B.但凡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道德谴责的行为C.但凡道德提倡的,都是法律规定的D.但凡法律要求做的,都是道德要求做的B.2021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某校九年级〔1〕班围绕“慈善法-让善行走得更远〞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开展。随着慈善事业数量的增大,慈善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公布,标志着我国的慈善事业进入全面法治的时代。让善行得到法律的保障和尊重,让求助者有章可循,让不法行为受到惩办,?慈善法?为爱心保驾护航。分析说明.材料二:?慈善法?明确提出,对开展放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这有利于将更多的慈善资源引导、会聚到扶贫济困这一重点领域,引导慈善参与扶贫攻坚,促进更多的人口尽早脱贫致富。材料三:政协委员白岩松指出:某些慈善机构前些年给不通网络的地方送了20多台电脑,从捐赠仪式结束后到现在从来没用过,因为当地不具备条件;局部媒体肆意曝光受助者的个人信息;某些捐赠者以施舍者自居……因此国家应当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播送、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慈善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1〕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慈善法?,表达了法律哪个特征?〔2〕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慈善法?的制定对我国慈善事业开展的作用。〔3〕?慈善法?让“法与德相得益彰〞。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慈善法?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5〕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公民应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慈善。.〔1〕表达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那么

〔2〕?慈善法?的公布,标志着我国的慈善事业进入全面法治的时代。让善行得到法律的保障和尊重,让求助者有章可循,让不法行为受到惩办。说明了?慈善法?的制定为我国慈善事业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有法可依的作用。〔3〕德治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分〕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标准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1分〕依法治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道德风气,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加强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1分〕?慈善法?的实施,让法为德保驾护航,使善行得更好;而同时,善德也促使了法治的进一步实施。〔1分〕因此,?慈善法?“让法德相得益彰〞。.〔4〕?慈善法?明确提出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有利于鼓励慈善行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2分〕通过立法将更多的慈善资源引导、会聚到扶贫济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