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4.明代中叶,开始推行附籍与寄籍制度。所谓附籍是指“各处逃移人户悉宥(宽恕)其罪,许于所在官司附籍,纳粮当差”,寄籍是指保留原籍的同时可在外挂籍寄居。这表明当时()A.户籍管理制度混乱B.赋役负担的减轻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社会流动性增强个街亭和12个门亭。这一体系()6.在以农为主的乡村社会中,小农世代生活于乡里,极少与官府直接接触。而以农业税为支撑的古代国家财政使得官僚体系难以直接渗透到乡村每一家农户。于是宗族就能发挥共同体作用,从而弥补官府在县以下基层社会控制方面留下的空白。该观点旨在强调()A.政权实现绝对集权控制B.乡村社会存在地方自治C.尊卑有序的社会共同体D.基层治理官民合治模式A.反映了君主专制体制空前强化的现实B.体现了中国家国一体的传统政治结构C.适应维护传统秩序和社会变化的需要D.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成熟A.发展了社会救济事业B.体现了尊老养老传统C.改革了基层组织形态D.加强了对户籍的管理9.宋代的城市救助不再局限于特定的灾荒民众和本族成员,而是面向广大的贫困民众。朝廷不仅创建一系列专门性的城市救助机构,而且颁布了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如救助赤贫者有居养令,安置流浪人员有乞丐法,开展疾病救助有安济法。由此可见,宋代的城市救助()A.坚持以人为本B.构建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C.法律体系完备D.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规范性10.《筹济篇》有谓:“万历间,御史钟化民救荒,令各府州县查勘该动工役,如修学、修城、浚河、筑堤之类,计工招募,以兴工作,每人日给米三升,借急需之工,养枵腹之众,公私两利。”据此可知,明代救荒A.主体是民间慈善组织B.核心是保证粮食供应D.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11.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函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只是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A.带有基层自治色彩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C.具有完全独立主权D.有利于形成强大王权12.1835年,英国《市镇法》颁布,取消200多个老的市镇白治团体,实际上是清除和排挤了教会及地方地主贵施势力,设立了179个由市民选举议会进行自治的市镇。该法令的颁布()A.君主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自治市议会不用再接受监督C.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D.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13.在西方国家,社区组织的最初职能是社会救济。二战后,社区很快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并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发展带来社会问题突出B,中央政府权力逐渐下移C.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D.更强调地方民主与自治14.自1884年,巴涅特在英国创建第一个社区睦邻馆起,到1922年已发展至60多间。睦邻运动主要开展济贫活动、社会问题研究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睦邻运动影响力逐渐减弱。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福利国家的建立B.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C.世界和平的实现D.美苏冷战对峙的冲击15.20世纪90年代以后,德国主张改变福利基金使用中的盲目性和低效率,将个人自助和社会互助结合起来,鼓励个人购买商业保险。这有利于()A.改变德国经济发展结构B.促进保险行业私有化改革C.扩大福利政策覆盖范围D.兼顾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16.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一修订,突出了()A.道德关怀和精神赡养B.“福利国家”建设的目标C.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权D.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二、非选择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中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欧国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构,国家的权力,甚至是领主的权力都无法直接影响到下属的农村地区。德意志王国的国王们只能通过“巡游制”来管理自己的领土。由于外族入侵,大量村庄被纳入庄园之中,使得中世纪德意志地区的乡村组织有了基本的框架。长期的战乱促使庄园体系扩展,农民出于自身保护的需求不得不接受庄园制度的管理。在中世纪社会中,按照基督教会的理念,人被分为专门从事劳动的农民、从事军事的贵族以及从事祈祷的教士,中世纪中期教会的改革也深刻影响到了村庄的地位。——摘编自陈若毅《中世纪中晚期德意志乡村组织的变迁》材料二明中叶,广东福建地区为了稳定地方局势,转变地方风气,在地方社会中进行了大量的社学建设,成为国家统合东南边疆、加强其对地方社会控制力的软性工具。弘治十七年,正式将儒家日常礼仪列入社学教学内容,对社学童生进行礼仪教育。这种转变意味着明代社学的政治教化模式,完成了由“重法”向“重礼”的转变。社学教育使得国家意识形态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基层社会,以达减少诉讼、端正风俗的效果,最终巩固国家在地方社会的统治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明中叶闽粤地区的儒学事业逐渐步入正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儒家知识分子。——摘编自张昂霄《明清闽粤地区的社学与地方社会》(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欧洲乡村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朝乡村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8分)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世纪欧洲与明朝在乡村治理上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理念。(4分)答案1.C在有关秦朝户籍管理的律今中,明文禁止"匿教童""占瘾不审""不当老"等行为,此外秦王下达必须登记年龄大小的命令,这表明秦朝政府高度重视户籍管理,故C项正确。2.D材料中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和从北方南渡而来的居民区别登记户籍,分为"黄籍"和"白籍",并区别征发赋役,而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则"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承担赋役",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主要依据,故选D项;根据所学可知,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赋役征发问题,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3.C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宋朝以居住地和地产等作为户籍划分的依据,而非前朝的以社会等级身份划分,户口管理和社会流动呈现开放性的特点,故C项正确。4.D材料中的"附籍与寄籍制度"放松了对户籍的管理,有利于人口的流动,故选D项;据材料"许于所在官司附籍"和"保留原籍"可知。政府对户籍是有所管理的,排除A项:据材料"纳粮当差"可知,还是存在赋役负担,不能说明负担减轻,排除B项;材料是对户籍的控制放松不是对商业,排除C项。5.D据题干信息可知,秦汉政府以亭为核心对基层社会进行治理,如在西汉长安有16个街亭东汉洛阳的亭合计36个,这有利于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故选D项;亭的负责人多由退役的士兵担任,或者是当地有名望的人担任,并不是通过选官制度选拔的,排除A项;亭只是基层组织而已,绝非"权力中心",排除B项:"提高了文书行政的效率"的是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而汉代的"亭"主要是治安机构,排除C项。6.B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国家官僚体系"难以直接渗透到乡村每一家农户"的情况下,为了完成征收农业税这一任务,地方上的"宗族"这一组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据此可知,题干之意在于强调在古代中国的基层社会中,存在着"宗族"这一地方自治组织,故选B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中国古代,政府官僚体系"难以直接渗透到乡村每一家农户",这充分说明政权并没有实现绝对的集权控制,排除A项;在题干内容中虽然述及"官府""宗族""农户"等组织,但是并没有强调其"尊卑有序",排除C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对于县以下的基层社会主要依靠"宗族"这一组织来治理,而不是"官民合治",排除D项。7.C根据材料"其中'民'的组织系统包含家族、乡族、乡约、会社、会馆等形式,建立了相对严格的规章制度"可知,"民"的管理模式使政府可以将地方宗族体系与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相结合,促进国家基层治理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C项;材料中"民"的管理模式属于基层治理的范畴,对应的是中央集权,排除A项;分封制、宗法制才体现了家国一体的传统政治结构,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且"成熟"表述不当,排除。8.A根据题干"按照贫富分为三等,各出粮若干""在当地筑仓储蓄,广积谷物""以备荒年"等信息可判断,隋文帝时期这一制度发展了社会救济事业,有利于应对灾荒,故选A项。9.D据材料可知,宋代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城市救助,而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使得城市救助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规范性,故选D项;坚持以人为本属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而且宋代城市救助的目的是维护统治,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城市救助得到了一定发展,但远达不到完善的程度,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法规。而体系完备需要一整套相关法律,夸大了其程度,排除C项。10.据材料"计工招募,以兴工作,每人日给米三升"可知,明代救荒通过工程建设来吸纳灾民,并以支付工作报酬的形式,达到赈济的目的,即"以工代赈",故选C项:"御史钟化民救荒,令各府州县查勘该动工役"说明救荒主体是官府,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以工代赈"这种形式的出现,没有体现救荒的核心,排除B项;材料是明代救荒方式,与百姓的徭役负担无关,排除D项。11.A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据此可知作为基层单位的庄园有一定的自治权,故选A项;题干未提及农业在庄园经济中的比重,排除B项;"完全独立主权"不符合史实,庄园主作为封臣需要效忠封君,排除C项;"形成强大王权"不符合史实,结合所学可知,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排除D项。12.D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故选D项。13.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欧洲国家为应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开展社区活动,二战后各国政府都认识到要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所以社区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故选A项。14.A据材料"睦邻运动主要开展济贫活动、社会问题研究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睦邻运动影响力逐渐减弱"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辽源市龙山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抚州市崇仁县三上数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三上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黄冈市罗田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护理学的创新实践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卫生资格考试难点突破试题及答案
- 医学与人际关系的试题及答案
- 对比分析卫生资格考试的变化试题及答案
- 系统化学习的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留置针的固定及维护课件
- 甘肃开放大学2024年《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形考作业1-4
- 《寻常型银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 2025年国家电投所属国核铀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区间估计教学课件
- 五年级下册 教科版 科学 第三单元《让资源再生》课件
- 2024年武汉市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六七二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耳鼻喉技师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 废旧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安全生产双体系培训资料
- 2024年河南省中职对口升学高考语文试题真题(解析版)
- 水利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演讲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