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50题)1、音乐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及()。A.学生在校期间课堂表现情况B.学生在校期间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情况C.学生在校期间音乐学业水平达成情况D.学生在校期间所修学分情况【答案】C2、患者,女,39岁,尚未至月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淋漓不尽,色淡质稀,两目干涩,腰酸膝软,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根据病例请回答以下问题。A.补血益气止血B.健脾益气,固冲止血C.补益肝肾,固冲止血D.活血祛瘀,温经止血E.滋阴补肾,养血止血【答案】C3、我国音乐家自主创作的作品开始大量进入中小学音乐教材,改变了学堂乐歌时期“以洋曲填国歌”为主的创作现象,这一历史时期是()。A.民国初期B.五四运动前后C.抗战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B4、与J.S.巴赫同属巴洛克晚期的作曲家是()A.莫扎特B.亨德尔C.杜费D.蒙特威尔第【答案】B5、患者,男,30岁,工人。患者于五天前开始出现咳嗽加剧,痰稠色黄,气喘息粗,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A.清热化痰,宣肺止咳B.清热化痰肃肺C.辛凉清润D.滋阴润肺,止咳化痰E.辛凉解表,宣肺清热【答案】B6、1959年首演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极大成功的小提琴演奏家是()。A.盛中国B.闵惠芬C.陈刚D.俞丽拿【答案】D7、《胡桃夹子》中的《俄罗斯舞曲——特列帕克》,这一作品属于()。A.歌剧B.芭蕾舞剧C.音乐剧D.清唱剧【答案】B8、“初生婴儿的音乐经验应该以实际音响为主,在聆听中建立音乐声响的储存库,提供进一步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这种婴儿与音乐世界的相互作用通过下列哪种能力实现?()A.感官参与B.守恒能力C.逻辑思考D.概念分析【答案】A9、康塔塔源于()。A.法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答案】C10、下列关于柴科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中《十一月·雪橇》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部分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音乐风格B.第二部分生动地描绘了雪橇疾驰和赶车人的形象C.第三部分高音区的音型好似雪橇上小铃铛的清脆音响D.第四部分力度逐渐地减弱,表现了雪橇队渐行渐远的场景【答案】D11、教育社会学家托尔斯顿·胡森曾告诫人们:“不要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教学工具,机器也代替不了教师。在有理由用机器代替教师的少数情况下,也必须把那种教学看成是反常的。”从他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是()。A.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相互作用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C.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相互作用D.教学与学习之间的相互作用【答案】B12、罂粟壳的使用注意A.不宜常服B.孕妇禁用C.儿童禁用D.运动员慎用E.老年人禁用【答案】A13、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等,可谓“百花齐放”。下列选项中发源于山东自剧种是()A.越剧B.吕剧C.黄梅戏D.评剧【答案】B14、()教学是培育学生音乐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A.歌唱B.音乐编创C.音乐鉴赏D.演奏【答案】C15、下列属于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的是()A.欣赏法B.律动法C.演示法D.参观法【答案】B16、著名古琴演奏家吴景略演奏的《潇湘水云》,曲谱最初见于()。A.《神奇秘谱》B.《五知斋琴曲》C.《弦索备考》D.《纳书楹曲谱》【答案】A17、黄河大合唱中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的演唱形式是()。A.女声合唱B.混声合唱C.男声合唱D.男声独唱【答案】B18、西方一位学者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句话在音乐情感体验中属于()A.过程性B.趣味性C.独特性D.针对性【答案】C19、相和歌最初的演唱形式是()。A.但歌B.徒歌C.吴歌D.西曲【答案】B20、下列属于变化音程的有()。A.减七度B.减五度C.增四度D.纯八度【答案】A21、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在贝多芬的()交响曲展开部的末尾,音乐描写“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里站起”。A.第三B.第五C.第六D.第九【答案】A22、下列中国古代乐律学理论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⑤④②③①B.⑤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⑤D.⑤③②④①【答案】A23、在上课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草原的背景音乐,并用语言描绘了草原上奔腾的骏马、欢叫的牛羊、洁白的毡房的场景。然后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的歌曲是哪个民族的?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该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是()。A.音频导入B.设疑导人C.故事导入D.创境导入【答案】D24、下面乐谱所显示的音乐主题选自()A.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春》B.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天》第一乐章C.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四月——松雪草》D.门德尔松钢琴套曲《无词歌》中的《春之歌》【答案】A25、近代我国由于兴办学校而产生音乐课程.学校音乐教学开始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A.教授歌曲B.教授诗歌C.教授欣赏D.教授识谱【答案】A26、近日气候骤冷,调摄不慎,患者出现了恶风畏寒,头痛时作,痛连项背,遇风尤剧,苔薄白,脉浮。证属风寒头痛,应选用的方剂是A.桑菊饮B.羚角钩藤汤C.通窍活血汤D.川芎茶调散E.桑杏汤【答案】D27、下列对我国近代音乐家事迹的描述,正确的是()。A.曾志态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了多部儿童歌舞剧,并创办了儿童文化周刊《小朋友》B.冼星海的音乐创作鲜明地贯穿着爱国、抗日、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斗争的主题C.黄自于1927年组建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学院D.贺绿汀用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和比较音乐学观点对中国传统音乐历史进行研究【答案】B28、在欣赏《留冰圆舞曲》时,下列哪个活动强调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实践?A.学生聆听音乐想象溜冰的动作B.学生观看华尔兹舞蹈录像C.学生随音乐呼唱主题并模仿溜冰的动作D.请一位同学说说溜冰的感受【答案】C29、成年人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范围小于A.20U/LB.30U/LC.40U/LD.50U/LE.60U/L【答案】C30、主痛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答案】B31、现存最具有代表性的宋代作品之一《白石道人歌曲》的作者是()A.周邦彦B.姜夔C.苏轼D.柳永【答案】B32、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渲染情境,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由此引导学生深入体验音乐内涵,继而,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积累的情感很快便会化为对知识的探究动力。教师采用的方法是()。A.温故导入B.机变导入C.故事导入D.创境导入【答案】D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柯达伊教学法的教学要点的是()A.首调唱名法B.声势活动C.柯尔文手势D.节奏读法【答案】B34、“吴老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了旋律模进的发展手法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自由命A.理解多元文化B.面向全体学生C.重视音乐实践D.弘扬民族音乐【答案】C35、()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A.呆板B.传统C.生成D.创新【答案】C36、17世纪的序曲分为两种,“慢一快一慢”三个乐章属于()。A.法国式序曲B.意大利式序曲C.英国式序曲D.美国式序曲【答案】A37、歌曲《松花江上》的曲作者是()A.黎锦晖B.张寒晖C.麦新D.聂耳【答案】B38、法国作曲家奥涅格的管弦乐曲《太平洋231》描绘的音乐形象是()A.大海B.军舰C.飞机D.火车【答案】D39、康塔塔是巴洛克时期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体裁。A.声乐B.器乐C.诗歌D.舞蹈【答案】A40、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铃木音乐教育体系”把母语学习的原理应用于小提琴教学B.“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固定音名唱法、节奏唱名法、字母记谱法C.“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听觉训练D.“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创作【答案】C41、伊朗古典音乐是单旋律的音乐,其旋法体系被称作()。A.甘美兰B.拉格C.马卡姆D.达斯特加赫【答案】D42、音乐课上林老师组织学生分组以竖笛、钟琴及小乐器合类《小鸟、小鸟》,并进行表演。小清为轻度智障的学生,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林老师应该如何安排小清的活动?()A.在小组中用竖笛吹奏主旋律B.在旁边观着,不直接参与演类C.在小组中以手鼓拍打带拒D.在小组中用钟琴演奏主旋律【答案】C43、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欣赏教学中,最能体现学生审美思维的教学手段是()A.抄写主题B.学生谈乐曲特点以及感受C.聆听作品D.识读乐谱【答案】C44、下列哪个速度术语适用于葬礼进行曲()A.AndanteB.AllegrettoC.AllegroD.Presto【答案】A45、春秋时期,音乐活动摆脱了礼乐制度的束缚,乐教的职能开始转型。下列选项与此描述相对应的是()。A.“声无哀乐”B.“胡乐并用”C.“礼崩乐坏”D.“立师以教”【答案】C46、《欢乐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第()乐章中出现。A.一B.二C.三D.四【答案】D47、1673年葡萄牙传教士徐日昇来到北京,向康熙皇帝进献了管风琴和古钢琴各一台,此时在这两件乐器的故乡欧洲,当地音乐的重要创作特征是()。A.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创作中心B.从半音化走向无调性C.通奏低音D.主导动机的运用【答案】C48、在一堂京剧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反复聆听《海岛冰轮初转腾》《智斗》等唱段。该老师的行为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规定的课程内容中的()A.感受与欣赏B.表现C.创造D.音乐与相关文化【答案】A49、下列作品中,那部属于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现代京剧“革命样板戏”?A.《白毛女》B.《红灯记》C.《打严嵩》D.《群英会》【答案】B50、“老师在讲解《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之前,先给同学们演奏了其中最著名的一段。”这一课堂教学活动强调的是()A.竞争B.探索C.讲解D.示范【答案】D大题(共10题)一、音乐鉴赏课中,老师在进行“音乐长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这一单元的教学时,首先请同学欣赏了维瓦尔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乐章,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接着又让学生去欣赏同一时期的作曲家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曲。学生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老师拿起黑板擦在讲台猛敲了几下,大声说道:“你们这群乐盲,让你们听音乐,你们怎么都睡觉!上课不准睡觉这个常识都不知道吗?”有个调皮的学生,小声嘀咕道:“这音乐听着太舒服了,让人容易睡觉。”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中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7分),并简述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8分)。【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课的授课过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进行分析。二、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初三(1)班音乐课上,李老师在进行歌曲《丹顶鹤的故事》教学。老师在给学生听了朱哲琴的演唱录音后,问:“歌曲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全班鸦雀无声,没有人回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他边范唱,边分析歌词,同时在黑板上依次板书关键词:小河、芦苇坡、白云落泪、风儿诉说。刚写到这里,突然有一个男生指着学习委员刘白云说:“这不是说你吗?干吗哭啊?”全班哄堂大笑。老师瞪着学生说:“该回答的不回答,不该回答乱回答!我希望同学们不要学习他的言行。”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7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分)【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音乐教学活动及音乐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基本理念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三、楚老师在高一年级“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音乐素质总体较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不甚理想,有的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于是老师将音乐课改为小组学习的形式,每个小组由音乐素养高低不同的学生混合组成,同时将“鉴赏”模块的教学内容改为以识谱、演唱为主。为促进大家互相帮助与合作,楚老师将期末考核定为小组表演的形式,小组总分数直接影响每位组员的个人成绩。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楚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7分),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8分)。【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课的授课过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进行分析。四、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欢乐颂》欣赏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和他的创作风格。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感。掌握小切分节奏。二、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音频请同学仔细聆听音乐片段,然后思考这首作品的作者是谁。2.讲授新课(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770年l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l827年3月26日逝世,享年57岁,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2)介绍贝多芬的作品。(3)介绍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在1811年,创作完成《第七交响曲》后,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创作的,1823年创作完成。【答案】这个课例一方面在环节设计上整体性强。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上述案例中设计较好的环节有:(1)在导入环节向学生拓展了贝多芬的生平,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编创法等形式。(3)从教案上来看,本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等,结构较为完整。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与此同时,课例中的课程设置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教学目标不明确,应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进行分类。(2)学唱环节中只学唱了一次,不够深入,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应该多让学生听。(3)在教学难点的设计上不合理,没有在教学环节突出解决教学难点,如小切分节奏.应该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有趣味性的教学。(4)创作表演环节,教师只让部分学生加入教学活动中来,没有面向全体学生。(5)教学中没有体现师生评价。一堂好的课程应该体现师生平等的地位。让学生参与评价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课堂的节奏和进度。综上所述,该课例中的一系列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可以在教唱环节多让学生参与进来,还可以将自评、互评及他评相互结合,围绕新课程理念安排教学。五、案例:高中的一节音乐鉴赏课,内容是《马太受难曲》。上课开始,老师检查了学生是否在课前查阅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及十二平均律的相关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多数时间用来讲授这首曲子的历史背景和影响等。以上构成了这节课讨论的主要议题。最后,学生欣赏一遍《马太受难曲》后结束课程。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结合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简述自己的观点。【答案】(1)本案例虽然以《马太受难曲》的内容为教学内容,但忽略了音乐本体,夸大了与乐曲相关的文化比例,淡化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忽略了本学科教学内容,过多地关注了学科以外的文化知识,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曲解了“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课程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该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拓展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为的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而不是本末倒置,无限度地外延与拓展,将音乐课上成历史课。(2)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正确地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新课程音乐教学中提倡拓展相关文化.但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到音乐本体的教学上,因为它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六、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7分),并说明理由(8分)。【课题名称】《中国古典舞》【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学跳古典舞《春江花月夜》【主要目标】1.学习《春江花月夜》的基本舞蹈动作,加深对中华典雅风格的感受和体验。(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阶段(略)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老师示范与讲解:表演自创的古典舞《春江花月夜》片段;示范和讲解男女古典舞手形和手位,学生模仿;【答案】这个课例在展开阶段上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上述课例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闪光点:①从整体上来看,此课例中的教学行为层层深入,并且在次序安排上是由浅入深、较为合理的。②老师示范与讲解这部分,从老师表演自创片段、示范讲解,到学生模仿来看,体现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③学生练习与表演这部分,从学生练习到老师带领学生随音乐表演,体现了强调音乐实践的教学观念。④从以上课例展示来看,总体的教学框架很清晰,是展开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闪光点。(2)与此同时,课例中的展开也存在一定的问题:①缺少初步感知环节。在展开阶段一开始,应该先听一下这首作品,并且询问学生听完之后的感受,简单讲解古典舞的特点,让学生对古典舞有初步的感受和认识。②在老师示范与讲解部分不够细致。“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应该是老师示范相应的基本动作,学生跟着去学习,并且以多种形式来进行实践;再次老师应该把动作进行分解,让学生去学习;最后进行连贯练习,学生模仿。③没有体现师生评价。优秀的音乐课堂需要有效的师生互动来推进教学,展开阶段中并没有体现师生评价,对于教学进程的把握不够深入。七、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李老师是重庆人,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广州某中学做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介绍岭南民歌教学时,需要用粤语来完成岭南歌曲的学唱。课前李老师尽管学了又学,但范唱时不地道的粤语发音还是引来了学生们的哄堂大笑。看看开怀大笑的学生,李老师灵机一动,邀请笑的最大声的男同学上台来纠正老师的粤语发音。开始这位同学还很难为情,最终,在同学们和老师的鼓励下,他渐渐融入了当“老师的老师”这一角色,课堂气氛越来越热烈,台下的同学们也开始跃跃欲试,岭南音乐特有韵味的歌声在教室回荡。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师教学中的优点(7分),并说明理由(8分)【答案】本题考查的是歌唱课的内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了课程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题干要求分析“优点”,因此,考生作答时可以从该教师的做法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哪些基本理念出发进行分析。八、楚老师在高一年级“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中发现,来自本市一部分地区的学生音乐素质较好,看得出接受过较专业的音乐训练;而另一部分地区的学生则不甚理想,有些学生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于是她决定将音乐课改为小组学习的形式,每个小组由音乐素养较好的和音乐素养-般的同学混合组成。同时为鼓励组员间的互相帮助,楚老师将期中、期末考核形式定为小组表演的形式为主,小组表演的总分数对本组组员的个人成绩有直接影响,以促进组员之间的积极互动与合作。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楚老师教学中的优点(7分),并说明理由。(8分)【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音乐教学活动及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理解。《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了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九、案例:音乐课上,授课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古典音乐的特点,并为大家播放了一首古典乐曲。欣赏完毕,她充满感情地问:“同学们喜欢这样的音乐吗?”学生齐声答道“喜欢”。这时,人群中响起一个不同的声音:“不喜欢”。教师没有去理会他,继续说道:“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古典音乐,那么我们再来欣赏另一首古典乐曲”结果那个学生说了一句“也不好听啊”,但声音明显轻了。老师依然没有理他,继续上课。后来那个学生再也没有发表意见。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答案】这是一个问题案例。从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专注地教学,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美”,让课堂保持热闹的气氛,足见整堂课还是比较井然有序的。但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师没有很好的尊重学生,面对学生的“异议”,教师第一次没有理会。当学生第二次发表意见时,声音明显轻了。此时学生的自尊心已经受到伤害。这种不理会的态度势必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挖了一条“鸿沟”。新课程关注相互合作探究,呼唤的是一种“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教师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教师不是指挥者,而是合作的另一方。师生应成为音乐学习中的“挚友”,在通向“美”的跑道上携手共进。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操作细则
- 高中生物细胞分工教学设计稿
- 联营企业协议模板
- 家政服务合同注意事项详解
- 新版小学语文手指歌教学方案
- 人工智能在法律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幼儿园家长安全责任协议书模板
- 能源互联网中的能源互联网与能源互联网的创新-第1篇-洞察及研究
- 组件安全性与可靠性-洞察及研究
- 安全月答题题库是干啥的及答案解析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教材
- 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艺术剖析
- 生产工单结案管理规定
- 国有企业招标采购相关法律法规与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
- 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及整改台账
- 私募基金资金募集服务协议模板
- 小学六年级科学《太阳能》
- 【下载】新概念英语1-4册词汇带音标Excel版
- GB/T 23932-2009建筑用金属面绝热夹芯板
- 骨骼肌肉疼痛康复治疗新进展课件
- 农业昆虫分类演示文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