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吉林省高中学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吉林省高中学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吉林省高中学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吉林省高中学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吉林省高中学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吉林省高中学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B.定期更换培养液能够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C.在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D.只要条件适宜细胞就能一直分裂2.某农田因故撂荒,逐渐成为一种新群落(混种树林)。下列关于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农田撂荒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该群落中植物分层形成垂直结构,有利于对光照等资源的利用C.该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小于单一的人工林D.该群落演替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物种一般不会消失3.下列可以分别说明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是①蔗糖溶液中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液泡变小,清水中液泡变大②蔗糖溶液中洋葱内表皮细胞液泡变小,清水中液泡变大③清水中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液泡变大,蔗糖溶液中液泡变小④清水中洋葱内表皮细胞液泡变大,蔗糖溶液中液泡变小A.①② B.③④ C.① D.②4.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取出根尖,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两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取样,检测中期细胞染色体上的放射性分布。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甲所示B.第二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乙所示C.第三个细胞周期中1/4的染色体如丙所示D.图丙所示染色体仅出现在第三个细胞周期5.dATP是三磷酸脱氧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结构式可简写成dA—P~P~P(该结构式中的dA表示脱氧腺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与ATP相比,dATP分子结构的主要区别是含氮碱基不同B.在合成RNA的过程中,dATP可作为原料直接参与反应C.dATP中的高能磷酸键水解时,也可为某些吸能反应供能D.细胞内生成dATP时有能量的释放,常与吸能反应相联系6.甲、乙两图是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数学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两图中B代表的含义分别是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B.甲、乙两图中A点对应的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不相同C.甲、乙两图中C点对应的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相同D.保存酶制品最好选择两图中B点对应的温度和pH7.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B.在一定的条件下,不毛之地也有可能长成森林C.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次生演替现象8.(10分)在发育过程中,由某种基因表达所引发的神经细胞数目大量减少的现象属于A.细胞分化B.细胞癌变C.细胞衰老D.细胞凋亡二、非选择题9.(10分)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_____________。10.(14分)北温带某湖泊生活着藻类、划蝽、鲶鱼、青蛙等生物,捕食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箭头方向均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请回答:(1)若用食物网表示图中生物的营养关系,则该食物网有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2)湖泊中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冬、夏季节相比,该湖泊_________季斜温层温度变化较大。(3)排入该湖泊生态系统污染物不多时,不会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能力。(4)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_________,轮虫数量_________。11.(14分)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过程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技术可以获得多头基因型相同的转基因牛。(2)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可通过乳腺细胞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_。(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Ⅲ代表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④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⑤过程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检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基因是否成功表达。(5)下面是获取目的基因的几种方法,其中需要模板的是______________。①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③构建cDNA文库

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6)当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________,释放出有关的酶直接溶解卵丘细胞间的物质,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路.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依次有透明带反应、_____________。12.请回答下列关于食醋酿制的相关问题:(1)食醋的天然发酵醋醅中存在多种醋杆菌,拟从中分离出高产酸醋杆菌。取10g醋醅样品加入装有90mL_______的锥形瓶中,混匀后用_______法接种于培养基(用溴甲酚紫做指示剂,根据有无变色圈判断是否产酸)上,适宜条件下培养48h,挑取________的菌落,纯化培养。(2)醋醅中常混入一些麸皮、谷糠来增加疏松程度,其作用是_______。除醋杆菌外,醋醅中还有红曲霉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赋予了食醋独特的风味。若要分离出其中的红曲霉菌,可用_______(A.LB培养基B.MS培养基C.土豆培养基D.牛肉汤培养基)培养。红曲霉菌具有的酯化酶、糖化淀粉酶等,除能赋予食醋独特的风味,还能_______,以增加产量。(3)使用果胶酶处理可使食醋澄清。为减少果胶酶的使用量,常用脱乙酰几丁质为载体、戊二醛为偶联剂固定果胶酶,这种固定化方法属于_______。为了解固定化果胶酶的特性,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如下结果。据图分析,固定化果胶酶的优点是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题分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

(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题目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基础,A正确;B、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可以提供营养物质,另外可使细胞分开来,防止接触抑制,B正确;C、在动物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起到杀菌作用以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D、即使培养条件适宜,正常细胞也不会在体外无限繁殖,只有癌细胞能无限增殖,D错误。故选:D。2、C【解题分析】

原来的植物群落因为火灾、洪水、崖崩、火山爆发,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明显地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演替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实际上是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取代原有优势种,但原有优势种并未被淘汰。【题目详解】撂荒的农田上保留土壤条件,或者保留了植物种子和其他繁殖体,所以是次生演替,A正确;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使得处于不同高度的植物得到不同强度的光照,从而能提高群落对太阳光的充足利用,B正确;混种树林比单一的人工林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取代原有优势种,但原有优势种并未被淘汰,D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C。3、B【解题分析】细胞液泡变小是细胞失水,液泡变大是细胞吸水。故符合题意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是③④。故本题选B。4、C【解题分析】

A、第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一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每个单体中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另一条链没有放射性,均如甲所示,A正确;

B、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一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DNA分子,共4条单链,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另3条链没有放射性,染色体均如乙所示,B正确;

C、第三个细胞周期中1/2的染色体如丙所示,1/2的染色体如乙所示,C错误;

D、图丙所示染色体仅出现在第三个细胞周期,D正确。

故选C。【题目点拨】由DNA复制特点和染色单体关系入手,DNA是双链,复制时每一条链都是模板。5、C【解题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dATP是三磷酸脱氧腺苷,其中dA代表脱氧腺苷,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因此一分子dATP由三分子磷酸、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其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DNA合成的原料。【题目详解】A、与ATP相比,dATP分子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五碳糖不同,A错误;B、dATP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DNA合成的原料,B错误;C、dATP中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可以释放能量,为某些吸能反应供能,C正确;D、细胞内生成dATP时,形成高能磷酸键。有能量的储存,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D错误。故选C。6、D【解题分析】

甲图中,A点对应的温度较低,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B点对应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为酶的最适温度;C点对应的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乙图中,A点对应的pH值过低,C点对应的pH均过高,均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B点对应的pH下,酶的活性最高,为酶的最适pH。【题目详解】甲、乙两图中,在B点对应的温度和pH下,酶促反应速率最大,酶的活性最高,分别表示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A正确;甲图中A点对应的温度较低,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乙两图中A点对应的pH过低,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因此,甲、乙两图中A点对应的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不相同,B正确;甲、乙两图中C点对应的温度或pH均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C正确;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因此,保存酶制品最好在低温条件下保温,即甲图中的A点,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分析两个曲线图,明确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C【解题分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主要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3、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题目详解】A、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A正确;

B、在适宜的条件下,不毛之地也有可能长成森林,B正确;

C、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错误;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次生演替,D正确.

故选C.8、D【解题分析】

考查审题能力以及对细胞凋亡现象的理解能力。【题目详解】从题干可知神经细胞的大量减少是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现象,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现象,结合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可判断为细胞凋亡。选D。【题目点拨】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对个体发育有积极意义。二、非选择题9、核糖体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空间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解题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3、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在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题目详解】(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方式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胃蛋白酶;有的是胞内蛋白,如逆转录酶、酪氨酸酶等。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对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进行再加工、分类和包装,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从而使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3)由于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不同的密码子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所以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基因突变的特征,熟记知识点结合题意回答问题。10、9(生物)群落夏自我调节(自动调节,自净)减少增加【解题分析】

图中存在的食物链有:藻类→鲶鱼,藻类→水蚤→鲶鱼,藻类→水蚤→划蝽→鲶鱼,藻类→水蚤→划蝽→青蛙,藻类→轮虫→水蚤→鲶鱼,藻类→轮虫→水蚤→划蝽→鲶鱼,藻类→轮虫→水蚤→划蝽→青蛙,藻类→蚊子幼虫→划蝽→鲶鱼,藻类→蚊子幼虫→划蝽→青蛙,共9条食物链,据此分析。【题目详解】(1)该食物网有9条食物链。(2)湖泊中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群落;冬、夏季节相比,湖泊夏季斜温层温度变化较大。(3)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排入该湖泊生态系统污染物不多时,不会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4)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减少,轮虫数量增加。【题目点拨】本题易错点在于食物链的条数容易数错。11、(1)显微注射法胚胎分割(2)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只答启动子不得分)(3)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4)农杆菌转化法植物组织培养抗原﹣﹣抗体杂交(5)B(6)顶体反应卵细胞膜的封闭作用【解题分析】试题分析:⑴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利用胚胎分割可以获得遗传物质相同的胚胎。⑵利用乳腺生物发生器时,需要在启动子前加入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⑶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⑷在获得转基因抗虫棉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若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的体细胞中,需要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转基因个体;目的基因表达是指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可以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⑸在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中,PCR扩增和构建cDNA文库,需要使用模板。⑹精子与卵细胞相遇时,首先发生顶体反应;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的封闭作用。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