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顶尖名校2024届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和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是一种生物,但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C.构成细胞的原子、分子等都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D.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2.如图表示BamI和Sau3AI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种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黏性末端不同B.这两种限制酶切割获取目的基因时都会破坏2个磷酸二酯键C.能被BamI切割的DNA分子,也一定能被Sau3AI切割D.能被Sau3AI切割的DNA分子,也一定能被BamI切割3.某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100。表现正常的男性的父母、妻子均正常,两个妹妹一个正常、一个患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男性的父亲含有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B.该男性与妻子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2/33C.两个妹妹的表现型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自由组合D.患病妹妹的细胞中该致病基因的数目可能有4个4.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生物个体发生基因突变C.生物有利的变异积累 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A.某块农田中的水稻呈均匀分布B.二孩政策调节了人口的出生率,改变了人口的年龄组成C.经调查发现某个池塘中共有13个不同的物种构成的种群D.每年都有一些乌鸦从外地飞到北京,又有一些乌鸦飞离北京7.科研小组做了某一探究实验,结果记录如表,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课题是探究不同种类的激素对某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B.实验结果说明该溶液对植物幼苗生长具有两重性C.第5组实验数据有问题,可以不予关注D.如果继续增大该溶液浓度,幼苗平均高度可能低于8.1cm8.(10分)已知某作物晚熟(W)对早熟(w)为显性,感病(R)对抗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含早熟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且纯合感病个体不能存活,现有一株纯合晚熟抗病个体与一株早熟感病个体,杂交得F1,取其中所有晚熟感病个体自交,所得F2表现型比例为()A.9∶2∶3 B.4∶2∶2∶1 C.16∶8∶2∶1 D.10∶5∶2∶1二、非选择题9.(10分)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了探究实验,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并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下图所示结果。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结果看,影响多倍体诱导率的因素有___,诱导形成四倍体草莓适宜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3)鉴定四倍体草莓的方法之是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鉴定时一般不宜选用当代草莓的根尖作材料,原因是_____。观察时,最好选择处于分裂________期的细胞。10.(14分)下图表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圆圈内为局部结构的放大,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细胞不同表面可执行多种功能,且有的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从膜的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膜蛋白A要消耗主要由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结构)产生的ATP,以______________方式吸收葡萄糖。(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方式是________,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4)膜蛋白C作为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接收膜表面的化学信息。11.(14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特殊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青蒿植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化学本质是一种萜类化合物,其生物合成途径如图1所示。正常青蒿植株的青蒿素产量很低,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科学家为了提高青蒿素产量,将棉花中的FPP合成酶基因导入了青蒿植株并让其成功表达,获得了高产青蒿植株,过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研究人员从棉花基因文库中获取FPP合成酶基因后,可以采用______技术对该目的基因进行大量扩增,该技术除了需要提供模板和原料外,还需要提供______酶、______种引物等条件。(2)图2中的①为______;将酶切后的棉花FPP合成酶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①时,需要______酶;①上的的______是目的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3)若②不能在含有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存,说明______。(4)由题意可知,除了通过提高FPP的含量来提高青蒿素的产量外,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青蒿素的产量?(试举一例)______。12.西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二倍体西瓜(2N=22)。现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西瓜植株,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二倍体西瓜幼苗形成四倍体植株,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_______(填部位)。四倍体西瓜幼苗做母本时,_________(选填“需要”、“不需要”)对其进行去雄处理。四倍体西瓜的基因组测序,需测定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全部_________________。(2)取图中二倍体西瓜的体细胞与它的单核花粉进行融合也可培育出三倍体西瓜,这项技术需用______处理细胞壁,以便两植物细胞融合,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的结构特点,验证该特点可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________标记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题分析】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2、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题目详解】A.病毒属于非细胞结构生物,不属于生命系统,A正确;B.细跑学说掲示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B错误;C.构成细胞的分子和原子是一个系统,伹不是生命系统,C正确;D.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D正确。故选B。2、C【解题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两者限制酶识别和切割的位点不同,但是切割后漏出的末端的碱基序列相同,因此可以用DNA连接酶将两个末端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分子,但是该重组DNA分子的两条链碱基序列不同。【题目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这两种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A错误;B、这两种限制酶切割获取目的基因时都会破坏4个磷酸二酯键,B错误;C、根据两种酶的识别与切割位点分析可知,能被BamI切割的DNA分子,也一定能被Sau3AI切割,C正确;D、根据两种酶的识别与切割位点分析可知,能被Sau3AI切割的DNA分子,不也一定能被BamI切割,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概念,识记其识别和切割的特点,明确图中两种限制酶切割后漏出的碱基序列是相同的,但是切割位点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3、C【解题分析】
根据父母正常,女儿患病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该男性的基因型为1/3AA、2/3Aa。人群中aa%=1/100,故a%=1/10,A%=9/10,推知AA%=9/10×9/10=81/100,Aa%=2×9/10×1/10=18%,正常人群中Aa占18%÷(18%+81%)=2/11。【题目详解】A、根据该男性的妹妹患病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为该病的携带者,A正确;B、由上分析可知,该男性的基因型为:1/3AA、2/3Aa,妻子的基因型为9/11AA,2/11Aa,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即aa的概率为2/3×2/11×1/4=1/33,则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2/33,B正确;C、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不能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两个妹妹的表现型不同是性状分离的结果,C错误;D、患病妹妹的基因型为aa,细胞中该致病基因的数目可能有4个,D正确。故选C。4、A【解题分析】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A正确;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不可能都对捕食者有利,有的对于被捕食者有利,如:鸟的叫声,提醒同伴有捕食者等,B错误;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动物的体型与营养级的高低关系不大,如大象比狮子体型大,但是它的营养级比狮子低,C错误;D、与C选项同理,动物的体型与营养级的高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D错误。故选A。5、A【解题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题目详解】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综上所述,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6、C【解题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密度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3、种群的年龄组成4、性别比例5、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的空间特征:1、均匀分布,2、随机分布,3、集群分布。【题目详解】A.某块农田中的水稻呈均匀分布,这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正确;B.二孩政策调节了人口的出生率,改变了人口的年龄组成,这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B正确;C.经调查发现某个池塘中共有13个不同的物种构成的种群,这属于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属于种群的特征描述,C错误;D.每年都有一些乌鸦从外地飞到北京,又有一些乌鸦飞离北京,这属于迁入率和迁出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D正确。故选C。7、D【解题分析】
分析表格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不同浓度的某溶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某溶液,因变量是幼苗的平均株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某溶液浓度的升高,促进幼苗生长增强,当某溶液浓度升高到一定浓度时,随着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减弱。【题目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课题是探究不同浓度的激素对某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A错误;B、实验结果说明该溶液对植物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并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因此不能体现两重性,B错误;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5组实验数据有问题,应该进行重复实验,确定该组实验数据的准确性,C错误;D、若溶液对幼苗生长具有两重性,则继续增大该溶液浓度,幼苗平均高度会低于8.1cm,从而体现出两重性,D正确。故选D。8、D【解题分析】
一株纯合晚熟抗病个体WWrr与一株早熟感病个体wwRr,杂交得F1,其中晚熟感病个体的基因型为:WwRr。【题目详解】F1中晚熟感病个体的基因型为:WwRr,含早熟基因的花粉有50%的概率死亡,故产生的雌配子中:W:w=1:1,雄配子中W:w=2:1,则后代中晚熟:早熟=5:1;又因为纯合感病个体不能存活,故后代中感病Rr:抗病rr=2:1,即后代中:晚熟感病:晚熟抗病:早熟感病:早熟抗病=10:5:2:1。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的难点在于F1产生的雄配子中W:w=2:1;根据纯合感病个体不能存活可知,后代中感病:抗病=2:1。二、非选择题9、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1天当代草莓植株的根细胞并没有经过诱导,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加倍中【解题分析】
分析柱形图:图中显示影响四倍体(多倍体)诱导率的因素有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其中用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天的诱导率最高。【题目详解】(1)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进而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影响多倍体诱导率的因素有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诱导形成四倍体草莓适宜的处理方法是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1天。(3)由于实验中仅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了草莓的幼芽,没有处理幼根,所以根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加倍;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柱状图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并能够根据图形分析影响多倍体诱导率的最适宜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10、细胞膜蛋白质不同(或膜蛋白质结构不同)线粒体主动运输胞吞流动性受体【解题分析】
据图可知,膜蛋白A可以利用细胞内外钠离子的浓度差提供的能量向细胞内转运葡萄糖,膜蛋白B可协助葡萄糖顺浓度进入细胞,膜蛋白C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题目详解】(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种类的不同决定了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不同表面膜的功能不同。(2)据图可知,膜蛋白A消耗能量运输葡萄糖,应为主动运输方式,维持细胞内钠离子的浓度差需要消耗能量,该能量由有氧呼吸提供,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3)免疫球蛋白属于大分子,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胞吞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4)据图可知,膜蛋白C作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接收膜表面的化学信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题目点拨】“三看法”快速判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1、PCR热稳定的DNA聚合(Taq)两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DNA连接启动子重组质粒(目的基因)没有导入农杆菌抑制SQS基因的表达(或增强ADS基因的表达)【解题分析】
1、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①变性:在高温下(如95℃),作为模板的双链DNA解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②退火:反应体系温度降低时(如55℃),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和结合;③延伸:反应体系的温度回升时(如72℃),DNA聚合酶以目的基因为模板,将四种脱氧核苷酸逐个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连接在引物之后,使合成的新链延伸,形成互补的DNA双链。如此进行多个循环,就可以有选择地大量扩增需要的DNA片段。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①获得目的基因;②形成重组质粒;③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④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⑤目的基因的表达。【题目详解】(1)研究人员已经从棉花基因文库中获取FPP合成酶基因,目的基因的序列是已知,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FPP合成酶基因或者采用PCR技术扩增FPP合成酶基因。PCR技术除了需要提供模板和原料外,还需要提供DNA聚合酶、2种引物等条件。(2)棉花FPP合成酶基因和酶切后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图2中的①,因此①是重组质粒(基因表达载体),这个过程需要DNA连接酶。重组质粒上的启动子是目的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3)质粒中含有抗生素Kan抗性基因,可以在含有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存。若②不能在含有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存,说明重组质粒(目的基因)没有导入农杆菌。(4)据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飘香机市场发展机遇与前景应用领域规模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家庭用纯水装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苏打水行业消费态势与营销趋势研究报告
- 关于教研个人述职报告
- 基层儿保工作年终总结(3篇)
- 区块链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研究
- 外周静脉输液与治疗演讲
- 区块链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透明度与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 区块链技术在商业慈善捐赠中的创新模式研究
- 广东省汕尾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统编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试题真题及答案
- 公共资源交易知识培训
- 《危机管理案例》课件
- DB13-T5687-2023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规范
- 海绵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四川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MOOC】《学术交流英语》(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幼儿园阅读活动环境创设
- 如何与人有效沟通培训
- 食品企业生产部门质量奖惩条例
- 《妇产科学》课件-15.3绝经综合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