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_第1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_第2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_第3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_第4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伟大的悲剧》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2.品味文中令人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认识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重点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

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伟

大的悲剧》这篇传记文学。大家都认真地预习了课文,下

面我们自由地交流一下,阅读课文后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斯科特带领的探险队有哪几个人?

让学生在原始阅读、初步感受基础上,设计、板书课题,?

并说说设计理由。

二、铺垫两个资料

为了深入理解课文,我们先来读下面两则材料(出示

课件)此处插入有点不妥

材料之一:茨威格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出身于维也纳

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

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

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魏尔哈伦、罗曼•罗

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事

外国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翻译工作。战争爆发后,发表

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

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19年后长期隐

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1928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

结识。1938年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1941年到达巴

西。1942年2月23日与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

特罗波利斯自杀。

茨威格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茨威格

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

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

家之一。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

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

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

材料之二: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

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

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

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

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南极秘密的荣

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捷足先登,于1911

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于1912年1月18日

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

利而归,斯科特等五名挑战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

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

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总说本节课安排的四个学习活动:咱们来积累下面的词

语!咱们来理清“悲剧”的情节!咱们来品读“悲剧”之

“悲”!咱们来领悟“悲剧”的“伟大”!

三、学习活动之一:咱们来积累下面的词语!此处应提

无垠癫狂蹒跚吞噬羸弱告罄

遗孀步履销蚀

精疲力竭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忧心忡忡姗

姗来迟夺眶而出

疲惫不堪畏缩不前语无伦次白雪皑皑风

餐露宿踉踉跄跄

1.指名学生认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2.默记词语的意思,有不理解的词语互相交流一下,达到理解词义。

3.引导、鼓励学生紧密结合课文内容用造句的形式,说几句话学用上面

的词语。对学生不会使用的词语,老师加以点拨。可简化,词语多,

做不过来

例句:斯科特一行在无垠的南极雪原风餐露宿,拖着

疲惫不堪的嬴弱的身躯,迈着艰难的步履,蹒跚行走在皑

皑白雪上。当食物与燃料均已告罄时,凛冽而阴森森的狂

风吞噬了他们,使自己的妻子成为遗孀……

四、学习活动之二:咱们来理清“悲剧”的情节!注意:

理清情节的意义是什么?做此类题的规律是什么?

过渡:“积累词语”,准确地理解了词语,才能深入地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下面咱们来进一步熟悉这个感人的探

险故事。大家这样学习一一

1.出示学习方法:圈画出探险中表示时间及地点的词语,

并思考这个时间发生的事件,设计绘制出探险线路图。

2.教师巡视,察看学生圈画的词语,并指导学生在纸上设

计绘制探险线路图。同时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绘图,可以2--4

个学生合作完成。

提醒:行程天数少的画得短一些,行程天数多的画得长

一些;注意使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粉笔来画从阿蒙森营地到

南极极点、从南极极点到斯科特牺牲的帐篷、从基地木板

屋到斯科特牺牲的帐篷三段线路。

要点参考:

时间地点事件

斯科特发现阿蒙森留下

1912.1.16阿蒙森营地的残迹

斯科特到达极点,发现挪

1912.1.18南极极点威国旗,接受为他人业绩作证

的任务

埃文斯不幸死去,斯科特

一行第一次吃上比较丰盛的

1912.2.17屠宰场营地一餐

他们感到绝望,奥茨的处

1912.3.2一个贮藏点境最艰难,不久牺牲

离下一个贮藏点20口粮吃完,燃料告罄,希

1912.3.21公里处望破灭

骄傲的等待死神的来临,

斯科特在生命最后一息用冻

僵的手指给自己的祖国、妻

1912.3.29斯科特牺牲的帐篷子、亲朋写信

1912.10.29基地木板屋出发寻找英雄的尸体

发现英雄的尸体和书信,

1912.11.12斯科特牺牲的帐篷并为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

3.指名学生依照探险线路图讲述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悲壮

故事。

要求:情节完整,注意感人的细节,语言流畅,声音洪亮。

4.探究:你能从时间的漫长和路程的遥远中得出什么结

论?

点拨:时间和空间的“长度”,体现着探险者挑战极限的

精神忍耐和身体忍耐的强度。

五、学习活动之三:咱们来品读“悲剧”之“悲”!这

个内容很好!

过渡:这个探险的故事很凄美,很感人,很悲壮。下面

我们再次触摸语言,来品读“悲剧”之“悲”!

1.提示学法:圈画打动了你内心的细节描写,进行批注,

有感情地朗读。

2.让学生静心阅读,时间上要充分,活动得要扎实。教

师巡视指导,与学生亲切交流阅读体会。着重指导哪些语

句使我们感到故事的悲壮,着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活

动得充分,才能交流得流畅、深入。

3.学生充分交流,分享读书体会;并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读与品相结合能够更好的解读文本。

以下内容值得关注、品读:

(1)“2月17日夜里1点钟”这个时间,还有“屠宰场

营地”这个地点。特别是时间的精确,这是海军军士埃文

斯死亡的时间。显然,这是从斯科特的日记中发现的,他

这样庄重地记载下第一位伙伴死亡的时间和地点,可见他

对伙伴的心重。痛苦和尊敬就在这精确的数字中。

(2)第二位死亡者是奥茨,文中没有交待具体的时间和地

点。只能大体推断是在3月2日至3月21日之间的某一天。

是斯科特日记没有记还是茨威格没有写,不得而知。但是,

文中详细交待了奥茨死前的情景: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

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

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

奥茨理性地选择死亡,以免因自己的病体拖累伙伴行进的

速度。这时“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

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既不能阻拦,又不能面对,这是

矛盾的,无法选择。这就是悲剧。奥茨勇敢地走向“死神”,

这是壮烈,是伟大;伙伴不敢阻拦,不能握别,这种矛盾

则是悲哀。体味“悲剧”要体味这种两难的不可选择性。

(3)在日记中,一个团队的领头人不断记录自己的

伙伴如何离自己而去,还有最后写下自己的遗嘱。最后斯

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这样的情

节,相信会感动所有的人!演完悲剧的最后一幕。

(4)“最后一篇日记是用他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

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

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

在它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斯科特将“我的

妻子”改为“我的遗孀”这有什么意味?情感有什么不同?

“遗”者,有“留下来”的意思。“也霜”,名词之意为死

了丈夫的女人;形容词之意就是寡居。斯科特将“我的妻

子”改为“我的遗孀”表现了十分复杂的情感,这是一个

让人心碎的细节。“我的遗孀”,严格说这是一个矛盾的

说法,写下这句话的人在“此在”时,他的妻子还不是“遗

孀”。但因为斯科特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处境,当这本日

记送到他的妻子手中时,她肯定是一个死了丈夫的女人。

“我的遗孀”,里面蕴涵着“我”对“妻子”的深爱和歉

疚。似乎在说是因为“我”参与南极探险罹难而使爱妻由

“妻子”变成“遗孀”。这种修改就预示了“妻子”的变

化。爱怜、关怀、无奈与理智都融注在这一词语的变换之

中。

⑸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

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

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在失败的面前,他

坦然接受事实。并抛开个人偏见,努力去完成挪威探险家

给与的任务。

(6)文中有很多处环境描写的语句,如“荒无人烟的白色

雪原上,……”“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

睛,……””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

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

——”“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天气变得愈来愈恶

劣,冬季比平常来得更早。”“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

不停的暴风雪,……”“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

人的性命似的,……”“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

薄簿的帐篷,……”

在暴风雪的大背景下,斯科特探险队的悲壮覆没更显得

撼人心魄,豪气冲天,惊天动地。景物描写为刻画人物服

务,起了烘托渲染的作用,要学会欣赏文中的景物描写。

(7)“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行走”,行路多么

艰难啊!痛苦中可见探险家们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斗志、

坚定的信念!以及对挑战南极崇高事业的执着追求!

心态让自己坚持走下去!

(8)三个“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着死

亡的到来,“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

到的种种苦难”。探险家如此镇定,如此坦然,直面死神,

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承受多么大的痛苦啊!他们没有哀

叹,没有怨悔,有的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战胜自己

才是当之无愧的强者,乃大英雄。

(9)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

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这是一种真正的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

习。在艰难的情况下,方能显出英雄气概!

4.下面我们从“对比”的角度方式来欣赏悲剧之“悲”。

示范:“海市蜃楼”与“行将死去”形成对比,增强了

悲剧效果。

解读:“心中的海市蜃楼”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

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

们与严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海市蜃楼是美好的,

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

心灵的冲击。

相信你还会发现相信你还会发现

(1)清晨启程热情高涨——发现残迹闷闷不乐

(2)欢呼着冲向那里——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

(3)无比美丽的秘密----伤心的地方

(4)挪威国旗耀武扬威——英国国旗姗姗来迟

(5)到贮藏点充满希望---现实让人绝望

(6)埃文斯不幸死去——斯科特一行第一次吃上比较丰

盛的一餐

(7)我的妻子——我的遗孀

4.课中小结:我们解读“悲剧”,不要停留在“死亡”这个结局上。而是要

知道死的方式以及人们对死的方式的反应。悲剧性是在这样的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而这恰恰是最令人感动的。生命消失了,而在生命消失

过程中生命流淌出来的生命情韵由于文本的记载而成永远。我认为,

这出“悲剧”的深刻内涵不是“悲伤”,不是“悲惨”,而是“悲壮”。

要学会这样细致地分析和品味,要学会这样细致而具体地表达。

注意: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来,教师加以总结、归纳、

提升。

六、学习活动之四:咱们来说说“悲剧”的“伟大”!

换成:为什么说这个悲剧是伟大的悲剧呢?伟大在哪里?

过渡:刚才我们研读文本,深深地被探险家们悲壮故事

所感动。茨威格是一位一身正气,心怀良知的伟大作家。

他充满同情地为斯科特这位没有取得第一的探险家作传,

绝不仅仅是为了感动读者,而是让我们去思考这个“悲剧”

背后所蕴含着的“伟大”: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

值在哪里?

1.提示学法: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从“”中我读出了“伟大”。

2.学生再次静心读书,提炼信息,思考,批注,感悟文本

的主旨。

3.同桌进行交流。

4.班内交流。要求:紧扣“伟大”,语言精炼流畅,声音

洪亮,腰板挺直。给学生以积极的鼓励评价、引导点拨、

深化提升。

预设:(1)从“斯科特坚持登上南极”中我读出了“伟

大”。

(2)从“登上南极之早”中我读出了“伟大”。

(3)从“探险者崇高的品质”中我读出了“伟大”。

(4)从“英国国王的跪拜”中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