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履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
2.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
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丽是近视眼,应利用凹透镜矫正
B.小丽是远视眼,应利用凹透镜矫正
C.小朋是近视眼,应利用凸透镜矫正
D.小丽的眼睛视力正常
3.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
4.下列物理学家,其名字用来作为压强单位的是()
A.阿基米德B.托里拆利C.帕斯卡D.伽利略
5.如图所示,光路图以及对光路图的解释均正确的是()
A.&为显微镜成像原理图
为近视眼成像原理图
冷为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为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6.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的实验中,相当于晶状体的是()
A.眼镜B.光屏
C.凸透镜D.烛焰
7.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面方法中错误的是
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8.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初二女生跑800m正常需要30min
B.人步行的速度的为1.4m/min
C.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y
D.初中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二、多选题
9.小阳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
水1.0X103冰0.9X103
酒精0.8X103铝2.7X103
水银13.6XI伊铜8.9X103
A.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B.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
C.质量相等的实心铝块和实心铜块,铝块的体积一定小于铜块的体积
D.把400g酒精倒掉2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8X1伊kg/nP
10.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三、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圆形金属丝中间有一棉线,当将该金属丝漫入肥皂水中取出后,金属丝内会形成水膜,若用手指戳破
棉线左边的水膜,会看到棉线将偏向(选填“左”或“右”)边,该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力(选填“引”或“斥”)。
12.科学家利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2.56s反射回米,则地球与月球相距
m;太阳到地球最大距离是1.5x10'km,则太阳光要经过s的时间射到地球上面。
13.一列高铁列车车长200m,以32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5740m的高架桥需要s,当高铁通过高架桥时,列
车上的旅客发现桥上的路灯向后“跑”,这是以为参照物的。
14.如图所示,是盘山公路拐弯处安装的镜子,它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观察视野,这种镜子是一选填(“凸面
镜”或“凹面镜”);矫正视力会用到镜片,近视眼镜所用的镜片是(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5.寒冷的冬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游客的嘴里不断呼出“白气”,这是现象;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
少,这是现象.
16.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
Illl|||l||llll||llljllll|lllipi|l|l||ll|
'em124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镜面,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5。,请作出其反射光线。
()
45
0
18.完成图所示的光路图。
()
丙
(1)小明用甲图装置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第0.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C.
时间/min00.511.522.533.54
温度/℃-6-2000012
(2)若冰全部熔化完后,继续加热足够长时间,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
(3)小红将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她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想法
(填“正确”或“错误”).
(4)小红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形成的.
五、计算题
20.(6分)有一位在北京某剧场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34m远处,另一位在上海的听众在自己家里收音机
旁听实况转播,北京与上海相距1470km,问哪一个人先听到演奏声?(己知收音机听实况转播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
的,无线电波与光的传播速度相同)
21.(6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8:4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车站停
的总时间是1小时,然后在当日14:4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某桥梁,
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⑵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水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机械运动,A项不合题意;
B.星光闪闪是由于大气层对光线发生折射形成的,不是机械运动,选项B符合题意;
C.海水奔腾,海水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机械运动,C项不合题意;
D.春风拂面,春风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机械运动,D项不合题意。
2、A
【详解】由图可知,物体成像在了视网膜的前面,这是近视眼的特征;近视眼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像
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如果要让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线发散些;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利用凹透镜进行
矫正。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o
3、A
【详解】照相机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面镜成的是虚像;平面镜成的正立、等大的虚像;幻灯机成的倒立、放
大的实像.故选A.
4、C
【解析】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故选C。
5、C
【分析】(1)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2)近视眼的成因是因为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
⑶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4)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详解】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也是显微镜的目镜
的成像原理,而物镜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据图可知,图中是佩戴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故B错误;
C.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上。故C正确;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图中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变得会聚了,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由图知道,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C.
7、D
【详解】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不可以使温度计离开被测
物体,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选D
8^D
【详解】A.初二女生跑800m的时间在4mi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4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笛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二、多选题
9、BD
【详解】A.由密度表知,冰、铝、铜的密度都小于水银,故A选项错误;
B.铝的密度是冰密度的3倍,体积相同的铝和冰,由公式m=pV知,铝的质量是冰的3倍,故B选项正确;
C.铜的密度大于铝,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由公式丫=白知,铜的体积较小,故C选项错误;
P
D.200克酒精倒掉100g,质量减小一半,密度不变,仍是0.8Xl()3kg/m3.故D正确;
故选BD.
10、AC
【详解】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A正确;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正确;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
故选AC。
三、填空题
11、右引
【详解】用手指轻碰棉线的左边,左边肥皂膜破了后,由于右侧肥皂膜和棉线间分子有力的作用,故将棉线拉向
右侧,说明了分子存在相互的引力。
12、3.84xl085xl02
【详解】[1]激光从地球射到月球所用的时间
2.56s
=1.28s
2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s=vt=3.0x108m/sx1.28s-3.84xl08m
⑵太阳光射到地球所用的时间
s_1.5x10"m
=5X102S
v3.0x10*m/s
13、66高铁(合理即可)
【解析】列车完全通过该高架桥所行驶的路程:s=L车+L标=200m+5740m=5940m;
s5940m
列车的速度v=324km/h=90m/s,则列车全部通过赶高架桥所用时间:f=一=-----=66s。
v90m/s
乘客觉得两侧的路灯向后“跑”,说明高铁外的路灯相对于高铁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以高铁为参照物,高铁外的路
灯是运动的。
14、凸面镜凹透镜
【详解】[1]凸面镜可以增大视野范围,则盘山公路拐弯处安装的镜子是凸面镜。
⑵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则应该使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15、液化升华
【解析】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是由嘴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寒冷的
冬天,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说明由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所以是升华现象。
16、1mm2.38
【详解】[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l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物体左侧示数0cm,右侧示数为2.38cm,所以物体的长度L=2.38cm。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
【详解】过。点作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45°,则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45°,即入射角为45°,根据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作图如下:
【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19、-4不能错误液化
【详解】(1)口]由图像可知温度计向下示数变大,因此为零下,分度值为「C,因此读数为-4C;
(2)⑵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
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数学综合测验题及答案
- 乡村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厦大哲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 商务招聘面试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施工安全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 创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试题及答案
- 复杂系统中的相互作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物理期末考核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音乐文化探讨试题及答案
- 人气解析土木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技术试题(含答案)
- 合同风险管控培训
- 企业ab岗管理制度
- 徐志摩《偶然》课件
-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指标及管理方案
- 玻璃幕墙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左右》课件
-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1
-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课件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小升初】2023小学六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升学毕业试卷及答案(时政+上下册考点)0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